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此心明(七) ---不一样的王阳明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龙场悟道 

b08fbd1agcaed364dc627&690.jpg

 龙场,是个一般地图查不到的小地方,在贵州西北的修文县,这里“蛇虺(音同“悔”)魍魉,蛊毒瘴疠”,分明是个动物世界,决不是居家旅游的好地方。并且当地的土着说的是标准的外语,而能说汉语的则“皆中土亡命”。阳明先生刚到的时候,当地人还不会盖房子,都住在山洞里,他因为没房子只好自己盖了个茅草房。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若是换成别人,多半就精神崩溃了,所幸王阳明不是别人,这里非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把他磨练成熟了,也让龙场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边远之地从此名留青史。 
 
初到龙场时,王阳明对刘瑾之事还未能完全释怀,诏狱之灾,阙下廷杖,钱塘诈死,这一番经历颇有几分黑色幽默,却是实实在在的九死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是“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王先生除了等死啥也不想了(“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于是,“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
  [object Object]跟着他来的人,没有他这种修为,纷纷倒下了。这些原本负责照顾他起居的人,现在还得靠他照顾。阳明先生现在虽然有了些道行,却不能给他们也拷贝一份“胸中洒洒”。他能做的也只有给从人们端茶倒水、煮饭炒菜,单纯物质生活的照顾是远远不够的,阳明先生担心他们郁闷,又给他们“歌诗”,他们还愁眉苦脸,就给他们唱家乡的小曲,讲笑话,终于让他们摆脱了疾病,摆脱了思乡之苦。 
 
这段经历又一次激发了阳明先生爱提问题的脑袋:“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在几乎没有任何物质资源的条件下--比如他现在身处的龙场,圣人会怎么对待呢?他只有继续打坐入静,希望能得到一个答案。这天半夜,突然传来王阳明的喊声“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仆人们吓了一跳--“都醒醒,老爷咋了?大半夜的,嚷嚷什么呢?”“准是这破地方把老爷逼疯了”,“不能吧,前几天照顾我们,还又唱歌,又说笑话的呢”。 
 
后来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当天夜里,阳明先生梦到孟子从台阶上下来,给他讲解《大学》,这才让他豁然开朗。孟老先生是否真的来指点过我们的主人公,各家说法不同,但是阳明先生后来讲解的一番道理确实和《大学》有关--“圣人之道,我性自足,应该向内求。《大学》里说的‘格物’和朱熹讲的‘格物’根本就是两回事,以前向外求道的路子从根本上就错了(“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接着,他默背《五经》中的话一对照,和自己刚明白的道理都吻合,求道三十年,悟道一瞬间,心头这一番滋味恐怕是难以言表的。司马迁若是晚生一千五百年,恐怕要在他那段“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名句后边再加一句“阳明谪而创心学”。这就是后人盛称的"龙场悟道"。

b08fbd1agcaed374f23e7&690.jpg

龙冈书院

 在苦苦求“道”的过程中,王阳明曾有过“悠悠百年内,吾道终何成!”的焦急,而今已经知“道”了,如何做到呢?他开始主动和当地人接触,跟他们学农活,还充分利用了在工部实习时掌握的建筑知识--教当地居民盖房子。相处时间长了,当地人慢慢发现,这个新来的驿丞为人和善,又爱帮助人,对他的印象都很好,于是,这些曾被视为野蛮人的“化外之民”,在王阳明面前没有了凶神恶煞,表现出来的只有醇厚朴实。他们见王阳明住的地方又窄又潮,就用他之前传授的建筑技术,在山坡上给这个驿丞盖了个“官邸”,反正山上的木料有的是。这里既是王阳明的住所,也是他的讲坛,名载史册的"龙冈书院"就是这么建成的。这个“官邸”没有花费几百几千万银子,自然说不上富丽堂皇,可是这是百姓自发自愿修建的,住进去的人不但身上舒服,心里大概更舒服。 
 
他舒服了,思州太守心里可就不舒服了,一个得罪了“中央领导”被降职的驿丞,在我的辖区聚众讲学,还骗取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拥护,有什么政治企图?这不是制造不和谐因素嘛!不行,捣毁他的黑窝! 
 
一拨人突然闯到龙场驿,要来“砸场子”。阳明已经练就了"动忍增益"的功夫,周围的当地民众看不下去了,干啥?欺负老实人?那可不行。太守手下们具体的挨揍过程不详,总之,最终的结果是铩羽而归。太守这个气--一群饭桶,我要派城管去,肯定不是这结果! 
 
黑社会不灵,那就打报告,他找到贵宁道按察司副使(贵州省检察院分管贵宁片区的副检察长)毛应奎,说王阳明不服当地政府管教,聚众闹事。偏巧这位毛副使也是浙江余姚人--王阳明的老乡,而且,此前王阳明曾为他的"远俗亭"写过一篇"记"文。于是,毛副使出面斡旋,一边在太守那里为王阳明疏通,一边让王去给太守道歉。 
 
阳明先生则给毛副使写了一封漂亮的回信,大意是:“我知道您为我出了不少力,但是道歉这事不妥,为啥呢?来砸场的都是那些狗仗人势的差役自作主张,和太守无关,当地群众因为看不惯他们的行为,自发揍了他们一顿,不是我指使的,所以说,太守没有羞辱我,我也没有对太守不敬,道什么歉呢?”这么一来,太守转圈丢了人,却什么也说不出。王阳明接着说,我住在这个地方,“瘴疬虫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我连生死一念都舍弃了,还怕啥?太守要加害我,我就当作是瘴疬虫毒、魑魅魍魉,怎么会因此而动心?最后的结果是“守惭服”。

b08fbd1agcaed3863c15d&690.jpg

 在阳明先生龙场生活这一幕中出场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徐爱,说他重要是因为他是阳明先生的第一大弟子,也标志着阳明心学正式开山了。只可惜他太短命。有一回他跟阳明先生说,他恐怕不能长寿,因为他去衡山玩时,夜里梦见有个老人轻轻抚摸着他的背,对他说:“你跟颜渊同德,还跟颜渊同寿(“尔与颜子同德,亦与颜子同寿”)。”颜渊是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孔子称赞其贤,只可惜短命,三十一岁就去世了,若是与颜渊同寿,自然不能长寿而终。阳明先生当时还安慰他说:“不过是个梦,你不要太耗神了。”结果徐爱真的在三十一岁的时候过世了。阳明先生很难过,并作《祭徐曰仁文》,记述了这件事。(未完待续)


刘翰青 2015-05-23 22:44:47

[新一篇] "知行合一"此心明(六) ---不一樣的王陽明

[舊一篇] 知行合一"此心明(八) ---不一樣的王陽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