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再探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人们普遍感到哲学的状况落后于现实,曾有“哲学的贫困”之说。当哲学界反思这一现状,逐渐认识到改革现行哲学体系的必要时,首先涉及到的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界定和认识,并就此展开了讨论。
  一
  笔者把这一问题目前研究的现状综述如下。有人认为应全方位透视哲学基本问题群,它包括三对关系:自然与人类、思维与存在、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在这三对关系中,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是对象性、实体性的关系,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其它两种关系是这一基本问题的展开和深化。还有的人认为恩格斯所说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实质上是以西欧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其它历史形态的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只能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还有的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除此,哲学基本问题还应包括第三个基本方面,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有无能动作用的问题。还有的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可替代地仍然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全部和整体,但作为问题的不同方面,它却包含有不同的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可以有不同的哲学表述。但任何代表不同侧面的表述都不可以作为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全部。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同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替代表述是片面、不足取的。上述观点,基本上代表哲学界目前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水平和高度。
  笔者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自己新的哲学特征,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主题:社会认识与社会实践。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脱离人类哲学发展的道路,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以往哲学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就是既以人类整个哲学发展史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又有自己时代的主要哲学问题。如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作为认识对象,其基本问题只能是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因此,哲学基本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既有联系,又有根本区别。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么脱离人类哲学发展的轨迹,要么就不可能实现根本的变革。
  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标志着哲学理论的特殊性质,表现着哲学这种意识和理论的特有方式。它是哲学要加以解决的基本矛盾。它在哲学研究的许多问题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各种问题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哲学中其它问题都只有依据这一问题的解决才能得到解决,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时也就规定了解决其它问题的原则和方式。基于对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和划分哲学阵营的需要,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精辟地概括。他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恩格斯阐述了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和有否同一性两个方面的问题。由此出发,我国哲学界长期以来把哲学基本问题,归结为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把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看作是绝对的和不变的,把哲学基本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视为当然的同一。因而,在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发展,研究哲学基本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方面都较浅。
  纵观人类哲学的发展史,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无论是从古代到近代,还是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倾向的哲学流派、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特殊的哲学基本问题。如果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哲学基本问题,那么不同时代,不同倾向的哲学流派都有自己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不同主题,即要求自己解决的不同的哲学主要问题。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与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
  众所周知,上述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清楚明白的表述。关于这段文字,多年来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归纳起来不外两种答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与不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样两种不同的答案。
  笔者认为上述的这种二分法都抓住问题本身的一个方面的实质,是从静态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动、静两个方面的结合中,从整个哲学史的长河中把握一般哲学基本问题,又要从具体时代、具体哲学派别和具体的哲学体系中把握特殊的哲学基本问题,并在这两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中理解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界定和阐述的实质涵义。
  二
  哲学是智慧之学,而人类智慧的最初表现是人开始追寻人和外部的物质世界是由何而来,以及人的精神现象如何解释的问题。这样,就产生了人的精神现象与人的物质肉体、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即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关系问题。哲人们反复研究宇宙万物的初始。这就是古代西方哲学中,以本体论作为主题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主要从客观方面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客观的精神现象决定物质现象,还是物质现象决定精神现象的问题。这一争论的最高表现就是柏拉图和德谟克利特关于理念是万物本原还是原子为万物本原的对立。
  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实际上继承了古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传统,从客观上肯定了精神实体对物质世界,以至人的灵魂的绝对统治。这主要是通过基督教内部经院哲学的唯实论表达的。唯实论认为上帝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实体,它是人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与此相反的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唯名论,是与唯实论相对立的。唯名论认为先有人和万物存在之名,并从其中抽象出上帝存在的真实。
  从西方的古代、中世纪的发展史看,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在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是精神现象、精神实体与物质现象、物质实体的关系问题,即宇宙万物的初始和本原问题。这时,哲学家的认识和聚光点在本体论领域,并由此出发来建立认识论和对人类历史的看法。由于古代哲学和科学还没有分化,自然科学家同时就是哲学家,哲学家的哲学观点是通过其科学研究的成果表达出来的。而中世纪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基督教神学内部经院哲学关于名与实、个别与一般范畴、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争辩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说,古代和中世纪哲学都以非直接的途径折射出当时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水平,但这种认识从总体上说还不是自觉的哲学认识,哲学基本问题还没有真正地凸现出来。
  近代西方科学的兴起,直接冲击着基督教神学在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的领域内的绝对统治,人的地位和价值日渐提高。哲学家把思维着的人,逐渐深入地理解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主体,而人所主动认识和征服的自然,作为主体的对立面成为客体。正是在这种意义下,近代哲学便突出了认识论的问题,突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近代哲学家们不仅认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且力图克服这种对立,并使之达到统一。经验论者试图通过人的感性认识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唯理论者企图以人的理性认识作为统一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但他们把人的两种认识能力割裂开来,要实现主、客体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康德区分现象界与物自体,割裂了主体与客体,但他只是认为物自体不能凭人的认识去把握,却可以凭信仰去把握,强调人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在现象界达到了唯心主义的主客体统一。黑格尔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达到主客体的辩证统一;费尔巴哈建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从主体出发的唯心主义虽然在哲学认识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由于其根本出发点是不正确的,因而不可能真正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从客体出发的唯物主义,虽然在基础中是正确的,但由于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因而其唯物主义的哲学认识,不可能贯彻到底,即贯彻到历史观中去。更为根本的原因是对于近代哲学,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是从不同的哲学立场解释世界,因而要真正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不可能的。然而,近代西方哲学提出了实现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观点,并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认识成果和失误作为宝贵的财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由上可知,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基本问题表现为主体与客体关系这一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认识实现了由本体论领域向认识论领域的过渡,并最终以认识论领域为主要的关注对象,把本体论领域以整合的方式作为哲学认识论的背景而保存下来。这样,近代哲学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2]。
  全部以往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发展史说明要实现主客体的真正统一,只是在哲学认识论的领域进行纯粹的思辨,解释客体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突破纯粹认识论的领域,不仅要解释客体,同时要改造客体,而且要以改造客体为基础来认识客体。也就是说必须从人类的历史领域出发,把主体理解为在社会历史中进行活动的客观具体的人,把客体理解为在社会历史活动的人认识和实践改造的外部世界。把哲学认识的重心从哲学认识领域转移到社会历史领域,这是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是人类哲学认识的巨大飞跃。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而实现的。
  三
  西方产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崛起,使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人类的实践活动在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中的巨大作用和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地位,为新的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认识和物质前提。社会历史领域中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凸现出来了。由此出发,马克思深入地考察在社会历史中进行着客观物质活动的具体的人和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外界自然的关系,揭示了社会实践活动在人的历史性的生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凝炼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时代主题:社会认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当然,马克思从社会历史领域切入对哲学问题的研究,解决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其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相当的过程。
  马克思最初开始哲学研究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古希腊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论哲学方面。通过研究,马克思否定了主张消极悲观,对现实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肯定了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观点的历史真实性,并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人积极改造世界的能动性观点。为马克思新哲学思想的产生,为解决社会认识与社会实践这一时代的哲学主题,作了最初的尝试。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决裂,原因在于该派一味宣扬抽象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社会现实。在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通过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并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启发下,作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非黑格尔所谓的国家产生市民社会的重要论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确立迈出了重要一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开始认识到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并基于此,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指出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人化的自然界,并使人的本质力量在这一活动中得到了确证,不是精神异化为自然界,又否定了异化实现了自我。并同费尔巴哈把人看成是直观对象的自然人本主义发生思想分歧。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促使了马克思新的世界观的形成和新哲学的诞生,但其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还没有彻底消除。
  1845年春,通过对以往旧哲学的进一步批判,新哲学的雏形已经形成。这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在《提纲》中,马克思既批判了唯心主义把主体说成是精神,抽象地发展了能动方面的错误;也批叛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的片面性。认为新哲学同以往哲学有根本区别,“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并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对新哲学的框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论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辩证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各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批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人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这一哲学主题的片面理解,认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4]。
  由上可知,马克思通过对旧哲学思想批判,最终把主体的人和外界客体,在人的实际活动的基础上置于社会历史的领域。并由此出发研究外界客体(包括社会客体和自然客体)有否规律存在,社会的人能否认识并有效地改造外界客体,特别是对社会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这样,就形成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因此,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一生的学术贡献时指出,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5]。笔者以为恩格斯这里所谓的“历史科学”,即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这样,马克思把唯物辩证的认识论确立在社会历史中,建立了以实践为特征,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出发点,以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为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并且把唯物史观贯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它领域。马克思认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主体,对于外界客体不仅在认识活动中达到同一,更重要的是把外界客体作为社会实践活动所改变的对象,在客观的感性活动中达到同一。
  同时,马克思把唯物史观运用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殊运动规律的研究上,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从而使资本主义的本质显现出来,预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不可避免性。
  由上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站在近代哲学基础上又超越了近代哲学,关注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着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从人所进行的改变外界客体的感性活动中发现了历史的秘密。我们说近代西方哲学在表现思维和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时,是直接通过纯认识领域中的主体与客体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对立统一实现的,因而思维与存在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是以显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站在社会历史的领域,把近代哲学的主题放到历史背景中去,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历史的基础,把解决人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作为时代的主问题,以曲折的方式表现全部哲学的基本题。
  综上所述,哲学基本问题是贯彻人类全部哲学思想始终的一条根本线索,它不是空洞、抽象的教条,在不同的人类认识发展时期,以特定时代的哲学主题或隐或显的表现出来。哲学基本问题既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又具有全面、丰富的具体性,是两种属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历史领域出发,以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作为主题,并把这一主题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体系之中。如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其哲学基本问题就是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人类整个哲学认识的长河中,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就是整个哲学基本问题在当代的具体化和表现。所以,我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不能作静止、抽象地理解,必须把它放到整个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去把握。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0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3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马列室)
         〔本文编辑:赵德兴 高清〕
  
  
  
攀登西宁31-35B1哲学原理侯西安19951995 作者:攀登西宁31-35B1哲学原理侯西安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34:34

[新一篇] 哲學基本問題與哲學主體性

[舊一篇] 哲學基本問題新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