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诸文化因素的分布、组合和发展及其形成条件的科学。它强调地表所发生的文化差异,以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论点作为其理论基础,并着重研究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差异对这个关系的影响。对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各家见解不一,早期的研究有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及文化决定论,现代的趋向即三种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景观学派、文化生态学派及环境感应研究。
   1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1.1 早期研究
  1.1.1 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典型的必然论的人地观。这种观点认为: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原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一切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地理环境的必然结果。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李特尔,把自然现象看作是人文现象的基本原因,认为自然决定人类历史的发展。拉采尔则被认为是环境决定论者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认为既然人类和生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那么人类就应该象生物一样受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统治着人类的命运”[1],这一论点充分说明了拉采尔的必然论最终一定通向地理宿命论。当决定论遭到批判以后,代替它的是可能论的观点。
  1.1.2 可能论—导致文化决定论
  我们知道,决定论在因果上忽视了随机变化,它认为一个原因只有一个必然结果,而可能论认为一个原因可以有多种结果,一个结果也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从哲学上看,可能论代替环境决定论是很自然的[7]。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环境决定论在文化地理学中已失去了地位,可能论取代了它。可能论认为,任何自然环境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能方式。人如何利用和栖息在一个地区,全靠人在环境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可能论者把环境当作提供机会和限制而已,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在其中作出选择。总之,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经济特点是在环境提供的可能范围内,根据文化作出决策的产物,一文化的技术水平越高,供选择的可能性越大,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小。可能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让·白吕纳。他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人们可以按心理的动力在同一环境内不断创造出不同的人生事实来”[2]。显然,白吕纳把人地关系决定论的因素由地理环境转向人,夸大了人的作用。从而导致了文化决定论。它是环境决定论的对立面,这种理论,在人地关系上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正确的,但是忽视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反作用。
  1.2 现代趋向
  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现代趋向于: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间的和谐[3]。其中景观学派、文化生态学派及感应研究三个方向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体系,它们分别是回答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什么(景观学派),怎么样(文化生态学)和为什么(感应研究)的问题。
  1.2.1 景观研究
  美国的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他从文化角度认为景观是一个具有独特交往形式的地区并认为景观的研究即探索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景观的发展过程。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是认识各文化景观的特点,强调人对改变自然环境的普遍作用。我国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H·J·德伯里在《人文地理》一书中明确提出“文化景观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辩认的改变,包括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种种改变”,德伯里认为文化景观既包括建筑、道路、耕地,也包括一些无形的事物,例如“气氛常常是易感受到的,但难以描述”。因此德伯里建立了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概念[8]。物质文化景观是指文化的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和自然的特征,并能表现于地图上的文化景观。如各种各样的建筑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是指文化的各种无形的但可感受到的文化景观。如市场集市气氛、宗教气氛等。
  实际上文化景观是由种种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某一区域的印象与感觉的综合。这里的区域便是文化地理学家所确定的知觉区(或感觉区),知觉区是不同于经济区或行政区有明晰的界线,知觉区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域,是人们心理感知的界线不十分清晰的区域,因此这一知觉区反映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以及由此开放的文化层次与思想。
  景观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复杂,但绝大多数文化地理学家认为景观的研究主要有:聚落的格局、土地划分的格局以及建筑。即景观学研究主要集中阐释物质文化景观及其空间变化。而H·J·德伯里却深化了其研究的内容,即对非物质文化景观加以研究和解释,其非物质文化成份包括:气氛、音乐、艺术、风俗、语言等等。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并以知觉区作为文化景观的载体加以系统阐释。
  我国人文地理学家金其铭先生在论及景观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时明确提出五点要义①文化景观表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情况以及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差距、不协调性。②对区域资源开发从更高层次上设计综合利用方案等。③通过对文化景观的系统研究,可为不同景观地域发展服务。④文化景观研究可为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⑤从旅游学角度探讨旅游景观的可利用性,以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10]。
  1.2.2 文化生态学研究
  景观学派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人地关系问题,还有其它方面有待探索。50年代中期,在文化地理学加强了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景观学派注重人类和地理环境互相作用的后果,而文化生态学注重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景观学派把人类看成是独立于自然的,而文化生态学则将人类平等地看成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景观学派提出了人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什么?文化生态论提出人类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了这样的景观结果。
  美国两位学者特利·格·乔丹与利斯特·罗文垂撰着的《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因果的相互作用[9]。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等诸多自然要素而网络成的整体。而人类为生存与发展,必然同自然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作用。因此文化生态学侧重“相互作用”的研究。这样可以大致明确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即①环境对文化的影响;②人的文化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文化地理学家在探讨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影响时,必然探讨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才能阐明文化的空间变化。因此便建立了文化生态学。“生态学”这个词来自于两个古希腊词。OikoIogia意即“关于生境的学说”[9]。与文化一词组合成“文化生态学”,主要探讨文化与环境的双向影响及作用,进而否定环境决定论与可能论所阐明的单向绝对作用。环境决定论对份强调环境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可能论又走向另一极端,宣扬文化的决定作用,过份强调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与支配。而文化生态学观点正如大多数文化地理学家所阐述的:人与环境相互施加影响的可以双向通行的街,而非单向通行的街。H·J·德伯里教授在批驳环境决定论时指出:人绝非环境的奴隶,环境亦绝非人之附庸[8]。
  1.2.3 环境感应研究
  文化地理学中这个最新的探索始于60年代,环境感应论者认为人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了解他的环境,人们的价值系统影响感应,而感应又影响行为,所以从研究人们对其环境的感应入手,就能知道他们将怎样作用于环境,即解释文化景观为什么会如此。
  由于人的认识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对环境的认识具有深浅区别及地域分异,因此在人们头脑中所认识的环境不可能反映客观存在的环境。而环境感知论即为人所作的选择取决于其所认识的环境而非客观环境的实际情况。所以文化地理学家通过环境感应来探讨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进而揭示文化景观的客观存在的原因。对环境改造所采取的决策常常依赖于认识环境而不是客观环境。这样在探讨人类有关行为时,所关切的对象不该是涉及周围环境的客观现实,而应是我们头脑中的印象。环境感知从人对环境感觉、知觉、认识以及行为的角度,阐释了人类文化景观的演替、客观存在的原因,深化了景观学研究的内涵。
   2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由各文化要素特征组成,即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的组合,这种组合就是文化综合体,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便构成了一个文化区;由于文化区内的各种要素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这种相互关系便构成了文化综合;文化源地即文化发祥地,它是文化发展的摇篮,通过扩散,使文化从其源地向外传播的;长期以来,地表上的文化印迹即文化景观。文化区、文化综合、文化源地与扩散、文化景观这四个方面便构成了文化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2.1 文化起源与传播
  2.1.1 人类社团生活在陆地上,就会有这样一些地方,那里的人们聪明能干,创造与努力往往获得成功,因此,使社团力量壮大,相对稳定,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完善,人们不仅能维持生活,也可有余暇顾及政治和艺术。这些地区的传统得到发扬,其生活方式成为附近其它地区的楷模。这些地区是人类早期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从这里向外传播信息、革新和思想意识,推动世界前进。世界古文明中心共有五处:我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西北部的古印度,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中心,以秘鲁、墨西哥高原、尤卡坦半岛为中心的美洲印第安古文明中心。
  文化发源地的发展是建筑在工具或武器的发明与更新的基础上。我国古代不仅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着称于世,而且在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很久以前,人类社团以种植谷物和饲养动物为主,我国是世界上种植谷子最大的起源中心。距今6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就已经大量种植谷子了[5]。我国的谷子在极早的时候就南传印度、巴基斯坦;西传俄国、奥地利以至整个欧洲;东传朝鲜、日本以至于全世界。古代文化中心是文化的成长、壮大、创造和革新的地方。新发明的技术、工具、设备及其反映人们活动方式的观念等,通过商队及商人从发源地向外扩散。
  2.1.2 文化扩散便是一种观念从其源地向其它地区的传播过程。传播方式有两种:膨胀型与迁移型。①膨胀型传播是指某种思想或发明在核心地得到发展,保持兴旺的同时还在向外传播。伊斯兰教从其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向埃及、北非、中东、西南亚和印度,东南亚及西非的传播过程便是一例。膨胀型传播有三种形式:传染型、等级型及刺激型。A、传染型:即在传播中几乎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它几乎能够传染给一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B、等级型:如果一种思想只影响到一个社会的某些人而不是每个人,那便属于等级型传播。C、刺激型:在这种传播中,人们对某种观念不是原封不动地接受,而是进行试验和加以改变。②迁移传播就是具有某种思想的人或集团从一地迁到另一地,分为占据式、蔓延式、墨渍式、变异式。
  占据式扩散是指甲地的文化被移民带到乙地,移民们所带来的文化至今仍与旧地文化基本相似,仍属于同一文化系统。占据式扩散还可再划分为2个小类:第一类为大一致性扩散即大面积文化区中存有一小部分异文化的地域,移民将这一小部分的异文化同化掉,从而形成文化区内一致性的文化;第二类为小一致性扩散,即移民从自己的祖辈们所在地迁移到与此地并不相邻的地区,在包括这两个地点的区域内文化并不一致,但移民在新居的文化与旧地原有文化仍保持一致,属于同一文化系统。
  蔓延式扩散即为移民并不占领成片的广大地区,而只是具有选择地在一地点定居下来,处于土着的包围之中,但因移民所带来的文化较优越,经济地位亦较高,故慢慢地对周围地区有所浸润,同时也吸收了一部分土着文化,因此蔓延式扩散中的文化属于混合型文化,新地的文化并不完全同于旧的文化了。
  墨渍式扩散即移民首先占据式地迁移到区域内的若干个小区内,之后进行着蔓延式的文化扩散,但这几个小地域并未联成一片,中间尚被别的文化所隔开,只是散落其中若干个地点,这种扩散是由占据式扩散与蔓延式扩散两部分组成的。扩散后这几个新地域内的文化虽都与旧地方言有一定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已经较大了。
  变异式扩散即移民到新地之后与土着杂居,文化中往往会掺杂进土着的文化,由于土着文化经济地位较高,移民又处于土着的包围之中,旧有的文化不可能长期保留原有的基本面貌或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的旧文化被土着文化所同化,从而形成了移民所具有的文化与旧地文化完全不同的新文化。
  2.2 文化区
  一种文化特征并不一定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但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的组合即文化综合体。文化体系的定义涉及到种族、语言、宗教和其它一些文化要素。因此,在文化地理学中,文化区可以分为形态文化区及功能文化区两种。
  2.2.1 形态文化区:以一种盛行文化的特征或几种文化的综合特征加以规定,可见形态文化区的范围随着所采用的指标而变化。例如,根据语系,世界是可以划分为20大语系,而我国分属五个语系,其中汉藏语系中的汉语,可根据发音等分为七大方言:①官话区,②吴语区,③赣语区,④客家语区,⑤湘语区,⑥闽语区,⑦粤语区。[4]
  2.2.2 功能文化区:在文化上不一致,而是一个已经组织起来并且有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的机能作用的地区。功能文化区有一个中心点,起着协调和指导方面的作用。例如,促使中国文化体系形成的内因是她的历史、哲学、环境条件、大量的传统和观念等,这一完整的文化体系构成了一个功能文化区。按此定义,中国便是一个功能文化区,她的中心点即首都北京。在文化地理中,文化区主要是指形式文化区。一个相对孤立的文化区可以分为三个地带:①向中心集中的核心区域;②中心区域:即一定的文化综合体占优势的地带;③边缘带:某些文化特征盛行的区域。可见,这三带模式描述了文化强度是从形态文化区的核心逐渐向外层衰弱。核心区包含了文化综合体的精华,并具有最大的同质性和景观均质性。
  2.3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文化集团在某居住区所创造的人为景观,是采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塑造的。一种文化显示了一个地区的特征,任何一个有特定文化的民族,通过建造房屋、开辟道路、耕种土地、开渠引水,已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空间。文化景观包括建筑、道路和耕地等,但也包括一些无形的事物,例如:气氛等。文化特征分为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为此,文化景观分为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8]。物质文化景观包括建筑、纪念性艺术品及装饰品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有音乐及生活习惯等。物质景观是可见的,如我国黄河流域内的西安、洛阳、开封等地的古迹文物——西安的兵马俑、秦阿房宫遗址、大小雁塔。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封的铁塔、繁塔等,这些景观可告诉我们过去的文化与其环境的相互影响。再如非物质文化景观:我国的春节——剪窗花、帖年画、贴春联、包饺子、拜年、放瀑竹等,就增加了喜庆的气氛[6]。因此,文化景观是由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它是对某一地区文化的各种印象和感觉的集合。
  2.4 文化综合
  文化的各方面要素在空间上是错综复杂的,每种文化要素之间及其与整体文化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影响即为文化综合[10]。以语言与文化为例来说明。语言是文化的主要因素,语言的产生意味着灿烂多姿的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促使了语言的更大发展。一般来说,文化形式的变化不引起语言形式的相应变化,但是相反,语言形式的变化会引起文化形式的相应变化。比如,古代日本和朝鲜曾受过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它们从中国文化中借去大量词汇,但是日语和朝鲜语结构即语言并不因此而发生变化。再如,皖南在历史上属于吴语区,太平天国战争后,来自湖北的大量移民,使皖南某些地方的原有方言湮灭,而代之以湖北话,同时这些地方也因此流行起黄梅戏来。黄梅戏源于鄂东黄梅县,原来以纯粹的湖北语演出,现在以安庆方言为基础。
  以上论述了文化地理的主要内容,它们都是一个整体中密切相关的部分,正如文化地图所反映的那样,文化的空间格局也反映在文化景观中,它涉及到文化的起源与扩散问题,并显示出文化综合的作用。
人文地理西安39-43K91中国地理张晶19971997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对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现代趋势向为三种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即景观学派、文化生态学派及环境感应研究。本文又对文化地理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意在丰富、充实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文化地理学 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Cultural geography;Basic theory;Main contentTHE BASIC THEORY AND MAIN CONTENT OF  CULTURAL GEOGRAPHY(Zhang Jing)  Cultural geography is a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this paper detailedly explains thebasic theory of thecultural geography,gives the study direction of threemutual supplements:landscape school of thought,culturalecology school of thought and enviroment perception school of thought.At the same time,the paper also sets forth the main content of cultural geography.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 组织纪律 张晶  (Department of Geography,Harbin Teacher's University) 作者:人文地理西安39-43K91中国地理张晶19971997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对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现代趋势向为三种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即景观学派、文化生态学派及环境感应研究。本文又对文化地理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意在丰富、充实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文化地理学 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Cultural geography;Basic theory;Main content

网载 2013-09-10 21:38:40

[新一篇] 論文化產業的生產特征與組織多樣性

[舊一篇] 論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