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的动力和标志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十分深刻的转型过程之中。因而,社会转型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理论争论的焦点,本文仅就有关社会转型的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对于我们所经历的这场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有人把它称之为“文化转型”。从理论上分析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广义的文化完全具备这样的理论包容力;并且由于文化概念与主体的内在关联性,文化转型范畴确有独到之处。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使用“社会转型”而不是用“文化转型”来表征这场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更恰当。其根据如下:
  首先,文化范畴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意指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及其全部结果;而狭义文化则仅指主体的精神能力及其成果,主要指思想观念文化。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化多在狭义上的使用。所以广义的“文化转型”极易和狭义的“文化转型”相混。鉴于此,文化转型应严格限制在狭义上使用。
  其次,使用“社会转型”更有利于使理论的锋芒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更能突出转型的社会性和整体性。同时也有利于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原有范畴体系保持和谐一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社会转型”已经是学术界和社会日常生活中逐渐为人们接受和认同的概念。因而,社会转型范畴不会造成概念上的混乱,有利于学术的探讨和交流。
  虽然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一词在国内外大部分工具书中还没收入,学术界对此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以致于我们在论及社会转型的动力和标志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考证和说明。但它的使用范围已很广,目前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都纷纷使用它,且频率很高。这就迫使社会发展理论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
  社会转型是西方社会学对“转型”(transformation)这一生物学概念的借用。在生物学中,转型指“微生物细胞之间以‘裸露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形式转移遗传物质的过程”[1]。台湾社会学家蔡明哲在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一书中首次直接把“social transformation”转译为“社会转型”,并指出:“‘发展’就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转型与成长过程。”随着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演进,社会发展理论逐渐成了各门学科的热门话题。作为发展理论核心概念之一的社会转型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我们认为,社会转型包括任何一场质的意义上的社会整体嬗变。社会革命、社会变迁、社会改革都可以看作社会转型的形式。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描述这种转型的实质:(1)从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2)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3)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4)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5)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6)从伦理型社会向法制型社会转型。以上对社会转型的描述尽管全面却不深刻。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转型包含着三种内涵:第一,社会转型是包括器物层面、制度规范层面、思想文化层面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全方位变革。社会转型的基础是经济领域的转型。社会转型的核心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与重建。第二,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社会转型是社会基本矛盾演化的必然结果,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体即人的活动规律,一切社会规律的运行和实现都离不开主体的活动,而主体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因而,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体追求自己目的的结果。人类的文明程度越高,社会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社会转型的影响也就越大。第三,社会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转变和社会结构关系的性变是社会转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至此,我们可以把社会转型定义为: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体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全方位地变革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和社会结构关系的社会实践过程。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原有范畴相比,社会转型更强调社会变革的全方位性,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含量(如社会革命较侧重制度层面的变革);更加强调社会变革中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如社会改革范畴较侧重于对社会变革过程的描述);更加强调社会主体之主体性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如社会变迁侧重于对社会变革的自发性描述)。由此可见,社会转型范畴是原有范畴所不能替代的,把它提升为社会哲学范畴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有重大意义。
  三
  是什么力量引导着我们的这场社会转型如此进行?而新社会生成的根本标志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是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历代思想家们所关注的焦点。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在转型的动力上,它既与社会总体发展的动力相一致,又有自身的特点。在人类思想史上,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将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为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不断进化。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类知识的不断进化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结果。近代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将社会发展的动因归结为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因为它导致了人们对有限资源的竞争,社会必然以某种方式来适应竞争的环境,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人类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过渡,从而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毛泽东同志曾严厉批驳过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把中国革命的动因归结为人口太多的观点。与迪尔凯姆粗浅的分析不同,德国思想家韦伯企图用历史来论证他的理论构想。他认为,促使欧洲社会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因是15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由于新教伦理的传播,促成了与传统人格迥异的新人格,这种人格体现着资本主义精神,正是这种资本主义精神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生成。韦伯用一种精神力量解释社会发展的动力确有独到之处,但其偏颇也是十分明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应到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去寻找,而应到社会实践中去寻找。
  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社会矛盾演化的结果。唯物史观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紧紧抓住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并能够把上层建筑归结为经济基础,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抓住生产力这一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去解释和说明令历代思想家困惑不解的社会之谜。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这种根本的动力作用已为理论和实践证明。我们这里所关心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根本动力推动下的直接动力。这种直接动力就是社会主体改革实践活动。
  社会改革作为社会转型的动力是转型期社会主体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之刃直指旧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以经济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关系。改革是一种体现着社会主体主体性的现实物质力量,因而不同于人的自我意识的作用。光有人的自我意识是不够的,因为人的自我意识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精神动力。“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所以,为了实现社会转型必须依靠改革的实践去完成。
  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所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如何,完全取决于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可划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社会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变革这三种关系。人类从产生那天起就在不断变革着自己的社会结构关系,从而也就创造了不同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制度文明。当社会处于转型期时,正是各种社会关系整体地、全方位地变革时期。如果不变革这些旧的社会结构关系,“新人”和“新社会”就不能生成。而变革社会关系的直接力量就来自于社会改革的实践活动。
  既然改革推动着社会结构关系的变革,那么衡量改革是否成功亦即社会转型是否完成的根本标志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就是一种和谐的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利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社会结构关系的是否建立。这种社会关系在政治领域就是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在经济领域就是市场经济机制,在文化领域就是独立、自由、繁荣的文化发展机制。在现阶段,我们在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都相对滞后了。这也是转型期众多社会问题如腐败、文化枯萎、道德水平下降等等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目前,我们应当大力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这些都是关系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事,绝不可盲目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都迎刃而解。那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由此得到“无发展的增长”的教训也是惨痛的,我们决不可重蹈覆辙。从人的发展角度分析,社会发展是朝着人的主体地位提高的趋势演进的。社会主体有三种基本存在方式: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人类主体和个体混沌不分阶段、阶级社会群体主体吞没个体主体、社会主义社会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和谐发展几个阶段。在未来社会,个体主体和类主体有机统一,个人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我国目前所经历的这场社会转型过程中,要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压抑的个体主体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人的个体主体性。这不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人的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四
  社会转型必然包含着文化转型,不但如此,而且文化转型即思想文化的变迁对我们所经历的这场社会转型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原因在于,我们的这场社会转型是在缺乏思想储备和理论储备的前提进行的。时至今日,文化建设和理论建设的相对滞后已十分明显,这就不能不深刻制约转型的正常进行和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因此,我们研究社会转型的动力和标志就必须正视文化转型的问题。
  从社会转型的一般过程分析,文化转型可以起到先导作用。社会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它的转型与新思想、新文化的输入密切相关。一般地说,就社会系统内大部分群众而言,新的文化观念(包括新型的自我意识)不会自发地产生。列宁对此曾指出,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不可能在工人内部自发地产生。而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知识分子和思想英才由于他们对以往文明成果的学习和把握,由于他们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他们能够深刻触摸到社会变革的脉搏,因而他们就有可能提出不同于一般群众的新型文化观念和新型自我意识。这些新型文化观念和自我意识经过传播和教育,很快就会为群众所掌握,从而产生冲击旧的社会结构关系的巨大改革力量。这是文化观念变革起先导作用的一种形式。文化观念变革给社会转型以先导作用的另一种形式是一个社会系统以外的新文化观念的输入。人类文明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民族的历史”、“国家历史”逐渐纳入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社会的转型就不可能脱离世界历史的发展而独自进行。对此,马克思反对黑格尔用“世界精神”来臆造世界历史。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世界历史的形成,无非是建立在生产力普遍发展基础之上的各民族之间普遍交往的结果。在这种交往中,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文化观念,完全可以对较落后国家的社会转型起先导作用。回顾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可以发现,在1949年建国之前,中国人民在扑面而来的外国文化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迅速地使其中国化。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走出了受剥削、受压迫、被奴役、不独立的困境。建国后,我们的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引导下发展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在努力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构建自己的发展理论模式。可见,在中国近现代历次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观念的先导作用都是十分明显的。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对人之存在方式和优化的存在情境的重新设定。文化是社会整合的粘合剂和扩大延续的中介,因而文化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联系和结合的方式,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结构关系。文化观念的基础是真、善、美等价值观念,是关于人之行为的超前反映。又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结构是一个主一客结构,人总是先思想而后行动。因此,新的文化观念一经为群众所掌握,就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社会转型的前奏。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扫清了人们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障碍,使人们能正确认识历史的进程,自觉地充满信心地从事改革旧的社会结构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旧的文化观念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失去了市场,旧的社会粘合剂也越来越松动,社会越不断分化并努力朝着新的社会整合模式发展,社会也就开始处于转型之中。
  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人不但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理想性的存在。这样人不但要过一种现实的感性物质生活,而且人还要过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性精神生活。这种精神生活不同于物质生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人对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的可能性理想世界的把握。这种把握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对理想性人格和人之存在情境的不懈追求和建构。正是这种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构成了人之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社会是扩大了的人,是人和人的有机结合。所以社会转型就更需要文化提供的观念形态的实践目标和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括人们的政治理想、经济理想,也包括哲学、宗教、艺术、伦理等文化理想。文化理想的核心是一种高级的理想人格,是人类精神的升华。文化转型的支持是社会转型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是一种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文化理想产生于人们对现实世界中人的实践和存在方式的不满足,因而它对现实往往持一种理性的批判和反思态度。所以它又是人们不满足于现状的精神表现。
  我们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大部分国民已经解决了基本生存需要的温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社会转型的目的就不应当再是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理想,而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理想。千万不要认为,只要激起国民强烈的功利欲望,我们的社会转型就能完成,我们的发展理想就能实现。所以,现阶段新型人格的塑造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不单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于这种新型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市场经济仅是一手段性的东西,真正的目的是人。
  文化转型还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衡量社会转型的根本标志是新型的社会关系是否建立,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是否改进。除此之外,人们的文化观念是否改变,新人格和新的自我意识是否形成则是社会转型的文化标志。新文化和新人格的形成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固然是以社会结构关系的变革为基础,但却具有自己独立的转换机制。不要误以为,只要完成了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的建构,新人格和新文化就会自动组成。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失去文化的依托和支持。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不能不说与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有关。
  社会越发展,它的文化含量就越多,因而文化建设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
  [1]《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54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52页。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生。通讯地址为北京市8627信箱2号楼603 邮编:100015〕
   *社会科学辑刊沈阳21~25C4社会学庞景君19951995 作者:社会科学辑刊沈阳21~25C4社会学庞景君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58:59

[新一篇] 社會轉型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危機與對策

[舊一篇] 社會進步的實踐性和實踐尺度探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