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增加农民收入
1.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了新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从现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建设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要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要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方面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而在这些方面,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这一切都说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出路是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如果没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农民收入的切实增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
2.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这是党的十六大赋予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内涵。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正是在这一视角下,党中央才一再强调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目的是力争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所以我们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现阶段,由于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农民负担过重,传统农业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加入WTO后农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增加农民收入更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3.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因。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十五”期间的首要任务之一,还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策略。为了启动消费,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诸如降息、发放国债,可效果并不明显。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消费增长的长期问题。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购买潜力巨大,如果能把农民消费的潜力挖掘出来,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要启动农民消费,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手里有了钱,就会产生消费欲望,也就有了消费能力。如果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总在低位徘徊,必然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分析
1.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主要因素。(1)农产品品种单一、品质低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缺口较大,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对农产品质量和种类的要求不高。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自然就产生了新的要求。然而,农产品的供给却未能适应市场需求的这种变化,农产品品种不够丰富,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优质、专用品种少,造成一方面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大量积压、销售困难、价格低迷,农民增产不增收;另一方面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特、优、稀产品的供给却相对短缺,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当前农产品的过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是结构不合理基础上的低层次饱和,是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的矛盾反映。(2)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种植业比重仍明显偏高,而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又居主导地位。据有关部门的调查,2000年农户家庭种植业纯收入在家庭纯收入中所占份额是25.7%,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纯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14.1%。由于粮食作物占比重过大,限制了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发展,从而进一步限制了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导致农民收入难以大幅度提高。(3)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不把滞留在农业部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解决农村人口多、土地少这个基本矛盾,农民收入增加就十分困难。我国城市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就地转移,这就要求农村的产业结构合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必须协调。农村第三产业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现阶段的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少,收入增长势必缓慢。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还强化了土地作为农民生存保障的象征性意义,农民宁肯让土地撂荒或只进行粗放经营,也不愿轻易转让给种田能人,由此削弱了土地的产出率。
2.农业投资不足。农业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的产业,特别是在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时期更是如此。(1)政府投资不足。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小城镇建设、农业科技推广、西部农业开发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当前我国农业投资主体主要有:政府、农民、集体合作组织和有关企业。农业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使投资流动方向的利润导向性明显,农业所需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在投资主体中,有能力对农业投资方向进行干涉的主要是政府。由于国家财政能力不雄厚,以及国民经济全局发展需要,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从长期来看十分有限;(2)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农民的投入是目前农业资本投入中最基础、最普遍的投入形式。但农户分散经营,规模较小,积累能力有限,加之各种摊派费用的增加,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农业投入的热情不高,另外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作用,使农户投入的波动性较大。同时,农民投资的非理性化、随意性、短期性经济行为和小农意识的存在也弱化了农产投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3.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它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3]。近年来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困难,原因是:(1)由于土地经营规模越来越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10多年来,在劳动力供给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中的用工量不断减少,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2)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乡镇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是自身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发展资金不足;三是应变能力较弱;四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五是市场需求拉力不足。乡镇企业的缓慢发展必然导致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降低;(3)农村城镇化建设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42个百分点;(4)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为了有效遏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对农民在城市就业进行行业限制,有些行业不允许农民进入;严格控制对农民发放营业执照和对农民进行定期性清理等等。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使农民的收入减少,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4.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3.65%,初中文化程度占4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以上仅占0.4%。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即与受教育程度较低者相比,受教育程度高者享有较高的收入。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及时掌握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本领,对市场变化也难以做出敏捷的反应,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很大的约束和风险,增收极其困难。即便是转移到其他经济部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于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应变能力弱,只能从事些简单劳动,收入较低。
5.农民不合理的负担过重。农民负担过重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的一个尖锐问题,既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影响社会的安定。造成当前农民不合理负担逐年加重的原因是:(1)机构膨胀,人员不断增加。农村基层组织膨胀,管理成本过高以及脱离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致使大部分乡村两级负债严重,这些负债很多最终以各种名目转嫁到农民头上;(2)农村在教育、卫生、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负担过重。例如在教育制度上,城市中小学教育全部由国家投资,农村中小学教育则以摊派的方式由农民掏腰包解决;(3)地方政府政绩至上的理念。有些乡镇政府肆意虚假提高农民纯收入水平,以达到既可以增加统筹提留基数,又可以成为基层领导的政绩的双重目的;(4)现行税费制度的缺陷。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使农民负担进一步加重。
三、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1.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各地农村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连动效应,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比较优势原则。各地农村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和资源潜力,扩大优势产业规模,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变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发展,要严格按照国际和国外标准组织生产,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后续加工业,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坚持市场化原则。各地农村在结构调整中,要以市场为导向,把农民收入增加作为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依据市场需求和定单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切不可继续采取行政手段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否则,必然造成主观与客观的相分解、生产与市场相分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失去客观依据,化解加入WTO给农业带来的风险、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初衷就难以实现。三是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原则。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支持和鼓励科研单位、农业科研人员采取投资办项目、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到农业一线开发创业。要进一步实施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国内外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工作。
2.加强政府的扶持。农业与二、三产业比较,经营规模小、土地利用率低、品种更换缓慢、基础投资回收周期长、规模效率低、生产率低,既靠天吃饭而且需求弹性小、抗风险性低,具有天生的弱质性。就是这种弱质性,使农业在资源的市场配置中,处于竞争弱势,从而形成一个“资源配置竞争弱势——弱质性——资源配置竞争弱势”的恶性循环。应建立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体系,以减少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风险和成本支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一是建立农业投资体系,使农业投入有固定的资金渠道和内在机制。通过立法确定农业投资在国家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按一定比例从各项基本建设中提取,向各行各业征收农业发展基金,向社会征收农产品消费税等等,通过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动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二是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适用技术,以确保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出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消耗。三是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保证体系,以稳定生产资料的供给,抑制其价格上涨的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四是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和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以使农民把握住市场动态,使农民生产的产品能顺利销售出去。
3.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4]。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积,只要少数人种植即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要加快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继续发展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西部省际流动,实现中国人口东部、中部、西部呈正态分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分为两步实施:第一步,即目前正在实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二、三产业,这只是职业上的转变阶段。由于这时的农民没有完全割断同土地的联系,职业的转变还不够彻底,会随时有可能打道回府;第二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职业上,而且在居住地上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让那些能独立谋生且有生活来源的主要在城市或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流动工彻底脱离农村,变农民身份为市民身份,不仅有利于提高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4.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我国近13亿人口中约有9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经各级政府努力已有很大改观,但与全国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中央及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一部分因贫困而失学或辍学的中小学生得以完成基础教育。二是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使很多农民子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难以升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深造,而是步入社会加入到劳动力大军之中。针对这一现状,应考虑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使农林专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学到一些职业技能,为其日后求职打下一定基础。同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5.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但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之前,还必须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工作。一要全面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坚持“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严格执行现有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坚决纠正“三乱”现象。二是精简机构和人员,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严格按照重新核定的编制来配备人员,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三是要调整对农业的保护政策。要根据WTO的“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变由农民无偿投工投劳的做法,变无偿为有偿,给农民以报酬,促进农民增收。四是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狠刹请客送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习气,减少或杜绝农民的隐性开支。
以上五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各级政府必须同时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为农村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学习与探索哈尔滨92~95F2农业经济导刊王宏20042004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多方面原因。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政府的扶持、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减轻农民负担。小康社会/农民收入/“三农”问题/农业发展课题牵头人:杨桂生 贾征;课题组成员:杨桂生 贾征 沈永高 林传望 刘安定 方晓 张超英 刘先义 肖运香 周向阳 陈斌 雷明;执笔:雷明(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学院)高启杰詹Determinants and Measurement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ccess to Credit and Credit Constraints: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MA Jiu- jie 1, Dong Qi 2
(1. 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王宏,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作者:学习与探索哈尔滨92~95F2农业经济导刊王宏20042004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多方面原因。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政府的扶持、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减轻农民负担。小康社会/农民收入/“三农”问题/农业发展课题牵头人:杨桂生 贾征;课题组成员:杨桂生 贾征 沈永高 林传望 刘安定 方晓 张超英 刘先义 肖运香 周向阳 陈斌 雷明;执笔:雷明(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学院)高启杰
网载 2013-09-10 21: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