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学与素质教育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主体性教学的理念
  教育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是培育人,所以从学生接受教育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素质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应始终处于教学系统的核心地位,也即教学应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最后再落实到学生本身。学生主体地位的本质是发展自身,教师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学生。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转化功能来落实学生主体的充分发展,培养其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1.对学生主体性特征的剖析
  第一,目的性。目的性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可随着人的个性发展而变化,并体现着学生学习的动机等。当学生为崇高的目的而激励的时候,便会迸发出前进的动力,从而巩固其主体地位。
  第二,能动性。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去了解客观世界,并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主体地位不是靠外部强制来实现的,而是由主体本身发自内心的欲望驱使,并化为积极行动来实现的。
  第三,独立性。独立性是指学生本人的主体地位,决不能由别人来代替。任何不经过充分、独立的自我活动而获得的认知结构都是不牢靠的,所以主体地位能否充分落实的根本标志在于学生能否独立地进行观察、思考、运用和评价、反思、调整等。
  第四,坚持性。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特定个性的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作为实在的主体,为了实现目标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的学生最终会抹杀自身的主体性。因而教师要善于不断地创造一种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逐步引导他们把外部意识转化为内部动力,把近期的欲求转化为实现远大目标的坚定意志和性格。
  第五,发展性。发展性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学生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种全面发展表现在认知结构和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是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的臻于完善与和谐统一。
  第六,创造性。学生所获得的任何成果虽然一般不具有社会价值,但都具有创新的共同性质,其获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性越明显,主体地位实现得就越好,并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成为进一步创造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在这些主体性特征中。核心特征是独立性,而独立性的核心是思维的独立性。另外,我们也可发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息息相关,教师的精心诱导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两者是相互渗透、彼此促进、协调一致的。当然,教师的作用只有当学生愿意接受时方可得以有效发挥。否则,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难以生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变教为诱”、“变教为导”,来实现学生的“变学为思”、“变学为悟”,从而使教学深入到“以诱达思”的美妙境界。
  2.对主体性教学的思考
  上述主体性特征若能被学生充分体现出来,那么学生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于知识、能力、品德上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这些潜在的主体性特征必须处于教师的精心诱导下才能得以深刻挖掘。为此,我们认为开展主体性教学,需要在指导思想上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不能成为一句毫无分量的口头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体对待,以及是否承认他们所处的特殊地位,这是问题的关键。教师对此若真心实意地持肯定态度,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反之,则不然。例如,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解决观点不同于教师的时,教师不可强行阻断学生的思维之路,而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外,学生本身也应尊重自己的主体地位,不能有自卑感和依赖性。
  其次,要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质就是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教,教师只能起旁敲侧引的作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正是这个意思。因此,学生不可采取“守株待兔”式的消极措施,而应充分发挥主体性,主动努力去追求进步和发展,不断向“完全之人物”迈进。
  再次,要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人生来就具有获得某种道德、知识、能力的可能性,而教育的作用恰恰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外部激发和学生的自我激发来唤醒其自身的潜能,从而有效地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张使其得到真正发展。
    二、素质教育中的几个有关问题
  以上分析可见、学生是教学进步的真正动力所在。下面我们从“学生为主体”这个层面谈谈如何以思维为杠杆,通过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来开展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问题。
  1.努力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优良环境
  首先,应建构学校大环境中素质教育的整体氛围。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评价原则与方法以及校风等各种因素。这就要求领导本身要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以及它在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发展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应大胆选拔有创新头脑、业务能力强的年轻人才,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让整个校园和班集体充满民主、活泼、积极向上的气氛。
  第二,应创设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和谐环境。倘若教师不更新教育观念,不坚持创新教育,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也就很难受到熏陶而迸发出创造潜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吸收教育科学及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努力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来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具体实观,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而通过“师生共鸣”和教学“和谐共振”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肥沃的土壤。
  2.减轻不必要的学业负担,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时空
  当前,教育界大力倡导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改革课程、教材、教法和考试制度。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彻底抛弃那种阻碍学生发展的“题海战术”,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不必做习题。就学习来说,应该而且必须做一些合适的习题、作业。如果解题过程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多维联想,学生就可能在知识、方法的学习上有较深刻的体会,以便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况且,教学中训练的内容及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做常规习题外还包括做研究性课题、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等。总之,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3.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活化教材内容,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学生更要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探索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大力开拓创造性学习的思维空间。为此,教师应在诱导学生思维方面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指导比较学习,促进正向迁移。就学科知识的学习而言,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充分理解各知识探究点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知识的有序性,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趋系统化和条理化。于是知识就容易被理解、提取和再现,易向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新知识学习中实现正向迁移,学生的科学素质便自然得以提高。我国古代学者荀子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意即强调只有通过正反比较分析才能辨明是非。在理解认识阶段,比较是分析、综合的必由之路,又是抽象概括的必要前提,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才能在相异中找出共性,以掌握事物间的关联;才能在相似中寻得个性,便于区分事物间的差别;才能温故知新,促进正向迁移的发生、发展,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诱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较多地侧重于求同思维的训练。在日常教学中,许多理科教师常习惯于先开门见山地介绍定理、定律,再以此为依据讲解实例。语文、英语教师在讲解语法时,也大多先把结构或法则列出,再举例说明,这些都有益于训练求同思维能力。然而,随着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求异思维的训练就日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吉尔福特说得好:正是在发散性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提供所谓的标准结论,而应研究诱导思维的策略,进行相机诱导并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自行探索,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奋斗的足迹,理解重大成果背后的艰辛探索与研究思想,使课堂教学由结论性教学向过程性教学变革,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思想,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知识获取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的培养过程更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学生经过这样的探究式学习,所获得的就远非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经受了科学方法的教育。
  第三,鼓励质疑、解疑,发展思维能力。“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源泉与基础。人类的发展就是对“疑问”的追寻探索和实践创新的结果。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的培养决不是由知识的简单积累就能获得有效地进展的,而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对卓越的追求意识。显然,学生要形成思维的发展性、深刻性、变通性等思维品质,就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方向进行各种层次的思考和假设,多触角、全方位地从不同侧面多问几个为什么,勤于质疑、解疑,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疑问的探索解决,首先要由学生本人搜集信息,进行观察、思考、实践加以解决,必要时应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讨论来解决。当然,在疑问解决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另外更多的疑问,但这是好事。应鼓励、诱导学生决不气馁,继续解决新疑问,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重视对学生情意因素的激励和培养
  情意因素是相对于认知因素或智力因素而言的,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态度、价值观等,学习应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融会理解,以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为创新功能的发挥提供条件。这就要求教学中注重情意因素的培养,塑造学生具有和谐人格和全面发展的完整个人,同时形成良好的教学情意场,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心理体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活动。实际上,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创设一种学习的诱因,去激发学生的情意,调控学习的动力激励机制。
  情意因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具有动力的功能。例如,学生在愉快、兴奋、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爱的积极情绪体验下,就会表现出很强的学习活力,反之则相反。动机、意志等情意因素的动力功能能有力地促进创新功能的发挥。创造活动是一种求新求异的探索过程,其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挫折或失败。因此,要进行创造活动就不仅需要良好地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及操作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参与,同样也需要发挥情意因素的积极作用。
  综上讨论可知,为了有效地在学校教育中,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中,实施现代启发式教学和主体性教学。教师要切实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研究,想方设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合作学习的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并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科教育京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吴永熙/张德启20022002吴永熙 张德启 苏州大学物理教育科学研究所 作者:学科教育京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吴永熙/张德启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49:42

[新一篇] 為《語文課程標準》進一言

[舊一篇] 主成分與因子分析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