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 编者按:这样的疲倦与无力感可能你也经历过:无论工作多努力,生活状况何时改善依然是个未知数。“越贫穷越工作”的口号与“越工作越贫穷”的现实好像构成了一个无限死循环,我们深陷其中,除了抓狂嘶吼再无他解。 听起来有些绝望,美国女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化身服务生,潜入美国底层社会,写就纪实作品《我在底层的生活》。一起读读秋叶这篇书评,如果读的过程中你没有小心翼翼,读完之后很可能倒吸一口凉气——那个死循环又被无情地戳到你眼前了。| 文/秋叶 先得说一句,这本书不知道是否是翻译的原因,言语不够流畅,而作者的原文,絮絮叨叨的废话也太多,但是这本书我依然推荐大家一读。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 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隐瞒自己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全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 不过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必须要有一部自己的车子,否则太不方便了。在美国养车成本真比国内便宜太多,这个有车族一样可以是穷人。 在这些地区,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一般时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时工作下来,也就是50美元,一个月工作25天也就是1250美元。 但是如果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这对一个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负担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样养车的成本,还有吃便宜且没有营养的快餐,一个月还得400~500美元买食物和汽油。 然后,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1000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紧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买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 好吧,把镜头拉回到中国的2014年,你会发现作者似乎说的不是1998年的美国,而是今天的中国。 这本书非常清楚明白告诉很多人一个事实: 仅仅靠努力,穷人是很难改变命运的。 要改变穷人的命运,除非整个社会为他们付出真诚的努力,而不是表面喊着要平等正义,其实把自己的一点点小幸福都建立在无数蝼蚁一样的草民没日没夜的工作基础上。 我们也许很难马上去做什么,但是我们至少看到穷人的时候,不会轻易指责你们为什么不去努力? 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往往是好的社会制度,比如公平的教育制度,在闹市区建立给穷人住的密集但是廉价的住房,比如给穷人也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给他们安全,其实也是让自己的未来更安全。如果太多的人陷入贫困而不能自拔,他们不会”寒门出贵子“,而是更可能变得对社会充满敌视。 当人处于绝望时,更愿意和别人同归于尽。别忘了,绝望的人很难伤害真正有权有势的人,他们只能伤害离他们最近的人。 《我在底层的生活》 作者:[美]芭芭拉·艾伦瑞克 译者:林家瑄 出版: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在美国,数百万的底层劳工终日工作,却只能赚得每小时6—7美元的最低时薪,他们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够走向成功? 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作者隐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去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的。她为此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力求贴近低薪阶层的生存实态。在化身底层劳工的这段期间,作者流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也遇到了许多拥有不同背景、个性迥异的上司与同事。作者将自己在基本生活线上挣扎的经历描述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现了底层劳工在薪资、住房、医疗、雇佣关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实态。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40:2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