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谈《了不起的盖茨比》:梦想幻灭后,会剩下些什么 推荐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一千零一夜


“这是一档我在深夜分享阅读的节目,在街头,在公交,在地铁,我们重读经典,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一本经典回溯一本经典,一千零一个夜,让我们渐渐找回读书的乐趣,让读书这件现在有点超现实的事情重回生活。”by梁文道



第一夜:《了不起的盖茨比》(一)





美国梦与《了不起的盖茨比》


每一个人都会做梦是不是?我们年轻的时候很多梦想,你问很多小孩儿长大要做什么,要当老师,要做警察,要做科学家,但是梦想大部分都会在我们年纪大了之后被忘记的,或者自己拿来当笑谈。就等于说有人讲过,我们每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曾经想飞,直到有一天很老了,七老八十拿着拐杖才忽然想起,最后我们都留在地上。


那做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想起来很多年前,我在中国南方某个城市海边的一个高校演讲,讲完之后答问环节了,有一个年轻人起来举手,他说:“梁老师我不是来问问题的,我是要你看清楚我这张脸,你要记住我的名字,我叫什么什么什么。”我觉得很有意思嘛,问他,这是为什么呢?他说:“这是因为你会发现有一天,我的名字,我的脸孔,会出现在杂志上,我会成为中国五百强企业排前几名的企业的领军人,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的老板,或者是CEO。”多可爱啊!我问他:“您这是其志可嘉!但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将来要干的那个企业,那个生意,它是干什么的呢?”他愣了一下,他说:“这我没想过。”


也就是说这个年轻人,其实他可能还没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或者自己要发挥的领域,他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他知道一件事儿,他知道他要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名字被人记住了,脸被人认清,身家万贯。这样的成功我们会说是一个俗世的成功标准,有人会觉得俗气,但不能否认,这是大家公认的一个标准,古往今来好像都是这样。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个国家,他整个国家的人,都在做着一个梦。而且他们还会标榜,我这个国家厉害,因为我们全部人都做着这样的梦,居然都成功了!


中国梦说不定是这样。但不要忘了接近100年前,还有另一个国家,也做过一场类似的大梦,那个国家每个人,都在做着类似的梦想。那个国家就是美国,他们的梦当然就是美国梦。”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大亨小传》,另一个翻译是《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它被认为是记录跟描述分析美国梦,最好的一本文学经典。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整个时代,一起在做着梦的感觉。它告诉我们,一个做着这样一个世俗成功梦的人,他是为了什么要有这样的梦,他的遭遇如何,最后当梦想幻灭之后,又会剩下些什么。”



道长选的版本是由台湾远流出版,来自他们和台湾师大译研所合作的“经典文学新译计划”丛书。



第一版《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封面,来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艺术家弗朗西斯·库加特的一副水粉画《凝空双眸》,当年小说完稿前,菲茨杰拉德就已提前预定了库加特设计的纸封,并且从中得到灵感,描写出广告牌上艾克伯格医生凝视的眼神,而库加特也几度修改,定稿封面。



《The Great Gatsby》留下过很多不同的中译本:《永恒之恋》(黄淑慎译,1954年)、《大哉!盖世比》(王润华、淡莹译,1969年)、《大亨小传》(乔治高(高克毅)译,1970年)、《大亨──凯士毕》(丁士奇译,1971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1982年)等


绿灯的隐喻





“绿灯是什么?他是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喻,盖茨比在他家的豪宅里面,常常会在他豪宅二楼的那个阳台,对着海湾伸出双手,仿佛要拥抱一个什么,拥抱什么呢?就是这个海湾对面另一个海角,上面一座灯塔它亮着绿灯。”





“那个绿灯就代表着,他的一个梦想。他常常想着这个梦想,他要达到那个方向,他要拥抱它,他一直往前伸手。


绿灯很远吗?我再伸长一点,我靠不近吗?我努力游近点,划近点,但是,这个海浪,这个浪潮会不断地把我们往后推。也就是说最后这个梦想,我们最终没办法达到,我们离它还是很遥远。这样的结尾恰恰说明了,这本小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有的梦,到了最后都会抛弃我们,仍然在远方。我们被时代的浪潮,被这个社会,被不可逆转的命运,把我们往后推得非常遥远。”



2013年最新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场战争改变了书的命运




出版后,菲茨杰拉德致电询问销售情况,得到的反馈不甚理想,他回复称消息令他“郁闷”,结尾更是“致您的,十分郁闷。”


“所有的内行人、评论家都说这是好书,但是它滞销。我们要知道,这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儿,为什么呢,因为它的作者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当年美国稿费最高的作家之一,是当年美国最红的畅销作家。他每个星期在一个杂志上面发表的短篇小说,是大受读者欢迎,那个受欢迎的程度,就跟我们今天的郭敬明差不多。


但是这样的一本书,他呕心沥血写成,他觉得它是毕生杰作,他要用这本书证明他是一个严肃的、伟大的小说家。但是那时候好像是失败了。”


“直到什么时候才被人认可呢?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战争造就了这本书后来的命运转折,五十年代之后,这本书声名见隆,终于奠定了经典的地位,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梦想成真了,他成了了不起的大作家了,但是这时候,其实他早就已经死了。


当时的美国政府干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儿。就是在二战期间跟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很多的平装书,寄到前线,给它的士兵,给美军去看。因为美军在前线作战,休息的时候没什么娱乐,就让他们看书,结果这时候很多士兵看到这本书,看啊看啊感动得不行了。他们甚至连写回家的家书都提到盖茨比了不起,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本了不起的小说。”


一瓶又一瓶的威士忌,一场又一场的聚会




“1920年代是一个什么年代?后来的人把它叫做爵士年代,在那个时代里面,整个美国经历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力上升,成为世界强国,富裕的不得了,那时候广告业非常兴盛,有全国广告,大家都只是想着如何购物,如何消费,然后拼命要赚钱,物价上升得很快,大家炒股票,炒房地产,你就觉得整个社会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向着钱走。”





1974年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1920年代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之后不久,当时很多人就觉得我们过去深信的所有的传统的价值观、社会的最基本的信念,全被动摇了。一场战争怎么能够死那么多人呢?我们知道一战它突破性的地方就在于,它居然杀了那么多跟军人无关的平民百姓,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这个世界怎么了?人类到底怎么了?”





“二战的士兵们看到这本书觉得感动,觉得打动他们,是因为通过小说他们仿佛预见到等待他们打仗完回到美国之后的,就是回到过去二十年代见过的那个世界。


那个世界是一个人欲横流的世界,是传统社会价值观崩溃了的世界。但是整个国家好像忽然都很有钱了,国家强大了,国家在做梦了,人人都有钱了,或者很穷的人都想着有天我要发财,我为了发财我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我为了往上爬,我从乡下搬到纽约去住,到大城市去,我力争上游,我能够找到我的地位,我能够致富,我能够成名,那就叫做美国梦。”





“一个物质世界的梦,一个价值真空的梦,这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它所存在的世界以及它所呈示的世界,以及留给我们今天后来的人,尤其今天的中国人的一个警告。”



凤凰读书 2015-08-23 08:55:22

[新一篇] 回憶童慶炳先生:莫言x遲子建x余華x畢淑敏 悼念

[舊一篇] 我睡詩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