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不扎实现象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现象一:教学要求虚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随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检查、巩固生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师:我们来读这些生字。(多个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其后,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没有拼音,能读得准吗?(开火车读。其间,有两位学生不会读,有多位学生读不准。)
  思考:“多读几遍”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刚开始学习拼音、汉字,拼读能力低,读准生字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明显的从大脑辨认到嘴巴诵读的过程。多读几遍,可以让学生不断地体验这一历程,达到能读、读准、读熟。然而上述教学片段中的“多读几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识字的练习是不扎实的。
  “多读几遍”得不到落实,表面上看是教师疏忽了这一教学要求。实际上是因为这要求不是教师真正的要求,只是教师机械地照着某种要求或某种经验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而已。教师眼里只有自己和教案,没有学生和学情,因此在教学中“多读几遍”就难免成了走过场的形式。这样的情况阅读教学中也常见到。如,要求默读静思,但不给予充足的时间;要求在课文中做批注,但不指导学生如何下笔;要求同桌交流,但不关注他们交流的内容。如何落实“多读几遍”?一是教师要有心引导、多加提醒。生字读了几遍?读熟了吗?二是教师要细心指导,给不知所措的学生示范、点拨。最根本的,教师要眼里锁定学生,心里关注学情,实实在在将教学要求进行到底。
  现象二:基本学法缺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①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②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掉下来。)
  师:小朋友们,读读这两句话。你们觉得哪一句好呀?为什么?(生读后回答,略。)
  师:我们来比比看,是“飘落”好,还是“掉”好?(师举起粉笔头,让粉笔头掉下,学生通过观察,领会“飘落”比“掉”好。)
  师:说说你见过的哪些东西是“飘落”下来的?
  生:叶子。(师:好,落叶飘飘。)
  生:鸟被射中后,身上的毛掉下来。(师:你是说羽毛飘落下来。)
  生:风筝。(师:风筝飘落,是这样的。)(接下来,教学进入下一步——学习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观察、联系生活等学法理解“飘落”的意思,但基本学法——朗读却缺席了。理解词语并领会其用法,获得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充分的朗读得以实现。在这里,教师没有组织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词语,无疑削弱了言语练习的有效性。朗读作为阅读学习的一种方法,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讲解只能让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为什么教师弃朗读而不用呢?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功能认识不够。这样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也常见到。如,教师不必要的讲解,挤占了学生朗读的时间;课堂无谓的师生问答,代替了学生朗读的需求;教学多媒体的滥用,淡化了学生朗读的愿望。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牢牢地把握并使用朗读这一基本学法?第一,领悟课标精神,树立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第二,解放学生的口,充分利用教材引领学生朗读;第三,精心备朗读,提高朗读的指导效率。
  现象三:教师引领缺失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语言训练题: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小草从__。
  花儿从__。
  G39R905.JPG:小草从地里钻出来。
  G39R906.JPG:小草从泥土里跑出来。
  G39R907.JPG:小草从地里揪出来。
  G39R908.JPG:花儿从梦里醒过来。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或点头,或微笑,没有其他评价。)
  思考:生1和生2的回答很精彩。“钻”用得准确、生动、形象;“从梦里醒过来”是诗一般的语言。生3的句子用词不恰当。学生说得精彩,教师要鲜明地肯定、赞赏;学生说得不好,教师要明确地引导、纠正。这样做,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能给学生指明认知中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明白,说一句话,造一个句子,必须努力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可是,上述课例中的执教者没有做到这些!由于教师引领的缺失,语言表达的训练只是肤浅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方面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互动、开发和丰富课程资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理应成为有价值的引领者,而不是毫无作用的旁观者。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能及时给予适当、理性的评价,原因是什么?或者是教师忽视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或者是教师缺乏解读“生成文本”的能力。就上述课例来讲,对于精彩的,教师可以说:“钻,说得多好啊!让我们感受到小草顶破了泥土,钻出了地面,生命力旺盛。”教师还可以说:“太有诗意了!在这里花儿像个孩子,真可爱!”对于说得不好的,教师可以说:“这样说准确吗?是小草揪谁?还是谁揪小草?”然后引导学生说通顺:“小草被春天从地下揪出来了。”就阅读教学来说,语文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时刻关注学情的发生、发展,及时解读课堂生成的文本;要善于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以最大的热忱和耐心去感受他们的思想,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开阔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现象四:忽视个性感受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教学片段:
  (自主阅读、交流感受后,课件出示句子:“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师: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师指名朗读。)
  师:她读得怎样?
  生:“紧紧”读得很重,“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读得较快。
  师:我也来读。请大家注意听我是怎么读的。(师范读,“汗如雨下”读得又轻又慢。)·
  生:老师把“紧紧”读得很重,把“汗如雨下”读得很慢很轻。
  师:为什么“汗如雨下”要读得轻呢?(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应答。)
  师(迫不及待):“汗如雨下”应该读重还是读轻?
  生(脱口而出):应该读重,说明刘伯承很痛苦。
  师:刘伯承遭受巨大的疼痛,我们忍心吗?(生:不忍心。)
  师:把“汗如雨下”读轻了,是不是可以表现我们的不忍心?(生:是。)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生齐读。)
  思考:“汗如雨下”应该读重还是读轻?教师主张读轻,轻轻地读,慢慢地读,以表示读者的不忍心,以及对刘伯承的同情、关爱、敬佩的复杂感情,确有其道理。有学生认为这个词写出了刘伯承非常痛苦,应该通过重读表现出来,也有道理!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的阅读体验本来就有可能不一样。教学应该使学生的个性学习经验得到合理的释放和拓展。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认同自己的理解,显然是有缺陷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间平等的对话活动,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感受能力都不一样,教师不但不应该以标准化的解读规范学生的朗读,还要鼓励学生做出有个性的解读。尊重并发展学生的朗读个性,是激活语文课堂生命力的元素,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素养,是十分有效的。
  对课标的研读不够深入,对学习主体的认识有误,对教材的解读不足,是教师“强求”学生把“汗如雨下”读轻的缘故。教师应该对“读重,说明刘伯承很痛苦”的阅读体验感到由衷的惊喜,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去追寻阅读“汗如雨下”的感悟,并表达出来。语文教师应该精心备课,从不同角度解读教材,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个体感受;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珍视他们合理而独特的学习体验,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福建教育福州24~25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吴毓华20072007
吴毓华 龙岩市实验小学
作者:福建教育福州24~25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吴毓华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1:07

[新一篇] 對語文教學三個問題的思考

[舊一篇] 對語文教學模式構建的理性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