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看美国 IV --如彗星划过夜空 今夜没有星辰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

今夜没有星辰(1)

------------

 今夜没有星辰

 卢兄:

 你问我,为什么说,并不那么容易回答呢?

 还记得多年前,第一次给你写美国故事,就讲过在“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之后,还有一个
1979年的“氢弹秘密案”。你一定记得,在一份美国杂志要公布氢弹秘密的时候,政府的行政分
支也曾经试图阻止,结果美国政府和新闻界又打了一场官司,最终也是新闻界取得了胜利。

 在谈到那个氢弹案件的时候,记得那时候还对你说过:

 “你也许注意到了,我说的是‘迄今为止’,美国人在安全与自由面前,依然选择自由。谁


也不知道,在这个变得越来越无法预测的世界上,恐怖主义还会如何发展,还可能使用一些什么
样的武器。……东京地铁案,向全世界暗示了恐怖主义的升级。我想,事实上,核武器发展至今,
它对于整个人类的真正潜在危险并没有显露出来,我们假设有朝一日,当核技术不再那么神秘,
恐怖分子也能够顺手抄上一个两个的时候,真不知道美国会作什么样的选择,人类又会作什么样
的选择。”

 我之所以在这里对你重复一遍,是因为那是写在八年之前,写在“9·11”事件发生五年之
前。从“9·11”事件开始,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恐怖活动质变为恐怖战争,这已
经不是忧虑中的、可能的未来,而是已经发生的、天天要面对的现实了。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两座大楼,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
的攻击,同时受到攻击的,还有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的美国国防部大楼,也就是我们刚刚讲述
的“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的那个“五角大楼”。

 所以,假如看到恐怖分子使用核武器的可能变得现实,现在再发生类似的“氢弹秘密案”,
人们是否还会做出同样的反应?我真的不知道。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面对不同的情况,人们遇到的问题将是不同的,对于支付代价的承受能
力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新闻自由、个人自由其实都是非常脆弱的东西,对自由的威胁却总是
很强大。因此,人们才需要小心地保护它。

 美国在制宪会议的时代,还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此后,经历了内战和两次世界大战、经
历了工业革命和经济几乎崩溃的大萧条时期,如此等等。一开始,它只有一个宪法框架,没有制
度细节。制度对政府的约束能力还很差。所幸的是,当时政府的规模非常小,能力也很差,常备
军也非常有限。直到建国整整150年的1939年,希特勒进攻波兰的时候,刚刚上任为美国陆军
参谋长的马歇尔将军,手下还只有17 4万名装备极差的士兵。美国军队当时在世界上的排名
是第17位,落后于保加利亚和葡萄牙这样的国家。

 从民众一头来看,美国民智开启的过程和美国民主化的进程,也是缓慢同步推进的。在这个
过程中,民众和政府都还不清楚各自应该挑多少分量的担子。例如,只有在工业革命之后,有了
劳资冲突、有了经济萧条、有了大规模的工伤事故,政府和民众双方才渐渐理解,除了劳资双方,
还有政府必须承担起很重的责任来。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前,美国民众对政府并没有这样急迫的期
待,政府也并不很清楚自己责任的界限在哪里。这条路是逐步走来的。当它走在半道上的时候,
民间自己消化了许多艰难困苦。可是,不论有多少反复和弯路,宪法在支持民间社团、保障了民
间力量的同步壮大。等到企业强大到跨国集团,劳联产联这样的工会组织也已经声壮势威,政府
的相应机制对劳资关系的协调也已经很成熟。

 所以,美国的社会发展、政府能力的提升和制度的完善,都是相对自然缓慢的。美国归根结
底是一个自然发展的社会,始终不是靠一个威权在强行操作社会。由人性本身弱点导致的社会问


题,美国样样都有,很自然会暴露出来。正因为是自然发展,该发生的问题都发生过,也遇到种
种危机,美国社会也在两百多年前制定的宪法原则下,自然顺应地以完善制度来应对。可是这种
同步的自然、缓慢的进程,化解了许许多多危险,回首望去,真是很悬。假如不是这样,假如制
度完善的速度,远远落在政府的能力强化的速度后面,也就可能约束不住,政府就可能成为一匹
脱缰野马,擅行其道。

 再仔细一想,一些制度转型较晚的国家,面临的就是类似的危险。政府的发展先行一步,待
开始制度转型,政府本身的规模已经是巨无霸了。制度转型需要漫长的时间,可是,在新制度完
善之前,政府能力却已经非常强大、制约很困难了。也就是说,社会失去了一个制度生长、政府
生长、民间社会生长,三者同步生长和磨合的过程。在转型开始的时候,各方力量同步壮大的平
衡已经被打破,劳工和民众不仅是极弱势,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会像100年前工业革命刚刚开始
时的民众那样,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吞咽一切苦果。

 两百多年前,美国站在一个起点的时候,那其实是一个很特别的起点。当时的美国,还是一
个相对封闭的国家状态。然而,对一个国家制度的检验,除了我们聊到的那几根轴线之外,还有
整个世界大势的走向在对它发生影响。

------------

今夜没有星辰(2)

------------

 美国在开始的时候,建国者们就是站在一个有点奇怪的起点。一方面,他们非常自然地理解
到,新生的美国是世界贸易系统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看烦了欧洲由利益
争斗而起的、连绵不断的战争,他们要和这个世界当时的主流——欧洲,拉开距离。所以,华盛
顿总统在他着名的告别演说中说,欧洲的利益冲突和美国没有关系,欧洲频繁的争议和冲突的原
因与我们关心的理念很不相同。所以,美国应该保持对所有国家的善意和正义,和所有国家和睦
相处。在这样做的时候,最忌讳的是一面反对某个国家,一面又和另外一些国家过于亲近。我们
应该对所有国家都一视同仁,最重要的规则是,尽可能扩大贸易关系,尽可能避免政治结盟。华
盛顿总统在那次告别演说中,给美国人留下的一句名言是:“避免与外部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结
盟。”所以,美国在世界上曾经是长期以“孤立主义”出名的一个国家。

 美国的不结盟、自顾自的方针,坚持了将近150年以上。可是,就像人躲不过命运一样,国
家也躲不过世界大势的裹挟,而世界大势的走向自有它自己的规律。这种“自我孤立”的坚持几
经冲击,最后被二次大战彻底打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世界各国由于交流(战争也是一种交流
方式吧),在无可抑制地越走越近。你再也不可能像美国最初一百多年中那样,“孤立”地在自己
的国家范围里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制度。

 对美国来说,最明显的例子,大概就是今天的状态了。在“9·11”以后,恐怖战争开始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攻击的能力,甚至能够超过传统战争的破坏能力。“9·11”本身,就是二
十来个恐怖分子,造成了比“二战”日本军队对美国珍珠港袭击更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
还只是一个开端。技术正在以加速度发展,“9·11”以后,美国本土至今为止,还没有再次遇到
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可是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这样的袭击,甚至更严重的袭击不会再发生。
当然,这不仅是美国一个国家正在面对的问题。

 所以,不仅是美国,整个世界都站在一个新局势面前。

 美国建国先贤们,他们站在一个国家的开端,站在制宪会议上,并不能预料所有这一切,他
们不会料到今天甚至和核威胁相连的恐怖主义。他们只是相信,对于自由的渴望,是人与生俱来
的本能,是和人的生存共存的。任何事情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

 这种思维的出发点,顺应着人的天性。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每个人都是赤条条的亚当夏娃,
每个人都是一样,一样自由的生命,这是平等的起源。因此,社会管理概念不是从上层权力切入,
而是从人的自然权利切入。这样的平等概念,也隐含着一个简单道理:人也都是有弱点的,不论
是英雄还是智者,无人幸免。在社会管理中,他们注重制度对人的弱点制约,在他们眼中,政治
上层不仅不是天使集中的地方,而且可能是人性弱点的集合、并且被威权催大的地方。所以政府
是首先需要制约的地方。

 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融化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人们或许就把它
称为文化或者生活方式。今天恐怖主义的威胁,是世界遇到的一个新难题,站在这个难题的开端,
每一个人,不论他赞同怎样的应对方式,其实内心都是困惑的。在美国的“9·11”之后,在英
国和西班牙的地铁大爆炸之后,在印度尼西亚的大爆炸之后,不论这些国家的反应如何,本质都
是一种应对的探索。从总统到平民,都仅仅是在寻找一条应对的道路,而不是已经确信无疑地找
到应对的方式,更何况,事态还在迅速发展之中。

 在这里,人们仍然有一种信念,他们相信,他们可能要走一段弯路,可能有一段倒退,可是
任何威胁只能阻碍人们追求自由的道路,却不可能堵死它。也许今夜没有星辰,可是,他们相信,
在云霭之上,依然有群星在太空闪亮。

 祝好!

 林达资料来源:

 《杰斐逊集》,三联书店1984年版

 《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麦迪逊着,尹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Decision in Philadelphia: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of 1787,by Christopher Collier
and James Licoln Collier,Bllantine Books,New York,1986

 Miracle at Philadelphia,by Catherine Drinker Bowe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6

 The Genius of the People, by Charles L  Mee,Jr ,Harper & Row  Publishers,


New York,1987

 Jefferson & Madison:The Great Collaboration,by Adrienne Koc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0

 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 and the Men Who Made It,by Richard Hofstadter,Vintage
Books,New York,1989

 The Papers & the Papers,by Sanford J  Ungar,E P Dutton & Co ,Inc ,New
York,1972

 John Adams,by David McCullough,Simon & Schuster,2001

 

 


林达 2013-08-20 08:29:13

[新一篇] 近距離看美國 IV --如彗星劃過夜空 報紙為什么贏了

[舊一篇] 巴金《隨想錄》 對美好理想的追求 知識分子的當代精神傳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