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徕回中 马兰娣)
我国古人作画讲究“画竹必先成竹于胸”,成语“胸有成竹”、“成竹在胸”由此而来。
教学设计是教师面对教材、学生,优化教学流程的创造性劳动,好的设计,蕴含着教师周到的谋划。下面,我结合一些名家的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语文课教学设计方面的摸索和体会。
教学设计应体现正确的教学思想
语文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接受教学结果的检验,无论哪类文体的教学方案的设计,都应体现这样一些教学指导思想。
一、语文教学应全面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努力摆脱重读写、轻听说的偏向,把思维的触角伸向能力培养的每个角落,建立起立体、开放的课堂教学体系。我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口头作文、课前五分钟演讲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在处理《一碗阳春面》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时,我设计了一个具有梯度的听说训练,先播放课文录音,提醒学生听的时候抓住主要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一些描写人物特征、情态的关键性语句。然后请三位同学分别说一段话,第一位同学说话的内容要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第二位同学补充母子三人的特征和吃面时的情态;第三位同学再增加老板夫妇热情接待的具体表现。这个听说训练集听话能力、记忆能力、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于一炉,学生练习的效果很好。又如《恰到好处》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出示了一则暗含课文观点的材料:南朝明医陶弘景认为巴豆性最泻。明朝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巴豆只要用量适度,就不会引起腹泻;只有大剂量服用,才会造成腹泻。我要求学生每人从正反两面提炼一个观点,并学习运用文中的点例法说一段有理有据的话。这次提炼论点,组织论据的口头训练,成为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有力前导。
二、能力培养应以思维和语感训练为核心
在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宗旨的语文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80年代已成为我国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而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的教学思想,则是当前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一个热点。
笔者以为,思维训练与语感训练互为表里、并行不悖。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训练始终要以语言为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语感训练的终端阶段“运用”能力的检验;语感训练中的“咬文嚼字”法,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思维;而“切己体察”法非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不能奏效,所以强化思维训练与语感训练应成为教学设计时的指导思想。
三、开发智能应紧扣指导学法这一环
古人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钱梦龙老师也说:“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鼓励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必然重视方法的指导。每篇文章由于特点不同,各有其不同的读法,要导在‘读法’的点拨上。”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自觉做指导学法的有心人,学生才能得到点石成金的“指头”。比如教学《故都的秋》,我在引导学生鉴赏了作者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秋的姿态后告诉学生,作者之所以能把景物写得如此深沉细腻、情味隽永,除了绘景状物的语言功夫,还得力于“揽物于心,体物入微”的细致观察,所以才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这样就把培养观察能力提到一个较高层次上。在如何指导学法的问题上,宁鸿彬老师的一句话曾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最巧妙的做法是,讲授本文的教学步骤本身就是某种阅读方法的体现。”我在教学《〈指南录〉后序》的第3课时,先提出分析、鉴赏、背诵课文第4段的教学目标,接着从全段18个“死”字切入,抓住关键句“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师生共同完成分析——鉴赏——诵读的全过程,最后点明这篇课文运用的是“以段带篇”的读书法,如此,就达到了学“一篇”读“一类”的目的。
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
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应是在钻研了教材之后,面对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特征,针对教学目标所作的教学总体构想,它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具有指向和制约的作用。如果在总体轮廓还不清晰之前,就着手安排教学步骤,肯定会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大致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思路和导入、高潮、收束这三个常规环节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集中
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是大纲的指令性要求、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教材的个性特点和学生的认知需要之间的最佳结合。教学目标明确集中,总体设计的主旋律才鲜明突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才能落到实处。
二、思路要明快流畅
近年来,中语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思路,我用得较多的是线性思路和板块思路。所谓线性思路就是教学中有一条贯穿始终连结各项内容的线索。如《瑰伟绝特滕王阁》一文的教学,就是以逐层挖掘“瑰伟绝特”在文中的深刻含义为引线,形成王勃的《滕王阁序》文采斐然,冠绝古今——新建的滕王阁雄伟壮丽,远胜于昔——祖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一清晰流畅的线性思路。而《绿》的教学则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通过学生谈发现,体味作品的意境美;第二个板块,通过一幅简笔画和对同一个句子几次重音不同的朗读,体会作品的构思美;第三个板块,通过练习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不论哪种教学思路,基本上都要经历从总体到局部再到总体,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品味鉴赏,最后到运用创造这样几个阶段。
三、课前导入要新颖诱人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导语的设计可不拘一格、多姿多彩,但必须切合特定年龄段的学生口味。高中学生喜欢具有思辨色彩的语言材料,朴实自然的语言形式和新颖诱人的导入手段。《雄关赋》一文的立意启人深思。我就以1988年高考作文题“习惯”为例,比较三位考生作文立意的优劣,说明好文章应有一个深刻警策、富有时代气息的立意,由此导入新课,自然贴切。
四、高潮的出现有赖精心设置兴奋点
课堂教学的高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胜境,它是学生群体思维的启动、想象力的翻涌、创造力的勃发。它固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合理调控,但更有赖于课前根据教材的难点、重点、疑点,精心设置教学讨论的兴奋点。比如同学们在预习《景泰蓝的制作》时提出:文中对什么是“掐丝”和为什么要取名“景泰蓝”的解说,用的是不是同一种说明方法?我没有正面解答,先让学生分别朗读这两段文字,比较他们在表达内容和语言标志上的区别,在获得了对“下定义”和“做诠释”这两个概念上的共识之后,我要求他们以“制胎”这一道工序的内容为依据,分别给“制胎”下个定义,做番诠释。同学们争先发言,直至给“制胎”下了准确的定义和简练的诠释。
五、教学收束要留有联想空间
于漪老师说过,教学的结尾要讲究“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情下课堂”,“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通过在实践中摸索,我的体会是:诗歌和一些优美的抒情散文的教学末尾,师生声情并茂地诵读可以将激情延续到课下;戏剧或小说,穿插在教学中的即兴表演,可以成为同学们谈论多日的话题;对一些蕴藉丰富的文学作品,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命题要求学生口头作文,也能产生余波荡漾的心理效应。有时在教学的尾声,对课文做整体上的升华,亦可形成强烈的冲击波。
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有合理明晰的总体思路,而且每个教学环节,应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组合,并能体现执教者的个性和匠心,因此在处理教材、选择教法、安排训练等方面的具体的技术操作也不容等闲视之。
一、要选好教学突破口
认真选择一篇课文教学时的突破口,是避免教学程式化,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课文重点、化解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那么教材的哪些内容可以作为突破口呢?俗话说,“甜处下口”。教学的突破口应具备既能触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又能带动全篇文章的教学这样两个功效。因此突破口可设在题眼、文眼、小标题、文章线索、课文的重要段落及文章的特异之处。如《难老泉》教学的起始阶段,我让学生在一分钟之内找到这篇课文的特殊点,学生很快就发现文章在运用民间故事时用的是另一种印刷体,于是教学直接进入文章的中心段,即描写难老泉来历的第10、11两段,在获得了泉水难老、民族的传统美德难老的深刻印象之后,教学向两翼扩展,覆盖全文。学生在理解了文章开合自如的写作特色的同时,进一步领悟到“社会主义祖国青春常在”这一文章主旨。
二、要多角度利用教材
教师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完全可以根据单元和篇章的教学目标,针对文章特点和学生实际,大胆取舍,巧妙剪裁。如《明湖居听书》一文对白妞演唱技艺的描写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不可多得的描写音乐的美文。而侧面描写这个知识点,可以在其他课文的教学中完成,所以我把这篇课文作为描写音响类想象作文的范文,只讲课文的第6、7、8段,其他内容概不涉及。为了丰富学生以形类声描摹音乐的感性认识,我印发了补充材料,有晋代稽康的《琴赋》、唐代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些描写音乐的古代诗歌强化了课文的重点。
三、要讲求提问的实效
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讲求实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其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它取决于教师以熟知学生心理为基础的课堂驾驭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利用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使提问具有诱惑性。这里应当尽可能做到两个“打破”,一是打破学生原有的知识平衡,二是打破教师设置问题时的思维定势,从而造成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生“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第二,利用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创造热烈的争鸣的氛围。徐振维老师总是在课堂上努力寻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认识上的差异,然后“挑起矛盾”。她说:“每当我发现了它、抓住了它,我的心会怦怦跳动,眼睛会发亮,脸也随之涨红起来。”确实,有意义的争辩性话题,能使学生集中全部的思维能量、尽其心智、全力以赴。第三,利用学生标新立异的心理,在教学讨论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我很同意优秀青年教师杨宏科的观点。他认为课堂讨论,答案的界定宜采用“堤坝式”,即只有在明显错误的地方设防,让学生的思维呈河流状,而不是线型运动。
四、要在教学中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教学就是以教材为中介,一方面逐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以期最终构建立体化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借助听说读写的训练实践,达到叶圣陶说过的“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的目的。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设计具有能力迁移价值的精当练习,是教学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这类练习如果是教材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则具有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功效;如果是写作方法的借鉴和模仿,则可以达到以读导写的目的。
比如《人类的出现》介绍了人类在劳动中从古猿——猿人——古人——到新人的四个发展阶段。课文涉及的人类进化情况都是史前现象,绝少文字图像的记载。文章由罗列材料到提出观点,显示了作者从悉心研究考古资料到大胆提出科学论断的创造思维的过程。学生眼前的学习虽然距离科学研究尚十分遥远,但是这种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抽象思维方法是应该也是可能学习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写作练习:以高中物理上册第五章“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的内容为材料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先组织学生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上的?2.在开普勒发现三大定律之前,对天体运动的研究存在着哪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的尖锐冲突?3.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经历了怎样的思考过程?从完成的作文质量看,效果令人满意。
(责任编辑 陈会琴)
宁夏教育银川27-28G31中学语文教学马兰娣19961996 作者:宁夏教育银川27-28G31中学语文教学马兰娣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