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主体性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上,恩格斯是明确揭示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内容的第一人。他在总结哲学史特别是近代哲学史的基础上,把哲学基本问题规定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中所阐释的元哲学理论意蕴,极大地影响着其后的哲学研究,也一直是哲学批判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哲学界关于主体性问题研究的兴起和深入开展,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主体性的关系再一次进入了理论观照的视野。
  1 我们注意到,在弘扬主体性的哲学探讨中, 如何对待哲学基本问题,存在着两种值得商榷的态度。人们或者认为哲学基本问题不过是传统本体论哲学用以划分哲学派别的一个教条式标准,与主体性哲学毫不相干,有意无意地回避对这一问题的考察;或者视哲学基本问题的规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正统,有意无意地以对这个问题的强调局限对主体性的阐释。类似认识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其失误的根源恰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主体性关系的曲解。其实,主体性不仅是哲学必须予以格外关注的研究内容,更是哲学自身作为人类智慧之果的根本特征,它不仅构成了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也直接体现于哲学的本体论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哲学主体性,实质上体现着一种从主体出发能动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倾向。
  从理论形态上看,将理论观照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本体论的论域,显然是导致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各种偏狭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那种具有强烈自然主义色彩的纯粹本体论的哲学思考只存在于古代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朦胧认识之中。在那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周围的世界是处于一种统一的联系之中,必须对它做出统一性的说明。但是,囿于实践的水平,人们根本无法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论证这种统一性。因而,在古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体性认识中往往带有更多的臆测成分,即使是唯物主义的学说也是如此。与这种情况相适应,哲学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知识,它尽可能地汇集了时代的一切科技思想精华,企图实现对世界大一统的论证。可以这样讲,建立在自然主义基础上的本体论追求,不过是表现着人类对置身于其中的外部世界的一种幼稚的思索。然而,作为一种文化遗传现象,这种原始的哲学思维方式至今仍然存在,并不时地干扰和阻碍着现代人类智慧的发展。问题在于,当科学带着那些只能被哲学所臆测而不能被其所证实的问题分化出去以后,对于本体论的追求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不断地丰富着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手段。因此,近代哲学无须再囿于“世界是什么”的纯粹本体论的追求,而把理论的视野聚焦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创了哲学研究中的主体性倾向。康德最先发动了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赋予了本体与现象的认识论的意义,从而把主体的关系问题提到了哲学研究的最高地位。事实上,从元哲学的意义上讲,康德哲学提供给人们的恰恰是经由认识论的研究实现本体论证的基本理论思路。然而,当康德断言“自在之物”的不可知性时,他却又实际上断送了由他所开创的主体性哲学思路的革命意义。近代哲学正是被康德哲学的这种内在矛盾所困扰,加之无法完全摆脱传统哲学中思辨臆测陋习的束缚,逐渐由片面强调主体的主观因素而导致了各种各样以某种精神因素为本体的唯心主义倾向。
  从哲学思维的理论形态上分析,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延续着古代哲人的纯粹本体论传统,“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16页)由于在这种纯粹本体论的追求中对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视而不见,因而,旧唯物主义虽然从自然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物质第一性为标榜,其理论模式却表现出了一种超验性的特征。其实,当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把“物质”作为全部哲学的基础,用以论证世界的统一性时,如同唯心主义者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一样,也只是一种先验的设定,尽管这是一种客观性的设定。显然,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唯心论的阴影,这正是旧唯物主义难言的隐痛,也正是它无法克服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所在。
  与旧唯物主义的苍白无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康德以来的唯心主义传统,建立起了各种各样越来越精致的思想体系。概括近现代各种唯心主义哲学流派的理论思维轨迹,不难发现,摈弃本体论的追求与论证,如列宁所说“专门从事认识论的研究”,是其共同的特点。显然,泛化认识论的界限,以认识论的研究取代其它方面的哲学研究,这种回避对本体论作出正面解答的理论方式,实际上反映着某种超越本体论对立的企图。然而,无论是这种建立在泛认识论基础上的唯心主义倾向,还是囿于纯粹本体论追求的旧唯物主义传统,都无法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圆满的解决,原因在于二者都是以割裂本体论与认识论为其基本理论特征的。
  2 就理论形态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变革鲜明地表现出了对传统哲学所坚持的自然本体论的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并没有囿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来阐释唯物主义的主张,抨击唯心主义的荒谬。在他们看来,被哲学视为本体的存在是根本无法以经验予以完全证明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3页)因此, 关于本体的学说,即使是唯物主义的诠释,也无论如何摆脱不了先验设定的困境,仍然只是一种超然于现实之上的玄想。与传统哲学那种“从天而降”的玄学性质完全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一种“从地上升到天上”的基本思路重新规范了哲学的视野。
  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传统哲学的革命意义,首先表现在其深邃的人学意蕴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通过对那种具有先验色彩的自然本体论的简单回归去否定唯心主义谬说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看来,哲学立论的真正前提并非关于“物质”或“精神”的先验设定,也不是费尔巴哈哲学所描述的抽象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那部具有划时代哲学革命意义的巨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这种观察方法,“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1 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的全部学说奠基于集物质与意识矛盾于一身的“现实的人”,从而冲破了传统哲学在物质与意识相互关系问题上设置的思想藩篱,将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视角定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思路,不难看出,主体性不仅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哲学研究自身的基本特征,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物论基本原理的阐发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恰恰就在于,它并没有拘泥于旧唯物主义的传统理论模式,简单地把精神的根源性归结为一般的物质存在,而是明确主张“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是物质的最高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正是这样一种强调,或者如恩格斯所说,一种“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旧唯物主义“物中无人”的思想羁绊,展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深刻理论意蕴,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既根本不同于唯心主义,又与旧唯物主义具有原则区别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的理论超越,不仅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对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理论中心地位的确立,更表现为他们对于“现实的人”的实际活动即实践的强烈的理论观照。
  诚然,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并非避而不论实践问题,恰恰相反,很多哲学家、特别是一些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曾论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传人费尔巴哈就曾明确主张:“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费尔巴哈哲学着作选集》上卷,第246页)然而, 实践在费尔巴哈那里并没有被正确地理解为变革自然和变革社会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
  毫无疑问,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元价值的意义上考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范畴并没有被简单地赋予认识论的意义,也没有被局限于传统本体论的理论范式。在马克思看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了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并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页)显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范畴的真正意义在于为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统一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当然,也正是依据这一基本思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新的理论层次上更进一步地展现出了深刻的人学意蕴。
  第三,在哲学思维的理论形态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有机契合,从而根本超越了以往一切旧的哲学。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囿于传统哲学的陈旧理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并没有拘泥于那种偏狭的本体论或认识论的理论俗套去阐释他们的哲学。马克思在其着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新理路。马克思明确反对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绝对的物质本体论,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的唯客观主义倾向。同时,马克思也根本否定了唯心主义抽象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做法。正是遵循这一基本思路,马克思没有从一般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出发去阐释辩证唯物主义,而是直接着眼于“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即人的实践活动。因此,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基本命题:“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1 页)显然,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其理论视角定位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时,无疑是对关于本体的抽象论证的根本否定。事实上,只有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即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确立彻底驳倒唯心主义的真正论据,从而才能最终确立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恩格斯以更为明确的语言表述了本体探索的认识论,他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3页)恩格斯认定, 思维的至上性和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6页)不言而喻,本体论关于世界本原的确证正是至上性思维的结果。因此,当我们把思维的至上性和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作为一个认识论的课题加以探讨时,实际上已经将关于本体的论证逻辑地纳入了认识论的研究范域。通过认识论的阐释确认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观,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新理路。列宁就是遵循着这一新理路,干脆从认识论的意义上去阐释唯物论的基本主张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摈弃了传统的哲学理路,彻底转换了哲学的理论视角,把旧哲学那种从天而降的思辨性质荡涤一空,从而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
  3 如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实际上展现出了一个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也根本区别于唯心主义的全新哲学理路。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思维轨迹,不难透视出其中所蕴含的主体性哲学倾向。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明确概括正是在元哲学的意义上体现着这一倾向,并阐释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
  首先,恩格斯所明确规范的哲学基本问题,是对以往思辨式哲学理路的总结和概括。应该明确的是,恩格斯的这一总结和概括是在旧哲学终结的意义上完成的,而并不是对新的哲学理路的规范。然而,当恩格斯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的阐释时,却明确地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由认识论实现唯物主义本体论证的主体性理论构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囿于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自然本体论,同样也坚决地否定了“企图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去证明任何思维产物的现实性”的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有机契合,扬弃了传统的思辨式哲学。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8页)。可见,将人类认识发展的全部成果用以论证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这正是恩格斯阐释哲学基本问题的初衷所在。
  其次,在以阐释哲学基本问题的方式对以往哲学进行终结式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恩格斯对哲学的现状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从而进一步确立了本体论与认识论有机契合的主体性哲学理论机制。
  在恩格斯看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被唯物主义地解释的时候起,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4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及非历史性等局限,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性超越。这种超越的基本理论样式表现为,将人类认识发展的全部成果,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全部认识成果,“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用以论证唯物主义的基本主张。正是这样一种超越,为哲学开创了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有机契合为特征的主体性理论机制,从而扬弃了“从天而降”的思辨式哲学。然而,“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8页)
  第三,纵观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落脚点,同样可以透视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的主体性哲学倾向。换言之,恩格斯阐释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思维轨迹,恰恰展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主体出发能动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倾向。
  如前所述,恩格斯是在终结的意义上对传统哲学作出总结和概括,从而阐释哲学基本问题的。然而,如果我们据此仅仅承认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意义,而否定其理论价值,则难免有失偏颇。其实,哲学基本问题中所蕴含的主体性理论底蕴,最终体现在恩格斯的理论落脚点上。恩格斯认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7页)显而易见,当恩格斯以“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无疑再次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理论倾向。
     (作者单位及职称:黑龙江大学哲学与行政管理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英]*
  
  
  
理论探讨哈尔滨30-34B1哲学原理康渝生19961996 作者:理论探讨哈尔滨30-34B1哲学原理康渝生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34:34

[新一篇] 哲學發現的特征

[舊一篇] 哲學基本問題再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