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不好,中学生语文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早已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从外部因素看,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此,科技教育随之得到了不断发展。与之相比,人文科学的教育则被有意无意地削弱、淡化;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促使人们增强了商品意识,人文意识则因价值观的变化受到了冲击,对学校的诸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人文学科产生了较广泛的负面影响。这是很严峻的现实状况。就内部因素而言,说到底,仍然是语文课上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好。解放后几次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没有给“语文学科”下过明确的定义,因为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从理论角度上说争论是好事,有助于发展,但正因为没有统一的认识,便产生了不同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语文”,可诠释为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文字是语言的书面符号,文章、文学、文化等离开了语言文字便不存在。反之,没有文章、文学、文化等,语言文字也毫无意义。语言文字是工具、基础,语文学科要教语言文字是不言而喻的常识;语文学科不能抽象地教语言文字,同时要教文章、文学、文化等,也是理所当然的常识。二者绝不能偏废。事实上,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文字”,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涵义,前者是泛指一切语言的书面符号,后者则类同于“文章”,如“付诸文字”、“有关文字”、“发表了些文字”等等。一篇文章无论长短,总包容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反映了作者某种思想感情。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包括诗歌、戏剧)应是对学生起示范作用的好文章,范文所运用的语言(文字)不是自然状态的语言,而是“标准语”——经过加工规范化的民族的共同语——“文学语言”,而“文学语言”被运用得最好的,应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其原因也在于此。整套中学语文教材虽则只有三四百篇课文,但其中蕴含着的丰富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学生的德、智、美育的影响比其他学科更大。由此可见,当我们承认语文学科是门基础学科时,不能只重视其工具性功能,也要重视其人文功能。在教学实践中,既教语言文字、语言文章方面的文化知识,也要用语言文学熏陶学生的心灵,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文化修养,从而达到使他们能较准确地、熟练地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
  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功能和人文性功能(或说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厚此薄彼、互趋极端、二者并重等皆有之。无庸讳言,近一、二十年里,强调“工具论”的观念与做法是占了一定上风的。除前文已涉及到的一些原因外,笔者认为过分强调工具性功能与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试教学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与学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相比对教材的人文内涵的理解,许多教师认为语法、修辞等记忆类的知识内容易出题,也容易掌握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平时的练习册和语文试卷中出现大量的语法、修辞一类的题便不足为奇了。为了应付考试,许多老师违心地舍弃许多应教的人文知识、削弱了人文精神的渗透,淡化了审美情趣。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基础知识、修辞法、篇章结构的表层讲解、演绎,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灌输,机械地不求其解地做练习,使得原本是一门人文内涵极其丰富,趣味盎然的课程,被搞得枯燥无味,十分繁琐,使学生视为畏途而生厌。语文是主课,是升学考试的“大轴”,学生再厌烦也得拚命地学,硬着头皮地考。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与现行考试许多做法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状况,就是这样令人忧虑地存在着,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成了难以企求的奢望了。
  总之,尽管是老问题,现在我们还是有必要冷静下来,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探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下大力气从整体上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倘若仍在一些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或小修小改,是不能从根本上改革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的。
  改革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笔者无意也绝无能力提出什么方案,只是根据以往的实践及近年来学习的一些体会,谈几点设想,以求教于教育界的同仁们。
  (一)语言文字的教学要有中国特色 这个想法出自于对中国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的自身特点的思考。作为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具有全人类性,但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则具有强烈的民族个性。中国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为特殊的文字之一,它是图形文字,也是表意文字。汉字的产生,汉字的音、形、义的衍变,汉字实用性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积淀,并折射出一定的时代精神。这种特殊品质,是所有拼音文字或表音文字所不具备的。例如:“人”与“民”两个字,最早是表示不同阶级的个体,前者专指奴隶,后者是指自由民,“人”字的篆体是下跪的象形。中国古代众多学者研究汉字的音、形、义的着作可谓汗牛充栋,硕果累累。但旧时学校、私垫先生教幼童识文断句却几乎不教什么语法规则;读了几年书,会作对子,会作诗词,写出文字通达的文章的学童并不在少数,这是很耐人寻味的教学现象。学外国语,学生学单词,基本上与学语法同步,如“我”,英语的“I ”是主格,“ME”是宾格,不能搞错。学汉语学生可不理会“我”的主宾之分,读准、写对、知道“我”是“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这样说并非表明有关汉语言文字的知识可以不学,教师可以不教语法规则。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更准确地听、说、读、写。这里要说明的是教汉语语言文字,应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吸取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实践、摸索出汉语言文字的教学规律,不要抽象地讲语法知识,应结合汉语言文字的人文内涵来教与学。切忌脱离汉语言文字本质特点,生搬硬套地用外国语言教学的某些内容方法。例如以往教词法,讲“词”和“词组”,近些年来,词组改为“短语”,“短语”原本是外语语法概念,是否适用于汉语也大可商榷,不少老师对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觉得是把问题复杂化了,并不见得其有多少科学性。教汉语语言文字,如果过分强调其工具性功能,而忽略其特有的人文性功能,是忽视“中国特色”的偏颇的教学行为。
  (二)语言文学应当进入课堂 文学是语言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运用的语言文字,比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语言”(标准语)更富有审美价值,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优秀的文学作品均艺术地反映了一定时代的现实生活和真善美的人性,是一定社会的人文意识、精神的艺术再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性作品,包含了许多人文知识,有的还涉及到经济、军事和自然科学的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即便是写个人生活琐事或托物言志的抒情性“小品”也充满催人向上的情调,使读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得到种种启迪和美的享受。
  中学生正处于渴求知识,充满理想,追求真善美的时期,在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书面形式的东西中,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是最大的。青少年学生很少有不喜欢文学的,例如学生一拿到新语文课本,往往是先看有多少文学作品,老师还没教,他们就“先睹为快”了。既然教材中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又有别于其他文章,那么这类课文理应讲出文学味来。教材中非文学作品类的课文,如《看云识天气》、《景泰蓝的制作》、《改造我们的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等,或状物极富形象,或说理精辟严谨,或说明层序井然,这些文章的语言文字,文学意味也是很浓郁的。因此,语言文学应当进入课堂,语文教学应该具有些文学性。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文学味越来越淡薄了。有些教师不论教什么课等,总是那么几下子:读课文、分段落、概括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抽出几个所谓典型的句子,不厌其烦地分析词法、句法,或者“举一反三”地讲解修辞……固定的模式,枯燥的灌输,成了单调刺激,这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么?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公认的名篇佳作,在作者举重若轻的笔下,那荷塘,那月色,何其美也。作者心中的“淡淡的哀愁”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文字,于写景状物中若隐若现地流露出来。有的地方往往令人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的名曲”,这句话运用了视听觉类比的通感修辞格,教学中对学生说明这一点就可以了,但有的老师不然,不但将“通感”与明喻、暗喻、借喻等反复比较,还津津有味地分析此句的语法结构,并让学生模仿造句。其实“通感”真能说得明明白白的么?一个富有朦胧诗意的句子有必要肢解其结构?说明白了,分析清了,然而文学味也就没有了。难怪这样教法几堂课下来,许多学生还是领略不到文章语言美的魅力,对“淡淡的哀愁”依然是一头雾水,莫名所以。
  当然,中学语文不同于《大学语言》,更不同于中文专业的《作品选讲》。把中学语文课讲成文学课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与任务,但排斥语言文学进入课堂,好端端的文学作品被讲得没有一点文学性也是不对的,去年《教育研究》第十一期上有同志撰文提到近些年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现象严重,我认为这个说法不符合事实,而把语文课讲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课、语法课的现象却很普遍!
  (三)不改革语文考试方式,语文教改将是一句空话 考试是测定教与学效果的主要的可操作的手段,它是为教与学服务,但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却本末倒置。如果我们能正确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明确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应该是教什么考什么,(所教的东西也不一定全考),而不该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就不教。近十几年来,升学考试语文卷篇幅越来越长,题型多,题量大,考分不断上涨。别的不说,就把试卷从头至尾浏览一遍,就要花半个多小时!咱们的孩子们太苦了,这样的考试也太“酷”了。
  我基本上同意升学考试语文只考一篇作文的做法:(1 )高考是笔试,听说能力无法检测(外语还有口试);(2 )“读”是为了长知识,和见识,涵盖面太广,考试题再多,也无法包容“读”的教学内容。(3)学以致用。考试时,体现“用”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写文章,要写好一篇文章,需要有熟练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会立意、谋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对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测试。
  今后高考,理工类和一般社会学科类的考生可以只考一篇作文;以一百分计。文史类考生,除考一篇作文外,再加试少量的文言文翻译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也是以一百分计(作文占80分)。前几年上海闵行区中考,语文只考一篇作文,受到大多数师生、家长的欢迎。因为这样做,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中学教育沪45~46,44G31中学语文教学朱震岳19981998 作者:中学教育沪45~46,44G31中学语文教学朱震岳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0:10

[新一篇] 關于當代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

[舊一篇] 關于我國幼兒教育現代化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