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零售业态问题研究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已进入选择时代。消费需求的选择性决定我国零售商业发展运行轨迹,使得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零售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动。上海在这一领域已经起到表率作用,零售集团发展壮大,在商业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显示,构筑了其他地区零售业明天的美丽图景。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Levy,Barton A. Veitz《RetailingManagement》一书中划分,商品传统零售业态分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折扣商店、专营店、便利商店、仓储商店、家具改建中心、目录陈列室等。这些商业业态在上海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一、上海市零售业态发展现状
  200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153亿元,人均2698元, 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22亿元,人均13031元。20世纪90 年代以来上海市零售商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连锁超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上海市零售业的发展以超级市场为业态形式,以连锁经营为组织载体。连锁超市是目前上海市发展最快的业态,具有“廉价、便利、快捷、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特点,它的发展机遇在于其自选购物形式、经营大众化商品与低费用,超市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相适应,投资少,见效快,取得成效显着。
  1998年,上海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以超市命名的公司有10家,共拥有门店数1262个,平均每家公司126.2个门店,平均每个门店的年销售额为1085万元。1999年,全市连锁商业网点达3500多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1560家,如华联、联华、农工商、百佳、家家乐、欧尚、捷强、东方超值超市等。到2000 年底中国最大连锁超市公司上海联华门店数为950家,销售额达111.4亿元,超过了国内最大百货商店的销售额。可见连锁商业已经成为上海市商业各业态中最具活力的一支新军,今后还将进一步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这标志着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呈良好发展趋势
  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俗称大卖场,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一种零售业态。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分布在居民居住区、城乡结合部以及交通要道,其商品种类齐全、摆放科学和多种相关的服务为居民提供了方便、价廉、高效的服务,是商业领域中商品流、物资流、信息流较为完善的业态。它的发展促进了零售商业的业态升级,提高了商业科学管理水平,推进了商业组织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商业企业先进营销与理念更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1998年以来,上海的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逐步成熟并形成经营规模,已给上海零售业市场带来重要影响。上海地区近几年开办的如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易买得、大润发、欧尚等外资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建筑面积一般都在5000平方米至1.5 万平方米之间,结构为多层的不在少数,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包括华联、联华和农工商在内的国企连锁超市也纷纷开设大型综合超市。这些公司以商圈大、价格竞争能力强,生鲜食品比重大,可选商品多的优势,成为消费者购物、休闲的好去处。随着欧尚中原店、麦德龙虹口店、大润发杨浦店、乐购光新店和七宝店的纷纷开张,全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的公司达13家,网点总数发展到31个,销售额达80亿元,约占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
   3.便利店形成连锁规模经营
  便利店具有商店面积小,营业时间长(一般为24小时昼夜服务)、顾客自我服务的特点,可以随时满足顾客需要。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上海便利店从改造粮油店、烟杂店、日杂店等传统的商业网点开始起步,逐步兴盛起来,由小型化超市向独立的商业业态变化,并开始形成连锁经营规模,在改变单一经营品种、方便居民购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便利店一般设在居民区、办公区、码头等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24小时的便捷服务。
  上海市便利店主要有罗森、可的、良友、梅林正广和等。到1999年底,上海市便利店连锁门店总量达到740个,销售额为10亿元, 并逐步形成连锁龙头公司。如华联集团与日本大荣合资的华联罗森,完全按照日本罗森模式,到1999年底在全市开出便利店51个,对上海便利店的成长起到了典型和示范作用。再如联华和良友两家便利店公司,实行市、区联手,收购了百家便利和百式便利,使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扩展,1999年门店分别达到了220个和160个,形成有影响、有规模的连锁公司。
   4.多功能综合性大型购物中心发展壮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开展大规模的商业设施建设,以百货业、大超市为龙头、配有上百家专卖店及餐饮、休闲、娱乐、银行等服务性设施的多功能、综合性大型购物中心,配备自动扶梯、中央空调、电子消防报警、计算机网络管理等现代化的服务管理设施,为人们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成为主导城市消费购物行为的重要模式。南方商城、虹桥友谊商城、梅龙镇广场、友谊南方商城、港汇广场等一大批大型商厦新建、改建完成,建筑面积都在7万平方米以上。以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为目标,成为地区商业的标志性建筑。
  上海市商业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粗放经营的状况,通过兼并、联合、改组、改造,集中力量培育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1999年1~10 月累计销售收入净额4亿元以上的百货零售企业有11家,1~11月商品销售利润在1100万元以上的百货零售企业18家。销售收入净额在9 亿元的企业有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联商厦、上海新世界商城、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等5家。 这些大型多功能综合性商厦逐渐成为人们购物、休闲、娱乐中心,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丰富了其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为整个上海地区零售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上海市零售业态发展趋势
  2000年,上海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22.27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上海市零售业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参照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特点:
   1.连锁经营将形成集团化、规模化
  连锁经营代表着商业的发展趋势,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的主要流通形式。21世纪, 西方着名大零售商无一不是大型连锁企业, 如在1999《财富》“500家最大美国公司”排名第二的美国沃尔玛拥有3000多家店铺,销售额达1668.09亿美元。再以法国家乐福连锁店为例,巴西60家,台湾22家,阿根廷22家,墨西哥20家,而中国大陆家乐福分店数目仅为16家,其中上海6家。 全国规模最大的上海联华超市公司和上海华联超市商业公司,2000年仅有950家和682家销售网点,销售额仅有111.4亿元和73.1亿元人民币。我国的连锁业刚刚起步,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化程度偏低,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今后,上海市连锁业的发展,必然会扩大规模,进一步发展,进入由单店经营向连锁经营规模的转变,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在未来优势将更加明显。
   2.连锁超市、便利店的无在库经营倾向
  零售业中与消费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厂商多品种生产相对应,无论在既存的零售业态百货店和超市中,还是新型的24小时便利店等新出现的业态中,经营的商品品种越来越多,但由于政策、环境、房地产价格等原因,店铺规模和仓库规模不能无限扩大,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由于人口密度大、地价高昂、消费者行为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环保规定严格等原因,更加限制了仓储点和仓储空间的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高店内管理效率,通过加快店内管理效率,通过加快商品周转来抵消仓储空间不足等问题。如今,连国际上大型零售业的经营方针均已从原来通过新店开设寻求外延型发展,转向充实内部管理和投资,积极进行内涵型发展。
   3.引进国际新型零售业态
  2000年上海市无店铺销售总额超过10亿元,主要有电话订购(59.3%)、邮购销售(31.5%)、电视导购(3.8%)、电子商务(3.8%)和上门直销(1.6%)五种形式,显示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但与国外相比,不论经营范围还是销售额均比较小。在国家政策的允许下,我们要继续引进折扣商店、目录商店等新的商业业态,这些都将成为上海市零售商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上海市零售业的发展跟上国际潮流。这类网络销售方式的推广也是提高上海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方面。
   三、积极发展零售商业配套措施
  “十五”期间,上海将规划中国际购物中心的建设,不断加快城市零售商业的建设步伐,调整商业业态和经营方式,为上海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与促进,为全国商业发展树立了典范的模式。到“十五”期末,上海要努力成为国际贸易的交易地,流行商品的发祥地、国际着名商品的聚集地和国际购物天堂。据预测,到2005年,上海市商业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500多亿元,年增长8%。
  可以预料,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由于关税保护壁垒的逐步消失,国际国内贸易将形成一体化、全球化发展态势,国内外的消费市场界限将被打破,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零售商业进入我国流通领域,与国内商业形成对峙局面。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态势,如果我们不注重大型零售企业的经营创新,提高我国零售商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国内市场,重要的是失去在21世纪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发展我国商业的良机。
   1.零售商业发展总体思路
  国际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发展的趋势为发展大型零售企业创新提供了可能的契机。21世纪上海市零售商业如欲在与外国商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确立“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观念,将自己的目标确定为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集团化,发挥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的作用,增强零售商业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商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驱动力之一,为把上海早日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做出新的贡献。
   2.走特色化道路
  纵观当代美国零售商业业态的发展,除了主力商品外,还不断改变各自商品的组合方式和服务方式,大力开发自有品牌,以保证各自具有不同特色。上海市零售商业若想在面临挑战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必须向特色化、服务化、优质化模式发展,超前预测,把握发展规律,满足消费者个人和家庭的需要,努力成为消费策略的提供者,大力发展商业服务领域和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定位上,大型商厦应实行经营创新战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企业资源,重新进行经营定位。在商品经营结构、服务等方面创造特色,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以吸引目标消费者。鉴于目前大型商厦在空间上过于集中的现状,大型商厦可以实行错位经营策略,即把竞争对手的弱项作为自己的强项,以避免大型商厦之间的过度竞争,争取双赢良策。
   3.极大限度的丰富商品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入世后,关税将逐步降低,零售服务方面的逐步放开,国外零售企业也将加快进入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而其中城市聚集优势最为明显,市场环境运作顺畅,零售商业发展比较完善的上海,对其必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成为其在中国发展零售业的首选地。国外零售商进入中国尤其是上海市场,是国际商业自由化、全球化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必然带来极大丰富程度的商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选择,同时也对上海市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据上海虹桥友谊商城近日完成的题为“新世纪上海百货业新出路”大型社会调查显示,新世纪上海百货业的新出路在于向国际化、品牌化、现代化加速过渡。“十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开放,扩大开放度,积极主动引进国内外着名品牌,大力发展品牌产品的销售,丰富上海市消费品市场,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使上海成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同时加快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树立自己的优势品牌。此外,“环保类绿色商品”、“高科技新产品”、电脑及网络产品”及“文化附加值高的商品”等正在成为未来市场的热点。
   4.广泛应用现代先进技术
  管理上,要不断探索和使用新的科技,广泛应用许多现代化流通技术;如POS系统(Point of Sales),网络通讯技术结合成为商场信息动化的装备,成为商场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电子定货系统(EOS即Electric Ordering System),流通增值网络系统(流通VAN),对商业零售企业定货、库存、发货、信息等进行管理,可以及早把握“畅销品”、“滞销品”的状况,提高商品周转率,并且还可以调整商品陈列空间和空间设置,简化手续,降低成本,改善了经营管理,促进了商业企业经营理念和业务流通的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今后,拥有现代化技术的零售企业必将在商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5.大力发展配套物流建设
  连锁超市在配送、管理等方面对总部有很大的依赖性,随着零售业新业态的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步伐将逐步加快。必将呈现3 个特点,一是传统的储运业逐步向现代型的物流配送转型,二是建设一批为新型业态服务的新的配送中心,三是配送中心的硬件建设档次逐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为扩大规模和提高流通能力打下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零售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配合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金融、贸易的发展,可建立直接采购基地运转,扩展进货渠道,扩大供货来源,增强商品多样化内涵,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国际性商品。
上海经济17~19F51商贸经济王维工/严巍/仓平20022002 作者:上海经济17~19F51商贸经济王维工/严巍/仓平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40:58

[新一篇] 上海格致書院中西董事之爭

[舊一篇] 不要忽視日常生活中的安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