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联体:回顾与展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1991年12月,随着苏联的解体,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宣告成立。到今年12月,独联体将满6周年。6年的历程是复杂的、不平坦的,走过6年坎坷道路的独联体常常陷入“独”与“联”的两难境地。然而,独联体还存在着,一体化的进程时而有所加强,时而缓慢停滞,困难重重。今后独联体将何去何从,不能不为人们所关注。
      一
  1991年12月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西部地区小城镇布列斯特进行了秘密的会谈,并达成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8日,3国元首返回明斯克正式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又称《别洛韦日协定》);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共和国的首脑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等6项文件, 正式宣告独联体成立。格鲁吉亚作为观察员参加,后于1993年10月8 日正式加入,阿塞拜疆一度退出后又于1993年9月24日重新加入。 目前独联体的正式成员国为除波罗的海三国之外的原苏联12个加盟共和国。
  独联体不具有国家的性质,也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实体,而是一种松散的国家间的联合形式,独联体各机构不能单独作出决定,而只能起协调作用。它成立近6年来,一直处于“独”和“联”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新独立国家非常珍视得来不易的主权,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经济上的利己主义更加助长了离心倾向;另一方面,经济上的传统联系和相互依赖以及军事、安全上的共同利益促使成员国走联合之路,这又增加了它们的向心力。在独联体成立初期,离心倾向尤为明显。原苏联各共和国设法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和影响,对大俄罗斯主义保持着高度警惕;而俄罗斯也想趁机“甩包袱”,在成立之初的近一年时间内,俄罗斯对独联体的事务不很热心。面对西方国家欲填补原苏联地区的“真空”的压力,俄罗斯不甘心,从1994年起,俄罗斯调整对独联体的政策,把发展与独联体国家关系正式作为其外交的“最优先方面”。社会经济领域的严峻形势使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日益意识到,只有真正地恢复被中断的经济联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早日摆脱经济危机。
  自1993年初开始,独联体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1993年1月22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 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和塔吉克等7国签署了《独联体章程》。该章程规定, 成员国将形成共同的经济空间,并在集体安全和军事、政治方面进行合作。
  首先,经济一体化取得一些突破。1993年9月,独联体9国领导人签署了《独联体经济联盟条约》(乌克兰和土库曼斯坦虽未签字,但同意在一定条件下作为联系国参加经济联盟)。1994年10月,独联体全体成员国一致决定建立跨国经济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经济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5年5月,在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上, 除土库曼斯坦之外的11个成员国签署了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的协议。1996 年3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4 国签署了关税同盟协定和《加深经济和人文领域一体化条约》。同年4月,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署了两国共同体条约,并于1997年4—5月又签署了俄白联盟条约和联盟章程。
  其次,独联体国家在其他合作领域也取得了进展。早在1992年5 月,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等6 个成员国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后来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等3国也参加了)。1995年2月,10国签署了建立联合防空系统协定。5 月,俄、白俄、哈、吉、塔、亚、格等7 国签署了《保卫独联体国家外部边界条约》。1996年10月,俄罗斯、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塔吉克5国针对阿富汗“塔利班”势力的北进采取联合行动。
  独联体国家除建立多边保障机制外,俄罗斯还加强了与独联体国家的双边军事联系。1993年4月,俄与吉尔吉斯斯坦达成军事一体化协议。同年9月,俄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一揽子军事合作协议。1995年2月,俄与白俄罗斯签署《共同保卫白俄罗斯边界条约》,两国又于1996 年5月14日签署10项加强军事合作文件,这显然与对付北约东扩后的军事威胁有关。1996年1—4月,俄罗斯又分别与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国签署了多项军事合作协定。
  6年来,独联体总体形势趋于稳定,“热点”普遍降温, 车臣危机和平解决,塔吉克斯坦冲突双方签署和平协定。经济下降速度趋缓,有的国家出现了回升迹象。成员国之间的传统经济联系有所恢复,1995年独联体国家相互出口总量,改革以来首次增长,比1994年增长9.3%,1996年头9个月,俄罗斯出口总额为630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8. 7%),其中出口到独联体国家为120亿美元,增长了19.6%, 俄从独联体国家进口商品额在其进口总额中占32.3%(1995年为26.2%);哈萨克斯坦出口到独联体国家的商品,1996年头9 个月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1%,而从独联体国家进口商品增长了33%。〔1〕然而,好景不长。 据俄罗斯对外经济联络和贸易部今年8月26日公布的统计资料, 俄今年上半年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贸易额为1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7 %。
      二
  独联体成立近6年来,在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它始终不能摆脱“独”与“联”的矛盾的困扰。今年3 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被认为是独联体历史上一次比较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项:一是总结独联体成立5年来的活动, 二是讨论今后独联体的发展前途,确定以后怎么办。会上,各国元首直言不讳地对独联体的低下效率提出了批评。可见,独联体的一体化进展缓慢,各国的想法不一,各有各的打算,各国之间还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总之,独联体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协议签订不少,真正贯彻执行的很少
  独联体是个松散的组织,签署的协议对成员国没有什么约束力,因此往往成为一纸空文。独联体成立5年多来,签订的协议有600项之多,其中真正得到贯彻的寥寥无几。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伊辛加林1996年10月说,由于缺乏实施机制,在300多项独联体经济协定中,只有5%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作用。〔2〕
    2.对如何实行一体化,各国分歧大
  从目前情况看,成员国都赞成独联体应存在下去,都赞成继续一体化进程,至于如何实行一体化,各国的意见相左。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认为,在独联体内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多边关系是无效的,多边关系需要建立在双边关系的基础上。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也认为,目前更重要的是发展双边关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则强调,不应人为加快独联体一体化。总之,新独立国家对俄罗斯妄图建立由一国控制的超国家管理机构的愿望深感忧虑,深怕俄通过一体化损害它们的独立与主权。
    3.俄罗斯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关系中矛盾多
  今年1月, 纳扎尔巴耶夫在接受俄罗斯《独立报》记者采访时就俄罗斯与独联体的关系问题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俄罗斯能够成为并应该成为独联体的中心和轴心。但遗憾的是,俄罗斯没有成为这样的中心。而且,在独联体内部的一些问题上,俄罗斯奉行破坏政策,不把潜在的盟友吸引到身边来,相反,却推开他们。纳扎尔巴耶夫对独联体5 年历史思考后的主要结论是:今天需要根本改革的不仅仅是独联体本身,还有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政策。〔3〕在今年10月23 日举行的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上,不少成员国首脑对俄罗斯提出了批评。事后,叶利钦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他陷入了“既要保存独联体,又要挨批评”的境地。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对独联体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几年来,俄乌关系一直相当紧张。今年5月31日,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在基辅签署了《俄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等多项文件,使僵持了多年的俄乌关系有所改善。但是,应当看到,两国关系中的不少重要分歧(如边界划分、债务清偿、克里米亚归属等)还有待解决,两国对待北约东扩和独联体的态度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乌克兰对独联体的一体化持消极态度,它名义上是独联体的成员国,实际上不过是独联体的“联系国”或“观察员”。种种迹象表明,俄乌关系仍难顺利发展,这将是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
  俄罗斯已经注意到,乌克兰、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正在组建针对俄罗斯的战略联盟,这3个国家采取明显的亲西方立场, 并因此联合在一起。俄《独立报》刊登署名文章说,西方正试图通过乌克兰、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把俄罗斯排挤出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
  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一般说还比较密切。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参加了俄、白、哈、吉四国关税同盟。然而,这几年在中亚出现了加强次区域一体化的趋势,1994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盟”的框架基本形成。今年1月,3国总统共同签署了《永久友好条约》,这表明,哈、乌、吉3 国从单纯经济联系逐步走向全面合作。有关人士认为,3国除了加强经济合作外, 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该地区相当强大的军事政治联盟。这无论对独联体,还是对俄罗斯都将是有力的挑战。
  在独联体国家中,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一体化的层次最高,然而,自今年两国签署联盟条约以来,两国关系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发展,相反,两国间的分歧和矛盾不断显露出来。俄当局曾多次就白俄罗斯的内外政策批评卢卡申科总统,而卢卡申科则指责俄总统身边有人企图破坏俄白联盟。分歧的深层次原因是两国领导人在国家应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意见大相径庭。
  作为独联体核心内圈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还常常是同床异梦,那么,拥有12个成员国的独联体的松散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三
  独联体是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是在苏联迅速解体的情况下匆忙建立起来的。6年来,独联体的运作不能令人满意,矛盾不断,问题不少,甚至面临深刻危机。那么,独联体的前景如何呢?是散伙,还是继续存在下去?如果是继续存在的话,又将会有哪几种发展可能性?
  从近期(至少5年)看,独联体不会散伙,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这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经济因素。由于原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各共和国已形成固定的“专业分工”模式。对原苏联大部分新独立的共和国来说,要达到真正独立的经济发展,绝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尽管不少新独立的国家大力发展与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但它们毕竟与俄罗斯过去有长期的传统经济联系,恢复起来比较容易。对于俄罗斯来说,虽然实现一体化势必要求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为经济较不发达的独联体国家输血的任务,但是,开放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原料、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是俄罗斯的重要利益所在。因此,经济上的生存需求,会使独联体各国在一定时期内相互靠拢。
  2.安全因素。就经济潜力和军事实力而言,俄罗斯是独联体内最强的国家。一些新独立的共和国在保障军事安全方面还离不开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独联体国家集体安全体系、多边保障机制和双边军事联系的建立,对于保卫独联体国家外部边界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3.人文因素。前苏联时期各民族在各共和国相互交叉居住的情况很普遍,特别是在俄联邦境外居住的俄罗斯族有2500多万。苏联解体后,某些共和国出现过相当数量的居民从一国移居另一国的现象,这已经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了明显的损失。明智的领导人都力求避免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发生。独联体国家的一体化有利于民族和睦与安定团结。
  以上列举的是促成独联体继续存在的有利因素。实际上,还有许多制约独联体发展的消极因素(见前文第二部分)。下面谈谈独联体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应排除恢复苏联的可能性。其次,俄罗斯某些领导人设想在现有的俄白联盟、俄白哈吉关税同盟以及12国经济联盟(即“2 —4 —12模式”)的基础上加快独联体一体化,看来也难以实现。比较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是独联体在组织上将更加松散,双边和多边合作将更趋活跃,到下世纪初在独联体框架内逐步形成若干个由原苏联一些共和国组成的邦联,例如:1)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亚美尼亚组成的邦联;2)由乌克兰、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和乌兹别克斯坦组成的邦联。笔者认为,由第一组国家组成邦联的可能性性最大,这是因为俄白联盟以及俄白哈吉关税同盟的建立已经为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塔吉克斯坦与亚美尼亚采取接近俄罗斯的方针有其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原因。亚美尼亚认为,西方正在损害它的利益去照顾阿塞拜疆,因此它希望得到俄的支持;塔吉克斯坦需要俄罗斯的贷款和军事援助。第二组国家组成邦联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这些国家近年来有疏俄亲美的迹象,这与它们急于改善经济状况有关;另一方面,美国和西方国家也在加紧向这些国家施加影响,离间它们与俄罗斯的关系,这与美国要把原苏联集团的国家纳入西方体系的战略目标有关。总之,独联体向心力减弱,离心力增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对其渗透和分化加剧,从而对独联体一体化构成严重障碍。
  独联体是确保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抗衡西方压力的最重要地区,因此,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这块“领地”。保持独联体的存在,有利于独联体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独联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独联体能否继续存在并得到发展,主要取决于俄罗斯国力的增强以及其对独联体政策的调整。
  注释:
  〔1〕参见[俄]《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1997年第5期《五年来的独联体国家间贸易》一文。
  〔2〕[哈]《全景周报》,1996年10月5日。
  〔3〕[俄]《独立报》,1997年1月16日。
  
  
  
国际观察沪27~30D7国际政治杨希钺19981998 作者:国际观察沪27~30D7国际政治杨希钺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46:20

[新一篇] 狙擊史話

[舊一篇] 王充經學觀論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