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口才的发挥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艺术地使用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课堂导入的语言艺术
(一)情景导入
情感在情景中萌发、生成。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创设愉悦的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就能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意境之中。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骆驼与羊》一课时,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动物的王国里,有时也会像人一样发生争论。今天就有两位动物不知为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你们想知道是谁和谁争吵,又为什么争吵吗?”这样提出问题,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
(二)释题导入
一篇课文的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常常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许多课文往往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也往往成为破题开讲的“切入点”,具有牵一发带全身的作用。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金色的脚印》一课时,让学生读了几遍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课题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重点应放在哪两个词上?当学生抓住题眼“金色”“脚印”,明白“金色的脚印”体现了狐狸之间的亲情,从而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又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将相和》一课时,首先提问:“《将相和》课文中谁是将?谁是相?‘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一直都是‘和’的吗?他们为什么不‘和’?后来又为什么‘和’好呢?一连串的提问将本课的主要线索梳理出来,达到了开窗入室的效果。
(三)谈话导入
谈话,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情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蟋蟀的住宅》时这样导入:“同学们知道蟋蟀是“战场上的勇士”,还是有名的歌唱家。可你们是否知道,它还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这一问,首先就把学生的劲头调动起来了,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渴望。
(四)提问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善于提出问题能抓纲挈领,统领全篇,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进而引导学生不断地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如在《养花》一课时,我就直接地提出了这样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同学们喜欢花吗?哪位同学养过花?养的是什么花?你能谈谈养花是什么感受吗?”这样的问题逗得学生心里直发痒,都纷纷举手回答。又如在执教《种子的力》一课时,二位老师这样导入新课:“世界上什么东西力量最大”?同学们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有的说是大力士的力气最大;有的说是大象的力气最大;有的说是大吊车的力气最大;还有的说是蚂蚁的力量最大。当大家积极地思维想要得到的答案时,教师引入了新课“世界上究竟什么东西的力量最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种子的力》”。大家迅速翻开了课本,急于想知道答案。
(五)故事导入
利用历史典故导入新课,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如一位老师在教《月光曲》一课时,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晋国有一位擅长弹琴的音乐家叫伯牙。有一次,他出使到楚国,回来时走的是小路,时值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突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雨后出现了一轮皎月。伯牙兴趣所致,弹了一支曲子,这首曲子引来了一位樵夫,这个樵夫名叫钟子期,开始伯牙很瞧不起他,认为他是一个樵夫不配懂音乐。但伯牙弹了一曲有关高山的曲子后,钟子期赞道:“多么巍峨啊!大人之意在于高山”。伯牙又弹了一曲有关流水的曲子,钟子期又赞道:“多么广大啊!大人之意在于流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由此导入到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引入到《月光曲》一课的教学,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六)复习导入 。
抓住与新课内容相关联的已学知识所蕴涵的兴趣因素来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新授课文更加有的放矢。如《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一位老师首先让学生背诵儿歌《小小的船》后问:“同学们,你们对这首儿歌的哪一句最感兴趣?”学生答:“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么说同学们你们很爱看星空了,你们数过星星吗?你们看到过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拍摄的画面吗?我国古代汉朝就有一位叫张衡的人,小时候很喜欢星空,他还数过天上的星星呢?”学生一边回味着对遨游太空的憧憬,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这种导入方法能够为新授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悬念导入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究竟谁怕谁?是谁吃掉谁?”学生回答:“这还用问,肯定是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老师接着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听狐狸的指挥。这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个导入语完全抓住了学生猎奇的心理,驱使他们认真地读课文。
(八)背景导入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去甚远,学生难于理解这样的内容,通过教师对课文背景的介绍直接来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因为课文的主人公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距离我们的小学生较为久远,直接引题很难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一位老师在授课时,直接采用背景导入的方法效果比较好。他先简单介绍了周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然后边播放大屏幕(当时送别时的情景)边深情地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整个中国在哭泣,全世界在哭泣……,元月11日,总理的遗体被送往八宝山火花,首都人民自发地从四面八方云集到北京长安街两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当时那令人撕心裂肺的送别情景。”教师的一段话直接介绍了文章的主人公和事件发生的背景,把整个课堂气氛渲染得庄严肃穆。老师的语调、语速和语气,使学生的心一下子与作者靠近了。
二、课文分析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要想把课讲得生动传神,表情达意,就必须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上课时创造性地运用课文分析的语言,就能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特有的形象感受中,从而达到学习的愉悦。
(一)幽默性和趣味性 全国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古诗《草》一课时,采用了扮演不同角色的独特方法,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他一会扮演学生的妈妈,一会扮演学生的哥哥,一会扮演学生的奶奶,并根据不同人物的特征,运用不同的语言,特别是他扮演学生的奶奶的一段对白尤其精彩。下面是其中的一小段对话:
师:背的是什么古诗?(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掉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有点听不懂?……在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师生不断交流学习巩固了这首诗。
(二)启发性和时机性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的思维火花碰撞的关键时刻,教师的语言要能够暗示学生的思维不脱离文章的中心。再者同样的问题,由于所用的时间不同,提问的方式不同,往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为此,教师要精心考虑和选择自己讲话的时机。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曼谷的小象》一课时,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赞美小象?”而争论不休的时候,老师这样提示:“小象的技艺真是精湛,但它精湛的技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这小小的语言暗示,学生顿时领悟到了作者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教师的语言提示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整个课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逻辑性和精炼性
教师的语言应当“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既简明扼要,又条理清晰。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当发觉学生对“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的理解有误时,这位老师这样分析:“要想理解‘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句话,一定要结合下文考虑。‘就像这么多同样的拱合在一起’,要注意这句话。什么叫‘拱’呢?(用手画弧)这就叫拱。那么什么叫拱圈呢?这样单独的一个拱就叫拱圈。假如我的一个手指就代表一个拱圈(一手指弯曲成弧形),代表一个一米宽的拱圈。假如用这么一个一米宽的拱圈架一座桥,这么窄的桥只能走一个人,要是走一辆车就过不去了,怎么办呢?再来一个同样宽的拱圈,把两个拱圈附带在一起(两个手指并排弯曲成弧形),就比原来宽一倍了,这样就能过车了。那么要是过大卡车怎么办呢?这一道拱圈一道拱圈地相互合并(三个手指、四个手指、五个手指并排弯曲成弧形),一直增加到28道拱圈。因此课文写到‘每一道拱圈既共同承载有独自支撑重量,照样发挥作用’。”这位老师用严密的逻辑理论对学生的疑惑作了详尽的解释,最终取得了课堂教学的良好效应。
(四)评价性和导向性
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运用语言的艺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药”,就能捕捉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如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大赛中,江苏的陈飞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教学中有一个小姑娘在老师的反复引导下还是连续三遍把多音字“剥(bāo)”读成了“bō”。小姑娘第一次读错时,吐了一下舌头,陈老师说:“看你那笑容我就高兴了,再来试一试!”第二遍又错了,陈老师继续鼓励:“再来一遍,别着急,想要纠正自己的习惯得专心哦!”到了第三遍小姑娘依然读错了,便放弃了往下读的机会准备坐下时,陈老师拦住了她,和蔼地说:“我相信你这次一定会把这个字读准的!”最后,小姑娘正确地读准了字音。陈老师在公开课的教学中能不轻易放弃,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了老师评价的诚意。同样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白鹅》一课时,以精湛的语言艺术让课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当学生读到鹅的步态时,他积极评价道:“读得真好听。真的感谢你的父母给你一副好嗓子。不过如果你读时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那么鹅就更加傲慢了,不信你试试看?”结果,由于老师的语言引导,不仅这一个孩子,几乎全班的学生在读文章的时候都带上了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动作,把鹅傲慢的步态,吃饭的架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规范性和艺术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首先应该达到准确、明白、清晰、简练,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在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表达流利,符合要求,同时还应力求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有一定的音乐节奏感和美感。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从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三、课堂突发事件的语言艺术
(一)即兴预设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教师不要慌乱,而是要发挥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促使学生的进一步生成。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要下雨了》的公开课时,本想打开课本,让学生直接读题进行课本内容的学习,谁知电视机没有调试好,图像出不来,电视机发出了“轰隆隆”的噪声。这时候,老师灵机一动,问道:“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声音像什么?”学生有的回答说像打雷的声音,有的回答说是像刮狂风的声音。老师接着问:“这两种现象过后一般又会发生什么呢?”学生有的回答说“要下雨了”,有的回答说“下雨了”。老师又进一步启发:“同学们认真地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课堂上这意外的一幕,不仅没有为自己带来尴尬,而且还创设了一个学生自主研讨的氛围和精彩生成的意境。
(二)因势利导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到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优化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如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生字“口”“耳”“目”“羊”“鸟”……老师问:“同学们,黑板上有没有不用老师教你们就已经认识的字?……”老师的话音还未落,一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老师,第五个字我认识,是‘一匹马’的‘马’字……”同样这位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教室里就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刚才发言的学生可能有所察觉,脸一下子红起来。老师微笑着对这位学生说:“可能你都认识这个‘鸟’字和‘马’字,你刚才把它们认错了肯定有原因,你能告诉同学们吗?”学生吞吞吐吐地说:“这两个字太像了,它们都有‘竖折折钩’和‘一横’。”老师接着说:“看!你说的多好哇!把这两个字的相同点找出来了,你能把不同点找出来告诉大家吗?”……课堂中这样的偶然事件很多,也许有的老师处理时要么是批评指责,要么是顾左右而言他。但是这位老师却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捕捉到合理的因素,激发了课堂教学。
(三)宽厚待人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在互动过程中会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流淌着思想的清溪,折射出理性的光芒。在这样的“对话”中,老师的权威会被淡化,尊严会面临挑战。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征》一课时,老师泛读课文之后,忽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读的不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老师先是一怔,然后走到这位学生的桌前,没有责难,没有压制,而是和颜悦色地说:“老师哪儿读的不好,你能给老师指出来吗?”“你肯定比老师读的好一些,试试读一遍给大家听好吗?”老师正是有一颗宽厚待人的心来对待学生,创设了一种教学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教学智慧。
四、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
(一)学生的思维需要发散时提问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全篇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唯独在写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时,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在此发问。他说:“同学们,你们说诸葛亮在笑谁呢?”。学生纷纷开始议论,有的说从下文“鲁肃吃了一惊”可以看出诸葛亮笑鲁肃的忠厚老实,胆小多虑,这是幽默的笑;有的说从句中“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以看出诸葛亮笑曹操生性多疑,轻易上当,这是讽刺的笑;有的说从句中“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可以看出诸葛亮在笑周瑜的小肚鸡肠,机关算尽,这是胜利的笑。可见,老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体味到文本中语言的含蕴,而且能够拓展和加深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二)课文的重难点需要突破时提问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老师根据课文中“人字形”铁路这一段内容学生难以理解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黑板上用教具进行演示,然后发问:“你们觉得他演示的怎么样?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顿时,学生们议论纷纷,甚至出现了众多学生帮助解答的可喜局面,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学生的理解出现多元时提问
解读任何一篇文章,最重要的还是要忠实于作者创作的初衷。如果学生的理解泛化甚至背离了文本特定的指向,就曲解了文章的意思。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有的学生理解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的学生理解成了“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信心”;有的学生理解成了“我们要热爱生命”;有的学生理解成了“身残志不残”等等。这时老师赶紧提出问题:“同学们,文中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呀?”这时学生才明白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故去母亲的追悼怀念之情。
(四)学生的个性需要张扬时提问
语文课的教学关注的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如在《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对这句话的理解及朗读就成了学生理解的重点。一位老师在执教时深情地发问:“哪位同学能上台读出三处不同的情感?”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读了一遍。老师接着又说:“还有谁比刚才的同学读得更好?”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读了一遍。老师就这样反复激励学生去读书,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动情,有的学生眼里甚至涌出了泪花。这样富有个性的体验课堂上有感情朗读的真正体现,实现了老师、学生、文本的有效互动,彰显了学生的个性特色。
(五)在内容相互矛盾处提问
抓住文章中相互矛盾的地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品质,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让学生对课文中的音乐声进行了质疑:“为什么在乡村酒店用‘轻快,柔和’,而在地主家里用‘轻微,凄惨’?”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感受到了扬科命运的悲惨及对音乐的热爱。如在《草原》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有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唱民歌。”句中“大方”和“羞涩”两个词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但细品一下,恰恰又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教学中,如何抓住这一矛盾,引导学生探究语言的内涵,感悟蒙汗人民的深情厚谊呢?一位教师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汉族客人是怎样进入蒙古包的?”然后请同学们表演汉族客人进蒙古包的过程,接着老师又问:“进入蒙古包后,主人很客气,其中鄂温克姑娘们的神态是怎样的?”然后又引导学生讲讲“既大方,有稍有点羞涩”一句话的意思。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抓住一对貌似矛盾的词语发问,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武汉160~164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吴祥宇/刘发军20082008
吴祥宇,湖北枣阳市王城镇中心小学;
刘发军,湖北枣阳市王城镇陈店小学
作者: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武汉160~164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吴祥宇/刘发军20082008
网载 2013-09-10 20: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