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日常生活世界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述评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自在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或寓所,人自身的现代化就是传统文化的转型,而传统文化的转型落到实处即为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即公式:人自身的现代化=文化的转型=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在当今中国等不发达国家,人自身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总体进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层面被提了出来,它与社会经济政治层面上的现代化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尤其在当今中国,它更具有关于现代化成败与否的意义。走出日常生活世界,完成人自身的现代化,这是当今中国完成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衣俊卿教授所着《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为我们提供了以上思路。
  日常生活批判在我国哲学界尚属理论空白,国际上现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又大多散见于哲学、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文献中,而列菲伏尔、A·赫勒等人相对系统的研究又同我们的范畴体系、理解框架、文化历史背景等相差较大。作者的这部专着在汲取现代哲学、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成果的基础上构筑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框架。作者不仅仅限于在理论上提出问题,即在中国等不发达国家如何完成现代化,也给予了切实可行的实践上的回答,即走出日常生活世界,完成人自身的现代化。该书内容丰富、气势宏大、资料翔实、科学性强,体现了作者近几年在日常生活批判领域所作的首创之作。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仅作如下介绍:
  (一)该书完整地展示了日常生活批判的两大构件:日常生活理论范式和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作者通过内涵与外延、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图式的界定,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内在结构与基本图式的深入探讨,为我们从理论上构筑了日常生活的范式:“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等经验主义为基本活动图式、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等自然主义关系为立根基础,以家庭、道德、家教为自发的调控者和组织者,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本质的存在方式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
  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体现了作者更为独创性的一面。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作文化学、历史学与价值学的阐释,为我们进行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变革提出了迫切呼吁和切实可行的办法。
  首先,作者认为现代化代表着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深刻的文化转型,其核心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即人的存在方式或行为模式的根本转变。因此,人自身现代化实质是文化转型,即由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深刻转型,而文化转型落到实处则是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因此人自身的现代化表现为走出日常生活世界的过程。
  其次,作者分析了传统日常生活的正面作用(是个体生存和人类存在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和负面作用(因其本身所固有的惰性和保守性也对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具有消极和阻碍作用)。论述了日常生活变革的真正含义,即日常生活变革的宗旨绝非根本超越或彻底抛弃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变革的深层内蕴是使传统日常生活主体走出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开放的和创造性的非日常生活空间中成为自由自觉的非日常主体。
  第三,作者剖析了本质上是一个巨大日常生活世界的中国具有如下特点:在农业文明条件下,绝大多数人终生作为纯粹的日常生活主体,被闭锁在封闭的和自在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不发达的非日常社会结构也是按照日常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原则组织运作的;中国传统自觉文化对自在文化的认同与强化导致了自在文化对人的行为模式的专制统治,使人很难从自在自发的日常生存态进入到自由自觉的非日常生存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结构与图式不但自身十分强大与沉重,而且具有蚕食或侵独自觉的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领域的倾向。
  最后,作者指出了中国传统日常生活变革与重建的内涵与途径:通过“二位一体”的文化启蒙和现代教育事业,用科学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重塑中国人,使中国人由传统走向现代,由自在自发走向自由自觉;注重社会运行体制的民主化,理性化和法制化进程,建构起非日常活动领域中的超日常的社会运行机制,以遏止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对非日常活动领域的侵独,为自由自觉的非日常主体的生成提供适宜的条件;通过价值的重新评估和深刻的社会重组使普通民众积极地接受新的适合于现代工业文明的非日常价值观念,拥抱工业文明条件下自由自觉的、积极进取的生存方式。
  诚如作者所言,我们这些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中国人,正处于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两个时代之间的裂谷中,正处于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中,我们注定要承受大变革时代心灵震动所带来的痛苦与煎熬,命定要承受渴望自由与逃避自由的心理冲突,告别昨日封闭的但却熟悉的日常生活世界,投身于富有创造性但却充满竞争与不确定性的陌生的新世界;丢弃已经习以为常的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拥抱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生存方式——这会给我们带来自由、自觉、创造,带来一片新天地,但会使我们感到焦虑、恐惧,甚至走向异化。但我们别无选择,如果不愿成为新世纪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局外人,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从生存方式上经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痛苦嬗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正如婴儿不能因为光亮和声音的压迫而永远安卧在母亲的体内,也正如孩子不能因为征途的坎坷和外面世界的陌生而永远留在家中、留在父母的膝前。
  (二)该书在结构上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采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和每章又各自独立的分类学研究方法,不论是通读全书,还是各取所需都会给人以很大启迪。如作者在对日常生活作出一般界定和深层本质规定后,又从分类学角度分别阐释了三种基本的日常生活类型: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思维活动,为我们建立起完整的日常生活理论范式。在材料的安排上,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哲学、发展哲学等内容,可读性极强,为作者所要论述的内容增添了可考证的依据和美文学色彩。如引用的弗雷泽的《金枝》、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蓝德曼的《哲学人类学》、A·赫勒的《日常生活》、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茨威格的《昨日世界》、李松涛的《无尽沧桑》等等、等等。该书虽然作为作者目前正在构筑的现代哲学人类学的一种前期工作,但语言通畅易懂、绝不晦涩。作者在分析论证过程中,思路清晰、概念明确、结构严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水到渠成,绝无雕琢、牵强附会之感。作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整体上为我们建构了日常生活批判这一重要哲学理论领域,是一部操作性极强的、具有开拓与首创意识的贴近社会现实的鼎力之作。
  诚然,作为首创,如作者所言,由于没有现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模式可供鉴借,粗糙与不完善之处肯定在所难免。然而,也诚如作者所言:日常生活批判和以此为基础所进行的现代哲学人类学研究可以把对人的形而上学的理性反思和现实的文化历史探讨结合起来,把对世界文化历史进程的思考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构想结合起来,既能使哲学走出纯思辩的理念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又不致于使哲学消解于简单的政治注解和琐碎的实证研究之中,这或许是哲学研究的一种可能的和有希望的新视野。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哲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正明]
  
  
  
学术交流哈尔滨163-164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马俊平19951995 作者:学术交流哈尔滨163-164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马俊平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0:44:13

[新一篇] 走出后現代哲學的語言迷宮

[舊一篇] 超越現代性何以可能  ——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哲學的理論反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