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整合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在目前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局面。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教学模式,优化教材与教法。从阅读到写作就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新教材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表达形式活泼,且选词准确,结构严谨,这无疑为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教师可以从阅读教学的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读前活动——析文积词
  读前活动也称导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导入,让学生在课外充分挖掘文本的潜知识,自己了解材料的背景知识,并且通过一定的预习设计,让学生提前接触大量的生词,这样既可以排除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又能为写作积累词汇。词汇量的增加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读中活动——以读促知
  中学英语的阅读教学可分为略读、精读和朗读三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篇章分析,熟悉阅读文章的体裁、框架和内容,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1.略读——理文脉、知文体
  略读可分为跳读和速读,跳读是快速阅读的一种。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在这一阅读活动中,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指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逐步培养学生驾驭篇章结构、理清文脉、把握中心的能力。根据课文结构,找出或归纳各段的中心句(Topic sentence),并分析各段是通过何种方法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叙述的,以培养学生在段落写作中使用统一性原则的技能,这可以促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更深刻的研究和分析,便于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精华,把教材变为一种活性的因素,使它成为自己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速读是指阅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阅读活动中的信息筛选的一种阅读技巧。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活动内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特点,获得深层理解和规范表达的能力。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多样,体裁各异。教师应在教学中对这些教材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文体,使学生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以便写作时可以套用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框架。
  2.精读——剖析语法
  精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精读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英语所特有的语言现象的学习,从中理解文章内容,巩固和拓展语言知识,增强口语、翻译、写作和阅读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阅读材料中语言点的处理上,使学生领会语法形式的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语法能力是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长句和难句等复杂句子进行分析,提高理解的速度,写出句式多变的文章。教师在处理语言点时可以有目的地将语法项目通过各种活动展示给学生,使他们融会贯通语言点。例如,新教材 SEFC Book 1第五单元的重点语法是定语从句,在本单元阅读文章Not One Less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She gets the job because there is nobody else in the village who can take it.教师就可以设计提问:Is she the only one who can get the job in the village?Why?要求学生完整回答。学生不难回答:Yes,she is the only one who can get the job.Because she says she is a person who can read,write and sing.通过提问和回答,学生加深了对定语从句的理解。语言点是语法、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等的综合。让学生的语法知识形成网络不仅可以为朗读打好铺垫,而且可为写作埋下伏笔。
  另外,精读过程中的课堂提问,要求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且人称、时态要做相应的变化,这样既能搞懂本意,又能用同义句表达,提高了表达能力。还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进行复述,学生复述课文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既要把握课文中的重点,逻辑关系,又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组织篇章结构的能力,使他们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又提高了语言的精炼度,使其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3.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理解的钥匙,朗读可以增强语感。通过朗读,促使学生与语言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的关系模式,在多次重复中积淀已知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点,熟悉句型、句式及语法结构,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世界着名的英语教学权威Alexander说过,“Nothing will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朗读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在阅读知识转化为表达能力时,朗读的作用尤为重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感悟英语语言的习惯表达,形成写作的英语思维定势。
  三、读后活动——提取精要
  读后活动是在完成阅读活动之后进行的学习活动,可以延伸为学生课外所进行的阅读。
  读后活动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最佳方式,是读与写整合的最好体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背诵和课外阅读吸取语言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水平。
  1.背诵——吸纳语言
  背诵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它有理解、感悟、鉴赏和记忆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理解字句,感悟内容,留心谋篇布局,熟读课文,使语言中的精髓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并在需要进行写作时绽出光彩。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平时多读多背好文章、好句子,在写作时,学生们就会有语言材料可写,也能写得出来,否则,只有“咬笔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让学生背诵课文,尤其是课文中的好句子,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国英语界老前辈葛传椝教授在其专着《英语写作》(The Writing of English)中谈到解决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的困难时说:“You ought to read very carefully.Not only very carefully,but also aloud, and that again and again till you know the passage by heart and write it as if it were your own.”这就清楚地说明了熟读成诵对写作是多么重要。学生只有通过背诵大量地道、优美的英语语言材料,写作时才不会出现中国式的英语。因此,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以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句型造句,同时抓住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的契机,趁热打铁,进行限时写作训练,并及时点拨,优化批改、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课外阅读——拓展提升
  课外阅读就是把学生的阅读视线从课文引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和生活空间,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是课本阅读材料的补充。学生在掌握了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及技巧后,便可以大量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提高阅读速度,增加词汇量,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世界着名的美国外语教学理论家Stephen Krashen在其1993年出版的教学理论力作Power of Reading-Insight From the research中指出外语学习过程中,外语书读得多的人,其读写能力比读书量少的人强;第二语言的阅读量和语言的习得之间有肯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是解决词汇问题和迅速提高第二语言的有效必由之路。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而写作则是语言输出形式,只有语言输入大于语言输出,语言输出才成为可能。
  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阅读是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而写作则是运用语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两者的同步发展,并持之以恒,那么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141~142G381中学外语教与学庞慧飞20072007
庞慧飞 浙江天台中学,317200
作者: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141~142G381中学外语教与学庞慧飞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2:28

[新一篇] 淺談高中英語課的導入

[舊一篇]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突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