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到底该做什么样的记录?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旅行的个人写作时代



对于一个喜欢旅行的人来说,今天是一个好时代。你足不出户,也能跟着人到处神游;而满世界的人都在随时出门,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人在玩,他们的记录随时为你通报着事无巨细的内容,从一顿饭到奇怪罕见的景观。


这真了不起。我们在这个时代之前的漫长时间里,只能看到寥寥可数的游记,一切想象力都只能根据文字和有限的图片来展开。如今却是新天新地,旅行随时都在直播,都可以把网络受众带入第一现场。


很难确切描述如今这个时代对旅行来说意味着什么,旅行本身或许还没被改变,但互联网的确完全改变了旅行类的图书。


行走的世界变化快


如今,中国年轻人的旅行热情已经极度高涨。十多年前,在国内自助旅行,你会发现广东人最多。一个段子是,那时在大理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各地游客;到了丽江,一半游客就变成了广东人;如果再驱车从中甸进入稻城,就剩下了广东人和老外。


十多年前,大家目击了携程的壮大,以及之后的去哪儿、穷游网崛起,也见证了上海的自助旅行人急速增加。北京上海的旅行者们一旦追上也不客气,直接向全世界的目的地发起了冲击。


到今天,旅行已经成为各大城市无数年轻人的主要生活乐趣。全民个人旅行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些年的中国,最大的特征就是变化极快。旅行也是如此,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年轻人的旅行方式已经呈现出极其多元的状态。我们通常所说的细分市场也完全形成。
一个人喜欢什么,他(她)出门上路也会寻找着什么。所以,各类主题式旅行都有着日渐庞大的拥趸。奢侈度假游,美食游,建筑游,探险游,疗伤游,亲子游,邮轮度假,目不暇接。去国外一掷万金的多了,非常自虐的暴走也比比皆是。


变化太快,连出门也开始要评估必要性。
可选择的方式太多,目的地太多,旅行也开始变得苦恼。


个人书写的意义

我每年都要接触大量的旅行人,浏览大量游记或旅行体验文字。这些人和他们的文字都充分表现出了个人旅行的特质,每个人都清楚表达出自己喜欢什么,选择了什么。

在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超高人气作者,他们的旅行博客或主题摄影每天都在吸引无数受众。很多偶像不断诞生,全民个人书写的时代已经来临。


同时,大量外国人来到中国,旅行,工作或者定居,国外的出版物也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关于旅行的各种可能性写作方式都已出现。和旅行相关的任何话题也都可以是话题兴趣点。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已经很难去分辨源头,个人化书写的热潮一旦开始,就演化为极其庞杂的信息流。


无数人的在网络上找到了自己的个人满足。个人化写作最基本的意义就是自我的表达。
这种意义从各个方面细微地消解着传统媒体的基石,消解着文字或出版物的严肃性。
个性被张扬,这的确是令人鼓舞的进步。


但回到我的出版策划领域,苦恼就随之而来:到底该如何从海量内容中来淘金呢?
当你面对着无数的博客,无数的论坛,无数的文字和图片,在这些足以淹没任何人的资讯中,如何找到那些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呢?人气固然是一种标准,但我坚持认为,一本有趣旅行书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依然是个性,依然在于一种独特的气味。


仅有华丽漂亮的图片,策划出版是远远不够的。
仅有漂亮的文字和个人感想,也是不足以考虑出版的。
唯有选择与众不同的个性,才是个人书写的理想涵义。


我自己也是个极度旅行爱好者,从图书出版策划角度来考察旅行题材时,我很快就定下了我的选择准则:我一直要找的,是永远不变的那一类独特性题材,是带着天然个性的内容。


未来的旅行书

去过那里,对个人是重要的。如何表达,对一本书才是决定性的。


我们曾经喜欢过的旅行书,多数来自及外国作者。无论是斯文赫定的探险,妹尾河童的旅行绘本,还是比尔布莱森的幽默,都是凭借一种特别的经历和独特的气质来吸引全世界读者的。即便是旅行指南,孤星也以其独特的定位和内容赢得了最大的粉丝群。


从这些年国内旅行书的销售状况来看,凡是影响力较大的书,都至少在一个方面满足了某种个性,具备了卖点。


当年带动了一种牛皮书风潮的《藏地牛皮书》,到同样精心制作的《柬埔寨五月盛放》,无不都是个性之作,也是个人书写的代表作。


我2008年策划推出的《老爸老妈去旅行》,也因为挖掘出了一种独特性而被读者们追捧。一对普通退休夫妇的勇敢欧洲之旅,吸引了很多人。我坚持认为这个题材是同时献给两代人的礼物,他们的旅行时一种具有勇气的举动。最后,市场的热烈反响证明我的判断。


我后来又策划推出了《迟到的间隔年》,一举进入各大书店和网站的旅行类销售榜前列,也是因为故事本身充满了一种令人喜爱的味道,作者的文字平和朴实,同时心理起伏和意外常常引发读者的悬念。这个题材本身就是极好的故事,何况还推出了一个新鲜的间隔年概念。


与此同时,我也放弃了很多题材,有的在网络上曾经引发了数百万的高点击率,有的摄影水平几乎是专业水平,但最终我还是觉得定位方面难以突破。定位之难,在于个性缺失。

优秀的旅行作品从哪里来?我相信无论是身边的人脉还是网络的传播,都能带来意外的惊喜之作。个人游记类的写作作品,我更喜欢台湾的几位作家,舒国治,韩良露和张国立等人,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我告诉我的朋友们,写游记应该更留意自己的风格和情感。


而攻略和指南,随着旅行方式的变化,也会呈现更多的变化趋势。即便会从纸质图书的形式转为更多的网络数字化形式,攻略和指南的细分市场也还是会增多的。未来的指南图书,其价值在于创新的主题式分类资讯,只要能找到自己的受众,那么市场是不必担心的。


我期待着更多有个性和文字表达一流的作品涌现出来,期待着让人爱不释手的绘本或创意旅行书出现。
我更期待中国的年轻人走向这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不畏惧。




Tips:

如果想要磨练更好的文字与情感表达,强烈推荐朋友们关注微信公号“世相”。

世相君对文字的感觉是超级敏锐的,读了会怀孕。


And

以后我们一起来聊聊大家都喜欢去什么地方吧?

也许我们可以一起策划有趣的旅行指南。尤其欢迎有表达野心的家伙。


朝南阳台 2015-08-23 08:46:38

[新一篇] 一個關于拖延癥的話題……

[舊一篇] 不看足球的你,如何懂得這一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