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献观辨析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文献”一词由来已久,现都以《论语·八佾》篇中的记叙为最早出处。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祀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孔老夫子虽用了“文献”一词,但没有进行解释,后世学者根据孔子的文意作了许多注解,但也没有较准确地解释原意。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献”一词用得相当广泛,常与图书、情报、档案、资料等术语混淆不清,有关对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概念的解释、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什么是“文献”?古代“文献”指的是什么?现代“文献”指的又是什么?我们不妨探究一下其渊源,以从古今学者的研究中悟出文献本质的真谛。
      1 古代文献观
  “文献”在古代经籍中是一个联合结构的名词性词组,一般将“文”与“献”分开来解释。三国魏玄学家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云:“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说:“文,典籍也;献,贤也。”这里的“典籍”,是指历代的历史文件或者典册和书籍的统称;“贤”,是指见多识广、熟悉历史的贤者。这样,文献就成了书与人的联合词组。以后“文”与“献”二字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了。最早以“文献”一词作为书名的是元人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他在《自序》中谈到写作取材的来源时,对“文”和“献”作了这样的解释:“凡叙事,则本文经史而参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乘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裨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语,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这里的“献”,再不是指“贤人”,而是指巨僚、诸儒、名流和裨官的言论、记录,其涵义与“文”接近。
  从上述古人对“文献”的解释可以看出:对“文”的认识基本一致,即是指书籍文章之类;而对“献”的认识则有二,一是指贤人,二是指贤人的话。赞同这种看法的现代学者不在少数,现择其有代表性的观点略述一二。《辞源》解释为:“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人。”《辞海》解释为:“原指典籍和宿贤……”。陈秉才、王锦贵认为文献“包括了典章制度史料和熟悉典章制度的人”[1]。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 如邵胜定认为:“窃认为‘文献’这个词组,当解作上献的书籍文章,并不包含有贤人的意思。‘献’字的本义为献祭品(祭礼用的牺牲之类),是作名词用的,后来引申为献祭、进献,作动词”[2]。朱建亮基本赞同邵的观点, 他认为:“‘文献’可解为献出之文,是‘文’与‘献’的动宾倒置词组……”[3]。两位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前者将“献”理解为“上献”,后者则将之理解为“献出”。除了在“献”字的范围上有些异同外,他们的之处共同是否定了“献”作“贤”的理解。
  对于古代“文献”一词的“献”作何解释,我们暂不作过深的探究,但有一点是可以证明的,即古代文献中所含的典籍之意与现代文献是比较接近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现代文献的含义之所在?
      2 现代文献观
  如果按文献研究的领域及范围来划分,文献学可分为古典文献学研究和现代文献学研究。古典文献学研究主要是围绕版本、目录、校勘等文献整理、鉴别或翻译的基本知识、方法、历史及典籍介绍诸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或专题性研究;现代文献学研究是在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贮存、传递和利用及其规律的探讨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的生产和交流呈多样化势态,人们对文献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传统书籍、档案、典章、史料的藩篱里,而是集中在对文献本质属性及其构成要素的研究上,尽管这种研究需要一个过程,但毕竟在原有传统观念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大体归纳起来,现代文献观有如下5个方面:
  2.1 材料论 “文献指一切历史材料”(王欣夫)[4]。“文献的内涵:具有使用价值、历史价值的字、词、语、篇、书、人、时、地、事、物的具体材料。文献的外延:用做依据材料的科学、典型、完备知识的材料。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历史价值的字、词、语、篇、书、人、时、地、事、物的具体材料的科学、典型、完备知识的资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献’”(单柳溪)[5]
  2.2 图书文物资料论  “文献:……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辞源》)。“文献:……今专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辞海》)。文献是“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文献应理解成一切历史遗留和现存有关某一问题、某一事实、某一作家的文字资料”(谢灼华)[6]。 “文献就是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一切领域人类活动对后代说来是具有历史价值和认识作用的、以文字记录形式存在的资料”(邵胜定)[7]。
  “材料论”与“图书文物资料论”较为相似,都是从历史的、有价值的、可供使用的资料角度来认识文献。这种观点曾持续过一段时间,并被一些大型字、辞典录用。但是这种观点在三个方面值得斟酌:其一,文献包括图书,但不包括文物;其二,文献如果仅指图书资料,那么磁盘、光盘等资料算不算文献呢?其三,“有历史价值”、“参考价值”等限定词揭示不了文献的本质,而且在实际中文献的“价值性”是难以判别的。
  2.3 载体论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着录总则》)。“文献乃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严怡民)[8]。“文献是指以文字、图像、 符号、声频、视频等为主要记录手段的一种知识载体”(周文骏)[9]。文献“今天专指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为主要记录手段的一切信息和知识载体”(黄宗忠)[10]。
  “载体论”目前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它试图从文献的物质材料、制作方法、符号系统等外在形式特征和知识、信息等内容特征上去揭示文献的本质,但把文献看成是某种载体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沈继武把人类传播与交流知识信息的媒介分为三大载体,即人的大脑载体、实物载体(或称天然载体)、人工载体(或称文献载体)。并且,沈先生还将文献载体解释为:“是人类专门加工制作的纤维材料和光电磁化材料,是专门用于记录和传播知识情报的载体”[11]。那么,上述的“一切载体”、“知识载体”等等,一则显得界定不明;二则既然是指人工载体,那么古代的兽骨、竹简等文献载体,又当作何解释呢?
  2.4 知识信息论 “文献就是记录下来的知识”(陈光祚)[12]。“文献是用文字、图画、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的知识”(《目录学概论》)[13]。“文献是关于存贮在物质载体上按照一定逻辑组织的有关知识内容的信息记录,或称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贺修铭等》[14]。“所谓文献,是指存贮在物质载体上按一定逻辑组织的任何知识内容的信息记录”(高崇谦、朱孟杰)[15]。
  “知识信息论”是从文献内容的角度来考虑的,这种认识的落脚点正好与“载体论”相反,它排除了载体多样化的难度,从传播信息知识的功能对文献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但文献究竟是一种知识载体?还是一种载体上的知识?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仍然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2.5 结合论 “我认为文献既不是记录着知识的载体本身, 也不是记录着知识的载体上的知识,即:既不是纯粹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而是二者的结合”(朱建亮)[16]。文献是“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与物质载体记录的知识的融合体”(高家望)[17]。“文献一定是知识与一定物质载体的结合产物,但知识与载体结合产物不一定是文献”。“文献:记录有知识、且用于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孙二虎)[18]。
  “结合论”是在“载体论”与“知识信息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否定了文献是纯粹的物质,又否认了文献是纯粹的精神,而只承认文献是物质与精神两者的结合体。但是这种结合体与记录在石碑上的知识和记录知识的石碑的结合体有何区别呢?所以,“结合论”仍然没有很好地揭示文献的本质。
      3 文献的本质
  上述文献观尽管各有所异,但它们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文献的基本内涵,这种基本内涵也就是文献的本质属性。那么,文献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目前学术界有以下几种看法:
  ——高家望认为:“文献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说它是精神的,是因为构成文献核心的,是它所含的知识,知识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说它是物质的,是因为这种知识是以物质的形式得以存贮、固化并予以表现的,物质性也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但文献既不是单纯的精神,也不是单纯的物质,而是精神与物质的融合体。所以,他认为文献的本质属性是“知识与物质载体的统一性。”
  ——傅群把文献的构成划分为三大基本要素,即内容、符号、载体。认为“这三大基本要素以及所表征的属性范畴,就是揭示文献本质和本质属性的正确途径”[20]。
  ——孙二虎认为:“从本质上讲,文献是人脑的外部延长,是‘物化了的思维,凝固了的意识’。但是,文献的意识又不是‘纯粹’的意识,它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以一种脱离人的思维的物质形态存在着。”他还认为:“文献一定是知识与一定物质载体的结合产物,但知识与载体结合产物不一定是文献”[21]。
  三种看法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文献具有“二重性”,也有人称之为“中介性”。谢灼华同志将之归纳为:“文献存在的中介形态,指其非物质又非精神的特殊存在;文献运动的中介条件指其传递运动必须通过中介渠道来完成;文献功能的中介表现,其社会功能是通过对知识的传递和交流来影响、促进人们的科学认识活动。文献是连接历代人知识成果的中介媒体,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体”[22]。但是,从文献构成的要素来分析,把内容的信息性、符号的识别性、载体的固态性三者结为一体并没有揭示出文献内涵的全部。比如:刻在石碑、木板等实物上的文字图画符号、贴在街头巷尾的标语、广告之类等,能否称之为“文献”?如果说能,文献的含义岂不是包罗太广了吗?难道诸如钞票、邮票、路标、门牌等等也都成了文献?如果说不能,但它们又都具备文献三大要素的基本特征。所以说,以文献的三大要素或以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来揭示文献的本质是不完全的,即其外延的涉及面太广。那么,孙二虎同志关于“文献一定是知识与一定物质载体的结合产物,但知识与载体结合产物不一定是文献”的论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如何来解释这个问题呢?笔者非常赞同黄宗忠同志把文献构成划分为内容、符号、载体、形态四种要素的看法[23]。如果从这四大要素的结合统一角度来揭示文献的本质,那么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因为没有一定形态呈现出来的东西还不能看成是文献,比如把上述例子中石碑、木板上的文字、图画、符号以及街头巷尾的标语、广告等看成是一种资料,通过一定的形态(如抄写、拍摄、复制等),将之经过有序化整理后所表现出来的实物(这时候的载体)才能称之为文献。
  由此可见,文献的本质应是其内容的信息性、符号的识别性、载体的固态性、形态的呈现性四者的统一。 这四者的统一可以反映文献的5种基本特征,即文献有信息知识的共存性、人工附载知识实体的形态性、知识信息的记录性、知识信息的传播性和知识信息的积累性。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把文献理解为:通过某种形态所表现出来的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载体资料。
                     收稿日期:1996—09—06
图书情报工作京16~18,42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朱宁19981998概述了文献概念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古今学者不同文献观的分析,从文献内容的信息性、符号的识别性、载体的固态性、形态的呈现性四大基本要素的构成揭示了文献的本质属性。文献概念/辨析  Analysis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Views on Documents  The word "document" appeared in ancient time, but itsdefini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ssu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concept of document and proclaims its intrinsic attributes bythe study of different views of experts at all times.including 4 basic elements:  the information attribute ofdocument. the discrimination attribute of symbols, the solidstate attribute of carries, and the appearence attribute ofthe formation of document.      朱宁 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咸宁 437005  朱宁,男,1957年生,副研究馆员,馆长,发表论文20余篇。  Library of Xianning Teachers' College 作者:图书情报工作京16~18,42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朱宁19981998概述了文献概念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古今学者不同文献观的分析,从文献内容的信息性、符号的识别性、载体的固态性、形态的呈现性四大基本要素的构成揭示了文献的本质属性。文献概念/辨析

网载 2013-09-10 21:42:36

[新一篇] 口述史學百年透視(下)

[舊一篇] 古代埃及第一中間期及其歷史影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