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在这一时期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外语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其外语水平和母语水平的同步提高。小学英语对一个人的英语学习、终生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需求、专家的观点、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以及小学英语教师的自身修养等方面谈几点认识和思考,愿与同行和专家们共同探讨。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小学英语教师的困惑
  (1)开课不足
  目前,除少数师资条件较好的外语学校按课程标准要求开课以外,相当一部分普通小学的英语开课达不到要求。有的小学为了迎合家长的愿望,在一年级开设英语课,但周课时仅为一节。从人的遗忘规律来看,这样的安排是不科学的。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如此稀疏的开课形同虚设,效果可想而知,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厌学心理。小学英语一旦开设,就应该让学生每天都接触英语,以防止遗忘。
  (2)工作量大
  由于小学师资严重不足,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比较繁重。尤其是在农村、山区,由于教学点分散,不少教师须在几个教学点之间“走教”(吕吉尔,2004),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其后果是导致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和精心备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兼任课多
  众所周知,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其他学科转行的,而其中大部分教师又“身兼数职”。另外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英语课只是“副业”,她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她们的“本职”上,无法真正把心思投放到英语教学上来。
  (4)环境缺乏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语言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我们的学生,英语是外语,而非第二语言。除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课外接触英语的机会极为有限。这就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学效率很低,效果不理想。老师们很为之担心,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鉴于上述情况,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课程建设,使学生能真正有效地学好英语。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两极分化提前
  在小学未开设英语时,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时间基本上在初中二年级。因为在初一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对英语有新鲜感,兴趣普遍较浓。学习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因此学生成绩普遍较好。但到了初二,由于英语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初二开设的课程增多,部分学生的兴趣转移,部分学生的精力受到牵制,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但在小学开设了英语后,这一现象就提前到了小学阶段。
  (2)进入初中后无优势
  由于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提前,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对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题。有关研究资料也显示,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相比在总体英语能力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势(束定芳、庄智象,1996)。除了教学质量原因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严重脱节,其中主要是重复学习(程晓堂,1998)。
  (3)书写不规范现象严重
  尽管写得一手漂亮英文的学生大有人在,但也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文书写十分糟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有的学生课桌上书籍过多,以至于无法以正常的坐姿进行书写。在这个问题上,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教师本身的书写就存在问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书写不够重视,放任自流,致使部分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结果难以纠正,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4)“文盲英语”蔓延
  中国人的英语向来被称为“聋哑”英语(刘道义,2001),因为中国人很讲究实惠,既然考试不考口语,何必花力气练“说”,久而久之就成“哑巴”。同理,小学阶段既然不要求书面测试,那么又何须练“写”?我们把不会读写者称为文盲。如果我们的小学生只会听、说英语,而不会正确地认读、书写英文单词和句子,那么与文盲又有何二致?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就存在这种现象,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不应该像儿童习得母语那样慢慢来,而应该听说读写并进。华东师范大学章兼中教授就曾指出: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需要在对话的基础上把口头表达的内容落实到读写文字上(祝海燕,2003)。
  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误区
  (1)误区之一:把外语等同于二语
  其实,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TEFL),而非二语教学(TESL),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者的语言环境截然不同。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在母语环境中进行的,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和真实话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而第二语言则是在类似于或接近于母语习得的条件下学会的。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误区,原因是忽视了外语学习的特殊性。
  (2)误区之二:把习得等同于学习
  由于在观念上把外语等同于二语,又直接导致把“习得”等同于“学习”的错误观念。在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显然不可能通过自然习得的途径。在缺乏外语环境的条件下学习外语,如果想通过习得的方式掌握外语,其结果必定是耗时低效。由于学习的主体不同,用母语方式学习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3)误区之三:把听说为重等同于听说读写并重
  始终以听、说为重的学习过程未必恰当。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必须实现在感知上由以听觉为主到以视觉为主的转变,在记忆上由机械记忆为主到以理解记忆为主的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识能力逐渐提高,他们会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能动地掌握新的语言,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结构和规律。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注意阶段侧重。
  4.走出误区: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
  在外语学习中,任何正迁移的利用或负迁移的防止都是建立在对母语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完全排斥或完全依赖母语都会妨碍外语的学习。对于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外语者,母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外语学习的深入,外语也反过来促进母语水平的提高。在学生尚未能用外语进行思维的情况下,我们的学生实际上仍把母语作为思维的主要工具。外语和母语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外语者,其外语水平很难超过其母语水平,尤其是在初级学习者中,情况更是如此(吕吉尔,2004)。
  (2)处理好语言和语法的关系
  语言是有规律的,语法就是语言内在规律的反映。即使对于母语而言,一定的语法知识也有助于更准确、标准的使用语言,更不用说对于外语了。就外语学习而言,语法也是掌握语言的一条“捷径”。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也不必谈语法而“色变”。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可以也应该把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
  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目的,又是方法和手段。这四种语言能力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属于语言能力的不同侧面。听说属于口头交际能力,读写属于书面交际能力,两者缺一不可。不会口头交际是“聋哑”,不会书面交际是“文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听、读为信息的输入和理解,而说、写则为信息的输出和表达,两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鉴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应强调“阶段侧重”。
  二、来自学生的反馈和专家的观点
  1.小学生的需求和爱好
  有人对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英语课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最喜欢的依次是:1)教师授课幽默,课堂气氛轻松;2)教学内容丰富充实;3)教育形式活泼多样;4)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有人对小学生最喜欢哪些类型的课堂游戏作过调查,按得分高低依次为:1)快速反应;2)竞赛评奖;3)角色扮演;4)听说训练;5)师生对话。由此可见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寻求知识、获取成功、发挥想象、享受欢愉和欣赏美感的心理需求。但学习毕竟是一种理性的活动,不可以光凭兴趣,不可以完全受兴趣的主宰。过分的愉快是不利于学习的。愉快的时候,注意力不一定集中,容易分散。
  2.专家的观点: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的、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徐晔,2003)。培养、维持学习兴趣可增强学习的动力。有专家认为,小学英语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让孩子对英语保持较大的兴趣,并使绝大多数学生一直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到了中学还很乐意学英语,那样方算是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钱晓霞,2002)。
  三、小学英语的着力点
  1.小学英语成功的条件
  经验告诉我们,要成功地开设小学英语课须具备四个条件,即要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合适的教材、合格的教师并解决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刘道义,2001)。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有合理设置的课程作保证,不然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材料,合适的教材应既保证语言地道、趣味盎然,又能比较符合我国教学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英语教师是启蒙教师,因此教师的业务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教师不但应具备语音、语调、口语等基本功,还要掌握小学英语教学的技能,更要领会《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使自己的教学实践符合教学的规律。小学英语要能使绝大多数学生一直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入初中后仍能顺利地继续学习英语,才算是成功的。另外,小学英语还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这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保障。
  2.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衔接
  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所以,小学英语教学应力争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为自然地向初中英语过渡创造条件(夏侯富生,2003)。为顺利实现这一过渡,首先应从教法上进行衔接。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在听说领先的基础上要尝试进行适量的读写训练。其次从兴趣活动上进行衔接。小学高段英语教学要特别避免一些无益于语言能力训练的兴趣活动,加强游戏和实践活动的目的性。知识上的衔接可考虑将小学阶段教材中机械重复的内容进行整理编排,合理地向初中过渡。要做到这一点,小学英语应加强与中学英语的交流,以便互相借鉴。
  3.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
  实践证明,小学英语如果不考试、不评价,那么学生、教师乃至学校领导都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评价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形成性评价,一类为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它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着眼于学习潜力的发展(左慧芳,2003)。终结性评价通常与优劣、等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在内)的焦虑。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起到提高学习质量的动机作用,更何况终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较好地反映教学效果。所以,终结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教学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师改进教学的反馈方式(钟颖,2003)。
  四、教师素养:小学英语成功的保证
  1.授人以渔
  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钟颖,2003)。小学阶段除了让学生学会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外语学习中很有用的技能,如国际音标、书写规范和英语学习词典的使用等。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做到大小写、笔顺、连笔、词距、标点和格式正确,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国际音标有利于学生自己拼读生词,避免因使用汉字注音而造成的发音错误。在音标教学中,把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进行对比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邰霞,2002)。词典是无声的老师。小学生学会英语学习词典的使用,就有利于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反之,小学生只能鹦鹉学舌般地模仿老师或语音材料,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束缚。因此,小学英语教师有责任把英语学习中常用的工具性技能传授给学生。
  2.学习借鉴
  汉语和英语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但作为思维的工具,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因为人类的思维存在着共性。英语教学在英语国家里就是“语文”教学,与我们的语文课相同。小学英语教学既是言语教学,更是“语文”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之间必然有着相通之处,有许多值得小学英语借鉴的地方。小学教师应该主动地向语文教师学习取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经验也是值得小学英语教学借鉴的资源。另外,小学英语教师有必要与初中英语老师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互通情报,共同探讨,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为成功地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创造条件。
  3.科研促教
  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师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充实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自身教学能力,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此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心理学等,并积极投身教学科研。相对于中学英语而言,小学英语起步较晚,因此有着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参与教学科研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品位,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同时,随着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必能相应提高。
  五、结束语
  小学英语对于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是外语方面的启蒙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承担启蒙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师比初中英语教师更为重要(郑文,2004)。启蒙教育是终生学习的起点,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犹如英谚所言:Wellbegun is half done。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既光荣又艰巨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京47~49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吕吉尔20072007
吕吉尔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京47~49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吕吉尔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0:07

[新一篇] 關于中學歷史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

[舊一篇] 關于單元教學的回顧和思考——兼談單元教學和“點面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