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医就是要察“颜”观“色”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九章 中医就是要察“颜”观“色”

为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

当你身体没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是你身体原本很好,很健康,值得庆祝;二是你身体的经络对疾病已经不敏感了,麻木了。其实,身体感觉不舒服是机体经络正在与邪气作斗争的反应,不是一件坏事。有一种疾病叫先天痛觉缺陷症,得了这种病的人一生下来就没有痛觉,皮肤破了流血也不觉得疼,一般只能活到10来岁,因为这种人对疾病没有任何的防御意识,所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若是你的经络处于麻木状态,情况就有点类似于先天痛觉缺失症了。

  09:31

当你身体没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你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处在健康状态,很简单,只要你看看镜子里自己的脸色怎样就知道了。为什么有的人平时不生病,一生病就很严重呢?那是因为身体经络处于麻痹状态,没有感觉到疾病正一步步走来,等到发现时身体已经崩溃了。所以平时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脸色。

我们说皮肤好像是玻璃的两个面,你光把外边擦干净了还不行,还得重视内里的调护,也就是说重视整个身体的调养。经络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现,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之一。脏器就好像一个水池,而经络正是水池的下水道,水池能否正常工作,完全取决于下水道是否通畅,当下水道不太通畅时,它会经常冒泡泡提醒你,比如长疖子、囊肿,就是在提醒你下水道不太通畅了,这时我们就要注意多喝水和敲胃经。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皮肤就可以说是人健康的一面镜子,中医搞望闻问切,病人一进来,首先是望诊,望诊首先就望颜面,看气色好不好,然后望这人的年龄,然后是望这个人的精神状态,情绪好不好,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最后就望健康了,大夫望诊主要望健康,看看你有没有五脏六腑的病在脸上表现出来。中医望诊的内容就是望面色、望神色,这些都会反映你的健康情况。

面部的色泽是血气通过经络上注于面而表现出来的,气血的盛衰及运行情况必定会从面色上反映出来。中国人的健康面色通常是微黄,显红润而有光泽,否则,就是不健康的表现,需要引起注意。虽然这时你可能身体上没有感觉任何不适,但你的身体肯定是处在本书前面提到的潜证阶段,身体可能在酝酿某种疾病而自己却不知道。

每个人肤色都不一样,有的人偏黑,有的人偏白,人的肤色会随四季转移,春天脸上略带青色,夏天略带红色,长夏略带黄

  09:31

色,秋天略带白色,冬天略带黑色。这都是正常的脸色。健康人脸的气色应当隐显于皮肤之内,红黄隐隐,鲜明润泽,表示气血充足健康无病。但也有稍偏某种颜色而一生不变的,也属正常现象。不过,不论偏于哪种颜色,都以明润蕴蓄为好。

望面部色泽之所以能够判断疾病,是因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面部血脉丰盛,人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另外,就颜色与光泽相对而言,颜色属阴、属血,可反映血液的盈亏与运行情况,还可反映不同的病性和病位;光泽属阳、属气,可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有人脸上只有隐红而没有光泽,说明身体血足,但缺乏运动;脸上有光泽但没有血色,说明身体气足,但睡眠不足。运动养气但过量则耗血,睡眠养血但过量则耗气,两者要合理配合,缺一不可。

人体在患疾病的时候,面部会出现异常色泽,这种异常有很多种情况,比如晦暗、灰暗而无光泽,干枯缺乏津液或某种面色过度显露于外,或虽明润蕴蓄,但不应时节。

面部病色的显露程度与光泽的有无,受疾病的轻重、浅深、病性等多种因素的直接影响。一般而言,新病、轻病、阳证,病色虽显但尚有光泽;久病、重病、阴证,病色多暴露而晦暗、枯槁。一般癌症病人,脸色都是晦暗无光。记得有一个患了鼻咽癌的病人述说自己的发病情况,他以前生活习惯就是时好时坏,一个月前老出去应酬,熬夜喝酒,持续了十几天这样的生活,脸色变得特别差,最近体检才发现了自己的病。

  09:32

看五种脸色可以看出人是否健康

(1)青色:春天,本来脸部略带青色是正常的,但却呈现黄色,因为春天令人体的肝经过于旺盛,如果这人同时还有脾经气血虚弱症状的话,就更明显。肝经属木,脾经属土,木克土,过多的树木生长在一块瘦弱土地上,土地就会承受不住。这时,要恢复正常就要敲脾经和胃经。

(2)赤色:多因热盛而使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亦可见于虚阳浮越。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主要敲手臂阳面靠大拇指那条线的手阳明大肠经。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主要敲腿外侧两阳经、胃经和胆经。一到下午两颧骨部位就出现潮红的人,多属阴虚阳亢的虚热证,要岐小腿内侧的三条阴经,因为体内阴不足,所以要敲三条阴经全面补阴。

(3)黄色:多由脾虚不运、气血不足、面部失荣或湿邪内蕴所致。主脾虚、湿证。面色淡黄而晦暗不泽者,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面色淡黄而兼虚浮者,称为“黄胖”,属脾气虚衰,湿邪内盛。主要敲脾经和胃经,分别敲小腿的内侧和外侧,全面增强脾胃功能,敲几个月,就会明显感觉脸上黄气不在了。

面、目、尿俱黄者,称为“黄疸”。若黄色鲜明如橘皮者,为阳黄,乃湿热熏蒸所致。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乃寒湿郁阻所致。若面色苍黄(黄中透青)者,多属肝郁脾虚。还有小儿面色青黄,或乍黄乍白,肌肉消瘦,皮毛憔悴,腹大青筋,为“疳积”。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上医院,在家辅助敲肝经和胆经调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白色:多由气虚血少,或阳气虚弱,无力行血上充于面

  09:32

部络脉所致。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在自然光线下用镜子照,发现面色淡白无华,牙龈、下眼睑内、唇、舌色淡者,多属气血不足。如有些人,面色较白,体型肥胖,中医称这些人为气虚,或阳虚之体。这些人尽管体胖,但体质较差,容易得感冒。这就要严格按照本书介绍的保养经络法,着重敲胃经,就是沿着小腿前骨外一指宽的地方敲。面色淡白而面浮肿者,为阳虚,兼虚浮者,多属阳虚水泛。应每天用手掌推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反手推后腰正中就行,推到整个身体觉得温热就行,只需几天就能看到脸色红润,不再浮肿。

(5)黑色:多因肾阳虚衰、血失温养、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或肾精亏虚、面部失荣所致。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面黑暗淡者,多属肾阳虚,因阳虚火衰,水寒不化,血失温煦所致。面黑焦干者,多属肾阴虚,因肾精久耗,阴虚火旺,虚火灼阴,机体失养所致。眼眶周围色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这些情况都以敲肾经为主,推督脉为辅。面色黑而晦暗,肌肤像鳞片一样粗糙的人,白眼球有黑点,有黑眼圈,嘴唇发暗,多为瘀血久停所致。脾经上有一穴位叫血海,专门治身体内有瘀血的,就在膝盖内侧上两个手指宽处,敲脾经时在血海穴多停留几分钟,一般有瘀血的人,敲到血海穴也会有酸痛难忍的感觉。

色是各种色泽,它是反映脏腑气血的外荣,也是疾病变化的表现。色,就是上面讲到的青、黄、红、白、黑五种;泽,是色的荣、枯、明、暗等。色与泽必须等同重视,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健康人的面部随着季节、气候变化,或由饮酒、劳动、情绪变化、日晒等引起的临时性面色改变,不属病色,望面色时尤当鉴别。例如,剧烈运动、饮酒、日晒、情绪激动(害羞或愤怒)时,都能引起短暂的面部潮红;寒冷、惊恐等刺激引起的毛细血

  09:32

管强烈收缩,即可使面色变得苍白;老年人的面部,可见许多褐色斑点,称为“老年性色素斑”;妇女在妊娠期面部出现棕褐色对称斑块,称为“妊娠斑”,这些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的变化,可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病性的寒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这种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望色诊病的详细记载。中医认为,体内发生的病变,必然会反应到体表,面色就是这种体表反映之一。

中国人认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这种说法揭示了面色和健康的一些内在联系。一般来讲,不论什么颜色,如鲜明、荣润,表示病变轻浅,气血未衰;如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精气大伤。

下面就病态面色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发现以下情况需要马上就医。

面红:多为热症。高血压者面部红光满面。结核病者由于低热,而两面颧呈现绯红色,特别以下午为甚,这是阴虚火旺的表现。红斑狼疮者的面颊上有对称的蝶型红斑。赤色见于颐(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面色通红,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者。

面黄:要区别由疾病引起的发黄或进食引起的发黄。食胡萝卜过量或小孩子吃橘子时,鼻旁会发黄,停食后即消退。如果不是进食引起发黄,则面黄最多见的是黄疸病。如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多见于黄疸型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炎、胆囊癌和胰头癌等病症。钩虫病病人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造成面色枯黄,俗称“黄胖病”。中医认为,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黄色晦暗多属于寒湿,面

  09:33

色萎黄,多为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为脾虚湿。此外还有疟疾、药物中毒等,也会引起面黄。

面白:健康人的脸色是白里透红,经常不出门在家里待着的人皮肤也白,可病态白是色如白蜡。比如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虚寒病症、贫血及某些肺病者,里寒的剧烈腹痛,或外寒的恶寒战栗重者,往往面色苍白。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慢性肾炎等患者的面色,较正常人苍白。铅中毒时,患者以面色灰白为主要特征,医学上称为“铅容”。寄生虫、白血病等患者,长期室内工作及营养不良者亦见此色。肠道寄生虫病,面部可见白点或白斑。此外。出血性疾病、经常痔疮出血、妇女月经过多,也会造成面色苍白。休克病人因面部血液循环受阻,也会脸色发白。中医认为,面色苍白属于虚症和寒症。

面青紫:一般说来,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出现面色青紫。胃部或肠部之痉挛性疼痛、虫痛,胆道疾病引起的胆绞痛时,可使面色青紫。肺结核病晚期、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严重肺炎病人,面色常铁青。小儿高热,面部出现青紫,以鼻柱与两眉之间较为明显,是将发惊风的预兆。此外,忍受某种剧痛时,面部也可隐约显出青晦气。

面黑:是慢性病的征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变、肝癌等疾病者,都可出现面色变黑。病情愈重,颜色亦愈浓。古语云:“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庭”在颜面部最高位置,即额部,此处出现黑色,是病情危重的信号,病人常会衰竭而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变黑,但一旦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09:33

敲经络就可以让你容颜如春

爱美的朋友们很关心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除了每天敲经络外,这里我再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些建议。

你若属于肝气郁结体质,平时比较爱生闷气,就会影响到体内经络脏腑的正常活动,会脸色灰暗、有黑眼圈、黑斑,这就要每天敲肝经。用力不要太大,稍稍感觉到痛就行。肝经就在腿的内侧,在办公室休息时可以敲大腿内侧,在家看电视时可以敲小腿内侧,敲小腿内侧的那一段效果稍微好一些,因为那一段穴位比较多,感觉也比较明显。一开始肝经瘀滞比较严重时,敲上去会没感觉,每天敲,三天以后就会有酸痛难忍的感觉,再敲一段时间就会有比较舒服的酸胀感。

当人体脏器的供水系统发生障碍,脸色就会愈来愈黑,而且愈来愈干而灰,人也愈来愈瘦。这种情况必须每天敲肾经,而且要持之以恒。因为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一天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少也要用一二年的时间。肾经就在腿的内侧,肝经再往后一点,因为拳头敲打的范围比较大,所以有时候你会两条经同时敲到,一举两得。还有就是每天热水泡足10分钟,因为肾经的涌泉穴就在足底。逐渐地你不仅会发现自己脸色红润,还会发现身体的精力也旺盛了。

如果小孩的脸色突然呈现较为苍白的颜色,就预示着这个小孩快要感冒了,而且是肺实的症状,需要及时敲肺经以防万一,肺经就在手臂的阴面靠外一点,轻点敲,敲到皮肤微微发红就行。

经络情况的判断不同,有可能开出不同的方剂。看了本书,你会发现解决很多病都可以敲同一条经络,这就是所谓的异病同治。正是由于这种整体治疗的观念,所以才会出现便秘、色斑、痛经、白带异常、脸色灰暗等症状的一同消失。

  09:33

有的人身体经络不正常,某些部分过于亢奋,通过诊断调整是机能亢进。脸色赤红,要敲心经。心经就在手臂的阴面靠内侧一点,敲心经的时候,可能出现麻感、电击感,这都是正常现象。调整了很快就能见效,短时间内脸色可由黄转为红润,恢复一切正气

女性朋友如果月经不规则,面色容易暗沉;经期拖得长,容易贫血,面色就苍白或萎黄。月经不正常,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虚也好,实也好,都可以敲足太阴脾经,这就是经络的双向调节作用。脾经在腿的内侧,在肝经与肾经的中间,尤其在脚内踝骨头上四个手指头处,有一个穴位叫三阴交,是妇科病的要穴。敲脾经敲到三阴交穴时,就会强烈感觉到酸胀。月经顺了,气血充足了,自然就会有好气色。

胆经不通的时候,脸像蒙了一层薄薄灰尘似的,怎么也洗不干净,身体皮肤也没有脂润光泽,而且嘴里发苦,好叹气。肝经和胆经都是五行属木的,树木都喜欢自由自在地向外生长,不喜欢被压抑。当人心情抑郁的时候,就会使胆经瘀阻。这时除了每天敲胆经外,还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愉快可以减轻胆经的瘀阻,反过来胆经通了,情绪也会舒畅,这是相辅相成的。胆经在腿部的外侧,大腿那段比较好敲,但小腿那段效果较好。敲胆经时要均匀有力地慢慢敲,来回敲十来分钟就可以。

脸色苍白是贫血、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征兆,每天必须敲胃经,按揉足三里穴;脸色发黄是脾虚的表现,要每天敲脾经,如果有时突然出现脸色变黄,则很可能是肝胆“罢工”的迹象,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会发出上述“黄色警报”,这时要就诊并且每天敲肝、胆经,尤其是皮肤晦暗的那种。另外我们还发现,20多岁的小女孩里,皮肤晦暗的还挺多,也就是面色无华,这是皮肤处在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像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每天敲胃经。


2022-12-08 18:56:00

[新一篇] 第八章 正確使用人體,先從經絡開始

[舊一篇] 第十章 萬病不求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