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失败原因新解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明末风云人物李自成崛起芸芸之中,转战千里,鼎盛时拥兵百万,辖地数千里,一度攻克大明帝国京城北京,逼得崇祯皇帝自尽。一个新王朝大顺似乎马上就可以建立,但在在十余万满清和吴三桂联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步步失利,不过一年而时间,就灰飞烟灭。这是为什么?现在大多数观点认为:一,李自成没有巩固的根据地,是流寇主义;二,军纪并不严明;三,骄傲,缺少对敌人的了解和认识,主要是关外的满清;四是阶级局限性,嘿嘿,这最后一条似乎是所有不成功的农民起义领袖共有的。

  以上四点是不是站的住脚?说李自成没有建立根据地,确实如此吗?李自成何等人物,难道看不出这一点?我们不能低估李自成的智商。其实在襄阳决策时,李自成就采纳了顾君恩的建议,先取关中,以此为根据地,建立政权,补充兵力,然后进击山西,再取北京。看看当时的情况,陕西那个地方适合建立根据地吗?史书记载陕西人相食,应该不是太过分。人民为什么起义,多数原因是饥饿。李自成那么多军队,实在没有办法建立根据地。既然没有办法建立根据地,就只能流动作战,只能掠夺。李自成战争的目的就是掠夺。凡事有因必有果,李自成率军急攻北京,一方面是掠夺更多的粮食和钱财,另一方面是迅速摆脱中原地区的饥荒,否则就很难解释他为什么在北京烤饷,把一笔巨大的财富分配到士兵手中。至于军纪问题,就更值得商榷。元末朱元璋胜利了,可他的军队纪律好吗?如果好的话,就不会吃人了。如果好的话,朱元璋哪来那么多借口收拾那帮将领。第三点呢,胜利了,骄傲一点正常,人都会这样。但是李自成并不缺少对敌人的了解和认识,他调集了当时可以调集的部队开赴前线,可是,他的军队战斗力却是不怎么样,所以失败了。既然失败了,自然所有的负面言论全上来了。还有最后一点,阶级的局限性,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阶级是人构成的,是人具有局限性。李自成那帮人多数使农民出身,故土难离,衣锦还乡是很多人的想法。得瑟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关键是什么时候得瑟?天下还不稳定的得瑟,那不是拆李老板德台嘛!那李自成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军事上的失败是导火索。

  山海关战役,李自成没有集结绝对优势兵力,也是现实原因,他仅带六万来人出征,这次出征,他希望可以招降吴三桂。李自成可以攻占北京,并非全靠实力。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很出众。面对吴三桂的部队和精于野战的八旗兵,李自成已经处于下风。军事上的失败成了导火索,李自成部队隐藏的问题一下子全暴漏出来!

  第二,军队的腐败是定时炸弹。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国家立国之本就是军队。看一看李自成的部队干了些什么?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后,大批兵源加入革命队伍是很正常的。军队大扩充之后,如何整训部队就显得十分重要。军队扩大之后,素质降低,拥兵自重,不听号令,疏懒训练,内讧攻击等情况都可能发生。如何整顿这一切,使之成为一支强悍武装而不是一群军队化的乌合之众变成了首要任务。可是,李自成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来管。一群出生入死的老弟兄,开心一下,也不好管教。况且,李自成收编了很多其他起义部队,这些部队只服从于自己原先的主人,对于李自成的命令置若罔闻。明朝军队的恶习,李自成的部队很快学会了,而且还变本加厉。这些曾经受压迫的贫困农民终于翻身了,也开始压迫别人。这种军队在和平时期吓唬老百姓还行,打起仗来就不行了。政治上也如此,集团势力增强后,一大批投机分子也会混入革命阵营,窃取革命果实,鱼龙混杂。如何建立一个高效正确团结的领导机构,也是十分重要的。可惜李自成在这两面都失败的透顶。进入北京后他甚至不能有效地约束部下

  第三,缺少凝聚力是问题的核心。

  李自成经北京后,他忙着做皇帝,他的部队忙着抢东西。毕竟这么多人要吃饭。陕西太穷,不多抢点回去怎么过日子!这有点像关外的清政府,经常抢点东西过日子,没有再抢。几百年前,东北那地方也不怎么富裕。可问题是,抢东西没错,抢完东西要想想自己的本职工作,该干什么干什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啥叫凝聚力?这就叫凝聚力,要有一个目标。也可以叫战略方针。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方针,那就是没有凝聚力。看看李自成,他忙着做皇帝。悍将刘宗敏等人则花天酒地,忙着搞女人。以前是当官的搞老百姓的女人,现在轮到老百姓翻身了,自然也要尝一尝达官显贵和金枝玉叶的味道。“智囊”牛金星呢?坐着八抬大轿遍访同乡,大宴宾朋,俨然太平宰相模样。“沐猴而冠”这成语用到这里也很贴切!李自成的部队为了多弄点钱,对明朝官吏富户,按其等级规定银两数目,勒令其输银助饷。违者施以重刑。李自成在北京还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机构,由刘宗敏负责追赃助饷。前后共得银七千万两。这是什么部队?纯粹是得逍遥时且逍遥,快乐一秒是一秒的低等土匪!这样的一群乌合之众哪里有什么凝聚力。就算是败亡的明朝政府,凝聚力也比李自成的部队大的多。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不少明朝官员自杀殉国!仅从这一点看,明政府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李自成的领导团队缺少了凝聚力,形同散沙一盘。

  第四,没有具体可行的惠民政策是问题的关键。

  李自成的部队变成土匪兵,当然不会出什么惠民政策。他们想的就是搜尽钱财会陕西过日子!李自成的胜利太过突然,他没有作好统治全国的准备。这些暴民的暂时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政府的腐败!当时,明政府财政混乱,有些权利的人想方设法的克扣饷银。普通士兵没有饷银,自然不愿意卖命打仗!加上张献忠等牵制了明政府的大部分力量,这才使得李自成顺利攻入北京城。这些暴民被突然的胜利打蒙了,哪里想得到其他。最高统治者李自成的头脑也不怎么清楚!历朝历代,这个时候,应该安抚老百姓,安抚知识分子,安抚那些达官显贵,否则,怎么站得住脚。尤其是知识分子和达官显贵,其影响力不可忽视。李自成忽视的恰恰是这一点,以至于这三种人对于新兴政权恨之入骨!在李自成败退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士绅地主的任何支持,所以才一溃千里,最后身死“国”灭。

  第五,忽略了宣传教育这个根本。

  不管军队的作风如何,必须重视宣传教育!宣传教育让官员,士兵,百姓认同你这个新兴政权,并且有一种归属感。政权的巩固不单单靠武力,更要依靠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政权支持势力,树立新政权的权威和良好口碑。李自成的军队主要由饥饿的农民组成,他们造反的目的很简单:吃饱饭,住大房子,穿好衣服,玩儿漂亮女人。他们的宣传语多是“早早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样的宣传前期造反闹事还可以,如果用于巩固政权,就不行了。李自成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当然不知道如何应付建立政权后的局面。

  以上关于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我个人的看法,李自成已经成了历史,成了一面镜子。李自成通过多年艰苦的努力换来一时的辉煌,失败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令人叹息!这再次印证了那句话,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啊!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李自成这位搅动天下的风云人物注定不是安定天下的人物。没有他,清王朝入主中原还要晚上很多年!



综合 2022-01-09 19:03:58

[新一篇] 林語堂 論快樂

[舊一篇] 香港與清朝——阿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