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 簡體 傳統 |
先说我是怎么看到【足记】这款应用的吧, 周五的时候,朋友圈里有几个朋友晒起了看似电影中长镜头似的图片,我一度以为是电影的截图,但通过留言发现这图片是自己拍摄的,因为加了滤镜之后甚是精致。但是回头我就把下载足记的事儿给忘了。 周六时,惯性打开了app store排行榜, 此时可以看到,除了市场上的主力玩家以及苹果的亲儿子们,足记这款APP已经赫然站在了总榜的第二名。出于对职业的敏感,下载了这款APP。这款产品,确实是挺有意思,大片模式下,使得任何图片通过他都会有种电影的戏剧感,总之我很喜欢,甚至,也帮足记在自己的朋友圈安利了起来(见下图)。很快,就有很多朋友问我这是啥APP,并且一两个小时候后,一些朋友已经用这个大片模式开始发朋友圈了。当然不仅仅我在安利,我的其他小伙伴不约而同在微博、微信上都体验了这款APP,如同前两天纯银做的那款生辰·光阴的魔法一样,因为喜欢、有趣,自传播就开始了。当天足记就冲到了总榜第一,直到今天。通过我的分享轨迹可以知道,一款APP引发自传播的最重要的属性就是有趣。 好了,话说回来。我们看看【足记】到底是从哪一天火起来的吧。 之后,排名算是有起有落,包括2月18号时候,孔连顺发了一张足记大片模式的照片。(在此类明星微博中,大家对如何拍出这种大片效果的提问与好奇特别明显。) 之后2月22号-27号,几天的垂直上升使得足记冲到了总榜千名以内,分榜44名(不得不说旅游类的竞争相比相机之类的算是轻松一些,以及能够良好的隐藏起自身的特点不易被竞争对手学去。将来我猜足记应该会更改到社交或者摄影分类中?) 从微博的互动来看,此时,安卓端小米的推荐起到效果,微博上与部分摄影师、设计师专门的人员进行了一些互动,目测已经进入此类部分人员的社交圈。从现在足记的使用人群看来,摄影师和设计师占了相当一部分,而这群人却又是社交平台上分享的主力,从这点使我隐隐想起了当年Instagram的推广方式。(至于足记是如何进入到这些摄影师与设计师的圈子中的,这应该就是背后操盘最大的秘密了吧?) 再之后的发展每天都是一个台阶,非常漂亮的曲线。特别是从3月8号之后。 我们可以看到,包括了数字尾巴的推荐、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何炅的转发,以及与黄晓明的互动,最重要的是无数摄影师设计师们的自传播。再后来的事看看大家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包括今天新闻,所有的媒体都不约而同的开始疯转足记的消息,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传闻的消息。 举朋友圈一个例子:据说足记这个APP,本再是两星期团队就要解散,无意中开发出这大片功能。本是做旅游图片社交的一个项目,却因为无心之举一夜成名,风投纷至沓来,服务器Down掉了n次,幸福来的如此突然。很多时候你所想的和你真正成的南辕北辙,无非就是在坚持一下。 这怎么可能呢,据小编所知,足记里的8个人,各个都是牛逼人物,他们做了这么多努力?会轻易的解散团队吗?这只是让大家正确分辨鸡汤而已。 关于足记的前景,有人羡慕,也有人担心,羡慕的是大部分人想复制他的成功,担心的是他只是一夜爆红,是不是想起了脸萌? 记得原来思考过脸萌为什么极盛而衰,最重要的是他缺少了一个沉淀的过程,一件事情如果突然从10分到了100分,那么就缺少一个长期的沉淀,除非拥有超人的产品运营能力,否则产品的不完善带来的爆红必然对产品是反噬的作用, 对于已经火起来的足记,被抄袭肯定是必然的。如何把当下之火烧向未来,这是足记团队分秒必争的问题。 当下,我只是把足记这款产品当成一款好玩的,充满逼格的滤镜工具。但当工具变成路边摊时,衰弱就是必然的。 看过最近足记的产品经理和团队的一些采访,还是挺喜欢他们团队的感觉的,希望他们能做出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要是操作牛逼些做成中国的instagram 那就算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了。 在这里我祝福他们,也希望中国能有更多充满创意的产品与灵感散发。 文|馒头 2076842171 本文来源于鸟哥笔记,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截图来源于应用雷达,周六早上时候的数据)
从传播路径上看,2月7-2月8号是特别的一天,足记从分类排名738名,飙升到了156名。通过探究他们的微博、微信以及谷歌搜索时,发现主要的原因是最美应用当天的推荐。
熟悉最美应用的同学应该知道,最美应用平均的美一下在50个以下,足记的在103下,相对而言是超出了平均水准一倍以上,排名飙升到旅游分类的156名虽然不需要多少下载量,但是产品的质量肯定受到了最美应用受众的肯定。从最美应用开始,足记完成了从零到一非常好的过渡。
鸟哥笔记 2015-08-23 08:46:2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