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写作:信息时代的交际方式
美国教育家韦斯特说:在信息社会,写作包围着你。① 我认为更恰当的表述应该是:在信息社会,网络写作包围着你。
什么是网络写作?网络写作区别于传统写作的两大特征是:1.文本载体的数字化;2.沟通交流的网络化。网络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写作指人们通过互联网交流思想、传情达意的一切书面表达活动及活动结果的总称。狭义的网络写作专指网络文学创作。本章所论及的网络写作指广义的网络写作。
二、网络写作的特征
任何写作总是受制于具体的语境。网络写作的语境包括宏观的社会语境、中观的网络语境和具体而微的交际语境。这三个语境层层相因,形成一个由大到小的同心圆,圆心就是“交互性”。受这些语境的影响,网上写作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一)自由平等——“编辑死了”
在互联网流行这样一句话:“在网络上,编辑死了。”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中,编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他往往决定着写作的文字结果是否能进入传播的渠道。编辑其实代表了一类人,如传媒负责人和政府主管的意志、代表他们发放文字产品进入大众传播的许可证。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实质上是“文字警察”,象征秩序和规范。“在网络上,编辑死了”,意味着网络上对文字的监管、约束没有了,对文字表达的规范性的要求没有了,文字进入大众传播媒介的门槛被撤掉了。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文章上载。作为写作主体的人,得到了巨大的写作自由、发表自由、评论自由和交换自由。其中,发表自由最能鼓励写作。正是发表的自由,直接促成了人们言说的自由,而言说自由又促成了网络写作的繁荣。
自由的孪生兄弟是平等。或者说,自由平等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切割。网络写作的自由必然伴随着写作的平等民主。首先,平等意味着发表权的共享。在开放的网络空间,尤其在虚拟社区,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随时把自己的观念、主张或言论公之于众,无论深奥还是浅薄,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发表的空间。其次,平等还意味着批评权的共享。在写作的互动中,哪怕是权威也不能阻挡他人对其作品发表评论,反过来,权威也可以俯身到他人论坛上“灌水”。作者的地位、名气、收入、学历都可以被忽略,唯一浮上前台的是网络这个巨大的平台,在这个名副其实的平台上,各色人等共处一“室”,共享书面交际的喜乐哀愁。
(二)娱乐精神——崇高死了
在对我国网民上网目的的调查中发现,休闲娱乐是上网的最主要目的。[1] 同样,网络写作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这种娱乐性倾向,一方面可以从写作的语言工具——网络语言中看出来,网络语言中大量的谐音词,生动风趣,如“菌男霉女”揶揄了所谓的“俊男美女”,“大虾”将终日弓着身子坐在电脑前的网络高手形象化,此类词语在网络语言中非常流行。此外,诙谐、幽默、调侃、夸张等也构成了网络语言的鲜明特征。另一方面,可以从写作的形式中看出来,如不拘一格的留言、短评、手机彩信。而最能反映网络写作娱乐精神的,当属最近两年在网民中兴起的新的写作类型——博客(Blog)。2005年CNNIC发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首次把博客服务作为调查内容。在这次调查中,发现有10.5%的网民经常使用博客。2006年,博客在互联网上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发展和影响力。
博客就是网络日志。既然是日志,它首先具有传统的日记体写作的某些特征,如以自述为主,取材于日常生活与个人感悟,写作比较随意和真实,常以记录生活、自我宣泄为写作的目的。博客张扬了日志的这些特点,但同时却颠覆了传统日志的标志性特征:私密性,使博客成了可以公开的“私人日志”。这种公开的电子日志既保留了传统日志写作自娱自乐的精神,同时还通过网络推销这种自娱自乐的精神,最后把博客变成了一种大众狂欢式的娱乐性写作。在博客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琐碎的个人叙事成为写作的风格,人们在网上津津有味地阅读自己和他人的隐私,从而获得了一种奇妙的快感。博客的流行,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严肃的、一本正经的写作的一种反拨,是对写作中追求高、精、深的宏大叙事的一种嘲弄。在网络写作尤其在博客中,“崇高死了”,传统写作所承载的那份“指点江山”的社会责任淹没在博客“一地鸡毛”的琐碎里。
(三)效率至上——精致死了
网络交际的“迅捷性”“即时交互性”,使得网络语言出现“三化”特征,即“口语化”“简洁化”和“符号化”。这三种特征也体现在网络写作中。除了专业的学术网站,多数网站上绝大多数文章都是短文,有的不过几行,很少有长篇大论。文章的表达也几乎都是开门见山,直书其意,许多甚至都是提纲式、点评式的议论,文章的标题强调了与内容的关联。这些都说明文体、文风在网络空间中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追求交际的高效,成为网络写作的特点之一。效率至上,不可避免地以牺牲写作精致的品格为代价。含蓄蕴藉、充满诗性与灵性的写作被直白化、平实化的写作所取代,慢工出细活式的精致写作被“短平快”的快餐式写作所取代,深思熟虑后的写作被随意冲动的写作所取代。
网络写作的不精致还体现在书面语言口语化上。有的网络写作与其说是书面表达,倒不如说是用书面表达的口语更为恰当,在网络写作中,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互相影响,尤以口头语言对书面语言的渗透为重,形成了口语和书面语杂糅的网络写作风格。这种杂糅,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书面表达的严谨、规范和精致,增添了书面表达的随意性、生动性,也增添了很多不规范性。不少网络文字中频繁运用口语中的倒装、省略、方言、语气词,在句式上出现“三多三少”的特点:单句多,复句少;短句多,长句少;非主谓句多,完整句少。
(四)叛逆精神——正统死了
网络写作是自由、自主的,这种自由首先体现在写作行为的自由上,而行为的自由又很快唤起了写作主体内在精神上的自由需求。精神上的自由体现在网络写作中,表现为对既有的写作题材、体裁的漠视与不屑,文体变异成为网络写作的一大创新。如作为“日志体”的博客,其实也包含了几乎全部的文章体式和表达方式,还出现一些四不像的新文体。
网络写作对于写作主体精神空间的释放,也容易使部分网民把释放当作放纵,走向传统写作或主流写作的对面,这部分网民,以年轻的网民居多。他们精神上的叛逆,表现在写作中,就是对无厘头式的网络话语的模仿与追捧。比如对《大话西游》的模仿。《大话西游》式的无厘头写作在年轻网民尤其在中学生网民中风靡一时,从写作心理的视角来分析,可以看作是年轻人“对正统和主流的快意的反叛,是对那些陈腐虚伪、循规蹈矩、故作严肃、崇高的正统和主流的决绝和抗拒”,[2] 他们在这种颠覆传统、挑战正统的话语中享受着一种“恶作剧”似的愉悦。某博客中一篇拿文坛开涮的文章,充斥着脏话,点击率却非常高,在某种程度上恰好代表了网络写作的叛逆精神及这种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的风行。这样的文章,是不大可能出现在主流媒体的刊物上的。只有网络这个平台,其兼容并包的风格为反传统、反霸权、反正统、反崇高的网络写作提供了宽容的空间。
三、面对网络写作:中学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变革
(一)交际性:对写作教学取向的思考
写作教学取向,就是人们对写作教学总目标的认识,它是一个关系到写作教学“面向何方”的根本性问题。取向的选择往往决定教学的目标。反过来,我们也可从教学目标的表述中,看出其所体现的教学取向。
什么是当前中学写作教学的取向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这种总取向,也同样体现在写作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如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初中阶段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都体现了写作的交际取向。
但是,上述课标层面的取向并没有有效地转变为实际教学层面的取向。目前中学写作教学的实际取向是“应试”,这几乎是个不争的事实。应然的“交际”取向没有转化为实然取向,“应试”取代了“交际”,这种取向之误,是中学写作教学的整体性失误,写作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以及效果的种种弊端,都源于此。有人把这种背弃了“交际”取向的写作教学称为“虚假的作文”,认为正是这种丧失了“真实的言语人物”“真实的言语环境”和“真实的言语成果”的“虚假的作文”[3],把写作教学带入了死胡同。这无疑看到了中学写作教学方向性的失误。
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写作教学的方向与路径。为了交际,通过交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有效交际的能力,就是中学写作教学的应然取向。这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个核心理念的需要,同时也是改革当前写作教学现状的需要。
其次,培养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也是应对信息化时代对学校写作教学挑战的需要。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引起了人类交际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在交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表现在交际突破了人—人交往的单一模式,走向了人—机、人—机—人、人—虚拟世界这种多元交际模式,这两方面的突破从整体上提升了交际的量与质,尤其是交际量。网络带来了交际的空前繁荣,其中就包括书面交际的繁荣。因此,以交际为写作教学的取向,真正体现了写作教学面向生活、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的精神。
(二)交互性:对写作教学方法的思考
网络写作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作者和自己预设的特殊读者之间的交互,如电子邮件,往往具有明确的读者;(2)作者和自己非预设的普通读者之间的交互,如在论坛上,与作者素不相识的读者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参与对作品的评论;(3)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互,即读者和读者可以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跨越时空,就同一作品发表和交流自己的看法。
从写作者的角度而言,这种交互带来的好处是:(1)增强了读者意识。写作时根据不同读者确定写作的内容与风格,使写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2)提高了写作兴趣。被读者期待,接受反馈,回应读者,成为网络写作兴趣的重要来源。比如,在博客上,点击率对于写作者的刺激与鼓励,其作用可能比语文教师给学生作文打高分更大。(3)开阔了作者的视野。作者、读者之间的双边互动有助于作者集思广益,锻炼了思维的批判性、敏捷性、深刻性。(4)促进作者的反思。交互性使作者得到了各方面的反馈意见,无论是正面鼓励还是反面批判,在匿名的保护下都不受阻碍地反馈到作者那里,这些意见不一、来自各个层次的声音,尤其是在真实世界里被礼貌和人情掩藏起来的批评,最能促进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乃至自我的多角度反思,而这种反思,又能促进修改、激励写作,最终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网络写作的交互性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写作教学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交互性引入写作的课堂教学中,比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构思立意;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伴听,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同学互相批改作文;确定具体的写作任务和写作对象,在习作完成后寄给预设的读者,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中学生写作教学方式上的种种怪象;无需考虑对象(老师是永远、唯一的读者),无需考虑任务(为考而写或为分数而写是明确的任务),无需修改(老师的批改往往意味着写作意义的获得及写作活动的结束),无需跟同学讨论(有时候课堂写作就跟考试一样严肃,教师提要求、学生埋头写作是常见的模式)等。另一方面,写作教学可以利用网上写作的优势来增进学生对于写作的情感。有的语文教师就尝试着让学生写博客,以博客代替传统的个人作品集或班级作品集。如果管理得当,博客网站既可为学生习作提供发表的空间和机会,又以互动性促进学生写作,同时又可节省编印作品集的花费,的确可以收一石三鸟之效。
(三)开放性:对写作教学软环境的思考
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而言的。硬环境指物质环境与技术环境,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而软环境主要指的是文化环境,是抽象的、难以量化的,其核心指向思想意识形态。在网络上,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硬环境,而网络文化则是一个开放的软环境,它们为网络上的自由写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使网络写作在语言、文体、思想内容等方面体现了明显的创新性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也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表达,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写作教学建议中强调“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4],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这种思想导向无疑是正确的、积极的,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写作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个不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软环境。具体表现为:(1)作文命题中的思想压制。如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1998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2003年)、“凤头、猪肚、豹尾”(2005年)等,都已经或明或暗地预设了文章的立意,学生只需对既定的立意进行演绎就行了。这类“演绎式”的命题作文在中学写作训练中较为常见,其实质上是让学生戴着思想的镣铐写作,长此以往,只会把学生训练成权威思想的应声虫和传话筒,养成思想的惰性与奴性。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口同声”的弊病,与此不无关系。(2)把写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简单化、类型化,突出表现在写作评价中,把“思想健康”简单等同于写好人好事、歌功颂德,反之,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对正统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抒写内心的苦闷与迷茫,则很有可能被贴上“立意消极”“思想不健康”“心理阴暗”等标签。2002年高考作文题是“心灵的选择”,有考生以“潘金莲的选择”为题,从女性视角分析了潘金莲选择西门庆的原因,文章一开始只得了20多分,就反映了上述写作评价标准一元化、简单化和类型化的弊端。
写作中的创新包括思想创新、文体创新、语言创新、结构创新、内容创新等,最重要的是思想创新。学生写作的创造能力,关键不在于培养,而在于呵护。要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地写,首先应该给学生以必要的自由思想的空间,呵护他们的各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哪怕这些思维方式、思想有不当之处。因为“保持不同思维方式之间必要的张力,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多维视角和结果的‘出其不意’”。 [5] 因此,我们不妨借鉴网络写作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开放性,提倡思想的差异和共存,关心少数话语,呵护意见与异议,以多元来取代一元,为学生的写作创设自由开放的言说空间。
四、结语
对于中学写作教学而言,网络写作具有正功能,也具有反功能。正功能在于:首先,它促使我们在热衷于研究写作“如何教”的同时反思写作和写作教学“为何”的意义,并深感“为了交际”作为写作教学取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它促使我们思考写作教学方式与评价的改革,认识到“交互式”写作教学与“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对于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价值。反功能在于:网络写作可能对中学生书面表达的规范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写作的自由随意性也可能改变学生对于写作的态度,甚至有可能把写作推向文字游戏的极端。另外,把网络写作对于日常生活的兴味注入到中学写作教学中,固然起到推动写作教学生活化的作用,但是,这种骨子里浸染实用主义思想的教学理念,也有可能导致写作教学过于关注日常生活层面,而疏于去关注更高层次的人类生存境遇和更深层次的社会发展变迁等问题。尽管我们反对中学写作教学中那种“代圣人立言”式的成人化、文人式的写作腔调,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就把使命感与责任感统统从写作情感中抹去;我们通过交际性写作连通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但也不能以此就割裂了写作与文化、政治、艺术、科学等的关系;我们固然反对“信、达、雅”作为中学写作评价的一元审美范式对滑稽、朴实、直白的拒斥,但我们同样反对滑稽、朴实、直白对于“信、达、雅”的颠覆。总之,以“一元来取代多元”,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是我们进行写作教学改革需要警惕的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
收稿日期:2006-04-18
注释:
① 转引自马正平编着《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教材·教法京45~49G311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叶黎明/陶本一20072007
叶黎明,陶本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 200234
叶黎明(1973—),女,浙江瑞安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陶本一(1941— ),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用语言学。
作者:课程·教材·教法京45~49G311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叶黎明/陶本一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1: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