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研究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3)01-0027-05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至今没有公认的标准定义。但一提到世界一流大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卓越的、具有公认世界级学术大师的教师队伍,影响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的科学研究成果,培养的大批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界精英人才,若干个世界一流的学科专业,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优良的社会服务。这些特征成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本文以9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为例,以实证方法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以期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借鉴。
    一、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并贯穿在长期办学实践中
  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大学的理想认识、理想追求,为办学者心目中大学的理想状态,是对大学发展的构想、追求和展望。9所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激励着一代代学人为实现和保持其而努力奋斗,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具体见表1。
  纵观9所一流大学,其办学理念的特点为:
    1.志存高远
  从表1可知,这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都凸现了办学者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正是这些鼓舞人心的伟大“愿景”,发挥着超常的感召、激励作用,使全体师生为之努力奋斗。
    2.在办学实践中处处体现
  麻省理工学院(MIT)首任院长罗杰斯提出,“以开创未来的精神,创办一所超过全国所有大学的学院”,这所学院要将“崭新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从此,麻省理工在办学实践中处处体现着这种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强烈的一流意识。
  激励着麻省理工师生,推动着麻省理工从初始的一所技术学院发展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了实现罗杰斯提出的办学理念,MIT在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首创精神,建校以来,先后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首创做法和计划,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界乃至世界工程教育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建校的前20年,MIT提出了全美第一个建筑工程和电机工程的课程体系;1950年,首倡工程科学运动,为工程的教学和实践创立了严谨的科学基础;1970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模式“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80年代初,探索在全学院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进入90年代,又提出“大工程概念下的工程”,强调团队精神基础上的面向工程实践教育;早在1916年,MIT就开始实施与公司共同主持的各种合作教育计划,与美国和世界许多大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专门机构“大学企业合作委员会”;承担合作课题,为企业担任顾问和咨询,麻省理工的科研课题中,有相当部分来自工业界。
    表1 9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
  校名         办学理念 
东京大学       “以质取胜”,“以质取量”;培养            国家领导人和各阶层的中坚力量巴黎理工学校     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建成法国           公共教育的最壮丽的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优秀的思维方式”            与“优秀的教育机制”麻省理工学院     “以开创未来的精神,创办一所            超过全国所有大学的学院”。            要“崭新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耶鲁大学       保证本科教育,注重培养领导者哈佛大学       促进学术,使之永恒,造福子孙。           培养政治领袖和学术领袖。牛津大学       探测、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           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剑桥大学       (资料空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让这里光芒闪耀”
  
  (资料来源:维普期刊网,杜作润《世界着名大学概览》)
    3.常新常在
  回溯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一流大学往往能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与时俱进,为实现和保持其办学理念及时对办学方向、模式和教学科研内容进行调整,永占先机,使办学理念常新常在。正如戴高乐对巴黎理工学校的评论:“我看巴黎理工学校就像法国一样,古老而常新。他和法国一样,历尽种种变化而不失其本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巴黎理工学校与时俱进。及时改变了数学领先的传统做法,在保持已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不同学科不同对待,增设了许多非科学的普通教学内容,如人文类课程。以防止由于偏重理科而带来的知识失衡,从而适应新的变化。进入20世纪,理工学校的人才培养更是从以往的传统技术和制造行业走向了信息、财政、管理、材料、商业等等行业,对学生实施了多学科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能适应企业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能顺利地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向另一个技术领域。将技术、科学、文化相融合,实施包括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理论教育、非技术教育、实践教育相融合的综合教育,成为理工学校新的培养模式,它使理工生能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造能力。
    二、悠久的办学历史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努力,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正是一切事物成长发展的规律。9所大学中,牛津大学已经有800多年校史,剑桥大学700多年,哈佛大学360多年,最年轻的东京大学也有120年,平均有300多年的办学历史。正是经过漫长的求索和攀登,才有了今天世界高等教育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三、拥有长期任职的杰出校长
  校长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总设计师的作用,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形成过程中,一批具有明确办学思想的、在高等教育史上可圈可点的校长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回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凡是学校发展较快的时期,都留有杰出校长铸造的辉煌。这些着名校长和着名大学相互辉映,着名大学给着名校长提供了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助其成为闻名全世界的教育家,而这些着名校长又通过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提升了着名大学的办学水平,使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他们的成就为所在学校的历史和世界高等教育史留下了精彩篇章。9所一流大学的着名校长都有如下特点:
    1.有明确的、对本校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办学理念
  在一流大学,历任校长独到而又集继承与创新于一体的办学思想可谓大学的生命线,对其成为一流大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罗杰斯为麻省理工学院开创者、首任校长,正是他以战略家的眼光为麻省理工描绘了“要以开创未来的精神,创办一所超过全国所有大学的学院”的蓝图;哈佛大学这个在美国殖民地上最早诞生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本世纪以来仍然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甚至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名中几度超越牛津、剑桥,位居世界第一,也是与其历任校长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独到创新的教育思想的贯彻实施息息相关。人们总结,哈佛的成功即是校长的成功。
    2.较长的任职期限,能够长期努力实现自己的办学理念
  一个校长要实现自己的办学理念,必要有长期的实践和努力。所以,美国一流大学的着名校长都有较长的任期,这得益于美国高校校长没有任职期限。哈佛大学从1636年建校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仅有26任校长,平均每位校长任期10多年,其中艾略特任职长达40年、科南特20年、普西18年,特别是从1869年至今130多年,仅有6任校长,平均每位任职达20多年。
    3.作为继任者时,往往能够在创新的基础上促使前任的办学理念得以实现和保持
  罗杰斯提出了“以开创未来的精神,创办一所超过全国所有大学的学院”,其后继者始终实践着他的办学理念。第三任院长佛兰西斯将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人数增加了3倍;第九任院长康普顿实现了使麻省理工学院由单一的工科大学向理工结合模式的转变;第十任院长吉利安进一步完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综合的现代研究型大学的目标。100多年的奋斗,麻省理工终于成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旗帜,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佼佼者。
    4.着名校长都是卓越的学问家、优秀的管理者和社会活动家
  麻省理工学院的首任校长罗杰斯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是一位自然科学方面学有专长的科学家,曾任自然哲学、博物学和化学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担任过该院院长。他有丰富的教学、工业经验和卓越的行政组织才能。作为一位优秀教育家,罗杰斯以渊博的学识、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96年担任剑桥大学校长并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的亚历克·布罗厄斯,曾是美国IBM公司首席科学家,1984年返回剑桥大学创立了纳米加工实验室,担任过剑桥着名的三一学院院士、丘吉尔学院院长和工程部主任。
    四、严格而开放的教师队伍选拔与培养机制
    1.开放而严格的教师选拔聘用制度
  首先,有严格的选拔条件,侧重科研成就。美、日、英、法等国的教师选拔聘用权一般都掌握在高等学校甚至系一级,以体现教师聘用的个性化。因此,9所一流大学的教师选拔和聘用高度自治,但选拔聘用要求很高,既看应聘者的学历又重实际能力,除全面权衡外,侧重科研成就要求。以美国为例,美国规定教师各级职务的最低标准是:教授须有博士学位,在科研中取得重大成就,有8~10年以上的教学工作资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副教授须有博士学位,在本专业方面有公认的成就,有8~10年的教学经验;助理教授须有博士学位,具有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有2~3年的教学经验;讲师必须有硕士或博士候选人资格。
  其次,为防止近亲繁殖,学术退化,不留本校毕业生任教。一流大学毕业生一般不留在本校任教,以鼓励学科交叉,避免近亲繁殖和少数人学术上唯我独尊,有利于学术争鸣和学术创新。哈佛大学在师资选留上就实行了“选贤避亲”的特殊规定,不留自己的学生任教,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引进人才的运行机制。在学术上,把不同学校、不同体系的人员汇集在一起,博采众长,融冶提炼,推陈出新,形成学术思想上新的增长点,产生新的优势,避免知识的同化、僵化和老化,形成教学和科研上的良性循环。
  第三,向全世界招聘,形成国际化教学科研队伍。一流大学师资选聘上非常看重应聘者的来源、资历和才干。当需要聘用人员时,往往向社会各方求贤,在学术刊物上登广告、学术会议上贴告示,在全国各地的同事同行都会接到信或电话被告知求贤事宜,应聘者也要经过几次严格的筛选。与此同时,面向全世界招聘,形成国际化的教学科研队伍。
    2.完善而严谨的师资晋升与评审制度
  在教师晋升评审方面,伯克利自认为是全美最严格的学校,如助理教授升副教授,要经过学校的专家组、学生集体以及校外5~10位专家的评审。从助理教授升到教授的标准是:在国内,要求在本专业已露头角;副教授升教授,应该是全国第一流的权威。正教授分7级,还有特级教授。到第四五级晋升时,要求是国际上的第一流权威。至于特级教授,则要求必须是某一领域的最高权威。一流大学普遍实行了“非升即走”政策,不论教员还是助理教授、副教授,合同期满如果不能晋升则要离校另谋职位。
    3.健全而科学的培训
  美国高校师资主要从研究生中补充,一些大学开设了高等教育课程论等教育学课的课程,供那些准备毕业后任教的研究生选读;在美国的高等学校里,助教和科研助理都由研究生承担,这既对未来的高校教师进行了很好地训练,也节省了大量经费。
  同时,制定了一些特殊的规章制度。如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伯克利采取了让其带研究生的办法,认为这是刺激、提高教师水平的最佳手段。另一项规定是,不允许新教师与着名教授合作搞科研、写文章。此举是为了保护青年教师的独创性,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开创新领域、形成新观念、新观点。在必须合作的项目中,一定要明确青年教师负责的环节,而不要两人一起负责,这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一流大学都从世界各国吸收大批高级访问学者,来本校担任客座教授,开设讲座课程;请他们合作参与科研项目,同时,也派遣本校教师到别国进行研究和教学,相互促进和提高。一流大学还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广泛的国际间进行交流来提高教师水平。
  一流大学普遍实行了休学术假制度,每年给教师3个月的假期,用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五、拥有一流的生源
    1.录取率极低
  一流大学以精英教育为目标,本科生入学申请者大多为全国的优秀高中生,且录取率极低。东京大学1992年录取新生3638人,报名者与录取之比为4.5:1。耶鲁大学1999年有13270名报考者,录取16%,实招1371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专门在某些中学设立预备班培养自己的新生,中学毕业取得业士学位以后再在预备班里准备2~3年才能通过考试进入该校学习。一流大学研究生入学的申请者大多是全国和世界各国名牌大学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或硕士学位获得者,对国外申请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除要求本国两名教授、学者的推荐外,托福考试成绩必须在600分以上。
    表2 9所世界一流大学外国留学生情况
  附图G4N309.JPG
  (资料来源:维普网,杜作润《世界着名大学概览》)
    表3 9所世界一流大学经费情况
  附图G4N310.JPG
  (资料来源:维普网,杜作润《世界着名大学概览》)
    2.按照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录取新生,使人才培养独具特色
  一流大学对本科生或是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审查均很严格,特别注重学生的学术基础、发展潜力和特长、兴趣。如哈佛大学入学条件相当苛刻,包括在校学习成绩、工作经验、担任领导的才干和气质,在招生中坚持宁缺勿滥原则。考生不光要各门专业课成绩出类拔萃,而且还要符合哈佛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其他特定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看有无社区服务经历和志愿服务记载。如果报考者平时只注重专业学习,从不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毫无接触,即使其成绩最优秀,也决不会被录取,哈佛认为这样的人今后不可能培养成为哈佛所期望的“领袖人物”。每年哈佛报考者都有几千名成绩完全达到甚至超过哈佛的标准,其中总有1/3未被录取,原因竟是太过书呆子气。
    3.面向世界招生
  9所一流大学都接受了占全校学生总数相当比例的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其中绝大多数是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使得学生群体多元化,能够吸引和融合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具体见表2。
    六、雄厚的资金支持
  资金是办学最基本的物质条件。9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共同的特征就是拥有巨额的、甚至是惊人的经费基础。具体见表3。
    七、竞争
  研究9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不难发现,其发展史就是一部竞争史,开拓进取,永不言败,永远直面竞争,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其保持世界一流地位的不竭动力。许多一流大学的成立本身就是竞争的结果,如剑桥大学的成立就是要与牛津大学竞争,耶鲁大学的成立就是要与哈佛争雄;京都大学的成立是为了东京大学有一个竞争对手。
  一流大学学校与学校之间为了教师、研究基金、学生、公众注意力及其他许多方面都要展开激烈的竞争。如,哈佛和斯坦福,在招生方面,不论本科、研究生、专业学院都要积极竞争。为了取得优秀教师,一流大学通常通过提供高薪和较好的工作条件从别的学校“挖”教授,有时,甚至出现不惜代价挖人才的事。如,哥伦比亚大学曾为从哈佛大学挖一个经济学教授开价30万美元年薪,并允诺配备助手,哈佛为了留住这个教授也提供了相应的许多优惠条件。
  世界一流大学为了保持高水平的学术,在学校内也实行公平竞争。主要是学术上和晋升上的公平竞争。在一流大学,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处于紧张热烈的竞争状态,因为这些学校实行高标准、高流动、高竞争的“三高”政策,即使终身教授,哪怕曾经拥有佳绩,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流动掉。一流大学就是用这种政策保持其蓬勃朝气、学术上的先进性和工作上的高效率,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光合作用的倡导者麦伦卡曾获得诺贝尔奖,创立了光合作用研究所,对伯克利做出过很大贡献。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有些保守,学术上没有新的进展。校方就让年轻的学者担任了所长,连他的办公室也撤了,只用他的名字命名该研究所,以纪念他的贡献。
  另,充分的学术自由、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办学的高层次等都是一流大学形成的重要条件。这方面论述较多,本文不再赘述。
煤炭高等教育徐州27~31G4高等教育闫月勤20032003明确的办学理念、长期任职的着名校长、科学的师资管理体系、优秀的生源、以研究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悠久的办学历史、竞争、雄厚的办学资金、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充分的学术自由等是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主要内部原因。其中,办学理念有着极大的激励效应,杰出校长起着总设计师和灵魂作用,学术自由和优秀教师、优秀生源为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高水平提供了根本保证,雄厚的资金为选聘师资、创造优越教学科研条件提供了前提,激烈的竞争是一流大学形成和保持的不竭动力。世界一流大学/形成/办学理念/竞争  first-class university/creation/school-running concept/competitionA Probe into the Crea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YAN Yue-qin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 China)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creation of a first-class university include a welldefined concept for school-running,acelebrated president with a long tenure of office,a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of faculty,excellent student body,a research-centered guideline,a longstanding history of school-running,competition,adequate funding,good faciliti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freedom of scholarship.闰月勤(1962-),女,河南夏邑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厦门大学高教所2002级在读博士生。西南交通大学 学报编辑部,四川 成都 610031 作者:煤炭高等教育徐州27~31G4高等教育闫月勤20032003明确的办学理念、长期任职的着名校长、科学的师资管理体系、优秀的生源、以研究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悠久的办学历史、竞争、雄厚的办学资金、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充分的学术自由等是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主要内部原因。其中,办学理念有着极大的激励效应,杰出校长起着总设计师和灵魂作用,学术自由和优秀教师、优秀生源为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高水平提供了根本保证,雄厚的资金为选聘师资、创造优越教学科研条件提供了前提,激烈的竞争是一流大学形成和保持的不竭动力。世界一流大学/形成/办学理念/竞争  first-class university/creation/school-running concept/competition

网载 2013-09-10 20:49:19

[新一篇] 專稿 韓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現狀

[舊一篇] 世紀之初中國教育研究的新進展及發展趨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