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关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综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客观运动过程,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是客观存在。发展与衰落是事物存在、运动趋势的两种背向运动。城市“是直接从生产中得来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一个社会文明载体。因此,它与其他客观存在物一样,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同时,它与其他事物一样,也必然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变的历史过程。城市的衰落从本质上讲代表着一个城市发展周期的结束。
  综观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现状,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中国大陆出版的有关近代城市研究的专着和资料集达500余部,相关文章上千篇(注: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这些研究成果涉及近代单体城市研究、近代区域城市研究、近代城市整体研究、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研究,还包括近代中国城市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突破性进展等诸多领域(注:何一民:《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第330、331、336、338、307页。)。随着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关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研究也已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已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某些研究已具有突破性进展。在此仅就近十年来的研究状况略陈管见如下。
    一、关于城市“衰落”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
  关于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截止目前其研究成果甚少,所能见到、且较为全面地阐释这一问题的,仅有吴相利的《论城市的衰退与复兴》。吴文认为:所谓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衰退现象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在文化、社会、建筑及经济等方面出现的停滞、倒退和衰减,亦或是在与其他城市比较过程中地位的降低等。”(注:吴相利:《论城市的衰退与复兴》,《绥化师专学报》第20卷第3期(2000年9月)。)他认为,城市的衰落现象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相对性与绝对性:一个城市如果其经济实力规模及人口规模数量在发展中减少了,这就属于城市的绝对性衰退;一个城市从经济及人口规模上看虽然都有所发展,但从区域内城市之间比较上看,由于诸种因素作用,其发展速度会低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速度,其在区域内城市中的地位作用下降,属相对性衰退。(二)暂时性与永久性:从时间上看,有的城市衰退只表现在某一个较为短暂的时间内,在历经三、五年的建设后很快扭转了经济衰退局面,并在恢复了原城市发展水平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有的城市衰退表现出阶段性,如西方国家城市发展受经济危机周期影响存在着周期性阶段性衰退现象;城市本身也因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而存在着阶段性发展问题,加之更为复杂原因的影响,使城市发展与衰退相交替进行。(三)整体性与局部性:城市的衰退有的表现在城市的全局,即整体性衰退,就是一个城市的决定性因素衰退或因素全面衰退,导致城市全面衰退;有的城市可能只是某一方面衰退下去,更多的城市衰退是表现在城市的某方面内容上衰退,体现出城市发展过程中有规律性的新陈代谢现象。(四)突发性与渐发性:有的城市开始衰退时速度比较快,形成突变,使城市发展遭受巨大打击;然而更多城市的衰退是渐进性的,需历经十几年、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才能在渐变积累过程中产生较为明显的衰退现象,这属于渐发性衰退,它在城市中的反映是经常而普遍的。(五)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时城市的衰退是普遍的,涉及大量的城市同时发生衰退,城市人口规模大幅度下降、城市经济萎缩;在城市普遍表现出较好发展势头的情况下,也可能有一些城市受个别特殊性因素影响表现出衰退,这为特殊性衰退现象,它是由特殊性原因引起的。(六)可调性与不可调性:有的城市的衰退是可以进行调节减缓的;而有的城市的衰退从当时当地条件来看,则是不可以调节的。(注:吴相利:《论城市的衰退与复兴》,《绥化师专学报》第20卷第3期(2000年9月)。)此外,作者还对导致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衰落”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二、关于近代中国城市衰落的宏观性研究
  近十年来关于近代中国城市衰落的宏观性研究,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也取得了部分研究价值较高的学术成果。(一)章开沅、罗福惠主编的《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一书中,通过对近代中国工业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具体分析,用中外对比的研究方式,揭示出近代中国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内地城市发展的停滞和衰落。“即便少数通商口岸兴旺发达,人口仍难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并认为这是近代中国城市化严重滞迟的根本原因。(注: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7-431页。)(二)戴钧良在对近代中国城市进行分类研究时,认为:衰落“城市多是传统的手工业及商业中心,由于经不住资本主义入侵的竞争,或因商路的改变及新交通线的开辟,其重要性为其他城市所取代,因而相对衰落(注:戴钧良着:《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0页。)。(三)何一民在其所着的《中国城市史纲》一书中,通过对近代中国城市的系统分析,对西部及内陆部分城市的发展缓慢、滞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1.僻居内地,交通不便,与国内外资本主义市场联系薄弱,生产落后,资金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动力;2.政治混乱,军阀割据,内外战争不断,盗贼横行,城镇屡遭破坏;3.农村经济日趋崩溃,农民生活极度贫困,购买力下降,农村市场萎缩,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农产品,限制了民族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注:何一民着:《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31页。)。隗瀛涛主编的《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式,对近代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系统研究,该书中有大量的篇幅涉及到衰落城市问题,例如,在“交通与近代城市的盛衰”一节中,着者用了相当的文字和材料对华北、华中、东北、运河流域等地区的城市衰变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以说明交通与城市兴衰发展的密切关系(注: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4-798页。)。此外,在部分区域性和个案城市研究中,有关“近代中国衰落城市”问题的研究,其理论分析和某些结论也具有揭示全局性问题的参考价值(参见第三部分)。
    三、关于近代中国区域性衰落城市的研究
  关于近代中国区域性衰落城市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其代表性成果及主要观点如下。(一)曲晓范和周春英在对“近代辽河航运业的衰落与沿岸早期城镇带的变迁”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清末民初东北社会变迁的历史性分析,在详细考察辽河航运业衰落的主要成因基础上,以社会学的互动理论为研究出发点,揭示了辽河航运经济的衰败与辽河流域早期城镇带的解体和迁移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辽河航运的衰败对区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导致了辽河流域大约半个世纪的逆城市化变迁。(注:曲晓范、周春英:《近代辽河航运业的衰落与沿岸早期城镇带的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二)梁家贵在对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进行科学的历史分析后认为:近代中国城市不仅分布不均,而且城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既有经济畸形繁荣、像暴发户似兴起的租界城市,如上海、天津、汉口等;又有充满殖民地色彩的帝国主义独占城市,如青岛、长春、哈尔滨等;也有随着传统手工业的逐步解体,中世纪以来许多着名的工商业城市,如苏州、杭州、佛山、顺德、松江、太仓等的日趋衰落;还有因近代新式交通的兴起,一些传统商路上昔日曾繁华非常的城市一落千丈,如山东聊城、临清等一批运河沿岸城镇便因京广、津浦铁路线的开通而日益冷清。作者认为:少数大城市畸形发展、不断近代化与大量中小城镇发展停滞、建设落后,这就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概貌。(注:梁家贵:《浅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傅崇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其所着的《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中,就近代以来运河流域的城市因运河河道淤积和铁路的兴修而导致流域内城市的衰落问题也有专论(注: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三)史革新和朱汉国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角度,分别对晚清和民国的城市社会兴衰演变进行了专章研究。史革新在分析晚清衰落城市的原因时认为: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地战乱连绵不断,使被兵地区的城镇乡村遭受严重的破坏。许多战前曾是繁华的集镇,遭兵灾后,或者被完全毁坏,或者遭受严重摧残,再无法恢复旧观,永久性地衰落下去。与此同时,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冲击,也使一些城镇的发展受到影响,出现了萧条的情况。他认为:在晚清时期,一些历来以工商业闻名的城市,如南京、杭州、开封、洛阳、太原、西安、扬州等,在鸦片战争后或者陷于停滞,或者日益衰落,走上了下坡路。他在总结分析其共性原因时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不利的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二,受社会经济变迁的影响;第三,受战争环境的影响(注:龚书铎主编,史革新着:《中国社会通史》(晚清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167页)。朱汉国认为: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发展转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近代城市是社会控制的中心和生产生活的中心,对交通、能源等有一定的要求。一些传统工商业老城在封建时代异常繁荣,但到了近代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经济重心、经济结构和交通条件的变化或衰落下来,或被另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所取代,如大运河沿线的临清、扬州、淮阴、淮安,冀中的正定,上海的嘉定,长江沿线的一些城市等。其他的城市也是因为交通不便,致使经济重心他移而逐渐衰落。如正定原为冀中经济中心,但京汉、正太路开通后,石家庄迅速繁荣,以便捷的交通取代正定而成为新的经济中心,正定于是逐渐衰落为一小县城。他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变迁中,城市的封建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殖民地色彩、贫穷落后与进步富裕的分野极其明显(注:龚书铎主编,朱汉国着:《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177页。)(因地理位置、经济重心、经济结构和交通条件的改变等原因,导致城市发展出现衰落问题的研究,早在1922年已有关于“中州”大地城市衰落问题的类似研究(注:《都市的发展与历史考察》,《东方杂志》卷十九,第一号,第41页。))。曹树基在其所着的《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中,设“清末城市人口”专章,对清末(部分区域延伸至民国)北方地区(直隶、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等省区)、东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区)、湖广地区(湖南、湖北)以及其他地区的城市人口发展变化情况,用分期列表和理论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清晰地展示出这些城市人口的增减曲线。尽管本书不是研究城市史的着作,但透过人口增减变化的具体数据,这些地区城市发展兴衰演变仍可一目了然。(注:葛剑雄主编,曹树基着:《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5-830页。)(四)王守中、郭大松的《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是近年来区域城市史研究中颇具代表性的力作。该书按不同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展开论述,对近代(1840-1927年,个别城市延伸至1933年)山东城市的发展作了整体把握,并对近代山东城市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动因作了扎实而系统的论证。在本书中,着者不仅对造成山东运河沿岸城市衰落的社会原因、经济地理条件的改变、衰变过程等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梳理(注:王守中、郭大松着:《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9-102页。),而且还对近代整个中国城市发展的缓慢性问题从动力因素、国际环境、国内背景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注:王守中、郭大松着:《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82-693页。),从而为我们立体地展示了在近代这一特殊历史发展时期山东城市发展变迁的全貌。
    四、关于个案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研究
  近代中国个案衰落城市研究是这一课题中研究人数最多、涉及城市最多、研究程度拓展最深、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一个领域(着作和研究论文合计八十余篇、部(注:根据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1993年3月编《中国近代城市史论文索引》、《中国学术期刊网》和《超星图书网》网络查询统计所得。))。在此限于篇幅,仅就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作简单介绍如下。
    (一)专着类(含专章、节)
  1.何一民主编的《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全书分上、下两编,近100万字)一书(上编),对成都这个典型的内陆性城市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早期现代化的启动和初步发展历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探讨。着者采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六章近五十余万字的宏大篇幅,“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考察了成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背景,探讨了近代以来成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过程、特点和一般规律,深入分析了近代成都城市发展的原因及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注:隗瀛涛:《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序”;何一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该书堪称是研究近代中国个案相对衰落城市不可多得的力作之一。
  2.沈毅着《近代大连城市经济研究》一书是研究近代中国城市阶段性衰落问题的代表作。着者从近代大连城市所处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城市人口、工商业、港口贸易、农业及城乡关系等要素出发,将整个近代大连的发展史(1840-1949年)科学地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并对每一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我们勾画出了近代大连城市的起步、发展、突进、停滞、衰落的历史全貌。(注:沈毅:《近代大连城市经济研究》,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9页。)
  3.郝良真、孙继民着《邯郸近代城市史》是研究近代城市阶段性衰落问题的又一力作。着者以翔实的史料和充分的论证对近代邯郸的开端、兴盛、衰落、停滞、发展的历史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注:郝良真、孙继民:《邯郸近代城市史》,测绘出版社1992年版。),是研究北方地区阶段性衰落城市的典型代表。此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陈荣华、何友良所着《九江通商口岸史》(注:陈荣华、何友良:《九江通商口岸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和王骧等着《镇江史话》(注:王骧等:《镇江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都是研究近代长江流域相对衰落城市颇有价值的着作。
  4.顾朝林等着《中国城市地理》一书是第一本中国城市地理着作,在该书第三章“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分布”中,着者以相当的篇幅对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变化、近代城市的分布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更难得的是,着者以列表的方式,将近代中国部分城市(镇)1843-1936年的发展趋势,从区域面积、城镇数、城镇网密度、城镇人口比重等具体指标进行长时段地分类详列,用数据来充分展示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城市的发展与衰落问题(注: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5-83页。),这在目前同类着作中是不多见的。同时,这种研究方法本身也为进行近代衰落城市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二)论文类
  近十年来研究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相关论文有七十余篇,按导致近代中国城市出现衰落的主要原因来分,其代表性成果有:
  1.因综合性因素影响导致近代城市出现衰落的代表成果主要有黄桂兰、白水的《略论近代九江城市经济衰退的原因》和戴迎华的《论近代镇江经济衰落的原因》两篇文章。黄桂兰和白水的文章认为:近代九江城市经济从开埠伊始到20世纪30年代初止,这期间虽有所发展,但随即便转向衰退。作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九江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城市经济基础薄弱、捐税过重、帝国主义者侵吞、所处地理环境不利等综合因素所致。(注:黄桂兰、白水:《略论近代九江城市经济衰退的原因》,《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戴迎华的文章认为:镇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水陆交通非常便利的要津,其经济、战略位置均十分重要。鸦片战争前,镇江已是南来北往客商云集之地。1861年5月,西方殖民者武力胁迫镇江开埠后,镇江开始了近代史上商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镇江口岸地位下降,城市发展则出现相对衰落。作者认为,导致镇江衰落的原因主要三个:(1)地理优势的丧失是镇江经济衰退的首要原因;(2)本地区工农业均不发达,缺乏支柱型的产业;(3)帝国主义殖民经济的压迫蹂躏。再加上连年的战乱、天灾人祸和整个民族经济衰败的影响,近代镇江经济的衰落便成为历史的必然。(注:戴迎华:《论近代镇江经济衰落的原因》,《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因交通条件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近代城市出现衰落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朱和平的《朱仙镇衰落原因与复兴途径试探》。该文认为:朱仙镇曾因经济繁荣而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但自清末以后迅速衰落,究其原因除交通因素之外,还有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传统的商人阶层构成及商业精神等内在因素的改变。作者最后指出:要使朱仙镇得以复兴,重振昔日雄风,应在建立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商业卫星城的同时,恢复发展传统的商品生产并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注:朱和平:《朱仙镇衰落原因与复兴途径试探》,《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3.因区域优势地位丧失等因素导致城市出现衰落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1)张文驹的《汴京的衰落和中原城市群的兴起》。该文认为:政治中心由中原北迁,加之运河干线的重新确立,使汴京失去了重新建成经济中心的基本条件。而随着清朝末年京汉、陇海、津浦铁路的先后建成,远离铁路交通枢纽的开封,区位条件更进一步相对劣化。到了20世纪,历史上曾经一度是全国经济中心的开封及其周围地区,其区位条件、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差不多是全面退化,在这一切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汴京的衰落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注:张文驹:《汴京的衰落和中原城市群的兴起》,《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年第8期。)文章最后还从区域经济史入手,研究了通过现代矿业开发来促进河南经济中兴的具体途径问题。(2)申维丞的《辽东湾畔轻纺工业港城——营口》,该文在对营口的百年兴衰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认为,近代的营口经历了发展和衰落两个明显的阶段。1861-1912年为营口的迅速发展期。1861年营口被迫开埠通商,列强纷至沓来强划租界,修筑码头,开办银行、商号,加之1894年京奉铁路修到关外,使营口经济腹地的交通进一步得到改善,营口得以迅速发展。1912-1948年为营口发展的衰退期。1912年因大连港取代营口成为东北最重要的港口,使营口的区位优势大为丧失。“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营口,对其进行掠夺性开发,使营口再遭严重摧残。到1948年2月解放前夕,整个城市更是一片萧条,营口这座港口城市衰落到了极点。不仅如此,该文还对建国后营口城市发展的条件、工业结构、港口发展等今后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注:胡序威、杨冠雄主编:《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9页。)。(3)斯波义信的《宁波及其腹地》,该文在第一部分认为:由于上海的兴起,宁波的区位优势遭到严重削弱,城市商业走向衰落。轮船的出现又使宁波丧失了它的转运职能,使宁波的腹地范围缩减,致使自1896年杭州开埠以后宁波作为一个货物集散中心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注:[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69-484页。)。所有这一切导致宁波城市发展走向衰落。
    五、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局限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史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城市和城市社会的发展演变为目的。一个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城市至少应包括十大要素:即城市的地域结构、基础设施、人口、社会、行政管理、经济、流通、信息、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发展和演变。(注:何一民等:《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从城市史的研究对象及其构成要素来衡量,目前学术界对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研究,虽然在成果的数量上已有相当的收获,个别领域甚而已有了质的突破。但是,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从事城市史研究的学者,还是从事历史学、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学者,他们所涉及到的研究对象或研究层面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是研究本身仅仅触及皮毛,就是研究仅局限于一城一地和城市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时段,其研究视野的广度和深度均显不足。许多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某些领域则需要填补研究上的空白。
  从学术本身和社会现实的双重需要出发,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有关衰落城市的概念界定、研究领域的准确定位等一系列理论框架体系问题,这是研究衰落城市的前提和关键。其次,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涉及区域广、城市数量较多、且时间跨度大、城市的个性化特征突出等具体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对有关近代中国衰落城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等基础性研究工作,这是对近代中国衰落城市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第三,对近代中国衰落城区的整体性和宏观性进行长时段、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这是准确把握近代中国城市衰落和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展示中国城市发展演变历程的客观需要。第四,要大力开展对区域衰落城市,尤其是中国中西部地区衰落城市的研究,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区域是近代以来中国衰落城市存在的主要区域,其衰落城市具有数量多、典型性突出的特点,更因为这些区域在今天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中西部城市衰落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城市振兴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加快落后地区的城市区域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目的。此外,在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中,还必须解决这样一些相关问题,诸如:近代中国城市衰落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内涵;近代衰落城市的空间分布及演变;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结构功能与产业构成;衰落城市对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类型衰落城市之比较研究;中外衰落城市的比较研究(厦门大学王旭:《工业城市的发展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比较》(注:王旭:《工业城市的发展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比较》,《城市史研究》第13-14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该文通过对中美城市化可比阶段的发展速度、经济结构、城市规模、人口流动等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发现美国中西部已走完城市化全程,而中国东北未老先衰,发展周期比美国中西部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工业化城市有其特定的发展周期。),类似这样的比较性研究的文章实属凤毛麟角);城市衰落与发展的内在运行规律研究;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和规律;城市衰落的防控与复兴;等等,都应当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
  衰落城市是城市群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在目前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广泛开展对衰落城市的研究,既是城市史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从这一角度出发,开展对衰落城市的研究,既是专家学者的责任,更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史学理论研究京130~137K4中国现代史蔡云辉20032003本文就近十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对“衰落城市”的概念、整体宏观态势、区域研究、个案研究等进行了展示,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今后研究中应注意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近代/中国/城市/衰落蔡云辉,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邮编:610064 作者:史学理论研究京130~137K4中国现代史蔡云辉20032003本文就近十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对“衰落城市”的概念、整体宏观态势、区域研究、个案研究等进行了展示,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今后研究中应注意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近代/中国/城市/衰落

网载 2013-09-10 21:49:53

[新一篇] 近代蒙古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

[舊一篇] 近十年來土族研究綜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