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作者: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原作名: 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

译者: 吴象婴 / 梁赤民 / 董书慧 / 王昶

出版年: 2012-2-1

页数: 833

定价: 1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培文·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系列

ISBN: 9787301204689

《全球通史》由斯塔夫里阿诺斯着,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诸历史运动、诸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本书一经问世,受到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和巴勒棵拉夫高度评价,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全球通史》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21世纪初多极世界相待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从文字内容来看,作者对庞杂的史料取舍恰当,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文字生动;从编写技巧来看,每章前冠以简明提要,承上启下,便于掌握线索,每章末附有选读书目,便于进一步研究。

致读者: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7版推荐序 刘德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乐观与踌躇 高毅

(上册)

第一编 史前人类

第1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第2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人性的本质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3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

第4章 古典文明使欧亚大陆趋于整体化(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第5章 希腊一罗马文明

第6章 印度文明

第7章 中国文明

第8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第三编 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一1500年

第9章 中世纪文明使欧亚大陆实现整体化

第10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11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

第12章 传统的拜占廷文明

第13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第14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领先”

第四编 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15章 非洲

第16章 美洲和澳洲

第17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历史上的种族

(下册)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18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第19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第20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2l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增长和国家建设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第六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一1763年

第22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第23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第24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第25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26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第27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第28章 俄国

第29章 中东

第30章 印度

第31章 中国和日本

第32章 非洲

第33章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第34章 波利尼西亚

第35章 全球统一性的巩固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第八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3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第37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38章 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第39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40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第4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第42章 诸帝国的终止

第43章 大同盟、冷战及后果

第44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词汇表

索引

编后记

“如本章第一节所述,技术停滞不前是诸古典文明结构上的一个主要弱点,那么既然所有的古典文明都具有这一弱点,为什么只有西欧的文明会垮掉呢? “只要把西欧的制度和经历与欧亚其他地区作比较,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古典时期,西欧并不像其他地区诸如中国那么富饶。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夏季几个月里,季风给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了;而在欧洲,雨水一般停留在草木不生的冬季几个月里。由于这一原因,加上纬度较低的几个地区能获得较多的太阳热,因此,东亚拥有较长较集中的耕作期,许多地方一年两熟。……结果,中国的生产率大大高于西方,中国的人口,自农业出现至今,也相应的比西方稠密。生产率及人口上的优势,转而又使中国能更好的维持帝国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更有利的抗击蛮足入侵者,必要时,还能吸收并同化他们。” “其次,西方缺乏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这一科举制度是中国的行政提高效率,增强了稳定性。最后,罗马帝国边境上的敌人更难对付。由于地处入侵路线的最西段,欧洲实际上在所有游牧民族的进攻中都首当其冲。此外,罗马帝国的临近日耳曼人,比中国边境上的游牧民族人数更多,而且,与帝国相邻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比中国的蛮足近邻更为先进,军事威胁更大,更长久。” 总而言之,侵略给盛极之后停滞不前/似乎注定消亡的文化以致命的打击。这使我们联想起当今世界残酷的轰炸,它摧毁了摇摇欲坠的古老建筑,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可能重新建立起更为现代化的城市。

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简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自身不断增长的知识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保持平衡。


2022-12-08 19:08:26

[新一篇] 克羅談投資策略

[舊一篇] 八家后漢書輯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