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是普通中学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历史教学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经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对于弘扬祖国历史的优良传统,继承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和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发展,都同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因此,学习历史课程,有利于学好其它各门课程。重视历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学历史教育的地位逐渐恢复,历史课程的设置逐步完善,历史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目前中学历史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重理轻文的偏见在教育实践中根深蒂固,影响着历史学科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中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大大滞后于学术科研,教育教学理论又往往脱离中学教学实际;教学与教材、教学与考试等各种矛盾还十分突出……所有这些,都束缚着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探讨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地位,改进历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已经很有必要。本文拟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对十几年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及其有关思考试以述之。
一 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
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科发展水平所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教学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主要包含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它是国家制定和颁发的关于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工作具体安排的指令性或指导性文件。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历史学科的设置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1950年到1957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7个中学课程计划,都规定历史学科在初中和高中6个年级开设,每个年级每周开设3个课时,历史课时占课时总量的近10%,仅次于语文、数学和外语3科。1958年,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将历史课时数减少了1/3;1963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课程计划,规定历史课只在初二、初三和高三3个年级开设,课时仅占中学课时总量的4.5%;“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历史课被取消。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正式恢复了中学历史课。历史课在初二、初三和高一3个年级开设,每周共有6.5个课时,仅占中学课时总量的4.3%。1981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历史课在初一、初二和高一3个年级开设,周课时数为8课时,占中学课时总量的4.8%。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高中历史必修课由在高一年级开设改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开设,课时数由每周3节增为每周4节,在高中必修课时总量中所占比重由4.6%上升到6.1%。《调整意见》表明历史课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有所加强。80年代后期,国家教委开始制订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试行)》,规定三年制和四年制初中的历史课均在初一、初二、初三3个年级开设,每周7课时,分别占学科课时总量的7.6%和6.5%。这说明历史课的地位在初中也有所加强。1995年,国家教委又制订了和九年义务教育衔接的新的高中课程计划(送审稿)。新的高中课程计划将学科课程明确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规定历史必修课在高一开设,每周3课时。历史学科在必修课中的比重下降,课时数仅为总课时数的5.5%。由于课时减少,历史必修课只能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只有少数侧重文科的学生才能选修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这意味着绝大多数高中学生不能受到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历史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其消极影响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突出。
教学大纲也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际通用的名称。50年代我国学习苏联改称为“教学大纲”,并沿用至今。教学大纲是各门学科教学的具体规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课程计划制订的关于学科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及其结构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具体要求。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五六十年代,我国先后制订了4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文革期间”,在“打倒一切”和“彻底否定17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极“左”口号下,中学历史课程被取消,历史教育内容被“党内路线斗争史”、“儒法斗争史”和各种大批判所代替。1978年,教育部印发了第5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由于课时偏少,教学大纲规定在初中只能教授中国历史,在高中教授世界历史。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基本未能列入教学范围。教学大纲的编者们曾以极大的胆识进行拨乱反正,力图恢复历史学科的科学面目,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学科知识体系仍然不够完善,甚至多少带有“左”的痕迹。这同后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不能适应。1986年,教育部又印发了第6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在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教授中国历史,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教授世界历史;中外历史教学内容的下限均延至本世纪80年代;近现代文化史的内容仍不列入必修的范围。由于课程计划没有变化,课时没有增加,而教学内容却增加了许多,新大纲只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压缩、调整和补充,因而其学科体系仍然比较陈旧。1990年,国家教委对历史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其中,初中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要求;高中则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安排在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教授,世界史改在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教授。另外,在高中还增加了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供高三文科学生选修。1991年,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的指示,国家教委颁发了《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和《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等文件,作为教学大纲的重要补充。这在当时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切实加强中小学历史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纲要》的基本精神,后来被体现到新的教学大纲里。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规定,在初中一、二年级教授中国历史,三年级教授世界历史。新大纲注意吸收十几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对学科知识体系作了较大调整,扩大了社会经济、文化史的比例,增加了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义务教育大纲第一次把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纳入教学内容的范畴,使大纲对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明显加强。1995年,国家教委又审查通过了和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送审稿)。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在高中一年级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必修),在高中二年级教授世界近现代史(文科选修),在高中三年级教授中国古代史(文科选修)。新的高中大纲根据义务教育后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征,根据我国历史学科发展的现实水平,力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这就是在初中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生产斗争、典章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注意反映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突出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世界史由分散到整体的基本趋势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新的高中大纲还以更科学更准确的表述,规定了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要求,反映了当今教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水平。总之,90年代制订的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学科体系的构建,都注意融会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把唯物史观作为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努力体现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要求的有机统一。
教科书也叫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是学科知识等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和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扩大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文革”后第一套中学历史教材。其中,初中《中国历史》4册,高中《世界历史》2册。由于当时学术界的拨乱反正尚未完成,“文革”影响犹存,历史课本中农民起义、革命战争和毛泽东的着述占了很大篇幅;世界史的体系和观点也比较传统;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也不够全面和公正。后来这套教材几经修改、初充,逐渐完善和定型,确立了它在中学教育中的权威性。198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1986年的历史教学大纲,对教材作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和修改。初中《中国历史》由4册改为3册;主要删去一些关于古代农民战争和近代革命理论问题的内容,简化了对历史事件具体过程和历史意义的叙述,增加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部分重要史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4章教材;新编的初中《世界历史》全一册,由于是高中《世界历史》的压缩本,内容显得太多太深,不太适用于初中教学,中学教师意见较大;高中《世界历史》主要增加了“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一章和二战以后的世界史2章,并对部分章节的内容作了删减。这套教材虽然变化较大,但由于是在原教材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调整,其基本框架体系和许多重要观点仍然比较保守,知识更新的步子不是很大,对教学改革没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1990年,根据调整后的高中课程计划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作为高中一年级上学期的历史课本;原《世界历史》上下册改印成3册,分别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使用。由于《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编写仓促,知识体系不完整,内容比例不合理,作为教材很不适用,所以两年后不再出版。199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对高中教材作了一次调整,这就是把《世界历史》的古代部分删去,改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下册,在高一必修;重新编写了《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在高二必修;新编了《中国古代史》课本,供高三文科学生选修。至此,高中历史学科基本有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教科书。80年代末,在国家教委提出的“一纲多本”的原则指导下,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工作开始进行。1992年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四川、广东等地有关单位编写出版的多种历史课本先后通过国家教委的审定,开始在全国各地正式使用。各种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根据教学大纲都编成6册,其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为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在初一使用;第三、四册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在初二使用;《世界历史》两册在初三使用。在教材体例上,各种版本不尽相同。实行一纲多本,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一件大事,它彻底改变了几十年来中小学教材一花独放的局面,初步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这有利于通过竞争机制促进中小学教材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有利于不同办学条件和水平的地区、学校根据各自实际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因材施教,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现有几种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还存在一些不足。从体例形式看,大都受传统框框的制约,显得僵化、呆板和守旧,难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缺乏创新性和弹性,难以对教学改革产生多少启迪,难以使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具体内容看,教材同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能完全吻合,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目标要求体现得不够全面和充分,其中能力培养问题尤其不够突出。上述问题,不能不说是有的教材在推广和使用上受到局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教委的主管部门在宏观上应加强课程计划制定、教学大纲编订和教科书编写三者之间的协调、沟通和交流,以便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教学大纲的编订者和教科书的编写者在微观上都要认真研究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学科的学术科研、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的成果,以便使教学大纲和教材都能比较全面地、恰当地反映学科发展水平并促进教学改革。
二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活动是学校完成各种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和最基本的方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历史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不断加强,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十分高涨,长盛不衰。所谓教学改革,就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既定的教学目的,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各种教学制度进行必要的扬弃、修正和更新。
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教学观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感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的授受关系。这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以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就是传授、灌输为主。传统的教学思想显然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能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使身心得到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应该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合作关系。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和生存,不断提高其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和探索,先后创造、总结出几十种具有一定新意和优良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
(1)三段式教学法。也叫读理练三段教学法,就是把一堂课分为指导阅读、整理知识和课堂练习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和读理练三段教学法相似或相近的,还有读讲练三段教学法,读评练三段教学法,自学、精讲、解疑三段教学法,细读、精讲、实练三步教学法,读讲议看练五字三段教学法,两点三步教学法,等等。
(2)四段式教学法。就是把一堂课划分为学生阅读、教师讲授、课棠提问和作业巩固4个阶段的教学方法。还有一种读议讲练四步教学法,也叫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教学法,这是把学生阅读、课堂议论、教师讲授和习题训练4种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所形成的课棠教学模式。和四段教学法相近的,还有读讲析练四字教学法、启发式四步骤教学法,等等。
(3)五段式教学法。就是把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复习提问、自学讨论、归纳小结、巩固练习、处理作业5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和它相近的有一种五步教学法,其程序分为回忆复习、导入新课,设疑问难、指导阅读,师生讨论、穿插讲述,提炼要点、理清脉络,作业练习、巩固知识5个步骤。还有一种称为“逆反教学法”的,是将传统的教学程序作某些逆向变动,依次为自学、作业、评议、讲解、巩固5个步骤。
(4)六步教学法。就是把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复习导入、自学、启发、练习、作业、总结6个步骤的教学方法。还有一种设疑导入教学法,也把课堂教学过程分成6个步骤,即提问复习,定向导读,阅读、感知、分析、质疑,议论发言,教师讲述,课堂练习。
(5)六课型单元教学法。也叫最优课堂教学方式,就是把教材内容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依次采用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和小节课6种课型进行教学。和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相近的,还有一种学导式单元型双循环教学法,把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引导、自学、启发、单元复习、小节5个环节,其中单元复习为第一个循环,各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总复习为第二个循环。
(6)程序教学法。这是借鉴外国程序教学法的经验,把课堂教学过程分为组织教学、联系旧课导入新课、把本节学习要点告诉学生、展示作业指导学生自学、答疑、串讲、提出下一节预习要求7个步骤。后来,又有一种综合程序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为新课导言、展示作业、指导自学、讨论作业、串联讲授、质疑释疑、要求学习7个步骤。
(7)目标教学法。这是国外目标教学理论和“掌握学习”策略运用于历史教学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法,其主要程序包括编制目标、达标教学、测试目标、矫正教学等步骤。其中编制目标(定标)是目标教学的关键。有的实验者依据布鲁姆提出的分类标准,把历史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等层次;有的实验者则依据历史知识的特点,把历史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归类列举、填图列表、问题解答5类,等等。
(8)结构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的线索、网络,进而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还有一种知识结构图示教学法,采用图表示意的方法来表现知识结构,使历史知识结构更加形象和直观,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9)图示教学法。是以图形、图象或表格为主要方式,揭示历史事物的现象或本质的特征,激发学生思维,使其更好地撑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图示教学法属于同一类型的教学方法还有:信号图示教学法、概念系列图示教学法、纲要信号教学法、网络纲要信号教学法、线索表解教学法、多维信号示意教学法、总体图表教学法,等等。
(10)问题教学法。就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问题进行教学的方法。这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然后在教师指导或帮助下解答问题;二是教师只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
除上述10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外,还有立体教学法、多层次教学法、史话教学法、编卡教学法、提纲教学串联讲授教学法以及各种各样的复习方法等。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这些重要成果,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这一特殊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了过去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呈现出一种新型的导和学的合作关系;二是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和动手,加强了能力培养;三是重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直观性,优化了课本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在其深度、广度和力度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着不少缺陷和不足。其一,教学改革主要局限于教法方面,要么是一招一式的标新立异,要么是课堂程序的变换调整,这就很容易使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其二,改革者不注意知识更新,忽视教学内容的改革,甚至认为教学内容等于课本知识,教学改革就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课本知识,这就使教学改革受到现行教材的严格限制,教材的缺陷也就决定了教学改革的缺陷;其三,多数改革者对教学手段的更新兴趣不大,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而是迷恋于“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之中;其四,对教学评价的改革重视不够,不能主动探讨各种教学评价的目标和方式方法,不能积极利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来支持和推动教学改革,而对于诸如评课、考试等形式的评价活动采取消极被动应付的态度,等等。这些问题在认识上的根源,就是对教学改革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完整,认为教学改革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编订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事,中学教师则无能为力;教学评价是学校领导和各级教育部门的事,中学教师只是被评价者。片面的认识必然导致教改实践的片面性,这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要使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出现新的局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广大历史教师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从整体上认识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评价的改革有机地统一起来,从根本上变革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只有教学内容发生变化才能引起教学方式、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教材改革确实是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不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全部内涵,因为教学内容至少包含着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等多种因素,是这些因素的统一体;而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主要是展示了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其具体内容而已,其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只是隐含其中。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内容伴随着知识的掌握物化成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这一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改革教学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增删性的加工,必然要把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体现进去,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再者,由于受到教材体例、篇幅和编者水平、爱好的制约,教材和大纲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或偏差;由于时间的推移,教材、大纲同学科发展水平也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更加要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吸收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知识,对现行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正。这是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另外,教材的改革也非常需要教学改革的推动。只有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发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正确的改进教材的意见,才能不断提高教材的水平和质量。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也是历史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中学历史教学和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和基础,能力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只能依附于知识并表现在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等活动之中。一般说来,对知识的认识、把握程度愈深,其能力水平的层次也就愈高。因此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深化知识。中学历史学科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几种基本能力,其中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深化。
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正确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把握教学规律,弄清教学过程诸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教学方法是师生教学活动的方式或形式,其中讲授和练习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类教学方法,一类以教师活动为主,一类以学生活动为主,讲与练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是教学方法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它受制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只有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学方法才具有实际意义。如果把教学内容仅仅看作是知识或以知识为主,那么讲授和练习都必然以学生获取知识为目的,讲和练很可能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或题海战术;如果教学内容是以能力为主的,那么讲授和练习都必然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讲和练只能是富有启发性的高效率的精讲精练。因此,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是讲和练的机械相加或组合,更不是讲、练脱节,而是讲授、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发展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是讲、练、思的融合,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应自觉把各种能力训练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贯穿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之中,使讲授、练习、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都成为培养能力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主张中学历史教学应该采用“导学式结构教学”的模式。“导学式”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给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答题以富有启发性的指导;要求教师的讲授与学生思维训练同步,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统一起来,学生的其它学习活动包括习题训练也要同思维训练结合进来,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思,讲、练、思融为一体。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方式,是历史知识的精华,是历史学科教育内容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历史知识结构才算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体系,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才有物质基础和依托。
(作者系临沂市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
历史教学津28-32G32中学历史教学陈庆军19961996 作者:历史教学津28-32G32中学历史教学陈庆军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