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译文]  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秋天的山林。

  [出典] 王维 《归嵩山作》

  注:

  1、《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2、注释:

    薄:草木交错曰薄。

  去:行走。

  闲闲:悠闲,从容貌。

  迢递:远貌。递:形容遥远。

  且闭关:佛家闭门静修。有闭门谢客意。

 

 

  3、译文1:

    清澈溪流两岸林木枝茂叶繁,  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   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  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   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译文2:

    清澈的流水环绕着辽阔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进山的车马悠闲地前进,行色从容,自由自在。河川里的水,一直那样滔滔汩汩地奔流着,暮色降临时,鸟儿飞回草木茂盛的草泽地中去栖息,它们好像有意追随在诗人左右,与其结伴而归。荒凉的城镇依傍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凄凉萧索的重重秋山。山高路险,千里迢迢,来到嵩山脚下,从此后闭门谢客,不再留恋尘俗中的人事,安心地过澹泊恬静地生活。

    译文3:

    清澈的河川水环绕一片草木,车马悠闲自得地在路上行进。流水好像有情谊,傍晚的归鸟与我一起回来。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辉洒满秋天的山峦。在那遥远的嵩山下面,回去关上门谢绝人事。

 

 

  4、王维生平见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5、写归隐后的闲居生活,王维是唐代第一等高手。他擅长写景,更善于写情,写恬静的闲适之情。诗中只“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两句,就把这种境界写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沈德潜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6、、《归嵩山作》是辞官返乡途中所作。他要的是清泠静默中的无限生机,以此映衬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首联“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中,澄澈的河水似玉带,绕过苍翠的草甸,明暗有致,车马悠然前行,轻轻松松,优哉游哉——景中有情,这是在暗示诗人陶醉于秋景,醉意浓浓呢!无官一身轻的人,才会有此感受。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流水如人一般,对孟浩然有情有义,颔首诗人的抉择。水与禽两种意象说明了,心中坚守的是纯洁之心,似流水一去不复返的是那功名利禄之意,如飞鸟知还选择的目的地是自然家园,实施抉择的时机是当下此刻。要问为什么,陶渊明说的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孟浩然“归去”必须耐住寂寞一样,王维“归去”也要经受凄楚落寞的考验。“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有四个意象:城本热闹,现在荒凉;渡该喧闹,那是古时;日是落日,暮气沉沉;山是秋山,春光不再。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忍住了寂寞,嵩山遥遥在望,“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王维始终不为静噪冷暖所动,这才到达终点。而“归去”后采取的关键的举措就是“闭关”——杜门谢客,不交接俗人,这也是他冲淡平和性情之中暗含的硬气,因为“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正是山下那些躲之唯恐不及的势利小人。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一点不假,本诗有此特点。意象曾现迭出,色彩浓淡相宜,情感蕴藉悠远,令人回味绵长。

 

 

   8、“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意思是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秋天的山林。诗人缓缓而行,沿着清川,经过荒城、古渡,在夕阳西下时来到了秋意浓浓的嵩山。归途中会遇到很多东西,诗人独独选择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充满凄凉色彩的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归隐之地嵩山渐渐就在眼前,诗人心中开始生出一股抑制不住的悲凉。

  虽然决意归隐,但终究是失望而归,失落而归。回顾王维前三十多年的经历,并不得意。虽少年得志,却屡经曲折;人近中年,却青春赋闲。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的黯然收场,不能不叫人心生悲凉。王维之前也曾在诗里劝慰友人孟浩然归居田园:“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送孟六归襄阳》)但对于王维这样一个想象着“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不遇咏》)的人而言,再怎么平抑心情,也无法全然超脱地面对这次的归隐。

     事实上,王维隐居嵩山的时间并不长。次年,他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出任右拾遗,结束了这次短暂的隐居生活。

 

 

    9、“荒城临古渡,落日满野山。”这一联运用的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萧瑟、惨淡、凄凉,环境令人伤感、窒息。作者被贬离开官场,来到荒僻的嵩山,无人相伴,只能与禽兽为友,道不尽的失意与愤激,所以此时的夕阳毫无光彩,似红还白的一丝光亮涂抹在“荒城、古渡、野山”上,如此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失意。

 

 

   10、这首诗景的展开很有层次,前六句可以说是一句一景,一景一画,每句中都有一个主导意象:清川、车马、流水、暮禽、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在意象的频闪(同时兼有隐性声象的叠加,如车马之辘辘、流水之浅浅、暮禽之鸣叫等)映现之间,我们恍然觉得这山水禽鸟,这秋山残照都刹那间活了起来,它们简直就附着了人的性情意绪与精神气质,而不仅仅是逼真酷似。尤其是“荒”、“落”、“暮”、“秋”、“古”等极具韵味的形容词的修饰,还有“临”、“满”两个动词的妙用,使以上一系列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内蕴更具张力,这其中有凄清寥落,有安详从容,更有恬静澹泊。

 

 

   11、作为情感的表现,所谓艺术的创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意境问题。若问艺术家创造了什么,回答就是创造了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一个由物质媒介(例如色彩、声音等等)组成的活的有机整体,其结构和运动轨迹无不同艺术家的感情或心绪(我们通常称为感情)相对应,从而具有那种感情或心绪的表现性。 

    画布上涂满各种颜色,键盘上敲出各种乐音,稿纸上写着各种单词……如果这些颜色、乐音、单词(不论是偶然效果还是苦心的安排)是有机地互相关联而形成一个活的有生命意味的整体时,那么不论它是抽象还是具体,不论它是否合乎逻辑,它都必然地构成这种或那种意境,具有这种或那种表现性。这个有机整体,我们称之为艺术。它原先并不存在,你在客观世界里找不到它的原型,它是被创造出来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感情的旋律创造出来的。在它被创造出来以前,它并不存在。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你可以说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原先就存在的。它们也的确是原先就存在的。但原先存在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石头、道路、炊烟、丛莽、老树、村落、农田……单单挑出这四样,把它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是诗人的创造。这就象各种颜色是原先就存在的,但是用几个颜色构成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是画家的创造。在他创造以前,你可以找到颜色、画布等等,但却找不到那个意境,那个活的有机整体。 

 

 

   12、用王维所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相遇在人海
                 聚散在重逢之外

           醒来的窗台
                 等着月光洒下来

          
           看云水漂流
                 看着落叶被带走


           等到下一个春秋
                 等到秋叶被红透
           让那指针慢慢走
                 停在花开的时候

         这个春天似乎浸泡在雨水里,绵绵无尽,我看到无数的思念 交织在雨水中,渐行渐远。

         放假的校园,空无一人,偌大的操场,冷风袭人。就像是一座荒城。

    当泪落下的时候,所有风景都沉默

       适合荒城,适合古渡。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10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