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量阅读问题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摘要 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扩大阅读量有助于学生负担的减轻。为了实现大量阅读,应提高现有阅读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并加厚语文教材,加大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比例,以扩大学生课内的阅读量。
  *           *           *
  大量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阅读”,而不是通过大量地听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来学习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量阅读,目前一般是指在课外开展的阅读活动。但要开展这种课外阅读亦非易事,它首先要求学校要有相应的图书及场馆条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对于大部分条件一般的学校及精力有限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此,尽管有大量的实践证明课外阅读指导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益的,但由于上述困难和问题,除了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或不多的实验班级以外,课外阅读指导仍不能广泛地大面积地开展起来,有些已开展的学校往往也难以很好地坚持下去,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还牵涉到另外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就是学生负担问题。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在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感到课内的负担已经难以减轻了,还要去搞课外,似乎有额外增加学生负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之嫌。我们认为,衡量学生的负担重与不重,除了作业量过多,书包过重等量的尺度外,也应有一把质的尺度,即不仅要看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是否过多,过于不合理,还要看学生内心深处是否乐于投入,是否是积极主动自愿地去做。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不仅要从量上做出规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部动力。唯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判断学生的负担重不重,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将读得多,做得多与负担过重等同起来,将低负担与少做,少读等同起来,这是一种机械简单的做法,是不符合辩证法的。从本质上看,读得多也可以是轻负担的,而讲得多读得少,如果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仍然可以是重负担的。从长远的观点看,扩大阅读量不仅不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反而更有利于学生负担的减轻。书读的多,吸收掌握的知识就多,这就为进一步读书提供了充足的知识背景,更有利于掌握和运用读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书读得越多,获得的信息就越多,就越会读书,也更愿意读书,更喜欢读书,进而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负担过重的消除绝对不是机械地削减知识量,而是要依靠丰富学习赖以进行的那个智力背景,而这种智力背景正是从大量阅读中得来的。他说[1]:“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作用。”调查表明[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跟他们的语文成绩、写作爱好具有极显着的关联性。
  我们认为,大量阅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量阅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能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第二,经常阅读有利于培养敏锐的语感。第三,大量阅读是语言积累的有效手段。第四,通过阅读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第五,通过大量阅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阅读有助于使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学习阅读没有比“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更好的方法了。
  需进一步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大量阅读,并不是指一定要把读的指导和实践转向课外,而更多的是指如何提高现有阅读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加大教学密度,扩大信息量,扩大学生课内的阅读量。只要教师课堂上真正做到了“精讲”,指导适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就完全有可能节省出时间用于扩大阅读量。
  我国目前虽已有八套小语教材并行,但从阅读量上看还是偏少。以人教社1988年出版的六年制小语课本为例,每册一般只有二、三十篇课文,十二册的总字数为62.5万,平均一册只有5.21万字。而国外很多国家每册教材往往都达到二、三十万字甚至更多,如前苏联小语教材的字数文革前是我们的六倍,文革后是我们的九倍。尽管这里有汉字与拼音文字较困难等因素,但仍可以看出我国小语教材的字数是偏少的。如果学生每学期只学二、三十篇课文,只有四、五万字的阅读量,不管阅读教学再怎样改进,即使把课文教得很透,读得很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还是不够的。我们虽然不能说多读书一定能读好书,但至少可以说少读书是肯定读不好书的。
  因此在这里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设想:语言课本应该变厚,学生独立阅读的课文应该增加。关于这个设想的可行性,可以来看这样几个实例:
  一是北京景山学校的小学语文课本,每册一般有四、五十篇课文,分精读与略读两类,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精读与略读,是从阅读要求来分的,而通用教材的讲读与阅读,则是从教师讲的比重和学生学的成分来分的。我们认为前一种分法较好,阅读要求不同,花的时间就不一样多,要求低的就可以读得多,读得快,有利于扩大阅读量和形成快速阅读能力。
  二是北京市特级教师霍懋征的成功经验。早在1980年她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我是怎样在一学期教九十五篇课文的》一文,她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合理地组织课文,做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吕敬先的“小学语文学习能力整体发展”实验[3]。从一上开始,实验班学生每人每学期阅读115—140篇文章,20万—25万字。至二下年级考查,实验班阅读能力达到了三年级水平。可见加大阅读量的实验效果是明显的,在小学中加大阅读量是可行的。
  再以国外为例,美国的阅读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5W-H”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认为,一般阅读课文大多由以上六个部分组成,遇到这类课文,学生只要把这几个问题弄清楚,这篇课文也就基本掌握了。经常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学生还能逐步形成快速摄取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美国的这种“5W-H”教学法,与近几年我国有人提出的阅读教学“不求甚解”[4]观有很大的共同点。笔者也比较赞同这种“不求甚解”的思路。“不求甚解”一词最初出现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上,他说自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原义指的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咬文嚼字,与现在的解释“指读书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有所区别,后者含有贬义。“不求甚解”并不是真的不要理解,而是为了最终的理解而暂时让学生不求甚解,这也可说是一种读书策略,或称为“权宜之计”。“不求甚解”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因为只有不求甚解,不求过细、过深才有可能大量阅读,而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学会阅读,达到“求甚解”。
  当然也应看到,大量阅读毕竟只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有时学习的随意性大,学生无法用语言规律来掌握语言,有的学生虽然也能从读中悟出一定的语言规律来,但既不系统,又费时间,同样也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效率,使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限制。所以大量阅读一定要和必要的指导结合起来。
  注释:
  [1]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50页。
  [2]李志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调查研究,《教育研究》,1983年第1期。
  [3]吕敬先:《小学语文学习能力整体发展的实验》,《小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7期。
  [4]方熔,祁明哲:《关于“不求甚解”的谈话》,《小学语文教学》,1990年第9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210097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71-72G39小学各科教学边霞19961996 作者: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71-72G39小学各科教学边霞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3:03

[新一篇] 論審美化教育

[舊一篇] 論當代文學與中學生及中學語文教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