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豪:和平与暴力抗争的边缘:应该怎麽决定挑选?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2015 年 01 月 13 日

作者:黄伟豪

文章短网址:

 


占中

面对麻木不仁的封闭政权,究竟是用爱与和平,还是以暴易暴,才有效带来转变,是每个抗争者,包括了香港的「雨伞一运动」的组织和参与者,都必定曾经面对的重大抉择。有研究发现,和平与暴力抗争的决定,并非单纯是一个道德价值的选择,更对运动是否最终成功,及成功的结果可否长期地维持,有深远的影响。

雨伞一运动刚刚结束,它虽然在提升年轻一代对香港政制的不民主和不公义的醒觉上,取得莫大成功,但同一时间,社会上不同群体和不同世代的撕裂和对立,亦在日益加深。而在香港的政治发展上,依然是按照「人大8 ‧ 31」的决定来进行,未见得中央和特区政府有任何实质和重大的退让。

即使雨伞一运动曾经如何地波澜壮阔、浪漫凄美,「运动尚未成功,港人仍须努力」,是雨伞一运动过後,香港支持民主的人士必须积极面对的政治现实。在这情况下,「後雨伞」的民主一运动,应该如何走下去,成为了下一个必须认真处理及极具争议的议题。

在「後雨伞一运动」的衆多争议中,当中一个经常讨论的议题是,争取民主一运动的手段是否需要「升级」或转型。 简单来说,就是是否需要改变,脱离和超越「和平与非暴力」的底线,用更「勇武」或激进的手段,来争取民主。有关「升级」的讨论,并非在运动过後才开始,在运动前和过程中,亦有进行,甚至被付诸实行。当中最受注意和最大型的一次,是在去年的11月30日晚上,由学联和学民思潮呼吁的包围政府一总部行动,但最後以失败告终。

提倡升级的原因和理据并不复杂,它的支持者的心情亦应被理解。首先,以「占领」为中心的雨伞一运动本身已是一个升级。 一个运动的形式已失去其效用,不能达到它的预期目标的时候,运动参与者追求运动的升级和转型,根本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在香港的民主一运动上,就正正是因为过去30年来,透过选票、议会内的抗争、无数次的和平集会和游行,均无法有效争取民主政制在香港的落实,才催生了今日的占领运动。因此,当雨伞一运动的支持者,眼见经过多日的占领後,当权者仍对他们的诉求无动於中,寻求运动转型及升级的心切,是绝不难理解。

所以,问题的主要关键并非是运动的转型和升级,而是这种的转变,是否真正帮助这场运动更有效地达到其目的。特别重要的是,今次的转型和升级,是从当初的爱与和平,走向以武抗武、以暴易暴的方向,超越了「公民一抗命」的底线,把运动的定位和性质彻底改变。在这改变下,是和目标及初衷愈走愈近,还是使运动失去动力及生命,是运动领袖必须要深思的问题。

 为何和平一抗争可成功

对於站在和平与暴力抗争的边缘,应该如何决定挑选这问题上,由两位政治学学者Chenoweth和Stephan合作的着作,Why Civil Resistance Works(《为何和平一抗争可成功》,见参考资料)中,他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的数据支持。

顾名思义,单从书名已经看得出,两位作者是绝对支持和平一抗争。这并非基於他们的价值判断或社会的道德考虑,而是实证研究发现,采用和平一抗争的运动的成功机会,远远大於使用暴力抗争的运动。作者分析了由1900年至2006年,全球共323次的大型抗争运动,他们发现和平一抗争的成功机会,比起使用暴力抗争高出近1倍。透过和平手段来争取目标的成功机会超过五成,相反,透过使用暴力的运动当中,有超越六成是以失败告终。而且,暴力抗争即使成功,也很有可能替国家的将来发展带来无穷的後患。在暴力冲突期间,在社会上留下的仇恨及伤口,将使这个国家难以步向一个稳定的民主政体,甚至失去团结,爆发内战。

在抗争运动上,和平远优於暴力的逻辑和道理绝不难理解。首先,极权政府的强项正正是武力上的绝对优势。运动的组织者如果选择以武力对抗,无异於用自己的弱项攻对方的至强项,是一种非常愚蠢的 「自杀」方式。在英国国力曾如日方中的时候,曾经有一句流行的说话,就是 「英国的海军是战无不胜的,所以不要和英国人打海战」。当中的道理,正正是抗争运动的组织和参与者,都必须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强项和弱点,在知己知彼下,才能争取运动的成功。

在Chenoweth和Stephan研究的个案中,很多暴力抗争的成功个案,也只因有外国的军事力量直接干预。但在这情况下,得到的所谓「胜利」,也往往是虚假和短暂的,只是把本地的独裁者,换上了一个外来的入侵者。

 强大广泛多元的群衆参与支持

在分析了所有抗争运动的个案後,Chenoweth和Stephan得出的最後和最重要结论是,在排除了外国军事力量干预等的极端个案後,归根究柢,所有抗争运动的共同成功因素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强大、广泛和多元的群衆参与和支持(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和平一抗争往往比暴力抗争优胜,是前者更能够得到绝大部分市民的谅解、同情、认同、接受,继而支持和参与。再者,对於一场本身是以争取人人平等、社会公义,及着重以理性讨论来解决社会矛盾的民主一运动来说,若选择用暴力作为争取手段,无疑是一种在价值上的自我否定及推翻,大大削弱运动的公信力和道德力量。

两个作者多番强调公衆支持的广泛及多元性对成功抗争的重要,因为当一场运动的支持者,只集中於某个世代、某个年龄层、某个阶级,或某种群体的情况下,在未能集结足够的力量带来所希望的转变的同时,社会只会产生更多的对抗和撕裂,这似乎是「後雨伞一运动」目前面对的困境。如何使运动的支持者变成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和运动所代表的理念能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遍地开花」,将是这场运动能否重拾生命力的关键。

作者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中文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参考资料

Erica Chenoweth and Maria Stephan. (2011)

Why Civil Resistance Works: The Strategic Logic of Nonviolent Conflict.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原文载於明报观点版


黄伟豪.jpg



作者:黄伟豪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



网载 2015-09-07 22:37:23

[新一篇] 【尚一專欄】陸港臺的死一亡經濟三角

[舊一篇] Why Civil Resistance Works 為什麼“公民抵抗”是有效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