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综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起步很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民族地区旅游。2007年7月,笔者通过《全国报刊索引》和《全国期刊网》数据库对研究民族地区旅游这个命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索引,发现在1987年至2007年6月期间,与此命题相关的文章共有5 277篇(具体数字见下表)。本文数据来源除了以上全国期刊资料外,还包括一些专着和论文集。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数量  42     31      46      52      39      52      60      166     187     158     187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数量  202    254     302     362     463     532     511     627     738     266

  一、民族地区旅游研究分期
  通过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和历年来所发表的有关民族地区旅游论文数量、内容等因素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学界关于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即起步期(1987年至1992年),渐进期(1993年至2000年)、调适期(2001年至2004年),繁盛期(2005年以后)。
  1.起步期。从1987年到1992年,研究多以经济服务为目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民族地区旅游是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期间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一些战略思想。
  2.渐进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各地再一次掀起经济发展热潮。一些民族地区积极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主要关注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旅游者)以及旅游影响等三方面内容。其中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最为集中,研究领域拓展到了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精品线路等)和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区纪念品和工艺品等)。
  3.调适期。2001年至2004年由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热,部分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不注意调研,缺乏科学规划,造成旅游资源重复建设,旅游产品商业化、庸俗化,旅游产业整体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同时,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衰退、破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事实。过热的旅游业对自然、生态、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这一时期学者们以理性的态度,下到田野做实地调研,运用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繁盛期。2005年以后,民族地区旅游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学者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民族地区旅游研究当中,民俗学、经济学、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领域渗透到了旅游研究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现象。同时,专项旅游课题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区域经济、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并立的局面。
  二、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主要范式
  1.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范式。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宏观地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可行性,倡导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提出了全局的和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的设想。后来又提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加强民族地区旅游理论研究、培育旅游人才、树立民族地区旅游形象等宏观开发措施。这些论述由于没有深入旅游地区实地作长期细致的调研,缺乏田野实证资料作支撑,讨论略显空泛,没有可操作性。早期民俗学和社会学都表现出了这种宏观性的研究。
  2.社会科学的微观研究范式。由于宏观研究无法解决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一些实际问题,一些学者对民族地区旅游作了一些微观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通过对民族地区旅游事项的详细调查,为宏观理论找出实证。这种将微观考察和宏观视野相结合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中的空泛议论、缺少实证依据的局限。但是,这种以实践验证理论的研究范式,容易将研究引向理论极端,而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少有实用性。
  3.人文主义的微观研究范式。以微观个案入手,运用各学科理论方法,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学者的介入,一些原属于学科的研究方法被广泛用来研究民族地区旅游。民族地区旅游个案研究呈现出新的局面:从村落进入,运用学科方法作详细而整体的调查分析,以丰富的和典型的实例来揭示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思考和检验前人的观点,进而尝试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三、民族地区旅游研究成果综述
  1.旅游与区域经济开发。第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开发战略研究。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早期学者多从经济开发的角度来看待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认为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李竹青在《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1] 中分析了旅游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旅游资源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遍的优势资源;旅游业以其低重心启动经济的先导性和高度关联的辐射带动功能,而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廖日裕和曾大伟在《略论把旅游业纳入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2] 一文提出了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战略思想。吴昌考、李培林、张佑林等对中南、川西北、云南、湘西等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开发作了有益的探讨。第二,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突出了区域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核心价值,强调了区域民族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政府在区域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区域协作的战略思想。李竹青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把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分为13个重点地区。2001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3] 明确提出了中国区域旅游(西北、西南、北方、东南四个片区)发展大思路。随后,学者们在此框架下,进行了区域旅游的研究,提出民族文化圈、经济圈等跨行政区的区域旅游研究,如林岚对闽东南畲族旅游“文化圈”的重建构想,云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对“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的探讨。第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成果。一方面,从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上着手,重点依据区域资源特点,进行旅游业现状分析和评价,论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其中黄少辉对海南少数民族专项旅游开发的研究,[4] 徐飞雄关于湖南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的研究,[5] 管宁生对云南丽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6] 等具有典型性。他们提出了具体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如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和立体的开发风格;加强民族地区旅游理论研究;培育旅游人才和树立民族地区旅游形象等。另一方面,对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研究和设计,包括旅游路线设计和旅游商品开发设计。首先,一些易为旅游者所直接感受的旅游产品——“民俗风情游”、“民俗村”等类似产品——完美展示少数民族风情。金颖若指出“集市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形式,[7] 梁敏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节日与旅游经济结合模式的初探,[8] 对这类旅游产品开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其次,从非物质文化层面开发旅游产品。在发扬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特色和满足现代旅游审美需求之间找到一个有机结合点。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人物掌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李坚的《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舞蹈文化传统》、金毅的《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作了此方面的研究。再次,旅游商品开发作为民族地区旅游的象征符号,既要强调民族文化特性,还要对旅游商品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
  2.旅游与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第一,民族地区文化开发新路的探索。学者们认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应该实施集中开发“亮点”和高起点、新思路的发展战略;突出文化的民族与地域特色;大力营造民族文化旅游的氛围和加强区域协作以求得优势共享。较为成功的案例是云南丽江,周智生以云南丽江为例,[9] 指出类似丽江的诸多西部多民族交错聚居区在文化旅游二次创业过程中突出自身区域主体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必须要重视非主体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各民族社区参与能力的塑造和培育都能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协调发展。孙九霞分析了节日在原生地直接展示和在异地进行移植性的集中开发,认为丧失节日民俗的民族由于旅游开发的需要而重新建构。[10] 第二,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保护。薛群慧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和马晓京的《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等都曾论述了旅游对旅游地的影响问题。刘红梅在《关于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11] 中提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民族文化保护措施,明确保护对象,正确分析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体系,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周星从1997年开始对黔东南的苗族民俗旅游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他的《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12] 专门论述了贵州黔东南的民族风情村寨游。他除了对如何开发和建设旅游村寨、旅游村所要具备的条件、民俗文化展示的逻辑等给予了独到的关注外,还提出对旅游带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如传统复兴、文化再生产、文化商品化、民族意识等。
  3.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第一,关于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误区的探讨。吴晓萍在《浅析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某些限制性因素》中指出,民族地区旅游业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民族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受到了威胁和破坏。李曦辉在《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认为,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收效不大的原因是体制、利益和结构三方面的深层制约。第二,生态旅游开发的有效探索。刘玉安等人以石河子地区为例,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出现、内涵及发展,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谢杰和李幼妮论证了我国西部地区绿色旅游生态景观战略,建议景观建设首先应该从保护和发展原生态入手,结合西部地区的发展绿色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优势,完善生态景观。和勇在《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为例》中认为,生态旅游产品应该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民族地区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应该认识自然生态的文化因素,重视保护民族文化资源。邓光奇进行了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对旅游与环境的理论基础、旅游与环境关系和环境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旅游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体对策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并对生态旅游前景作了预测。第三,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民族生态博物馆是把少数民族自然、社会和文化进行整体保护、传承和研究的生态博物馆。1998年,我国和挪威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梭嘎乡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李波对这个生态博物馆作了民族与生态社会研究。刘艳以贵州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对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的新思路,即将地方生态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的发展相结合,同时注入民间资本,由社区居民来管理社区文化、解释自己的文化并选择其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实现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笔者从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的发展轨迹、研究范式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可以清楚地看到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一方面经受着商业化、表演化、异文化植入等文化冲击,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正固守着自己的传统,极力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在任何情况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要避免走弯路,必须树立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全方位的协调发展观,努力实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收稿日期:2007-10-30
边疆经济与文化哈尔滨11~13D5民族问题研究刘安全20082008
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二十年/综述
A Summary of Research about Tourism in Nationality Atea in Recent Twenty Years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越来越受到包括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等学界的关注,学者们纷纷从自身学科特点出发,对民族地区旅游进行了研究。1987年至2007年间的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经过从单一向多元发展轨迹,创新了研究范式,取得了非常显着的研究成果。
作者:边疆经济与文化哈尔滨11~13D5民族问题研究刘安全20082008
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二十年/综述

网载 2013-09-10 22:00:57

[新一篇] 近20年來西方侵略對近代中國的影響研究述評

[舊一篇] 近二十年來辛亥革命研究綜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