引题
2005年6月11日,高考后的第三天,我收到了一条短信——“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发送短信的正是一个“上辈子杀人”的老同学。我有理由相信编写这则短信的人肯定是位语文老师,而且还应该是位曾经深爱过语文而又被它深深“伤害”过的同志。短信不免夸张,但至少反映了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迷惘”、“困惑”、“尴尬”、“痛苦”的真实处境。为什么引领人们去感受“真、善、美”的语文却没能给语文老师带来欣慰与快乐呢?我一直都很固执地认为语文教学所恪守的“真”,主要应该表现为指导学习者用得当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语文学习才能真正体悟“善”,发现“美”。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做到了这点呢?下面我想通过透视高考语文阅读的某些“失真”现象,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来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透视一:思维训练失真
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而雕琢矫情的文句,言语陌生化程度一般都比较高,学生往往会被外在的“美”所震慑而导致主体精神活动处于迷茫状态,不能真正走进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这样势必造成阅读思维的“弱智化”倾向——学生可以整体粗略把握,但解读无法深入或展开。于是,学生在应答时也只能说一些套话、空话。而这样的阅读考查还会引发学生写作上的哗众取宠之风。这种风气在近几年的某些高考满分作文中也时有发现,当我们把一些乍读感觉不错的作文那华美的语言外衣扒掉,便会发现在一排排整句之后,在一个个看似生动的比喻之后,在一段段的引语之后,隐藏着的是或空洞或幼稚甚至还有谬误。
思维的弱智化还表现在命题上。命题者为了不使自己的题目因说不清而引发争议,就先在文本中找到可以作为答案的信息点,然后围绕它再设计问题。比如,2005年浙江卷第19题,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或: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而这个答案就是对阅读材料中“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这段文字的某种组装。这固然是一种答法,但除此外就不允许另有个性、创造性的答法了吗?试问,这跟我们一直批判的那种在课堂教学中总想把学生引向自己预设的答案的老师又有何区别呢?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心里一个劲地揣摩着命题人的意图和评卷者的喜好,哪里还有什么思想的火花呢!阅读过程中“自我”的丧失,就是最典型的弱智化倾向。于是乎一些善于寻找规律、提炼技巧的应试指导猎手们就发明了诸如“按图索骥法”“寻章摘句法”……但我不知道这样的解答题目有多少思维密度和思想含量。倘若如此,那命题者的目的又何在呢?难道说是为了显示自己高超的技巧就不动声色地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轻而易举地扼杀了人们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活力?!这种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命题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透视二:考试评价失真
据统计,每年高考18分的现代文阅读题,平均得分只有8~9分,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是不合格的。深究其中原因,最为关键的便是考试评价失真。高考阅读所提供的参考答案都是分点的,评分的方法即“踩点给分”。我认为这有悖于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我们主张阅读的个性化,其中就应该包括解读角度的个性化、答案的多样化。答题无须面面俱到,只要能抓住主要一点说深说透,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能自圆其说即可,不应该有对错之别(除非整个是非颠倒)。钱钟书先生说:“侧出其言,傍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读者于书,随心施为。所谓公认准确之读法,初无其事。读书乃自由操业。”然而,我们的考试评价,偏偏还要“踩点给分”。如果“点”真能踩得准的还好,可有些所谓的参考答案给出的“点”真还有点莫名其妙。比如,2005年浙江卷的第20题的第二问:“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答:“作用:(1)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其实只要答出第一点即可得分了,因为第二点纯属空洞的术语、套语。再者,“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属于两个交叉概念,答全了两点反有重复啰嗦之嫌。
再者,就是题目的分值设计不够合理,一个题目分值最高才6分,如此小的分值很难准确地区分优劣。我们在评卷中经常会碰到很尴尬的事情,两个学生的答案差不多,但存在明显分差。这是因为阅卷时给的都是比较分,一松一紧就有可能相差2分,而这2分相对于本就不高的分值来说确实是不公平的。我想要改变这不公平的现象,就应该减少题量,增加分值,尽量杜绝因赶时间而只找关键词不看句子表达、句意逻辑这样的非正常评分情况的发生。这样的情况在每年的高考评卷中屡见不鲜,当评卷老师每天要面对一千多份卷子时,在高强度的机械劳动中,大脑容易疲劳,所以到最后基本上就是跟着感觉走了,感觉在哪里?就在那几个关键词。于是乎,老师和学生为了应试,纷纷探究如何抓准关键词,阅读的快乐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在应试阅读中,要想做到“真”似乎是一件很浪漫奢侈的事。因为有一个紧箍咒——“标准答案”总是形匿(按:所谓“形匿”本文是指: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教师都不吝在学生前表态“不唯标准答案”,以标榜自己对创新教学的追求)神不离地扣在你的头顶上。
透视三:课堂教学失真
这些年来“人文”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和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欣欣然地打开窗把这股“人文”的春风迎进来。一时间,“对话式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等等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某些应运而生的新的教学模式的确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让一部分学生能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课堂的沉默给打破了,课堂热闹了。但同时也出现了语文课堂“卡拉化”,小组讨论“形式化”等“母语教育迷失,语文本体沦丧”的现象。这样,课程资源的泛化,教学方法的泛化,重口语表达、轻笔头落实,思维训练不明确、表达要求不严格等等,都给学生将来语文素养的提高埋下了隐患。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成为真正会读书的人,而不是阅读的机器。但是,考试评价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必须面对的现实,它毕竟关系着大部分学生的前途命运。所以,我们在努力实践“人文精神”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为高考积累一些、落实一些。有人无奈地戏称这是“一科两制”或“带着镣铐跳舞”。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准确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深刻的思维品质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语文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让它们落实到每次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对平时教学的反思,我认为关键是在高一、高二时要保证课堂阅读的时间和规范表达。高三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阅读的另一个原因就在我们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对话”,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多都是“废话”,对于学生在表达时出现的语言的贫乏和思维的混乱,我们很多老师没能及时加以指导。平时课堂重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训练也只在写作训练时略有涉及。殊不知书面表达的要求要比口语严格得多,许多句子在口语里可以不计较是否有语病,但一旦转化为书面语便要字斟句酌。所以,很多学生一到高三面对语用题、语病题、阅读表达题就犯难,大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恨。所以,从高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强调写正每个字、写对每句话、写好每段文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强化语言训练的意识,踏踏实实地还语文学习以“本真”。
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我想对于阅读教学来说,“真教育”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以真正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真正阅读的权利,在一定的范围内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博览群书、思想自由驰骋的环境。当某一天社会各界都共同为语文教学创造一个“绿色生态”的学习环境时,在我们呼唤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能给我们语文教育以“生态关怀”,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也许就不再会有“吃力不讨好”的悲情了,让语文的教与学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将不再是奢侈的梦想。相信那时的语文教学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讲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幸福与成功。
教学月刊:中学版杭州45~46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蔡瑞琛20072007
蔡瑞琛,浙江省瑞安中学。325200
作者:教学月刊:中学版杭州45~46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蔡瑞琛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