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经济学的科学性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国经济学的改革,离不开对其它经济学说的评价和借鉴。其中,评价又是借鉴的前提,只有正确地评价才能做到正确地借鉴,而评价正确与否的关键是对经济学科学性认识和把握的如何。因此,首先搞清什么是认识的科学性和什么是经济学科学性问题,应该是正确评价的起点。
      一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所谓认识的科学性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科学性就是认识的真理性,科学性即真理性。纵观人类认识的发展史,既是真理的发展史,也是科学的发展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科学性认识,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1.人们的科学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对于社会的科学性认识更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实践。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注:《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一卷,第283页。)科学性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还表现在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科学性与否的唯一标准,即使是科学的猜想或假说也只是在被实践证实后才能认定其科学性。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也只有在科学实践中发现了以后才能被证实其科学性,在这之前只能是一种可贵的猜测。
  2.人们科学性认识的历史性特点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因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以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注:《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一卷,第283页。)所以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的永恒真理和终极真理。例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科学的,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关于空间的眼界也不断扩大,空间的无限性才是真正的科学性认识。
  3.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认识是主要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的社会实践。但其他的社会实践形式,如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等社会实践也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在阶级社会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注:《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一卷,第283页。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对社会的认识,总是要受到一定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更不存在超阶级的、共同的科学性认识。众所周知,封建主认为自己的特权是“天命”决定的;资本家认为利润是他的资本带来的;工人认为是劳动创造世界。由此,封建主、资本家和工人对社会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是不可能有什么共同的认识的,而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才能对其认识具有科学性。
  综上所述,评价认识的科学性离不开实践的、历史的和阶级的观点,脱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谈什么科学性只能同谬误同行。
      二
  首先明确两点:其一我们的讨论对象是理论经济学,即政治经济学。其二肯定经济学在总体上是一门科学。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经济学是对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和经济本质及其经济发展规律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认识的学说,其认识的真理性也就是经济学的科学性。经济学的科学性同认识的科学性一样也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1.任何具有科学性的经济学都是对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一定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致命弱点是:不把一定生产方式下的实践活动当做经济理论的来源,而把经济理论看作人的“永恒理性”的表现,这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在他们看来,新的科学不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关系和需要的表现,而是永恒的理性的表现,新的科学所发现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不是历史地规定的经济活动形式的规律,而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它们是从人的本性中引伸出来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三卷,第190页。 )“从人的本性中引伸出来的”经济理论当然是不会符合实际的,也不可能具有什么科学性。
  2.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因为“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三卷,第186页。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关系的变化,人们对生产、交换和分配等经济活动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化。旧的理论或被放弃,或被丰富和完善,或被新的理论所取代,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新陈代谢规律的表现。由于不同的经济学说有否科学性和科学性的程度不同,因此,所表现的历史生命力也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不仅为人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提供了锐利武器,而且也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诸如: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的理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的理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实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属于“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三卷,第187页。)。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3.经济学的科学性是要受阶级性制约的。因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的学说,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不同阶级的不同经济地位决定了对一定的经济关系的认识是不同的,而将其这种认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经济学也必然会表现出阶级性。迄今,经济学主要是两大类型,即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无产阶级经济学。由于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能正确认识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上的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别是能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必将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代替的客观规律,所以,无产阶级经济学具有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特点。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违背历史的发展方向,所以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便极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极力否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过渡性,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一般不具有科学性,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说,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二卷,第212页。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的伟大代表大卫·李嘉图早已给“还能够是科学”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划上了句号。在历史上,从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而变为统治阶级那时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二卷,第213页。 )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界有人极力推崇当代资产阶级西方经济学,并要人们象马克思当年对待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那样来对待当代西方经济学,进而要以当代西方经济学为其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究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发展还背叛?不可否认,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庞杂体系中,确实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某些合理成份,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但不能以此而否认其基本理论和基本理论框架的庸俗性。
  概括起来看,经济学的科学性应该是其实践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科学地反映各个历史阶段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沈阳28~29F11理论经济学李贤成19991999 作者:辽宁教育学院学报沈阳28~29F11理论经济学李贤成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56:48

[新一篇] 如何評價毛澤東[*]

[舊一篇] 媽祖文化的人文價值及其遺產保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