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与终生学习的发展与展望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终身教育是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想之一,至今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内涵
  终生学习的概念是伴随着终身教育的概念而提出的。1976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劝告》中,提出了终生学习的概念。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1.联系
  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共同的地方。第一,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使人们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完善,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第二,在学习对象与方式上具有开放性。强调教育与学习者为所有社会成员,以便实现教育化社会(社会教育化),或形成学习化社会(社会学习化)的教育理想。第三,在过程上具有持续性。打破了一次性教育与学习而终身受用的传统观念,注重将人生作为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2.区别
  第一,定义上的差别。终身教育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不间断的连续的教育体系,它强调人一生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接受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完善。而终生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运用它们。”(1994年罗马“世界首届终生学习会议”上认同的经典定义)第二,概念理解上的区别。终身教育更强调国家对个人的强制力量与教化作用,是个体处于被动地位的一种社会行为;而终生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与的过程,具有主体地位,学习作为学习者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说,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终身教育为终生学习提供支持系统,终生学习的形成维系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动作。对于社会成员而言,要大力倡导终生学习;对于政府而言,应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社会成员的终生学习提供机会、保证的支持系统,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二、终身教育与终生学习的目标
  终身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现实的完善的人;实现教育的民主化;最终建立学习化社会,即“每一个国民为实现自我,提高生活质量,获得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术, 终身不断自主、 主动地学习的社会。 ”(hutchinsk,《学习社会》,1968 )终生学习的目标在于帮助个人发展;培养民主素养;发展社区生活,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促进社区经济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使社会成员成为终生学习者。
      三、终身教育与终生学习内涵的演进
  终身教育与终生学习应该说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的产物,其内涵也随之不断演进。
    1. 70年代——“学会生存”为核心内容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生产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既充满希望又面临着挑战。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学会生存”应时势之需,成为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核心内容。“学会生存”要求教育担负起在当代社会急剧变化条件下,教授人们求得生存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要获得与自然和社会竞争的能力,使个体能在自然和社会竞争中自强、独立地生活下去。“学会生存”目标的核心是“学会学习”。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再也没有人能使人们在青年时期所获得与积累的知识供人们一生享用,满足一生的需要。学会学习是要为人们提供学习的钥匙——学习的能力,以便使人们在一生中能够连续不断地进行必要的学习,不断获取运用所需知识的能力。因此,要“学会生存”,就必须“学会学习”。
    2. 80年代——“学会关心”充实新内容
  “学会生存”与“学会学习”只是强调了经济和科技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市场的波动对个人的挑战,而当代和未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人类所面临的经济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共同问题的挑战,需要通过国家之间有效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面对这些挑战,需要人们“学会关心”。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学会关心”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合作精神;强调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培养人的知识整体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关心公众利益的学习;强调培养个人的自知、自尊和自信。(《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和挑战——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5、46页。)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表明人们试图建构一种新的教育观,即要求教育要面对全人类、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培养勇于面对挑战的责任感、信心和能力。
    3. 90年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为了使教育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以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教育需要以终身教育、终生学习为目标,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一个人一生中的学习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6页。)为此,应该注重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在未来高度技术化的社会里,专业资格的概念变得过时了,个人能力的概念被置于首要地位。个人能力包括交往能力、与他人共处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首创能力等等。这些能力能清楚地反映学习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因为教育才得以引人注目。这些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教育中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由于当今世界是一个暴力冲突的世界,人们希望有一种能使人们扩大对其他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认识,希望有避免冲突的教育,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和整个世界,平等交流、和平共处。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当今世界所最缺乏的,为此我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它强调世界因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非人化现象,可能会在21世纪更广泛地出现,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的全面发展。“学会生存”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展个体的人格,并依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能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终身教育、终生学习内容的演进,表明每一时期的教育都有其教育理想。而这种教育理想经历了由单一的重认知教育向重认知、重情感等多维度发展的历程,从某种意义而言,情感教育在下一个世纪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四、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现状与展望
    (一)国外的现状
  美国早在1976年就颁布实施了《终身学习法》,克林顿在1994年签署的《目标2000年:美国教育法案》的第五项中,特别强调并鼓励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克林顿政府目前还针对加强就业培训而着手制定另一项终身学习法。美国的终身教育、终生学习通过这样一些途径加以推进和实施:补偿教育、成人职业培训、企业内的教育、开放学校、社区学院、“无墙大学”、老年人教育。
  日本在80年代进行教育改革时,“临时教育审议会”就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教育改革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1988年,日本文部省为了综合推进各种学习活动,将“社会教育局”改设为“终生学习局”,并发表了白皮书《日本文教政策:终生学习最新发展》。1990年6 月又颁布了《终生学习振兴法》,这是日本第一部终生学习法。据此,日本各都市县设立了终生学习中心,文部省设置了“终生学习审议会”。审议会于1993年向文部大臣提交了一份咨询报告——《关于应付今后社会动向的振兴终生学习的方针策略》,提出了终生学习的思路与对策。1996年4 月该审议会再次向文部大臣提交了《扩充社区终生学习的策略》的咨询报告,提出了如何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机构与设施,为人们提供学习机会,并提出了加强终生学习功能的建议等。与此同时,《地区振兴终生学习基本构想的基准》已达成共识。日本还通过开放高等教育、中小学面向社区开放、加强社会教育、文化和体育活动、设立终生学习研究与研修的设施、建立学习成果的评价系统、组织自愿服务活动等来推进终生学习。
  另外,法国1989年的《关于教育指导法的附加报告草案》中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是学校、大学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一项使命”。韩国已在80年代初将终身教育写进了宪法。秘鲁早于1972年颁布的《总教育法》中规定:“以终身教育原则全面改革教育体系。”
    (二)我国的现状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从业余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工农教育发展正式提出成人教育,直至最终提出终身教育,历时近半个世纪。终身教育在中国是伴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而提出与实践的。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我国第一次由政府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条指出:“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尽管我国以法律的形式提出终身教育较之国外晚了许多年,然而自80年代引进了终身教育理论以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被迅速接受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推进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成人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扫盲工作成绩突出,1984年以来已有10个单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扫盲奖;农村已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每年培训4000万人次以上;岗位培训已向制度化发展,从1986年至1995年,各企事业单位参加培训人数已达2.9亿人次;继续教育广泛开展,每年有约100万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中高等成人教育迅速发展,1980年以来,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达709.2万人, 约占国家整个高等教育毕业生总数的一半;社区教育也在广泛开展。可见,我国已在积极进行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实践,尽管理论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实践。
    (三)展望
  1.我国建立终身教育、终生学习体系的难度
  第一,目前我国政府对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缺少统一的规划、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有力的政策推动。
  第二,虽然在教育法中已规定,国家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然而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观念只为少部分高层管理者、教育科研人员所接受,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人并未对终身教育的思想和意义有认识和理解。
  第三,中国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终身教育、终生学习才能广泛而普遍地转化为现实。
  2.建构终身教育、终生学习体系的对策
  第一,要以各种方式让社会各阶层国民接受终生学习的观念。即学习不是限于学校教育阶段,它伴随着人的一生,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要重新调整和变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建立终身教育、终生学习体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教育的时空界限将不存在,任何人可以在他所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去学习。教育将在贯穿于人一生的时间上和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空间上整合为一体,这必将要求重新调整与变革现有的教育体制,成人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其他类型的教育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打破各类教育之间各自为阵的局面,形成开放性的教育系统。
  第三,制定终身教育、终生学习和法律,履行政府对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职责,并有监督与评估制度。
  第四,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密切联系,促进终身教育、终生学习体系的建立。
  第五,在各企业大力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利于学习化社会的形成,终身教育、终生学习体系的建立。
  总之,我们对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在我国建立终身教育、终生学习体系既迫切需要又任重而道远。
  (“lifelong education”一词有的译作终身教育,有的译作终生教育。在本文中,“终身教育”主要强调政府行为,“终生学习”主要指个体的学习,二者有所区别。本文只代表笔者个人看法。——鱼霞)
  
  
  
北京成人教育14~16G5成人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鱼霞19981998鱼霞:北京教科院成教所 作者:北京成人教育14~16G5成人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鱼霞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2:46

[新一篇] 素質教育:中學語文教改的關鍵

[舊一篇] 結合目標教學開掘語文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