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型时期家教的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个人从生到死都难以逾越“家庭”这一魔方的影响与制约。中国是个重视“家庭”而忽视“个人”的国度,是家庭主义价值观念最发达的典型。家庭的兴衰荣辱与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有罪株连九族,这种观念必然导致家庭强大的向心力。因此,“家庭”为社会普遍关注,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中国人,家庭观念犹为浓厚,他们大多都有这样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家庭、家族兴旺发达,希望儿孙们能扬名显亲、光宗耀祖。对“家庭”的重视,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许多伟人、名人的成长都与家教分不开。孟母教子,岳母刺字,几千年来一直传为佳话。人都是从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家庭会影响人的一生,而家庭又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它不会孤立地存在,总是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各种联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就充分体现了家与国的辩证统一关系。家庭的社会性也决定了家教的时代性,现代化家庭与社会、与时代的联系就更密切了。家教不能脱离时代,贾政、崔夫人、高老太爷对“玷辱家门”的儿女们的教育、惩罚是令人难忘的,但他们都是时代的落伍者,也是家教的失败者,我们不能象他们那样企图用旧的观念和方法塑造后代。落后的思想、僵化的思维只能培养出社会的畸形儿、废物。时代不同了,家庭教育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用社会转型来指代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相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新时期”来说,是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崭新的时代,也是跨世纪的转折。它触及各个领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无论是现象表层,还是观念本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向工业为主的现代经济转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整个中国逐步从封闭、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型。在这大转型、大变革中,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都被打破,而新的价值体系、规范体系还来不及完全建立起来,这又给转型期的家教带来新的困惑,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如何培养跨世纪的新人?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对教育者提出的新课题,每个家庭也将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儿童在家庭中长大,在家长的抚育下成长,因此,改造、优化家庭环境便成为转型期家教至关重要的问题。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少儿把家庭作为一个参照群体来认同,从而将家庭的规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家长是家庭的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如何优化家庭文化环境,建设好一个向上的、文明的、健康的家庭文化环境,家长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家庭都已脱贫致富,很重视家庭建设,置家俱,装修房子舍得花钱,大家都在美化家庭,使之生活过得潇洒、舒适。这是一种家庭文化,看起来很现代化,但这是在媚俗的追求中建设起来的物质文化。物质富裕之后,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却缺乏自觉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甚至在社会俗文化的消极影响下,精神文化滑坡。现在有的家庭麻将天天打,武打、色情的录相天天放,扰得孩子无法学习不用说,还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坏的影响。有的家庭钻在钱眼里出不来,为了赚钱昧着良心说假话、做假事、卖假货,没有真假好坏的做人准则。有的家庭行贿,有的家庭受贿,有的家长天天吃吃喝喝,吹吹拍拍,如此等等的家庭文化环境能使新生一代健康成长吗?要培养出好的后代,必须从建设好的家风做起,家长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儿童教育家蒋金镛说得好:“没有导之以行的家教是空虚的,毫无言行示范的家教是脆弱的。”(1994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
  有的家庭家风很正,传统色彩很浓,但与今天的社会现代化很不融洽,代沟很深,矛盾很多,家教效果甚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何使这个“细胞”不断获得新的活力,出路是改革。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迫使家庭的结构、功能、活动内容和形式都发生急剧变化,对待这种变化多数人缺乏自觉认识,只是被动适应,不知主动改革。王蒙的《坚硬的稀粥》有过激烈的争论,我们不去探求微言大义,但就他写的家庭的改革来看是极其艰难的,其难就难在专制的家长制不易打破,家庭民主化建立不起来。中国有大多数家庭仍是家长的一言堂,子女没有多少说话的权利。联合国1994年“国际家庭年”倡导每一个家庭应“在社会基础上建设最小的民主单位”。这表明家庭民主化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民主化的基础。家庭改革就要从这里改起。家庭民主化要求家庭每个成员的权利都要受到尊重,特别是长期被漠视的儿童的权利更要受到尊重。中国的家长有不少不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就拿教育来说,多是定向式教育,即按照家长认定的人生目标,规范孩子的人生道路,全然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孩子爱好体育活动,家长怕耽误学习,影响升学,就不让孩子进球队或田径队。孩子爱唱爱画,爱写诗,也要限制,生怕误了“正业”。儿童的发展是在一个多维的空间和持续的时间中进行的,他们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由此而引发的兴趣和意愿不一定与家长相吻合,就应给孩子以充分的选择自由。其他方面也应如此。实践反复证明,父母严格要求与自己的规划完全一致的孩子,往往成长中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家长的任务不是强迫孩子按自己的定向去培育,而是去发现孩子的个性倾向,兴趣和志向,促使它健康发展。某实验中学办了艺术班,高考后升学率颇高,校长在赞颂的诗中有这么一句:歪脖子树也成材。所谓:“歪脖子”是这些学生论文化考试成绩都是不怎么行的,特别是数理化成绩差。但他们都酷爱艺术,在艺术上特有灵气,他们就把这些学生招来,在艺术上精心培养,结果一个一个考取了艺术院校,走上了成才之路。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但不要去为子女设计未来,放心放手地让他们自由成长,多点民主,少些专制。中国的家庭是“四世同堂”的稳定家庭,保留的传统最多,关于传统,优秀的传统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发扬光大。但象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道德原则,完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等级观念,则应坚决摈弃,它只能禁锢人的自我意识,扼杀人的个性,使人不成其为人,只会严重地束缚人们的积极性和进取、锐意革新精神,必然阻碍社会进步,社会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实行家庭改革,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化、民主化的现代化家庭,就必须冲破旧的传统。家长首先要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让现代的、民主、自由的清新气息吹进家庭,放孩子到自由的天地里去,象鲁迅所说的那样,让其成为活泼、顽强、健康、挺胸仰面的形象,决不允许把孩子培育成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拘谨、驯良的所谓听话的孩子。而要做到这一点,对负有几千年因袭重担的家庭和家长来说并不轻松,并不是每个家庭和家长都能做到的。家庭的改革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家庭现代化,不仅要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而且要重视家庭文化建设,有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文化是需要灌输的,儿童文化素质的提高更需要灌输和引导。这引导除了家长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外,更重要的是为他们选择、提供书籍,书籍是儿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谈到他的童年时代怎样受到书籍的教育、启发和鼓励,他说:“每一本书就象阶梯的一小级,每攀登一级,我就愈脱离动物走向人——走到更美好的生活的理想,到达对于这种生活的渴望。”因此他把书籍称作“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论文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事实上小时候读过的一本好书,往往会终生难忘。孩子对形象又有着特殊的感受能力,儿童文学当然地成为他们形象的“生活教科书”,少儿也把儿童文学看作自己的“伴侣”、“老师”。儿童文学是孩子最早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增长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发展想象能力和语言能力、滋养美感和审美能力的不可取代的工具,孩子离不开儿童文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很多家庭和家长已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社会和出版社也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只要到新华书店看看,那琳琅满目的儿童图书和儿童书柜前络绎不绝的人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但是,文化市场也出现了令人头痛、担忧的问题,文艺产品通过文化市场获得经济效益,使文艺事业增强了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然而精神产品当作商品,本身得服从市场赢利法则,这又不得不带来负面效应,一些人为了能赚钱,(特别是儿童图书又好赚钱)他们便坏了良心,不择手段,于是庸俗、凶杀甚至黄色的书刊象黄河缺口似的涌向市场,这些东西鲁迅早在三十年代就指出过,是虐杀少年儿童的“中国的妖魔鬼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实行开放政策也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如何对待这些“坏东西”,抵制它们对少年儿童的侵蚀和毒害,这是每个家庭和家长重要的使命。孩子是稚嫩的,可塑性很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马卡伦柯说:“要很好的教育自己的儿童,是极为容易的事,并且也是愉快的、欢欣的和幸福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合理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们稍有疏失,对孩子关心不够……再教育是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知识,更高的忍耐,而这就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做到的。”可见形成儿童初步的正确观念是多么重要。我们为孩子选择的第一本书意义是多么的不寻常,孩子读什么书,对他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人生观的形成影响极大,对他们的未来关系极大,而少年儿童的未来又是和整个人类社会、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的。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建设家庭文化?这是每个家庭面临的新问题。改革浪潮和冲击,打破了原有的文化生态平衡,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的准则在动荡中发生变形,古与今、中与外、土与洋在撞击中进行交汇,传统的观念显得不合时宜了,价值取向挪位了,生活方式更改了,行为规范改变了,精神信仰失落了,人们的金钱欲望在膨胀,追求物质利益已成风气,人们的精神、灵魂难以找到安居之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革家庭文化,如何教育后代,不少家庭茫然了,无能为力了,不少家长手忙脚乱缺乏良策,或到处埋怨责怪,或请家庭教师强化现代科学文化的传播,或象贾政、高老太爷那样,气急败坏地鞭挞不争气的儿孙,或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拯救家教危机的灵丹妙药(曾国藩的《家书》行销于世就是一例)。这说明人们在社会的转型期乱了方寸,失去了判断力、选择力,完全让潮流裹挟着前进,前面是什么世界,浑然不知。家教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极容易走入误区。
      一、只盼孩子将来成龙,不知教育孩子眼下成人
  中国的传统是“望子成龙”,人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特殊人才、拔尖人才、有“出息”的人才。现代化的社会需要有高度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级人才,因此,在选拔人才、用人方面就非常重视学历、学位,不管是当官还是成家都是如此。事实告诉人们,孩子“成龙”的道路就是追求高学历的道路。家家都盼孩子将来成龙,为了培养后代可以尽其所有,舍得投入。投入了是否一定就有收获?投入得越多,是否收获就越大?事物的辩证法往往又不是如此。舍得投入是一种愿望的驱使,有无收获是事物的发展是否合乎规律的结果。若要不事与愿违,就既要舍得投入,还要善于投入,这样才能如愿以偿。
  在“望子成龙”驱使下的家教,至少有两点已成为当今家教的盲点和误区。一是“成龙”的观念非常偏狭。孩子成长的目标就是上大学,每年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是这种偏狭的成龙观念驱使的结果。人的成才的道路不是一条,应该是“条条道路通北京”。成才、“成龙”不是一个模式,有多种多样的才,多种多样的“龙”。改革开放之后,中央让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实践的结果先富裕起来的这一部分多数不是高学历、高学位的人,而是所谓“不三不四”赚大钱的人。说他们“不三不四”就是他们没有高学历、高学位、社会地位又不高,是一些人用传统观念看人的一个贬义词。今天要搞活市场,经济上靠的就是这部分人,难道他们就不是“才”,不是“龙”吗?还是中国这句老话说得对:“行行出状元”。二是投入有片面性。今天主要是投入开发智力的物质和金钱。智力开发需要投入,难道品德、个性、气质的培养就不要投入吗?总之,很多家长盼孩子将来成龙,不知教育孩子眼下成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人比成龙更重要,况且成人、成龙的因素很多,只注重智力发展而忽视其它方面,就会变成畸形发展,真正成才、成龙的道路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有个家长“望子成长”心切,孩子还是个小学生就去找名学者辅导,“名师出高徒”嘛!他在学者面前夸耀孩子的聪明和学习成绩优异,而学者似乎早有所知,毫不动情地问:“你的孩子在毅力方面经过哪些锻炼?”家长答不出来。学者说:“靠聪明只能考个好分数,没有顽强的毅力是学不到真本事的,干不成大事情,成不了大才的。”学者没有立即接受他的孩子,要孩子经过毅力锻炼后再来学。毅力是成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却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忽略了,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非常重视,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第十五章)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干一番事业是艰难的,没有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越不过去,遇到挫折挺不起来,即使聪明绝顶,满腹经纶也成不了大气候,担当不起“大任”。说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对待自己的孩子就生怕他(她)吃苦、吃亏。不知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自己走的,谁也代替不了,今天有钱有势的家庭都在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权、钱送孩子上个重点学校,安排一个舒适的工作,进个效益好的单位,难道你的孩子真的就会这样平平稳稳、幸幸福福地度过一生吗?君不见多少帝王将相的后代落难,“大观园”也终有没落的时候,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小姐们一旦失去了安乐窝,就无法生存了,或夭折,或出家,或乞讨。他们的下场足以惊醒人们:不能让孩子的生活过得太安逸、太舒服了。作家杨沫教育子女的格言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徐然、老鬼都到边疆插队,甚至遭受迫害坐过牢房,历尽坎坷,终于成才。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神仙和皇帝,只有自己救自己”,各从“死地“求“后生”,走完各人的人生道路。当然,今天的社会环境变了,孩子不会置于“死地”,但也要让他们吃点苦,经受一些磨难才行。有位母亲带女儿去看望爷爷奶奶,两家相距四十来里,平常都是坐车去的,今天妈妈对女儿说:“我们搞一次旅游,步行去爷爷奶奶家好吗?”女儿听后非常兴奋,和妈妈步行到爷爷奶奶家里去。一开始女儿走得很快,有说有笑地走在妈妈前面,走了十多里后便慢下来了,走到妈妈后面去了。走过二十里妈妈看到女儿走不动了,车子一辆一辆从她们身边过去,有的出租车还停下来招呼她们上车,妈妈便鼓励女儿说:“我们要坚持走下去,你想爷爷奶奶看到你是走来的该有多高兴啊!坐车去就太平常,没味道了。”疲劳了的女儿一下又精神抖擞起来,脚走痛了,腰走酸了还是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真的象妈妈所说的一样高兴极了,女儿也高兴极了。可惜这样的家长太少了,她自找一点苦给孩子吃,让她在苦中尝到乐趣,锻炼毅力。现在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上学要送,放学要接,进大学父母还要陪着去,帮他们铺床叠被挂帐子,生怕苦了孩子。孩子不吃苦,缺乏毅力是成不了“龙”的,弄不好就成了一条“虫”。困难和挫折会带给孩子痛苦和烦恼,但也就在排除艰难和挫折中孕育了战胜困难的毅力,进取向上的精神,这将是伴随他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跋涉的可贵财富。人在成“龙”的过程中要成“人”,诸如责任感、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友爱精神、节俭美德等等,都是成“人”的重要因素,千万忽视不得,要想将来成“龙”,必须眼下成“人”。
      二、把前途认为是“钱”途
  我们从升学就业的选择中完全可以看到这种价值观。现在不少人都想把子女送到将来能赚钱的专业去学习,进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去工作,因此有权有钱的孩子都奔财经、税务、外贸等专业和单位去了。有的学生考取了本科不读,要去读财经、税务的中专。问题不在于读什么学校,进什么单位,而在于他们认为孩子将来赚钱越多前途越大,用这种价值进行家教就将家教导入误区。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人们感到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都在发生巨变,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被抛弃了,中国人已不再耻于言利了,而且谁能赚大钱谁光荣,似乎大家都在“向钱看”,一切都在“向钱看”,唯利是图的观念在蔓延滋长,拜金主义在泛化,“款爷”成了人们崇拜的偶象。金钱是个实在的东西,少了它万万不能,但它又不是万能的东西,要看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什么观念去赚钱、用钱。钱是个好东西,人可以用钱来办好事,办大事,开拓事业,振兴国家和民族;钱有时也是个坏东西,“有钱能使鬼推磨”,它可以腐蚀灵魂,毁坏灵魂,把人变成鬼,变成魔,用钱来干坏事,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所以有钱能造福,也能致祸,社会上能卖高价的不一定是好货,能赚大钱的不一定是好人,我们不能让新生一代拜倒在金钱底下,拜金主义易生祸端,担负家教重任的家长们对金钱要有清醒认识,不可糊涂,千万不能从重义轻利的传统中走出来,掉到逐利忘义的泥坑中去。
  家教中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是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在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的时代,用传统的安贫乐道、苦身度日去教育后代,是无法抗拒外部物质世界对他们的强大诱惑力的,简单地教育孩子要淡化金钱观念,也是弥补不了精神世界的内外失衡的。孩子们的正确的金钱观念,是在大人们的正道赚钱,正确用钱的示范中养成的。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受到家长的分外宠爱,对他们的物质要求总是尽量满足,家庭富裕起来了就让孩子先富裕起来,成了“小款爷”、“小财主”了。有报载某小学二千余名学生过春节得“压岁钱”一百三十四万元。有位七岁儿童春节收到三千余元人民币和一千多元港元。小孩子钱多了用钱就“大方”,好摆阔气、讲排场,某校一学生设宴过生日花去三千多元。有的家长不惜耗费巨资为孩子出风头创造条件,如儿童学绘画、书法、唱歌、弹琴等,其实才刚刚起步,就把他(她)视为天才,举办所谓书画展、音乐会之类,花钱去请观众、听从,陶醉在客人们的客套赞语之中,感到莫大的荣幸和骄傲。幼稚的孩子也以客套话当成自己的成绩。这种用金钱膨胀起来的虚荣心是非常有害的。上述情况表明这些家长在培养“阔少”,用金钱在断送孩子的前途还不自觉。跨世纪的人才决不是贪钱、嗜钱的动物,崇拜金钱的奴隶,他们是现代化事业的继承者,未来世纪的开拓者,应有干大事业的本领,而不应有花钱的嗜好。
  家长舍得花钱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越的条件,本来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条件好不是吃好、穿好、玩好、会花钱,这会使他们沉溺于安乐之中,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定会失去很多成才的大好机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后代戒奢侈崇节俭,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创业者,这是每个家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赵树理是个大作家,有稿费收入,是个大干部,工薪不低,但他的儿子工薪低,写信向他要钱:“父,钱!儿”,信很简短,意思明确。回信也很简短,意思也很明确:“儿,0!父”。赵树理不是个吝啬的人, 为拍上党梆子《三关排宴》,将存款全部献出,慷慨解囊。对儿子索金钱分文不给,是他教子的方法,也是严格要求子女的态度,不给孩子多花钱的机会,而迫使孩子去过艰苦、节俭的生活,这是成才、成“龙”的必要条件。今天许多有钱的父母应该向赵树理学习,让孩子多吃苦,少花钱。
  人们的经济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超前消费、拜金主义、游戏人生等不正之风也在同步增长,特别是国外和港、澳、台高消费的“示范效益”,诱使人们在低收入的条件下追求高消费,甚至进城打工的农民也要进高级餐馆或娱乐场所去“潇洒”一回。社会风尚被扭曲,精神文明遭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对下一代更要培养事业心,节制金钱欲。人有多种欲望,而且许多欲望是有了钱才能实现的,较多的人金钱欲特别强烈,因此更需要理性控制,只有受到理性控制的金钱欲才会成为发展事业的动力;若失去理性,金钱就会象魔鬼一样缠住你,使你终日不得安宁,甚至泯灭你的良心,只要能得到钱,什么坏事都会干,金钱欲对孩子的未来潜藏着无底的深渊,家长们要有足够的认识。
  家教是门大学问,而中国的家长却缺乏应有的科学知识,这不只是工农群众,就是有能力、有经验的领导干部,也常是治国有方,治家无能,想让子女成“龙”,结果却变成纨绔子弟。一些有学问的专家、学者,着作等身,可是在教育子女方面却象孩子一样的幼稚,除了讲大道理外,一切被感情牵着鼻子跑,跑入误区,害了后代还不自觉。儿童不仅属于家长、家庭,更属于社会,对儿童的教育和对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的改革优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形成全社会的共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必须引起全社会的思考,放到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议事日程上来。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南昌46~49,87G52家庭教育林碧珍19981998 作者:江西教育学院学报南昌46~49,87G52家庭教育林碧珍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43:44

[新一篇] 對轉型時期中央與地方立法關系的思考

[舊一篇] 對近年來我國內需不足特異性的反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