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28.美国的通货膨胀(中)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28.美国的通货膨胀(中)

大家都讨厌甚至痛恨通货膨胀,但如果和中国比起来,美国人讨厌的程度大概不像中国人那样厉害。因为绝大部分美国人的收入来源于市场,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他们的收入随着上升,水涨船高,所以他们的购买力并不受多大影响。而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拿固定工资的国家职工,如果工资不相应调整,涨价就等于降低生活水平。

通货膨胀如此可恶,那么通货紧缩,物价水平降低应该受欢迎吧?的确,就个人而言,把钞票锁在抽屉里就增加了购买力,财产可以从天而降,确实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经济学家从更广的角度看问题。因为财富不可能无中生有,一切财富都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生产出来的,如果财富不归生产它的人所有,而分配给了将钞票锁在抽屉里的人,生产财富的积极性就要受打击。这显然对社会不利。所以经济学家既反对通货膨胀,也反对通货紧缩。上文提到,美国在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时,3年之内物价下跌了23%,其直接的原因是货币供应大幅度减少,其后果是打击各个从事创造性经济活动的人,使得大萧条肆虐达7年之久。经济萧条时减少货币的供应,是倒行逆施的经济政策。当时凯恩斯的理论还没有问世,决策者的无知造成了巨大的灾害。

我们反复提到,要保持一个“适当的”货币流通量。然而这个量既无法观察到,也无法计算出来,使问题更加难的一个现象是,美国经济对货币流量的反应相当迟钝。多发了钞票要隔一年半之后物价才会上涨,等到发觉物价上升再来控制货币流通量时,为时已晚。这使人们更难从物价变化上去判断当前货币流通是多还是少。在80年代以前,美国用银行利率作为通货流通量的指标,利率上升说明大家对货币的需求殷切,意味着需要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所以货币的发行盯住银行利率,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有效的。但在市场经济中,利率原应起到平衡储蓄和投资的作用,当储蓄少而投资过多时,资金供不应求。此时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利率上升,从而可以抑止过热的投资活动。可是如果用发行钞票来抵消利率的上升趋势,利率就不能抑制经济过热。这一调剂作用的丧失,曾使美国连年货币发行过量,发生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在此期间,一种新的经济理论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这就是由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时在芝加哥大学执教的弗里德曼所创立的货币主义。货币主义建议每年增加的货币发行量完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成正比。这个理论认为每一元通货在一年内被使用的次数大体不变,或者说,通货的周转速度不变。因此生产总值的增加,要有同样比例的货币增加来保证新增的产品有足够的支付手段在市场上交换。货币主义甚至还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通货量增加的百分比可以决定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百分比。

货币主义的理论是弗里德曼利用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统计数字研究出来的。虽然他的理论还有不少争议,但他确实揭示了过去大家所忽略的许多重要关系,使人们对货币与经济运行的相互作用,有了比以前更深的理解。然而由于这一理论的前提条件太复杂,在理论的应用上还有许多问题。举一个例子,近一两年来东欧诸国的经济大大地开放,交易中广泛使用美元和马克;这使相当数量的美元流入东欧,如果不加补充,原来使用美元的地方将发生货币供应不昆的现象。可是究竟有多少美元流出(或流入)了美国,这是很难估计的。再说,假定货币周转速度不变也未必符合事实。计算机的应用、电子银行的出现、新金融规则的实施都影响周转速度,而且影响的程度很难定量估计。所以只把国民生产总值当作货币发行量的唯一指标显然不够周全。

为什么当今各国政府十分警惕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是政府(或有权使用新印钞票的机构)不费力气就可获得购买力的方法,它的诱惑实在太强了。让我们把从印钞票到物价上涨的具体过程作一番追踪。

假设钞票印刷厂开动印刷机印出100万元钞票,政府下令将这些新钞票沿着马路散发。行人拾得这些钞票后,将投向市场去买东西。显然,总生产量井未增加,而总购买力增加了100万元,如果原来的总生产和总购买相等,现在则总购买力超过了总生产。由于供不应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物价水平将上升,最后在新的物价水平下建立起新的平衡。当然,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在马路上发钞票,但因货币供应增加而引起物价水平上升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如此。

在美国,政府发行债券(相当于我国的国库券)。如果债券出售给百姓或私营企业,其结果是购买力从百姓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总的购买力并未增加,因此不会引起物价上涨。但如果债券出售给联邦储备银行,银行用新印的钞票付款,或者干脆在政府的活期存款的户头上加上一笔数目来付款,这就形成了政府新产生的购买力。这笔钱不论用于政府雇员的工资,或购买国防武器,或救济老残病贫,还是弥补政府的收支赤字,结果都是因新增钞票或活期存款(也是货币的一种)而新增了购买力,当它投入市场去采购时即引起物价上升。这里我们必须注意一个重要区别,在马路上散钞票和政府拿新印的钞票去办一件必要的事终究是有区别的。前者除了通货膨胀没有任何好处,而后者则可能解了燃眉之急。因此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适度通胀可能利大于弊。实质上争论的性质是:用什么方法支持政府开销更好,是增税还是发钞票。

按理政府以债券形式借钱以后是要归还的,但那是几年之后的事,而就目前来说,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事实。实际上几年之后需要还钱的时候,政府继续举新债,而且新债比旧债更多。还钱本应使通货收缩,但因新借的债比归还的旧债多,通货继续膨胀。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政府不论向谁借债,每年都要付利息,由于政府积累的赤字越来越多,债务利息已成为美国政府的一大开支,大约为每年国防开支的一半。二是由于通货膨胀的作用,钱越来越不值钱,过去借的债务10年之后通常贬值一半左右。这是名正言顺的赖账。

银行接受贷款,也可以创造出购买力,或者说,创造出货币。当我将100元钱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之后,这100元钱的购买力并未丧失,因为我随时随地可以提出来,或者开支票付款购物(美国银行中开活期存款的公私户都有权签发支票)。银行收到众多的活期存款后,知道他们不可能同时来银行提款(除非发生挤兑),所以敢于将活期存款总额的80%借出去,以获得利息收入,主要用来支付存户的利息。余下的20%就足够应付日常提款周转之需,这一部分称为准备金。从银行贷款的多半是企业,他们用经营中的利润来支付贷款利息。尤其妙的是,他们从这一家银行贷到款子后,又将它存入到别家银行。因为他们贷款的目的是借来一笔购买力并不是要把钞票放在口袋里。上面的过程还没有结束,收到存款的第二家银行又将存款的80%借出去,于是同样的过程再次重复。学过代数的人都知道,最初的一元储蓄存款按上述过程不断发展,当准备金比率为0.2时结果会产生5元的新增活期存款,这是一个无穷等比级数之和。上次我们已经说过,活期存款等价于货币,因此银行的存贷作用会增加货币的供应。但银行创造的货币一般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因为银行的存在已经几十年几百年,今年和去年比并没有新增货币的供应,除非银行界突然降低了准备金比例。而且伴随着银行贷款过程,又有大体上相仿规模的还款过程。

美国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联邦储备银行将新增加的货币供应到流通中,并不只有消极的作用。不论货币进入流通渠道通过什么方式,终会有一部分货币为企业家所得,他们得到这笔新增购买力会从事生产活动,增加社会的总产出。如果不增加货币供应,这种活动原本不会发生。所以通货膨胀在短期内会刺激生产的增加。可是如果原来生产水平并非受货币供应不足的限制,而是由于其它的原因,则短期增加货币的刺激作用很快就让位于其它限制生产的原因,留下来的唯一后果只是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的上升,它完全不同于某一商品价格的上升。如果货币供应量不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只会引起另一些商品价格降低,而物价水平仍保持不变,因为消费者多花钱去买涨了价的商品,剩下较少的钱去买其他商品。如果其它商品不跌价,它们只好放在仓库里,因为没有足够的钱把它们买走。市场规律将迫使这些商品降价出售。单纯从商品的成本构成来分析,一种商品涨价只会引起涨价的连锁反应,不存在因此而使其他商品跌价的因素。这种分析的毛病是以为价格由成本决定,而与消费者的购买力无关,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埋怨诸如能源、交通等基础商品的调价而引起物价水平上升。其实这是莫大的冤枉。事实上对不合理价格的调整可以改进有关物资的利用效率,从而增加社会的总产出。当货币供应量不变时,物价总水平还会降低。这正是我们调整物价的目的。以为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总是低一点比高一点好,实在是一种幼稚的想法。然而它确实是当今最普遍的经济学的盲区。

小结:进一步阐明了确定合适的货币供应量的困难,介绍货币主义学派对此问题的看法。通货膨胀除引起物价上涨之外还有其它作用,这些作用引起了对通胀利弊的争论,最后讨论了新增存款使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茅于轼 2013-08-23 15:26:17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7.美國的通貨膨脹(上)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9.英國的通貨膨脹(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