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年(六):对日作战的艰苦八年(17)——1943,最后的相持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而身为当时中国第一夫人的宋美龄则成为国府与美国沟通的最大功臣。1942年,美国共和党领导人威尔基访问中国,他对宋美龄说:“以夫人的智慧和美貌,必能使美国人民更加了解中国……您将是一位完美的大使,美国人民就需要这样的说客。”。同年11月18日,宋美龄以治病为由,乘专机飞往美国,27日住进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学中心哈克尼斯病房;第二天,罗斯福夫人冒着严寒亲自到医院探望。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及第一夫人邀请宋美龄到白宫做客,并热情的款待了她。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众议院发表演讲,以略带美国南方口音的英语把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情况生动感人的介绍给美国政府和人民,期间多次赢得雷鸣般的掌声,有时掌声长达五分钟之久,直至最后全体起立热烈鼓掌。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上,能够在众议院发表演讲的女性只有两个人,第一个是荷兰女王,第二个就是中国的第一夫人。更重要的是,宋美龄的演讲通过收音机在全美进行了转播,打动了千千万万美国人的心灵,极大的拉近了中美两国人民的距离,为中国的抗战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氛围。第二天,宋美龄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召开了记者招待会,罗斯福夫妇分坐在她左右,宋美龄大方得体的应对了美国记者的尖锐提问,罗斯福总统也在期间多次向媒体表态要以“上帝允许的速度”向中国运送军火。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宋美龄遍访美国数州,还在好莱坞露天大会场发表了重要演说,美国影星劳勃·泰勒、贾利·古柏、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丽泰·海华丝、秀兰·邓波儿等都慕名前来,并纷纷为中国的抗战捐款。在宋美龄访美的影响下,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抗战进行了大量报道,宋美龄和蒋介石也11次登上《时代》封面,美国由此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宋美龄轰动”,美国民众和政府也更加关心、支持中国的抗战。

1943年5月,日军为打通长江上游宜昌至岳阳段航线,使宜昌附近的船舶驶向下游用于军事运输,以达到控制长江中上游、窥伺陪都重庆的目的,在长江两岸的城陵矶、石首、弥陀寺、宜昌等地集结了三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五个支队和一个飞行战队,准备进攻鄂西守军,从而引发鄂西会战。为应对日军,国军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5月17日由司令长官陈诚接替)调集四个集团军和长江上游江防军共14个军41个师,在空军配合下积极组织防御。

5月5日,日军分路发起攻击,国军与日军激战数日,最后向洞庭湖南转移。5月8日,日军占领安乡,9日又占南县,随后以一部兵力佯攻湖南澧县、常德,另派主力向公安和街河方向攻击前进。5月12日夜,日军由董市西南强渡长江,分向西斋、街河方向进攻,分路夹击松滋、公安间守军;至17日,国军被迫向西转移,日军各部从暖水街、刘家场、茶元寺等地区出发,向宜昌以西进犯。5月22日,日军一个师团在云池地区强渡长江,向宜昌西南的偏岩方面急进,其余各部日军也随即由宜昌渡江向西进攻。至5月24日,日军先后攻占渔洋关、长阳等地,25日在飞机掩护下向江防军阵地发起猛攻。同日,蒋介石下令江防各部队坚守石牌,以控制川东门户。5月27日,江防军与日军在石牌、曹家畈。易家坝一线展开激战,毙敌甚多,至29日,日军攻势受挫。

这时,国军第六战区组织部队由长阳以西、五峰以东出击,克复渔洋关,威胁日军退路,日军因此决定回撤。接着,国军在空军的支援下穷追不舍,不断尾击兜击日军。至6月10日,日军在被歼3500余人后退回原驻地,鄂西会战结束。

1943年9、10月间,日本中国派遣军总部制定了进攻湖南常德的计划,意图摧毁国军第六战区根据地,牵制中国兵力转向滇缅,以策应南洋方面的作战(此时,国军正在西南滇缅一带策动反攻缅北、滇西,我以后会讲到)。11月,日军调集16万兵力,在百余架飞机的配合下分路进攻鄂西、湘北,与国军第六、第九战区的16个军42个师约21万守军展开激战,常德会战打响。

11月18日,国军在徐家湖阻击日寇;20日,双方又在常德市郊的河伏厮杀了一昼夜,日军损兵折将,毫无进占;22日,日军增兵,大小火炮也陆续到位,国军与日寇血拼肉搏,反复争夺,伤亡惨重。11月23日,日军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河伏失陷,守军全部阵亡,日军也陈尸上千。另一方面,11月21日,日军一部分两路进犯德山,23日夜,德山失手,守军除100余人突围外,其余全部殉国。此后,常德城守军失去了犄角之力和退路,守城战已经变得异常困难。

11月24日,日军形成了包围常德城郊之势,并在空军配合下与国军展开血战。11月25、26日,相继抵达常德的日军与国军在常德东门激战,受到守军重创。11月27日,东门拉锯战达到高潮,守军拼死抵抗,日军为之胆寒,被迫暂停冲锋,转向攻击大河街,下南门。此外,在大西门一带,日军一万五千余人于11月23日向西郊发起全线攻击,守军与之展开拉锯战,阵地几度易手,国军伤亡惨重。11月26日,守军因大量减员,不得不将伙夫,勤杂兵,警察等都投入战斗,并成功的将大西门一直坚守到12月2日。在城北,一万多日军分东、西、正面三路进犯,国军死守三日,伤亡超过九成。在城南,国军利用沅江屏障阻击日军,11月25日,日军水陆空配合强渡沅江,被国军击退;26日,日军连续四次渡江攻击。至27日拂晓,城南外围阵地多处失守,城外守军撤退至上、下南门城楼,利用城楼及城墙坚固工事,继续狙击日寇。

11月28日,日军用大炮和飞机对北门城墙进行猛烈轰炸,并施放了三个钟头的毒气,城基上下守军全部阵亡,其余被迫放弃北门,与日军展开巷战。11月29日,日军如法炮制猛攻东门,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于30日突入。经过数日巷战,至12月2日,国军在常德城内仅剩三四百人,且已弹尽粮绝,而援军则在城郊与日寇激战,一时难以入援。12月3日,城内守军开始突围,期间因遭到日军攻击而死伤甚重,突围成功者寥寥。同日,日军占领常德,但因中美空军不断对城内进行轰炸和袭击,加之城内所有建筑均为炮火所毁,无隐蔽之处,日军不得不在当天下午将主力撤至城郊村落。12月9日,国军发起大举反攻,11日,日军开始全线退却,国军随后克复常德。至1944年1月初,中日军队恢复原防,常德会战结束。在常德会战中,国军第六、第九、第五战区共计损失6万余人,毙伤日军1万余人,此役规模之大、兵力之多、战线之长,仅次于台儿庄之战,在抗战史上具有相当重要地位。

1943年7、8月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展很快。苏联红军在赢得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后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并转入了战略反攻;英美联军也先后取得了北非战役的胜利,击垮了意大利法西斯;美军还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消灭了全部日本守军,日军丧失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美军转入总反攻。在这样的形势下,同盟国决定召开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与中国和亚洲有关的军事、政治问题,包括对日作战计划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这是二战期间同盟国召开的十几次高级会议中唯一有中国参加的一次,它标志着中国和蒋介石在世界地位的上升。

1943年10月28日、11月1日和11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三次致电蒋介石,建议在埃及开罗召开三国首脑会议。11月18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自重庆飞往开罗。11月23日,开罗会议开幕,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领袖蒋介石成为开罗会议上的三巨头,而蒋夫人宋美龄也以其超凡的外交才能与三巨头并坐,成为耀眼的政治明星(有一张非常着名的照片:蒋介石在最左边端坐,罗斯福居中,宋美龄则在最右与丘吉尔谈笑风生)。开罗会议最后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同年11月28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德黑兰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还商讨了波兰问题和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随着1943年的过去,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了第二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国府的苦撑待变终于取得了成果。从第二年,即1944年开始,抗战正式进入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中国人民即将迎来抗战的最后胜利。  


三鉴斋 2010-09-11 05:56:58

[新一篇] 民國百年(六):對日作戰的艱苦八年(16)——1942年的“空窗”和浙贛會戰

[舊一篇] 民國百年(六):對日作戰的艱苦八年(18)——1944年的大失敗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