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质教育看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无疑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根本原则,确定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的含义是用教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其内容包含三个层面四种素质。三个层面即: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四种素质即: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其特征是:①稳定性。先天固有的禀赋条件,后天环境、教育形成的人的品德、智能和才干,都能较稳定持久地潜入“人”这一载体里。②全面性。要求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取得尽可能平衡和谐的发展。③独特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各有所好,各展其长。具体到语文学科,语言素质、思维素质、知识技能等构成了语文素质的基本内容,在这些素质教育过程中融汇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诸方面的素质教育。
  可以说,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两相比较:素质教育把个体素质的发育与成熟同民族素质联系在一起,每个个体素质都是民族素质的一部分,而不是象“应试教育”那样更多地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功利追求上;素质教育是以不同的素质基础的学生为出发点与基础的差异教育、个性发展教育,是培育创造人才的教育,而不象“应试教育”那样以学科为中心“同规格”、“同模式”的僵化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各自特色的和谐素质结构,从而为终身教育打好相对稳定的素质基础,而不象“应试教育”那样更多地使学生注重获取知识的阶段性目标,重“继承”轻创造;素质教育决定了它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特点,使受教育者自觉地追求自身素质的和谐与完善,较之“应试教育”更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机制的构建。(摘自戴逖《再谈素质与素质教育》)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具有“应试教育”所难以比拟的优点,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一次质的飞跃,所遇到的阻力是相当大的。就语文学科而言,概括起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一、教育质量观
  当前,“应试教育”的质量观仍在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许多人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学校的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代名词。教学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的指挥棒转,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和强化应试技能训练,教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成了应试研究。表现在具体的教学上就是“考什么,教什么”,都是为了考,考是教的前提,从根本上颠倒了二者主次关系。就语文教学来说,一些教师“深入钻研”历年试题,凭着自己的臆测,觉得可能考的就教,不可能考的就不教。如高考,既然现代文阅读已经考过了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那我讲课时就可以弃朱先生的优美散文于不顾;既然前两年已经考过了看图作文、议论文和记叙文,那我就教学生重点去练说明文和应用文,起码看图作文不必再练……教师猜题押宝,用心良苦,也可能猜中几道,但这样跟着考题转的结果,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所造成的学生知识、能力的缺陷是不言而喻的。人的成长,从心理上讲也是有阶段性的,在基础教育的某个阶段,知识、素养的欠缺,有许多以后是难以补上的。所以,这种片面的教学内容必然影响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陶行知先生曾于1934年,针对当时的应试会考的危害,在《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试》中尖锐地批评道:“会考所需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76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这种早在半个世纪前就为陶先生批评过的应试教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重新出现,是很不正常的。
  另一方面,各类升学试题的命题者眼里也只有“选拔”,以淘汰多数学生为己任。于是近几年高考题中,偏题、超纲题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只是一家之言的所谓“专家题”。如1994年高考试卷第7题要求考生从“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这四个句子中选出一个在修辞运用上不同的来。这道题别说是中学生做,就是专门研究语法修辞的高校教师也很难对答案做出一致的、圆满的解释。照此以往,中学语文教学究竟要培养学生的什么呢?
  严肃如高考尚且如此,各地的会考题及中考题就更是“等而下之”了。有的试题,要么超纲,要么不确切、不科学,要么无实际价值,纯粹是为考而考。总之,不是基于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由于考试这一“指挥棒”的误指,影响了中学生对那些最基本、最实用、理应在中学阶段学到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动脑动手,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教师要在解决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这三个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所以在确立教学模式上,应重视使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其理智性及永无休止的进取性,重视学生的好奇、好创造特点,培养求异思维,为将来接受创业精神教育奠定基础。目前具有一定影响的创造教育、异步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以及学习指导法等教学模式,都体现了素质教育对主体性的弘扬。
  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特点——知识的延展性、系列的松散性和内容的不确定性。学生对一篇文章一段文字材料的阅读理解,可以因其立场、思想、经历、性格、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确定性和多样性。见仁见智历来是阅读理解方面的自然现象,所以语文学科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性格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除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外,更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在理解、审视、探索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开放型思维。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水平逐步提高——无论是性格的、知识的,还是素质的。如学习《祝福》时,可让学生思考:写祥林嫂的悲剧,展示的是社会悲剧,可为什么要写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吃掉这样一个偶然性的自然悲剧?又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生,为什么突然提出自杀?面对这类的问题,学生或许扯得不着边际,这不要紧,我们的目的是在一次次辨析中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并对自己的看法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内在素质。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如让学生思考教材中出现的下列观点:
  ①“这是提炼的功夫,又不全在下笔时字斟句酌……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周先慎《简笔和繁笔》)。
  ②孙犁在《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认为:朴素的语言就是好的语言。
  通过联系作文,学生会认识到“不全在字斟句酌”是对的;但“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就是好文章和“朴素的语言就是好的语言”,就未免片面了。学生通过对《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等文章的分析,就可以明白朴素只是一种语言风格。
  由此可见,语文有训练思维的广阔空间。教师应努力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长期坚持,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素质的劳动者。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理论影响较深,他的理论继承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的语文教学,从五十年代起一直到现在,许多教师基本上仍旧采取逐段逐句读读讲讲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仅仅把学生的大脑当作一个容器,一个信息箱,而忽视了它是信息处理中心。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多年来,学生在语文课上一直是接受,接受,很少去思考,去探索,这就很容易养成规行距步,墨守成规的思维习惯和保守性格。
  更有甚者。为了应付考试,教参成了某些教师须臾不可离的宝贝,对于教参中的重点、要点无一遗漏地“宣读”给学生听,并且索性根据考试命题的特点搞分解性教学。以现代文阅读为例:既然你考关键词语、关键句、关键句群、关键段落……,我就辅以大量“模拟题”来进行模拟,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实际上,这是以教师的应试能力代替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却不能说是语文能力。某省中考有语段分析,有的教师索性把每篇课文估计要考的语段全挑出来,再猜测每段中可能考哪些注音、哪些词语、哪些句子、哪些标点……,然后便照此灌输答案。教课文如同解牛,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如此几经分割,皮是皮,骨是骨,肉是肉,可惜一条活生生的全牛不见了。这种“标准化”式的课堂教学,直接脱胎于旧的教学模式,服务于所谓的“标准化”试题,硬硬地将本应生动活泼,甚至还须丰富情感参与的语文教学,变成了犹如工厂生产线似的标准化操作,其效果可想而知。
  中小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所以,教师应摒弃旧的教学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心理、能力及必备的知识技能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成为想学、会学和能学会的人,以适应未来从事专业转换的需要。
      三、教材编制
  教材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着眼于未来,其教材应与其一致。因此,只有从改革教材体例和教学内容入手,才能真正推动教育思想、教育观的转变。
  问题是现行教材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从指导思想来看,在教材编制中我国提出六大主题(知识与兴趣、政治与经济、社会与文化)、三项原则(兴趣原则、政策原则、文化原则)。但实际上具体教材中体现出来的却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政治的训导,忽视学生的兴趣与文学的熏陶。换言之,就是注重政策原则,而对兴趣原则、文化原则不够关注。具体表现为:
  1.现行教材对知识的阐述,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不大考虑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水平,只是将语文知识的静态体系“搬”到语文课程的动态活动中。这种语文知识的静态描述,就使语文教学过程只能是对知识的宣讲,对名词术语的解释,而漠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忽视语文能力的实践。其结果是,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的母语水平却并不高。譬如,高考作文中,文通字顺的只占极数;歌坛影坛明星们大约至少也是高中毕业吧,但他们接受记者现场采访时能把话说得囫囵的却并不多。
  2.选文重政治标准轻文学标准。为了使选文在政治上无可挑剔,政治性很强的文章在语文课本中占了很大比例。与此相对,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不见了,如郑振铎的《海燕》、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在前些年教材中还有,而如今都在教材中消失了。对待中国古代、现代文学作品,过份强调“人民性”或“局限性”,所选课文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站在思想、道德和文化领域高峰上的人物,尤其是近现代的作者。因此作者的名字均是十分熟见的,这一册是这几位,其他几册也大致是这几位,所选文章的风格也不够多样。有目共睹的现代着名作家和诗人,如林语堂、沈从文等人的作品被略去,现代作家学生仅知鲁迅等几个人。但是,教材管得了课内,却管不了课外。有的学生在课余读了大量不上等次的作品,思想性既不强,也谈不到艺术性。还不如语文教材的编选多样化一些,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正确引导,从各种角度汲取营养。对外国文学作品,只着重于“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腐朽”,许多优秀的名家名篇被舍弃。如雨果、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狄更斯、果戈理、托尔斯泰、雪莱等世界闻名的大文学家,学生只能从教材注解中知道他们的名字,有的甚至注解中也没有。外国文学作品选择单一,学生就无法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发展是矛盾复杂的综合体。上述情况,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地认识已往;由于过于强调政治内容,淡化或者缺少了传统文化教育、公德教育、法制教育、敬业教育、人格教育等内容。这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不相符,也是违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考察,现行语文教材编制的缺陷是明显的。它强调一致性而淡化分歧与不同意见,强调集体忽视个体,注意过去而少瞻望未来;单一的成就教导模式,泛政治化的培养目标,忽视中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缺少生理学、心理学、教学论、教学技术的综合考虑;不具有挑战性、创造性、前瞻性的内容。所以,依据现行教材是难以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
  总而言之,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们必须直面现实。“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素质的根是语文素质。所以语文素质理应是‘民族的根之根’。”(庄文中:《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制订新教学大纲》,《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2期)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民族振兴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认识,尽快更新观念,下决心清除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积极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不懈的努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语文函授曲阜39-42G31中学语文教学葛云杰19961996 作者:语文函授曲阜39-42G31中学语文教学葛云杰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49:54

[新一篇] 從班級日常生活中提煉班會主題

[舊一篇] 從美國小學作文教學中得到的啟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