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及相关对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3)03-0058-07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合作范围、领域不断扩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合作也将逐渐由传统的以政府“对口支援”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协作。全国各地之区间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日益增多,区域协调组织机构不断增多,协调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在目前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还需要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改革发展措施加以推进。
    一、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分析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背景。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在促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纵深发展、国际分工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改善了区际之间的利益关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的基础是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则带动了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
  1、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发展
  经济全球化要求冲破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和国界障碍,推进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生产和销售全球一体化,这使得世界经济整体性不断增强,区域之间的依存度不断提高。随着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运行,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核心,囊括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构筑起来,世界各成员国都期望从贸易自由化中受益,由此商品国际贸易的区域壁垒日益削弱。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整个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的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服务、技术创新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也在全球化作用下相互影响。区域之间依存度的大大提高,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条件。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各国之间利益的难以协调,促使了一些地域相邻、发展水平相近或者利益追求经协调趋于一致的国家和地区,率先达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为此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和先行步骤而逐步发展起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上促进了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的形成,从而构成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以来,1967年亚洲建立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1967、1975年非洲成立东非、西非共同体;1965年大洋洲成立新、澳自由贸易区;1989年美、加、墨三国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具有一体化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已超过40个,所包含及正在申请的国家达100多个,其中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国际经济关系中最有活力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国际经济调节和干预,消除经济发展障碍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维护和加强自身权益和国际地位的一种积极的政策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发点是追求区域经济的共同利益,其归属点往往强化了区际之间的经济合作。为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力是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背景条件。世界范围的区际经济合作是一国范围的区际经济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一国范围的区际经济合作是参与世界范围的区际经济合作的基础,其本质内涵和形式特征是一样的,只是生产要素移动和优化组织的空间范围大小不同。
  2、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协调了区域利益关系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必将促进国际分工体系的不断完善,全球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体内容是追求区域之间利益一致基础上生产要素的移动和优化配置,所以区域经济合作过程必然伴随着生产要素流动的加快和区位比较优势下专业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前提和基础,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依托。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区域经济合作是伴随经济竞争而存在的,它的作用是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是减少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区域经济合作的出现和发展,不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更有着直接的意义。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建立统一市场,进行更为深刻国际分工、更为广泛的国际(区域)交换,达到在更广泛范围内的资源利用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典范的欧共体(欧盟)为例:欧共体在1992年底形成统一大市场,使12个成员国GDP平均提高4.5%,创造了18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使商品价格下降6.1%,并改善了成员国内部的对内、对外经济平衡。而新增经济福利值则更为可观,由于取消贸易壁垒所取得的获益相当于欧共体GNP的0.2%,由于取消影响生产的壁垒所取得的获益达到欧共体的GNP的2.2%,由于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取得的获益达到GNP的1.6%。
  另外,区域经济合作对于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落后经济地区来说,通过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可以获得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快经济起飞;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可以通过利用落后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自然物资等资源要素,转移成熟产业,使原来拥护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有益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着范围不断拓展,程度不断加深、层次不断提高的发展新趋势。表现在:地区壁垒的逐渐减少使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越来越扩大,参与经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经济合作的广泛性得到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方式和发展途径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与周遍不同地区、国家之间,都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也不断扩大、深化,从资金、技术、劳务等的合作到建立共同市场、联合开采自然矿产业、合作开发科学技术等;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也多元化,有宏观和微观经济合作、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垂直型与水平型经济合作等。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来看,中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成功加入WTO,赢得了参与制定世界经济规则的权利;另一方面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重要成员,并成功举办了APEC上海会议;与俄罗斯、中亚一些独联体国家发起并成功地组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并正在与东盟十国构建东盟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11)等。但是,从国内来看,中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还显得任重而道远。由于中国地域范围辽阔,自然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客观上造成了区域分工合作的基础,然而在地方分权和行政主导经济发展格局的作用下,中国区域发展呈现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分工合作弱化、市场封闭分割、地区保护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应当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积极采取一切措施加强区域经济的联系和合作,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推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不断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异,提高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中国加入WTO后,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必然会加快,尤其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机制作用的深入,社会分工体系的完善,区域合作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二、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与目标
  国外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在市场机制引导下,通过一定的区域协调组织机制来实现的。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探索摆脱计划体制下行政束缚和破除区域内部各地市场封闭状态下推进的。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逐渐形成以市场力为主导,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发展机制。区域合作将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生产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具体来看,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如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区域一体化步伐有所加快
  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这必然促使各地内外开放的深化,于是新一轮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大规模地推进,其典型标志就是在扩大地区之间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基础上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合作将向纵深发展,并逐渐过渡到以国际大都市圈经济一体化模式来发展,即在现代化基础设施、城市发展、市场建设、产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其中特别在城市产业合作发展上,区域核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专业性城市、一般城镇等四个层次在产业结构的衔接和协调上,更好地体现出区域专业化分工合作。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如东西部合作)上,也将在自然物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在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实现广范围的联合和协作。西部地区内部也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藏及成都市等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发,以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些都将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2、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跨区域的产业集团化发展趋势加强
  中国市场经济的日臻成熟必然催生出大批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微观企业主体,而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必然需要不断地向外拓展,行政区域的界限已难以割断利益诱导下的资源流动,尤其在行政机制逐渐让位于市场机制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必然会通过跨地域的横向经济联合来拓展自身的空间,由此区域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趋势也必然会加强。其中尤其会发展起五种类型的企业集团,一是以贸易业为主,多种业态相结合,集贸易、工业、农业、金融、科技、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商社式企业集团;二是以制造业为主,集工业、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于一体的跨国公司式企业集团;三是以金融业为主,集金融、贸易、工业科技、信息及其系列金融衍生产品以一体的融资型企业集团;四是以国际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集科技、工业、贸易、金融、信息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集团;五是以交通运输业为主,集交通、贸易、工业、科技、信息于一体的物流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由大型企业集团跨地区收购、兼并中小企业,也可通过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的相互控股参股,组成新的跨地区经济联合体与利益共同体,实现强强联合;还可以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同募集资金组建发展起来。
  3、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区域合作格局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
  随着中国工业化、市场化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步伐必然加快,这势必对区域合作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从中国区域分布的三大地带看,今后沿海将进一步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而中西部则在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从城市规模看,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将会进一步强化。一般性的制造业产品将逐步向大城市郊区和中小城市转移,而高新技术产业、大企业或大公司总部以及研究与开发机构将逐步向大城市尤其地区中心城市集聚。地区间工业分工格局也将逐步由部分间分工向部门内产品间分工,甚至同一产品按不同生产环节进行分工转变,这种部门内的产品分工主要是由企业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品牌和商业信誉等因素形成的竞争优势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单纯垂直型的区域合作将逐渐转向高层次的水平型区域合作为主。不论是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都要着眼于各自产业结构的升级,根据市场效率原则,加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之间以及在其工序与零部件生产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以促进各地区经济的有序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也隐含着中国区域合作方向和目标。总体上来说,中国区域合作发展的目标:一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进各地区经济共同繁荣。通过区域合作,整合和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在市场一体化发展中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差;二是形成区域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实现区域比较优势。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同构化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严重问题,尤其在工业化发展目标的昭示下,各地群起发展高新产业,其结局往往是资源的浪费。而通过区域合作可以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自主地协调地区产业之间的分工;三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和前奏,中国要跻身于世界发展前例,必须率先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上领先一步,其中国内区域合作是发展的基础。
    三、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的情况,这些问题影响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层面的障碍,当然也有一些操作层面的失误。概括起来看,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分析。
  1、市场发育的区域不平衡影响了区域合作主体的有效运作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企业,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是企业地位和作用确立的前提,所以企业在区域合作中有效动作的制度保证就是必须有完善的市场机制。但是,转轨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在培育市场经济主体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市场经济主体;而广大的内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滞后、计划体制根深蒂固的一些落后地区,市场机制还处于萌芽状态。这样,在区域合作中,由于市场发育区域不平衡所造成的障碍就十分突出,当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实现跨地区投资时,其运作方式、规则就无法与当地经济对接,从而影响了其跨地区发展的积极性和成效。市场发育的区域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发展问题,当经济真正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外在力量的冲击可以逐渐改善其不平衡的状况。
  2、地方政府的行政力过强导致区域合作的内容和方式难以拓展
  共同利益趋向是区域合作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在现有发展条件下,地方政府还难以从根本上认识到区域长期发展的利益所在,或者即使认识到了长期的共同利益,但在就业、产值等一些经济指标的支配下,地方政府还难以摆脱政绩考核等自身利益的羁绊,于是‘划地为牢’,阻碍地区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恶性竞争、相互内耗时有发生。由此造成了区域之间争夺资源、分割市场等严重的问题。区域合作总体上还停留在浅表层次的合作,还无法越过行政区划的界限进入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地方政府的利益趋向成为决定区域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行政力过强的方政府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可以建立比较有效的区域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如果没有经济融合的内在利益驱动,则最终还是会影响到区域合作的内容和方式的拓展,而经济融合的前提必须在政府行政力削弱下有充分自由的市场作用。
  3、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育不完善难以推进区域合作的规范化发展
  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区域合作规范化有序运作的重要保障,国际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具有制度性的协调组织机构,是凌驾于地方政府之上的具有某种政治权威的组织,授权于中央政府而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另一种是非制度性的协调组织机构,是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通过倡导方式成立的松散性的协调协商组织。当前中国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大多属于第二种形式,而且处于初创探索阶段,其运作成效也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特别在行政力量过强的条件下,这种合作协调机制相当程度上也还难以摆脱地方政府的控制,或者某些方面还得借助于地方政府的政治权威来推进合作协调组织的工作。这样,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实际上也难以承担起真正的协调职能。客观上,中国各地设立的各种高层会议已构成区域合作协调组织的一部分,但大多还流于形式,其机制发育还不完善,难以有实效地推进区域合作的规范化发展。
    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区域经济合作是伴随经济竞争而存在的,它的作用是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减少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出现和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区域统一市场,进行区域产业分工、实现广泛的区域交换,并可改善区域环境,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基础上达到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利用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当前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加入WTO的发展看,加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应对策略主要可包括四个方面:
  1、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
  为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实现自由流动,必须要有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区域性的要素市场。市场发育区域不平衡,尤其是落后地区市场发育迟缓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行政区划和地方分权体制下形成的块块分割,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市场的发育成长,行政保护和过度竞争等不正常现象使中国市场秩序处于混乱的无序境地。所以,要促进区域合作发展首先就是要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央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统一的市场规则和产业政策,健全市场竞争秩序,消除各种区域政策特权和壁垒,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区域性要素市场,从而让市场机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特别在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在目前已有的区域内各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联合发起组建区域产权交易中心;组建区域发展银行,帮助区域内企业实现异地融资;联合各地人才交易中心,组建区域人才市场,等等。通过这些区域性要素市场的培育,来促进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重点是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而对区域性要素市场的运作实施一定要由市场主体去完成。
  2、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应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资源配置的主体,企业通过市场竞争选择合作伙伴,进行重组联合,优化资源配置。政府主要抓规划制定,明确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为企业加强经济联系和合作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在投融资、产权交易、人才流动、地方税收等方面提供条件,而不要进行“拉郎配”,干预企业间联系合作的谈判、协商。所以,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要着眼于区域发展的长远和整体利益,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加强区域内外经济联系和合作服务。在区域合作发展初期,地方政府可扮演一个“动员者”的角色,主动地介入区域合作,为各地企业实施区域联合发展牵线搭桥以及相关的协调工作。而当区域合作上升到一个新层次后,地方政府不是逐步“淡出”,而是要实施角色转换,即由“动员者”变为“清障者”、“服务者”,不仅要清除区域合作政策上的障碍,更要清除体制和思想上的障碍。在不少区域,地方保护主义仍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打破这些阻碍区域合作的壁垒,不仅需要市场的力量,更需要政府去主动“解铃”,所以必要的政策支持仍是跨地区合作的重要基础。当然,地方政府的关键职能应转向“服务”,成为各地企业跨地区合作发展的有力推进器。地方政府要从浓重的地方权益之争中解脱出来,其关键在于加快中国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但从阶段的可操作性来看,可以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不能仅仅以产值、就业等数量指标来评介,而可以设计一套更为科学和全面的评价体系,这样就可以矫正地方政府目前的行为方式,改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地区之间的过度竞争和利益冲突,从而有利于推动区域合作发展。
  3、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建设工程,需要建立包括指导机构、协调机构、执行机构在内的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并要在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协商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中央政府对区域合作的规划和管理指导包括三点:一是由国家计委、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领导和区域经济专家组成相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战略性、方向性的指导意见,并协助解决与国家规划、有关政策的衔接事宜;二是设立由中央政府有关部委牵头,相关地方政府参与的专业职能机构,具体推进区域内规划、协调等相关问题;三是协商仲裁制度,由中央政府召集对区域内难以协调的问题进行仲裁并督促实行。同时,区域内高层协商机构的设立和职能提升。对目前已有形成的诸如“市长联席会议”制的区域合作协商机构要制度化,并不断提升其功能和职责,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构,能就区域内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对关系共同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秩序等作出规划或决定,在高层协商机构下面要设立具体的办公室,下设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处、产业结构协调处、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处等分支机构,贯彻落实高层协商机构作出的规划和有关决定,负责组织区域内加强经济联系和合作的有关业务。最后,还要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组建发展区域性联合商会或行业协会,联络地区内主要企业,沟通行业信息,筹划行业内或跨行业的企业合作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有关活动。借助于电子网络,构建区域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以促进地区内外要素流动与合理配置。
  4、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域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水平
  在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过程中,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力量。通过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整合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提高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并通过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完成市场交易的内部化,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风险,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过程中,特别要对区域内的重点行业加大企业间的购并活动,如通过收购、兼并、合并等方式在钢铁、汽车、石化、服务贸易等重点支柱性行业中发展超大型的企业集团,真正解决地区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为此,政府要采取相对优惠的政策措施,如资金支持、财税减免等必要的政策扶持,帮助这些具有扩张潜力和要求的企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柱性企业。这样依靠大企业集团跨地区投资经营,以提高区域内产业一体化水平,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合作发展。
  收稿日期:2003-02-22
上海经济研究58~64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杨亚琴20032003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是在摆脱计划体制下行政束缚和破除区域内部各地市场封闭状态下推进的。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逐渐形成以市场力为主导,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发展机制。区域合作将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域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水平。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协作杨亚琴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00020 作者:上海经济研究58~64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杨亚琴20032003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是在摆脱计划体制下行政束缚和破除区域内部各地市场封闭状态下推进的。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逐渐形成以市场力为主导,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发展机制。区域合作将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域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水平。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协作

网载 2013-09-10 21:26:16

[新一篇]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構想——菱形發展戰略

[舊一篇] 中國醫院物流管理初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