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三种活动观述评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活动问题远非哲学研究中的新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是在现代条件下,由于心理学、认识论的发展,由于揭示出社会实践的新侧面,由于对人的哲学分析的迫切需要,活动开始获得了某种特别的社会意义,它的一些方面被提到了首位,凭借这些方面,活动成为关于人的现代哲学研究的最重要问题。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不仅应该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且应该理解为“感性的活动”,不仅应该承认人生活的感性世界,而且应该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①]。因此,哲学要理解、研究人及其生活的对象世界,就必须首先理解、研究人的活动,必须将活动范畴作为关于人的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同一性和非一致性的矛盾性质。同一性是指活动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肯定性、积极性;非一致性是指活动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否定性、消极性。活动的同一性和非一致性,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哲学的任务是阐明不同历史条件下活动性质的某些变化的意义。近代哲学,主要是近代唯心主义哲学突出地揭示了人的活动的同一性方面。他们把人抽象为纯粹的精神,把活动作为精神的存在方式,单义地规定为纯粹精神的自我活动。认为精神通过设定自己、规定自己、自由创造世界的活动实现自我,以此证明活动对人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自由和创造。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唯心主义发展了人的能动活动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与近代哲学不同,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揭示了活动的非一致性方面。他们认为,在现代历史条件下,人的活动形式并非固定的、单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很容易从一种活动形式转入另一种形式,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活动系统。现代人就在他构成的活动系统中存在着、形成着。活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呈显为多方面性质的意义。其中,在以往活动中作为萌芽形式存在的,被同一性掩盖因而被哲学分析忽视的活动的非一致性方面随着同一性意义的增长突现出来,被提到哲学研究的首位。例如,现代活动及其创造物确实推动了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但问题是它们并非全部造益于人本身,有些则与人处于异在的地位,威胁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否定着人本身。核武器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存在,被污染的环境正在破坏着人类的存在,这些都是我们人类自己活动的产物。因此,分析活动的非一致性对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就构成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
  本文意不在全面分析现代西方哲学活动观的内容,而是从方法论角度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活动观,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活动观和萨特的存在主义活动观对活动的非一致性的理解进行述评。
  詹姆士以彻底经验主义方式探究了活动的哲学问题。在《活动与经验》一文中,他提出了活动的形而上学问题:“有活动这一事实吗?如果有,我们必须对它造成一个什么观念?它象什么?它如果作什么事情的话,那么它作什么?”[②]。他认为,活动是一个事实存在,但必须“在经验之流的什么地方去找我们所说的象活动这样的东西。”[③]当我们在“经验之流”中寻找活动时,首先是“起码的活动”,它“含于仅仅是经验的这之中,含于某种东西在进行的事实中”[④]。“经验的这”按杜威的理解,就是原始的或纯粹的经验,是没有经过反思提炼的经验。纯粹的经验不仅使活动成为可能,而且规定着活动并构成活动的本质。因此,单纯的活动没有规定的方向,没有活动者,没有活动的意向,没有活动对象,这一切只有通过活动的结果才能确定。据活动结果,我们反思经验,这时“我们”和“对象”才被分开,活动者和对象才被确立。因为通过活动,经验才被分给“我们”和“对象”。因此,“是谁的实在活动”和“现实结果将是什么”是同一个问题。例如,“同一个讲演活动,根据结果既可以说活动者是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者,也可以说是‘理念’或神经细胞”[⑤]。你不能先验地确定你是活动的主体,你以为你是活动者,其实你只不过是活动的工具,真正的活动者在别处。因此,由人建构的活动与人本身并非一致或同一,有时则是非一致关系。詹姆士认为,正是通过对非一致性活动的还原论分析,我们才能确立活动的动者即人的身体。因此,他说:“就‘思想’和‘感觉’能活动而言,它们的活动就归结在身体的活动里,而且只有通过唤起身体的活动才能改变世界其余部分的活动”[⑥]。就是说,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或还原为身体活动。结果,詹姆士就对活动作了自然主义或生理主义的解释。
  弗洛依德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活动。他分析的对象是精神病人的活动或人的无意识活动,并且把这种分析拓展到人的一切活动或一切人的活动,使精神分析成为解释人的活动的普遍模式或框架。他认为,人的活动都有一个过去原型,都是过去原型的再现或象征。过去原型是一个更为深刻的欲望和情结的混合体,欲望来自力比多(性本能),情结来源于过去形成的社会上的家庭关系(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这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欲望是一种内在关系,情结是一种外在关系,正是情结抑制欲望,造成了一种以文明为形式以性本能为内容的现代文明人的活动,表现为幻想的并非现实的满足。因此,在弗洛依德看来,活动是人建构的存在方式,但是对于人本身来说,第一,不是“现实”而正是“过去”引起人的活动,活动不限于在前的意义,主要在于它显露和象征着过去的原型,即活动的本质意义在于“过去”,因此应该从“过去”来揭示或理解活动的意义。第二,人建构活动并通过活动存在,应该说是肯定了人本身,但实质上,人在活动中感到的不是实在的满足,而是幻想的满足或抑制的痛苦,这样活动似乎就否定了人本身,造成了人与自己建构的活动之间特有的不一致,其根源在于文明形式抑制了人的性本能。他担心“文明的发展可能最终会导致人类的绝种,因为它对性机能的影响不利”[⑦]。因此,他认为应该消除活动的非一致性,恢复活动的同一性,其实质是必然抛弃人的文明活动,返回到单纯的性本能活动。换言之,弗洛依德主张活动应该肯定人的存在而不是否定人的存在。他认为,精神分析是唯一能解剖现代人的“病态活动”的手术刀,而且重要的是,通过对活动的精神分析,能为人的发展指出方向。
  萨特认为,弗洛依德对活动进行精神分析,试图挖掘活动的全部意义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他认为,活动不是由“过去”引起的,也不是由“现实”引起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方式过去本身都不能产生一个活动”,同时“任何事实状态,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心理状态等等)本身都不能引起任何一个活动”[⑧]。因此,既不能从“过去”,也不能从“现实”出发解释活动。萨特发展了存在主义的活动理论,即从“未来”解释活动。在他看来,活动原则上是意向性的。意向性结构是由意向、动机、目的等组成的复杂体系。但是,活动的意向性不能由给定物——活动的对象——来解释,而只能由“他的涌现本身实现与如其所是的给定物的绝裂”来解释[⑨]。就是说,活动的意向性不能由给定物来解释,因而只能由虚无来解释。虚无产生活动的意向性,而虚无本身则是未来的现实化或显现。没有未来,虚无是不可能的。因此,正是“未来—虚无”才是打开活动之锁的钥匙,意向性结构是未来的双重虚无化造成的,一方面未来被确定为在场的虚无。另一方面现在又被确定为相对虚无的虚无。对未来双重虚无化的体验,产生了活动意向性,也就是活动的动机、目的等,于是行动才是可能的。意向性结构的产生并通过行动得到实现就是一个完整的活动。但萨特认为,由于活动导源于未来,于是第一,活动就是可选择的、自由的,人通过选择来进行活动,通过活动来存在,因为人的实在就是活动或者说存在被还原(归结)为活动;第二,但由于未来是一维的,因此,人的选择就是对有限性的选择,“自由的活动本身就是对有限性的假定和创造”[⑩]。这样萨特以存在主义方式解释了活动的非一致性,即活动应该是人的自由存在,但实质上是对人的存在的限制,并且造成了人的有限性存在。其结论必然是,人及其活动必然是孤立无援的,并且是荒谬的,这不仅因为“他人就是地狱”,而且因为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有限性存在方式。
  上述三个学派对活动的分析及所得出的结论尽管不同,但就其方法论而言都是一致的。
  第一,他们认为活动不是由社会现实引起的,而是“经验”(詹姆士)、“过去”(弗洛依德)或“未来”(萨特)引起的,因而对活动的分析应该从“经验”、“过去”、“未来”出发,而不应该从社会现实出发,从活动本身出发。我们认为,他们对活动分析的出发点的确立至少是片面的。诚然,经验或过去或未来等都是活动的因素,都参与活动,但这些因素并不能构成活动的主导因素,因而从中也不能揭示活动的真正本质,从任何一个出发都不能揭示活动所包含的全部意义。因为如果没有社会现实,人及其活动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正是由于人是社会现实的人,人才能建构自己的活动,也就是说,社会现实不仅引起人的活动而且构成人的活动主导因素,经验、过去或未来只有通过社会现实,只有被纳入或融为社会现实才能构成活动的因素,才能参与活动。活动本身的意义远比经验、过去或未来所赋予的意义复杂、深刻。如果说这有什么本质因素决定,那么这个因素只能是社会现实。因此,应该从社会现实出发来分析活动,挖掘活动的意义。总之,上述三个学派对活动的分析的片面性,不在于他们指出了经验、过去或未来等因素参与活动,而在于他们把它们与社会现实对立起来或抛弃社会现实孤立地分析活动。
  第二,他们在方法论上的片面性必然导致对活动的同一性和非一致性对立的理解。上述三个学派从各自的角度确实分析活动的非一致性,但他们把非一致性绝对化,从而否定了活动对人的存在的肯定意义。实质上,由于他们的分析脱离社会现实,其结果必然是把活动只看作人的消极存在,而不是人的积极存在,只看到活动的否定意义,而没有看到活动的肯定意义。我们认为,活动的非一致性确实存在,但这种非一致性不是社会之外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现实造成的。同一性与非一致性是活动的两种属性,二者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互补的,是有着内在关联性的,而这只有通过对社会现实存在的活动进行分析才是可能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0页。
  [②][③][④][⑤][⑥]詹姆士:《彻底的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6、91、92页。
  [⑦]C.克莱芒:《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64页。
  [⑧][⑨][⑩]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60、613、649页。*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呼和浩特102-105B6外国哲学张吉维19971997现代西方哲学 活动观 詹姆士 弗洛依德 述评张吉维 内蒙古大学哲学系 作者: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呼和浩特102-105B6外国哲学张吉维19971997现代西方哲学 活动观 詹姆士 弗洛依德 述评

网载 2013-09-10 20:43:35

[新一篇] 現代西方合約經濟學的新進展

[舊一篇] 現代西方哲學多樣性、可變性特征之我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