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究——以苏州与上海关系为例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K901.8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1]。城市定位主要涉及3个层次,一是城市在不同尺度区域空间社会经济地位的确定,包括社会文化联系、经济分工关系及空间区位关系等;二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其定位又主要是通过产业发展定位得以体现;三是城市发展特色的确定。长期以来,城市定位往往考虑自身因素较多,只注意产业定位而忽视区域定位,只注意静态优势定位而忽视动态竞争优势定位。目前,关于上海定位为国际大都市的论述[2-5]已经很多,但大多缘于传统的行政管辖体制的束缚,就上海市域论上海的发展,只是稍稍涉及政区以外的周边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体系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作为未来的国际大都市,离开了广大周边地区的支撑,尤其是包括苏州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的支持,上海的地位将无从谈起。而大都市周边的城市由于地理区位、历史基础、经济发展特征各异,其与大都市的联系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以上海重要支撑点之一的大城市苏州为例,从苏州与上海关系角度,探讨沪苏一体化进程中苏州市未来发展的定位,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大都市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城市定位的理论支撑
  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城市,其发展定位的理论支撑也各不相同,针对苏州市的地理区位和实际发展状况,我们认为21世纪初期其定位的理论支撑应重点考虑以下4种理论。
  1.1 都市圈理论
  都市圈是指一个大的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近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以空间联系作为主要考虑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都市圈的形成是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双向流动的结果,健全的都市圈的运作是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为支撑,以跨地区的行政协调为保障。都市圈作为城镇群体在空间和经济社会关系上是有主次、依托和带动之分的。苏州自身是一个都市圈,但它又是上海大都市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都市圈概念建立的根本意义是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而按经济与环境功能的整体需求与发展趋势构筑的相对完善的城镇群体空间单元。
  1.2 区位理论
  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学或空间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其重点是通过对区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一定的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范围进行,不同地域范围的经济活动不尽相同。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区位理论进行体系性的构建。他认为“一个合适的区位,必然是一个能保证事情妥善发展的区位”[6]。这里合适的区位实际上是指一个能够带来效率和效能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运作空间[7]。区位构成及其作用不是独立运作的,而是通过互相产生影响和叠加而产生的。区位与区位之间的“反射作用”使区位转变为区位间的相互关系,即区位体系。苏州市近年来充分利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依托开发区建设,大量吸引外资,形成了和上海一体化的全国最大外商投资区,反过来苏州又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构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有力支撑。
  1.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论和相对优势论,后被大卫·李嘉图(D.Richard)继承和发展为比较优势论[8]。他们认为生产目的和优势理论是紧密结合的,要实现生产目的,就必须根据优势进行分工发展生产。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毗邻上海的苏州市,虽没有象上海那样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的地位,但其传统技术工业优势突出,劳动力、土地、水电等基础设施丰裕且廉价。据估算,苏州新区投资低于上海浦东开发区约20%。这种比较优势为苏州作为大都市的生产、研发基地的定位打下了基础。
  1.4 共生理论
  又称竞争协和论,城镇区域空间的不断扩展,竞争力和协和力是推动其演化的根本动力[9]。竞争力将空间导向与外界环境相抗争,而协和力则使群体空间整体功能和效率达到协和与共生。在纯自组织的过程中,这两种力在城镇空间扩展不同层次上的相互作用是有差异的:同一层次的城镇空间之间以竞争为主,不同等级的城镇空间之间协和力表现得更为明显,但要真正发挥协和规律的作用,则需明确的外界控制与规划干预。协和力在空间竞争的后期有可能使不同的空间类型走向集约化和一体化。荷兰兰斯塔德地区6个主要中心城市的协调性增长显示了很高的同步性,表明它不同于一般的城镇混合体而是一个共生的群体,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空间演化的长期稳定性。上海与苏州关系经过长期演化正在步入同步性协调阶段。1998年二者实际利用外资数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
  以上4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苏州的城市定位,都市圈理论和共生理论要求苏州发展应充分考虑上海大都市的辐射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区位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则从地理位置和投资成本角度决定着苏州在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尤其是上海都市圈中将要扮演的角色。
  2 城市定位的宏观背景和区域基础
  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邻上海(80km),西枕太湖,北依长江,南接浙江,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中心之一,明清时期,苏州地区手工业发达,加上大运河的漕运,苏州成为当时中国最繁荣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曾是其外港。鸦片战争后,上海的地位迅速崛起,苏州反而成为上海的腹地城市。20世纪50~70年代,由于苏州不是国家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缓慢,市区GNP 1952年到1958年,年均增长10%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0年代,改革开放后,苏州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和与上海之间历史渊源关系以及地缘优势,主动接受上海技术和设备的扩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实现了经济超常规的发展,该阶段全市GNP年均递增17.7%;90年代以来,苏州抓住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依托开发区建设,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使苏州再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据统计,1990~1998年,全市GNP年均递增37.4%。总结苏州地位抬升的原因,①发达的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原始积累;②文化的开放性、开拓性和实用性;③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抓住机遇,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④充分利用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因此,胡序威先生认为,从经济联系来看,苏州实际上已成为上海大都市区的一部分[10]。随着沪苏轻轨的建设、沪宁高速铁路的建成、上海在苏州的太仓设立后备水厂以及上海市民在苏州大量购置房地产,加上文化背景的近似性,苏州未来的发展与上海将更加密不可分。
  3 城市定位的确定与缘由
  3.1 城市空间定位
  空间定位是对城市的区域地位及空间影响尺度的确定。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和枢纽,首先要确定城市的等级和空间坐标。苏州按在不同区域尺度的定位可分为国际、亚太、全国、长江三角洲、上海大都市圈、江苏省、苏锡常等多个层次,本文仅从对苏州发展影响最大的上海大都市圈层次进行论证。
  从图1可以看出,沪苏嘉构成了沪宁杭都市连绵区的一个小的产业、物流和信息金三角。苏州已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和重要支撑。在上海大都市100km的紧密圈内,苏州是唯一的大城市,且GDP(1250亿元)和人均GDP(21724元)(1998)均高于居上海200km的杭州市GDP(1135亿元)人均GDP(18600元)。苏州实际上已成为构成和促进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如果缺少苏州参与,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态和功能将是不完整的。根据以上4种定位理论和苏州的发展现状,未来一个时期内苏州的定位应体现在:①上海是现代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中心,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研发基地,而苏州则侧重于加工功能和制造业基地的建设。这一定位是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在两地迅猛发展的结果。根据海默(Hymer)等人的研究,跨国公司趋于将高级决策机构集中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主要城市,将次一级管理功能和生产活动集中于外围地区区域性中心[11,12],从而形成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区域综合联系网。由此也决定了在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商务中心的形成与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工格局。②上海是国际大都会和全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区,苏州是上海国际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吸引外资、承办各种会议、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旅游休闲等。1998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总量相当于上海的59%,超过广州,为深圳的1.7倍,超过南京、无锡和常州的总和,为杭州的7.4倍(见表1)。③上海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物流中心和制成品输出、国外产品输入枢纽,苏州是原料、能源、半成品的输入地和成品的输出地,苏州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上海向国内腹地辐射中转站的作用。④上海是主城,苏州是副城。苏州与上海之间的城市间联系指向度为37.5%[13],超过了无锡、常州及6县市的联系度;宁越敏等根据人口、GDP、空间距离测算上海与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苏州与上海之间的指数(L)为19.5[14],高于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内其它所有城市(见表2)。苏州依托古典园林、水乡古镇以及太湖国家旅游渡假区等资源优势,承担着上海旅游、休闲、渡假的后花园功能。据统计,苏州目前游客的30%来自上海。苏州环上海的周边城镇已开通与上海市区一体的电话通讯系统,金融系统的互兑业务也正在展开。⑤上海是国际航运中心、主港,而苏州市的太仓、常熟、张家港是辅助配套港,具备仓储转运功能。沪苏一体化发展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也是长江三角洲发展轴心的内在要求。打破行政体制的束缚,借鉴香港与深圳的“前店-后厂”的模式[15],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都会经济协作区势在必行。
  附图K91e34.JPG
  图1 上海都市圈辐射范围及苏州区位示意图
  Fig.1 Affecting areas of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 and location of Suzhou
  3.2 产业定位
  产业地位是对城市重点产业、潜力产业的确定和筛选的过程,其定位合理与否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活力和效益。根据苏沪关系和苏州产业发展的实际,苏州产业的发展方向:①以高技术产业中心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目前,苏州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越来越高,市、县、镇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利用外资占江苏省总量的一半,世界500强企业中71家落户苏州,外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40%工业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22.03%,高于无锡(20.95%),南京(10.97%),常州(10.66%)。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均名列江苏省第一位。1998年,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34.9%,是南京(6.5%)的5倍多,无锡(15.7%)的2倍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方向的高新产业发展很快,目前显示器、鼠标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均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已形成相当规模和竞争力。乡镇企业经过改制后,开始以新的机制参与市场竞争,也逐渐向高技术、高效率、外向型方向发展,已具备相当大的吸纳外资的能力。②随着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建立和都市连绵带的扩展,区域内的耕地资源将日趋紧张,同时也对苏州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需求共同化的要求。WTO的加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势必打破区域需求平衡格局,而走向需求共同化和农业专业化;其次,结构多元化的要求。人们需求的优质化、高档化、多样化将打破相对单一的种养结构,而走向种、养、加、销复合多元产业结构,苏州农业的先天优势和区位决定了其外向型地位;其三,高科技化和生态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面临着一场以生物遗传、基因工程和绿色农业为主的革命。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农业的要求,促使农业打破单一经济增长目标,而走向生态化和环保化;最后,结合苏州旅游业的特殊地位和上海大都市休闲渡假的要求,考虑观光农业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三个农业带,即环太湖旅游观光农业带、沿长江出口创汇农业带和阳澄淀泖无公害名特优生态农业带。③第三产业的定位,应充分发挥苏州旅游业的龙头作用,搞好与上海大都市的运输、金融与贸易的配套服务。苏州古典园林、水乡古镇以及环太湖风光山水与上海国际大都市景观形成了互补优势,区域大旅游组织网络正在逐步形成。苏州旅游业近年一直呈大幅度上升态势。表1 1998年中国沿海主要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附图K91e35.JPG表2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表
  附图K91e36.JPG
  另外,根据上海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WTO的服务业分类,苏州可以重点发展商业银行分行、信用服务、证券及外汇兑换、保险与再保险、金融保险咨询、汽车租赁、酒店及宾馆服务、批发和零售、医疗保健服务、房地产服务和数据通信等。
  3.3 城市特色定位
  城市特色定位是指能够综合反映城市及其腹地区域的文化、经济、景观特征的地域化个性特征。根据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以及作为上海大都市后花园的要求,结合苏州旅游资源的特色,遵循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有利于人与社会文化融合以及有利于个体发展的原则,除了突出加工产业基地和旅游城市外,苏州未来特色还应体现在:①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积淀地区,是江南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代表,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及古村落,以及江南园林等历史文化遗产,是承古继今的文化空间纽带;以江南水乡为特色的市域环境,不仅富有极大的自然旅游景观价值,而且作为一种延存至今的文化现象,也孕育着深刻的文化景观价值。苏州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承担着延续历史文化,创造苏州新文化的重任,对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继承与发扬不仅是苏州地位提升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而且具有全国和国际意义,也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②洁净、舒适、宜人的绿色城市。吴良镛院士指出,“下个世纪城市间的竞争是城市特色的竞争,最终所比的是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是比哪个城市更加舒适、宜人。”苏州作为着名的旅游城市和吸引外资最多的区域,理应在全国和世界上树立最佳的人民环境形象。
  4 实施城市定位的思路与对策
  4.1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是实现城市定位的前提
  苏州要想成为高技术产业中心,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和上海国际型大都市的重要支撑点,就必须构筑发达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尤其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通过发展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可以减少区际交流的阻力,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使资源能在区域内实现合理的配置,产出更大的效益。当前,就苏沪而言,一是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配套港;二是完善陆路交通网,包括沿江铁路、高速铁路沪宁段以及沪苏锡常轻轨快速干道的建设。再逐步考虑通讯、供水、供气以及互联网一体化建设和区域设施共享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前店后厂”模式的有效实施。
  4.2 加强产业联合与分工,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是实现城市定位的关键
  苏州是毗邻上海最近的大城市,近年苏州地位的提升和崛起正是与上海经济技术合作的结果。1980年代初,上海在产品、技术、人才等方面有力支持和推动了苏州乡镇企业的发展;1990年代初,苏州抓住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凭借区位优势,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带动和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向21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苏沪更应加强协调,联动发展。具体途径如下:①以上海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轨为契机,发挥两市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和苏州资源及加工能力优势,共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产、加、销或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合并形式,扶持建设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及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基地。②充分发挥上海高新技术和苏州制造加工业的综合优势,优化和重组产业、产品和企业结构。在巩固、提高现有配套协作的基础上,拓展新的配套协作。③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苏州应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加强合作,使两地的股票、债券、外汇及拆借等金融市场互相衔接,积极筹措和运用国内外资金。④发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和苏州产销优势,进一步完善商品流通合作体系,共同培育建设面向本区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型商品或物资集散地。⑤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带动作用,改良提升苏州市有关港口和沿线的仓储运转功能,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综合航运体系和储运网络。⑥发挥两地旅游互补优势,开展全方位合作,实施跨区域连锁经营。通过共同参与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建设和保护,带动两地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一轮旅游消费热点。这样苏州才能加入更高层次的国际循环中,巩固、提高其区域和产业地位。
  4.3 构建苏沪一体化的区域创网络是实现城市定位的动力源泉
  产业发展水平是城市特色和空间定位的基础,而产业的升级无疑要依赖技术创新。构建沪苏一体化的区域创新网络是新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苏州持续发展和确保其地位不断提升的根本。
  苏州要实现作为生产、研发基地和高技术产业中心的定位。就应充分发挥两地尤其是上海科技优势,加强科技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两市的信息交流网络、技术交流网络和服务网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从根本上提高两地企业的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时,除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积极性外,更要注意体制上的创新,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构,可在政府、政府的部门、行业、企事业、学术部门五个层面展开。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为创新网络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昆山市1985年自费筹建开发区取得成功便是体制创新的典型案例[16]。
  4.4 加强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动态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定位的基础
  苏州舒适、宜人居住环境的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以及良好投资环境的维护等,均离不开全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近年来,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恶化了本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太湖流域问题最为突出,而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等重要城市均在其流域内,该流域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3,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精华所在。但每年各种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却高达32亿t,占全国的1/10,从而导致流域水质严重恶化。严重影响了上海、苏州以及周围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由于太湖流域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其保护治理已成为长江三角洲环境综合治理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原规划1998年建设的33座污水治理厂,至1998底只完成2座[17]。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还需包括苏州、上海在内的其它城市的协作,这样才能保证苏州市未来各层次定位的实现。
  收稿日期:2000-04-28;修订日期:2001-01-10
《地理科学》长春158~163K9地理刘荣增/崔功豪/冯德显20012001以大都市圈理论、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础,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大都市上海周边的大城市苏州未来发展的区域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城市特色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城市定位/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理论/苏州市Orientation of city/Peripheral areas of metropolis/Theory of City Orientation/Suzhou City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571028)和苏州市政府2010年度重点资助项目部分研究成果Study on the City Orientation in Peripheral Areas ofMetropolis in the New Era——A cas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SuzhouLIU Rong-zeng 1, CUI Gong-hao 1,FENG De-xian 2(1.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sources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3;2.Institu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101)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metropolitan area,location,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ymbiosis,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future orientations of Suzhou,which is located in the per-ipheral areas of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divis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regions.It draws following conclusions:(1)In terms of city space orie-ntation,Suzhou,as a subsidiary city,should lay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processing function and manu-facturing base.It should actively take part in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of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s,and share out the workand cooperate with Shanghai in tourism,banking and port const-ruction.(2)In terms of industry orientation,Suzhou should givepriority to high technology and export-oriented industries,andcoordinate relationship among primary industry,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3)In terms of urban feature,Suzhoushould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its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men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In the end,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inking on how to developand how to carry out these orientations.The pre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these orientations is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The key of implementing th-ese orientations is enhancing labor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uzhou and Shanghai.The impetus of implementing the orientation is construc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of in-tegration of Suzhou and Shanghai.The basis of implementing theseorientation is strengthening the harmony development of ecologyand environment.The authos hope that the article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s to the sound development between other citi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刘荣增(1968-),男,河南南阳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E-mail:rzliu-537@263.net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崔功豪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冯德显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作者:《地理科学》长春158~163K9地理刘荣增/崔功豪/冯德显20012001以大都市圈理论、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础,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大都市上海周边的大城市苏州未来发展的区域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城市特色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城市定位/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理论/苏州市Orientation of city/Peripheral areas of metropolis/Theory of City Orientation/Suzhou City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571028)和苏州市政府2010年度重点资助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网载 2013-09-10 21:45:07

[新一篇] 新舊能否兩立:二十年代《小說月報》對于整理國故的態度轉變

[舊一篇] 新時期女作家兒童文學創作的情感投入與關注熱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