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1893年度事件:郑观应撰成《盛世危言》一书 | ||||||||||||||||||||
埃德加·斯诺在其《毛泽东自传》一书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段毛泽东的自述:
“我在十三岁离开小学,开始在田中做长时间的工作,帮雇工的忙,白天完全做着大人的工作,晚上代父亲记账。……我经常在深夜把我的房间的窗户遮起,好让父亲看不见灯光。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我当时非常喜欢读这本书。作者是老的改良主义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装备——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引进中国。”
尽管这一自述常被引用——作为《盛世危言》在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例证——但是,如果斯诺记载无误的话,那么,13岁的毛泽东其实并未读懂《盛世危言》。与少年毛泽东的理解恰恰相反,作者郑观应对晚清改革专注于引进西方的“铁路、电话、电报、轮船”其实持批判态度。郑氏急于要引进中国的,不是技术,而是制度,具体而言,是议会民主制度。 |
||||||||||||||||||||
|
||||||||||||||||||||
|
腾讯历史频道 2011-12-10 02:24:1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