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欧美半个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十几年来,由最初的陌生到认识,由简单的否定到真正进入探讨,至今已开始形成一种可观的后现代主义研究的文化势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等,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二是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化进程及马克思的关系等,也开始予以关注和研究,提出了各种值得思考的问题和观点,由此构成了一幅后现代主义研究的文化景观。本文仅就第一个方面的研究择要作一综述。
一、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界说
这个问题即使在西方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界说,其原因在于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或理论,它包含着各种各样以至相互矛盾的思想,因此,对后现代主义很难给予一个明确而严格的界定。或许,一旦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它就不再属于后现代主义范畴了。所以,在中国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解释也是多方面的、多样化的。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围绕着某些术语、话题和观点而展开的争论,因此,所谓后现代主义,不过是一种众说纷纭的后现代话语。首先,后现代主义不是传统认识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当代解释学的概念。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文本世界、语言世界、知识世界,它所探讨的不是客观世界的问题,而是通过语言建构起来的整个人类知识的合理性问题。所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话语,信奉的是“语言游戏论”。其次,后现代主义话语众说纷纭,如哈桑的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问题的存在,是指区别于传统和现代主义的一些文化潮流和人生态度。杰姆逊则把后现代主义理解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理解为一个文化的历史分期概念,一个描述性范畴。利奥塔德的后现代主义则用来表达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知识状态,一种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一种非同一性的精神,一套蔑视限制,专事反叛的价值模式,一个分析性和评价性范畴,等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取向的问题。信息时代的高科技发展带来了合法化危机,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文本的深度归于消失,消费意识弥漫,商品意识普遍渗透。于是,形成了以复制化、消费化、平面化价值取向为表征的后现代主义文化。
第三种观点认为,后现代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从社会科学角度指称的“后工业社会”;二是从哲学、艺术和文化角度指称的“后现代主义”,它是一种对现代文化加以批判和解构的文化运动,以怀疑、批判和摧毁现代文明的科学理性标准为目标,强调所有文化和思想平等自由地并存发展。
第四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汇集了多种文化、哲学和艺术流派的庞杂的文化思潮。就文化哲学而言,后现代主义包括新解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如果说,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积极推动力量,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则是后现代主义中一股激进的批判力量。各派观点互相交叉乃至对立,构成了思想家不同的身份认同:德里达、利奥塔德、哈桑、斯潘诺斯等积极推进后现代主义,可称为后现代主义者;哈贝马斯、杰姆逊、伊格尔顿等批判抵制后现代主义,可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者;罗蒂、佛克马、洛奇等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客观研究,是对后现代主义保持清醒认识的学者。推进、批判、研究的合力,共同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第五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化理论的文化哲学批判。它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是以欧洲大陆为背景的怀疑的后现代主义,它批判现代社会造成的异化、残酷和失望、歧义,对后现代主义抱否定的悲观态度,认为现代社会的破坏使后现代社会成为一个支离破碎、病态、毫无意义、空洞、没有道德准则、一团混乱的社会;另一种是以北美为背景的肯定的后现代主义,它批判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对后现代社会抱乐观态度,或诉诸积极的政治行动,或倡导新世纪宗教,或鼓吹新的生活方式,选择新的道德准则,进行新的社会运动,积极寻求一种灵活的、试验性的、非意识形态的哲学本体论的智性实践。
第六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出现的一种含混而庞杂的社会思潮。它反映了当代人的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巨大裂变和认知视野及方法的根本变化,也反映了晚期资本主义的一些全新特征。新解释学、接受美学、解构哲学、法兰克福学派和女权主义构成其文化氛围。它前期表现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以彻底的否定精神破坏和摧毁现代世界及其思想体系,后期发展出“建设的后现代主义”,力图以有意义的方式拯救支离破碎的世界秩序,通过有创造性的全新运动,建立一种与现代秩序有天壤之别的后现代世界。
第七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或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也可能以变体的形式出现在一些受西方影响和知识分子先锋超前意识的发展中国家。它在某些方面表现为一种世界观和生活观。它又是一种叙事风格或话语,其特征是对“宏大的叙事”或“元叙事”的怀疑和对某种无选择的崇尚。作为一种阐释代码和阅读策略的后现代性并不受时空限制,可用于西方文学文本和东方文学文本的阐释。作为与后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启蒙尝试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念,它同时扮演着表现其合法性危机的后启蒙角色。它还是东方和第三世界的批评家反对文化殖民主义和语言霸权主义,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种文化策略。因此,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应该消除其强烈的西方中心论色彩,使之变为具有全球意义的后现代性概念。
二、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
后现代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因此,只有进一步把握后现代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对于这个问题,论者们提出了如下一些或相近、或对立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后现代是现代的结束,而不是现代的继续和发展。从时间意义上说,后现代与现代都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具有时代意义,后现代意味着后于现代。一般来说,现代始于17世纪,止于20世纪60年代,接着便是后现代的兴起。在后现代,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后现代主义就是对此反思的产物。从思想观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哲学文化的否定和超越。它以新解释学和解构哲学为标志,其一系列观点与现代哲学完全对立,从根本上推翻了现代哲学的本体论见解和认识论见解。
第二种看法认为,后现代主义否定和攻击现代主义,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和结束现代主义。事实上,它只是延续和深化了现代主义的某些观点,并将之推向思想的极端。因此,后现代主义依然是现代主义的一种发展,因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之间,虽然存在着某些断裂,但后现代主义依然保存了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精神;所不同的只是将现代主义残留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尾巴和理论幻想彻底清除了。
第三种看法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社会,即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从表面上看是与现代主义的对立甚至是对它的否定,但实质上,它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腹之中,同现代主义相似,是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抗争,是对当代西方世界的痛苦所作的畸形表达,只不过采取了一种比现代主义更极端的形式,即消解深度走向平面,以自身的无价值显示世界的荒诞和无价值。因此,后现代主义并不是现代主义的中断,相反,正是现代主义的回波余绪。
第四种看法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最后阶段,它既含时间的意义,更意味着西方哲学必然结局的逻辑意义。可以说,后现代哲学是后期现代哲学,从后现代哲学的谱系来看,它与许多现代哲学流派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其中,尼采、维持根斯坦、海德格尔对后现代哲学影响最大。从后现代哲学的问题来看,在主体性、反映论、主客关系、实在性、真理、方法论等许多基本问题上,后现代哲学都未超越现代哲学的问题和结论。相反,它加深了现代哲学的内部悖论和危机,结束了在既有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内发展西方哲学的可能性。所以,后现代哲学标志着现代哲学的终结,但却未能超越西方哲学的传统和现实。
第五种看法认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后现代的“后”有两重含义:一是要超越和压抑现代主义本身,二是表明时代的线性发展已使现代主义显得过时。而从时间维度上看,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并未隔开,文化渗透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母腹中产生、发展并得以挣脱的。后现代主义只有在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中,才能把握其历史和本质。后现代与现代之间不存在一种本质的差别,它是可以擦掉重写的一种建构,这取决于阐释者的理论视角。因此,所谓后现代主义就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释义”或“赋义”;或者说,后现代性就是对现代性一些特征的重写。据此来看,利奥塔德和哈贝马斯之间的论战,以及70年代欧美学术界的“后现代主义论战”,其首要意义就在于一种话语建构。在后现代话语的建构中,现代话语也同时得到积累和增值。由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意义不在于它与现代主义的对立,而在于它反映了现代主义的内在悖论。
三、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意义
同现代主义相比较,后现代主义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论者用“三个终结”来加以概括:一是“哲学的终结”,即思辨哲学和体系哲学的死亡。它要求结束几千年来思辨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彻底摆脱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后哲学不再充当科学之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处于平等的地位。二是“真理的终结”,即绝对真理和理性原则的死亡。几千年来的哲学以发现终极实在,建立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为己任,后现代主义举起反本质主义和反基础主义大旗,从根本上否定了作为世界基础而存在的终极本体及其绝对真理,倡导多元性、不确定性、无序性、矛盾性等。三是“人的终结”,即主体地位和人类中心的死亡。继尼采喊出“上帝死了”,后现代主义又喊出“人死了”,提出反人类中心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西方人本主义也是一种形而上学,它有三个致命的错误:赋予人普遍的理性本质,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强调人作为思维主体具有自律意识和构成意识,得出人为自然立法的结论;在人类理性认识和社会进步之间划等号,相信科学发展会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后现代主义认为,西方文明的进程已证明启蒙运动的失败,科学理性的发展并未带来人的自由和幸福,人类中心主义和主体性的张扬导致非主体化趋势,需要给人重新定位。
也有论者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概括为三点:一是广义的文化哲学运动,其首要任务是消解现代主义的负面影响,鼓吹“哲学的死亡”、“哲学的终结”。二是消解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立的倾向,代表着二者合流的趋势。它既批判科学主义理性的霸权化,也否定人本主义将非理性存在中心化。三是思维方式上的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精神,倡导一系列与现代主义的主导观念相反的后现代主义观念,否定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表象主义。
还有论者把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概括为反本体论、反认识论的立场,反中心性、反元话语、反二元论、反体系性的思维向度。在后现代主义那里,既反对人的境式本质说、主客二元性,不屑于对现实作出准确反映,又反对同一性、中心性和超验价值观,由此宣告人的死亡、作者的死亡和在场形而上学的终结,使任何本体论建构的企图成为无法实现的梦想。与此相联,后现代主义拆解一切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确定性、永恒性、终极性,反元话语和元叙事,倡导差异性、多元性、内在性、暂时性、平面性,等等。
作为批判现代主义负面效应的后现代主义,其理论意义何在呢?现将论者的有关看法归纳如下:
第一,后现代主义在解构现代神话,倡导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表象主义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值得赞赏的知识态度。它反对绝对性的霸权和虚妄,揭露人道主义的内在虚构和暂时性,消解历史进步观念的盲目性。它试图澄清:没有什么东西为人类幸福和社会发展提供绝对保证。后现代主义的这种知识态度,针对着现代主义的“局限处”。
第二,现代主义在反中心主义的过程中,是作为一种相对于中心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而存在的边缘话语,它在社会知识的运作机制中,不断侵消、冲击中心话语,并无意自立为新的中心话语。这提供了一种启示意义,即在现代化过程中,应对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或中心文化的“现代性”本身,始终保持一种审视乃至警惕的态度。
第三,后现代主义通过对语言的拆解,对逻辑、理性和秩序的亵渎,消解了现代文明秩序的权力话语;通过对现代神话的颠覆,揭露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和虚假性,消解了资本主义万世长存的神话;它揭示出在统治秩序深层的盲点,现代人的精神空白和精神断裂,以及历史阐释之外的历史无意识;它企图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以震颤,启明在西方日趋严重的异化困境中痛苦的心灵。
第四,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虚幻性的消解,是为揭示并返回其得以产生、却一再被遗忘、被掩盖的日常生活基础,这也意味着去发现新建设据以出发的原初起点。它是后工业社会中一场新的思想启蒙运动,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诞生,一个思想新纪元的开始。
第五,后现代主义在批判启蒙理性、弃置境式哲学的过程中,表现出反对主客二极对立,寻求人与世界万物和谐交融的理论意向,其对待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现代化的态度上,表现出批判和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弊端及其负面效应的价值取向;在对现代性的否定和批判中,以极端的方式进一步表现出,从以理性方式认知外在客观世界到更为关注人的生命意义之安顿的精神转向;在否定以知识论为中心,以客观主义、基础主义、整体主义为本质的近现代哲学之文化霸权的同时,以偏执的方式,使自由精神从其禁锢和束缚中彻底挣脱出来。此外,后现代主义削弱和解构帝国的文化霸权和语言霸权,关注长期被遗忘、被搁置的、属于他者话语的东方文化,导致文化全球化趋势。
教学与研究8京43~46B6外国哲学田薇19991999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田薇 作者:教学与研究8京43~46B6外国哲学田薇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0: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