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给学生“几把钥匙”  ——中学语文教学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十字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里的“几把钥匙”和“自动的开发”谈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问题。自学能力是学生自己主动独立进行学习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包括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概括等多种能力。就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就会“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叶圣陶 《语文教育书简》)
  近些年,世界上科技文化发展迅速,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知识量急剧膨胀,知识更新过程空前加快,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学得现有知识,而应着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越来越感到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一套教法的必要,积极采取在以教为主导的前提下,以学为重点,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中,学是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学习是一种独立主动的认识活动,教只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内容和结果,无论简单或复杂,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否则,一切都是空的。所以我们要真正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是应该而且能够统一起来的。国内外的各种实验证明,采取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办法,能比较好地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关系。因为学生亲身实践,独立探索,全面地动手、动口、动脑,十分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据《中国教育报》1995年5月2日报导,郑州一中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明确提出了“减少课时,提高密度,提倡自学,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口号,对学生具体实施“六解放”,即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手、眼、耳、大脑。其核心问题是增大学生的自由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这样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古代教育家、学者就很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问题。《学记》中关于自学的问题有这样的论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这里的“善学”“不善学”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会不会自学。
  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要解放学生,给学生学习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拼体力、拼时间”的现象,课上一些老师“填鸭”式的“满堂灌”,课下学生被“练习”“作业”所围困,师生疲惫不堪,而成绩的提高却不明显。只有教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二者互相促进,才会“师逸而功倍”。正象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意思是教师之为教,不在一味的注入,而在相机诱导,促使学生自己研究探索,自求解决。这才叫“善教”。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注意对学生的诱导,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只动用记忆力而缺乏思维的训练,对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做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进行自学的诱导有其优势,语文教材不同于理科内容,学生一般是可以初步看懂的,教师只要善于点拨和启发,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深刻理解掌握。因此,没有必要每篇课文都以讲授为主,许多课文可以采用“自学”、“共学”和“练习”的方法。
  所谓“自学”,指学生预习课文。通过预习,理清脉络、理解内容、体会特点、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所谓“共学”,就是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展开共同的学习研究活动。教师在关键之处点拨,学生“画龙”,教师“点睛”。然后,在“自学”和“共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去“练”,使他们把已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书简》中有这样的论述:“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也。”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了,学活了。我曾给高一学生上过这样一次语文课。课文中有篇自读文章《人类的出现》,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学生预习的要求,课上让学生自觉自由地发言。学生讨论的兴致很浓,各抒己见。关键之处,我给学生以启发和点拨,使学生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说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就要不断采用多种激发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把学生长期囿于课堂上,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要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因此学习语文应和了解社会相结合。一方面让学生把学得的语文知识应用于社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语言营养。特别是作文教学,更不能一味关在课堂上进行,应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学生经常感到没有东西可学,只好绞尽脑汁生编硬造,其主要原因不完全是他们写作能力太差,而是缺乏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感受。北宋时期的胡瑗在《安定言行录》中说:“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因此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应多组织学生到自然界、工厂、农村,去观察和分析外界事物,学生了解了社会,熟悉了生活,作文就会内容充实,生动活泼。
  发展学生智能,尤其是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任务,它必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讲读教材到课外阅读到作文训练,必须环环紧扣,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容易,教师只有知识面广,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才能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加强业务进修,提高职业道德观念,以适应新时代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语文函授曲阜39-40G31中学语文教学白新绘19961996 作者:语文函授曲阜39-40G31中学语文教学白新绘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1:22

[新一篇] 應加強對實施素質教育相關政策的研究

[舊一篇] 應用題教學中的發散性思維訓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