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王安石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    到了现在,那歌楼的女子,还把当年陈后主所作的那支《后庭花》唱了一遍又一遍。

     [出典]    王安石   《桂枝香》

     注:

     1、《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注释】

  (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3)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4)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5)去棹(zhào):停船。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6)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星河,指长江。

  (7)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8)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9)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0)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1) 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2) 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建都金陵。

  (13) 商女:歌女。

  (14)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译文1: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妍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豪华淫靡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译文2:

     登高远眺,六朝故都金陵此时正是深秋,天气开始变冷。千里长江像条白绸,翠绿的山峰像箭头一样峭拨。船只在斜阳中往来穿梭,酒旗在西风中飘舞。彩舟仿佛浮游于去端,白鹭就像在银河翩然飞起,即使多彩的笔也难以将如此美景绘出。

    想当初这里曾是繁华的六朝故都,可叹的是隋军已兵临城下,陈后主和张丽华等爱妃还在楼头酣饮,六朝亡国的悲恨一代代地继续,却没人吸取教训。古往今来,多少人来此登高凭吊,但面对这美丽景色也只能空发议论,徒然感慨沧海桑田,兴亡荣辱。六朝的繁华都已随着流水消逝了,如今只见烟笼寒水,衰草凝绿。可到现在那酒楼的歌女居然还一直在演唱陈后主的亡国之音!

     4、“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靡靡亡国音,拳拳爱国心,写尽词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南北朝时期,陈国最后一位国君,后主陈叔宝在位时,北朝的隋文帝杨坚任贤纳谏,整饬军备,随时准备攻占江南富饶之地。而陈后主却无视隋文帝的勃勃雄心,和贵妃们日夕达旦地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甚至在隋朝大将韩擒虎率军兵临城下时,陈后主还在金陵城中与宠妃张丽华寻欢作乐,演奏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杜牧为此写下诗句“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讥讽他们。

         如果只是商女不知亡国恨,或许无关大局。然而,现在却是宋朝的统治者没有吸取历史教训,他们不思改革,麻木不仁,整天宴饮玩乐,豪奢铺张,这怎能不让王安石忧心忡忡?他带着一怀愁绪,在六朝故都登高远眺,千古得失,时事云烟,一齐涌上心头。他情不能已,唱出了这首沉雄悲壮的《桂枝香》。

        东吴开始,东晋、宋、梁、陈及南唐皆在金陵建都,也亡国于此,李白、刘禹锡、杜牧、韦庄,包括南宋辛弃疾等许多着名文人曾来此怀古凭吊,留下不少精美作品,但王安石的这首《桂枝香》立意高远,笔力峭劲,气象宏阔,雄浑深沉,被推为绝唱。连苏轼读完这首词,也拍案叫绝。

        王安石一生的最大志向并非诗词文章,而是政治改革。他对作词持轻视态度,曾嘲笑晏殊:“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因此,王安石存词较少,但还是留下了《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样意境开阔、风骨凛然的经典名篇。

        王安石为人刚正,处事敢于坚持己见,百折不挠,人称“拗相公”。他身居宰相高位,仍清廉自守。黄庭坚称赞他“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声色”,是“世之伟人”。连政敌司马光,也赞扬王安石“其人素有德行,平生行止无污点”。

        王安石时期的宋朝,社会危机四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国家越来越衰弱。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但没有得到仁宗的支持。直到宋神宗即位,王安石才有了用武之地。宋神宗立志革新,他于熙宁二年(1069年)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王安石变法,便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了。

       王安石变法推行了几十年,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再加上改革本身的缺陷和用人不当,许多小人成了王安石的亲信,举着改革大旗为非作歹,为已谋利,百姓苦不堪言。王安石众叛亲离,二次被罢相,最后闲居江宁,过起隐居生活。

       宋哲宗即位后,此前的新法全部被废除,王安石痛惜不已,悲愤难当,没过多久便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正如词人所担忧的,腐朽保守、不思进取的大宋王朝在亡国之音的乐曲声中,一步步走向衰亡。

         王安石生平见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5、王安石是在神宗熙宗宁初出任江宁知府的(府治即今南京市),两年后即入中枢为相。这首词当作于任知府期间。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他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桂枝香.金陵怀古》可能是王安石治平四年(1067)出知江宁府时所作。据《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说,当时有三十多人用此调写金陵怀古词,“惟王介甫为绝唱。”

  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无数征帆于落日余晖中匆匆驶去。这景色,与“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相比,虽辽阔者同,然而,前者壮丽,后者凄清,风格迥异。而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相比,浓烈与俊爽之差别则显而易见。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如同电影镜头的进一步推开,随着征帆渐渐远去,词人的视野也随之扩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为一体,在一个更加广漠的空间写出长江的万千仪态。远去的征帆象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飞舞的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为千古传诵的骈文警句,一为前所未有的词中创境,实在是异曲而同工。

  此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其旷远、清新的境界,雄健、壮阔的风格,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可比拟的。

  其次,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桂枝香》下片所发的议论,绝不是慨叹个人的悲欢离合、闲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豪华竞逐,荒淫误国;所叹者,是鄙夷他们到头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外楼头”式的悲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千古凭高”二句则是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而现在,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这“寒烟衰草凝绿”显然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全词重点在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所谓“后庭遗曲”,是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此意唐人杜牧也写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样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指桑骂槐,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然而,“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此结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有人说,张升的《离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从语言、句法来看,王词确受张词影响不小。然而,张升对六朝的兴亡只是一种消极的伤感:“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两词的思想境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极类散文的写法。上片首句“登临送目”四字笼罩全篇,一篇从此生发。次句“故国”二字点明金陵,为下片怀古议论埋下伏笔。以下写景先从总体写起,接着是近景,远景,最后以“画图难足”收住。既总结了以上写景,又很自然地转入下片议论。安排十分妥贴、自然。下片拓开一层大发议论:金陵如此壮丽,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见证。“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对六朝兴亡的态度,“千古凭高”二句写出了对历来凭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转入现实,结句又回到今天。首尾圆合,结构谨严,逐层展开,丝丝入扣。词有以景结,如晏殊的《踏莎行》:“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写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结,如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现的是专一诚挚的爱情。而《桂枝香》却以议论作结,其中寄托着作者对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桂枝香》在章法结构方面的这些特色,反映了词的发展在进入慢词之后,以散文入词出现的特点。

  第四,用典贴切自然。“千里澄江似练”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星河鹭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意。“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但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短短的一首词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实不多见。

  王安石的这首《桂枝香》的内容是金陵怀古。上阕写景。“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鹭起”,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金陵晚秋图。下阕通过怀古,揭露了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奢侈生活。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则是对当道者的警醒。这首词语言苍劲,意境开阔,摆脱了当时绮靡词风的影响。在艺术风格上摆脱纤细、绮靡的词风,“一扫五代旧习”,有着极大的独创性;在意趣和识度上,一反千古谩嗟荣辱的悲叹,站得高,看得远,隐喻现实,寄兴遥深,所以被推为金陵怀古词的绝唱。难怪苏轼见了,赞叹“此老乃野狐精也。”

 

      6、词人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 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 篇佳作,历久长新,此等例真是举之不尽,而王安石的这一阕 《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7、上阕约50个字,就出现了一大串的意象:故国、秋、天气、澄江、翠峰、归帆、斜阳、西风、酒旗、彩舟、云、星河、鹭,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深秋黄昏远望之图景。 登上临江的一座高楼,望此旧都金陵,一片秋气肃杀之象。无穷尽之扬子江也不似夏之汹涌,渐渐静了下来,澄清,如同千里白练一般,江边的翠绿的山峰却似箭簇般尖锐。正是作者之感情在此肃杀天气下看似冷静却千里不绝,恰似江岸山峰翠色却存尖锐。归去的帆船停止了划桨,背着西风,顺江而下。而在同样的血色残阳和西方来风下,一面酒家之旗斜斜地飘动。这句里有几个字很耐人寻味。归帆去棹,“去棹”,可以说,是失去动力的一艘船,在残落的太阳光辉下,任由“西风”摆布,似乎有把衰落的宋王朝比作“残阳之帆”之意,桨已无力划动,受着西域之敌的压迫,无力抗击,而酒旗,这商市繁华之物,也在这背景下,斜着,无力飘动,如同这繁华背后的衰落。而上阕末句似乎又笔锋一转,“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最后一个“画图难足”更是巧妙,一幅暗暗带有衰败之意的晚秋美景,令人想像无穷。

        下阕写了南朝陈后主之典故。念往昔,想起了昔日的无比繁华。可叹已是兵临城下之时,陈叔宝仍旧在宫内楼头之上,赏美女歌舞,尽美酒之欢。“悲恨相续”,亡国苦恨悲凄相续,自从那以后,多少文人雅士登高凭吊此事,“谩嗟荣辱”,“谩”一字,用得很现实,能有几人,能真正领悟亡国背后真正的教训呢?大多数人不过轻率地感叹一下兴亡荣辱,在表面上卖弄一下风骚,题词作诗罢了。六朝那些兴衰旧事,早已随着这滚滚长江水,流过便不再回来,只留下“寒烟之凝”与“衰草之绿”,而此景不正是此情嘛,无不体现了作者对此之感伤与怅惘。 更可悲的是,在这让人感伤怀古之地,从南朝亡国至今,酒楼上的歌伎,仍在不停地演唱,演唱那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之亡国遗曲! 而沉醉在这靡靡之音中的,不正是方才吟诗作赋、谩嗟荣辱的文人官仕吗!亡国的血的历史教训仍未被吸取,人们却仍沉浸在这虚无空洞的繁华影子中,这正是最可悲之处!

        作者王安石先生充满沉郁而深刻地以此教育和警示世人: 谩嗟荣辱,只会让悲恨相续!

 翠峰如簇

       8、“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秋高气爽,作者在古老的都城金陵胜地,天色傍晚,他在此意境之间,临江揽胜,登高怀古。词开门见山,表明时间地点。词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词眼。一个“正”字领起,一个‘初”字吟味,一个“肃”字点醒,笔力遒劲。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描写金陵金秋的壮丽景色,千里长江,水色澄清碧透,好似一条彩练,江畔翠绿的山峰,层叠苍郁,就象是攒聚在一起。词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一个“似练”,一个“如簇”,比喻手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展现了金陵城外的壮观景象,营造了金秋氛围。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接着词着眼于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更一凝睛细审,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为“宏观”;酒旗为细景,为“微象”;两句描述了江上水边的人事情景。王安石以金陵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风物为着笔处。一个“背”字,一个“矗’宇,写出了秋风的动感。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这里用了白描的手法,显示了卓越的文采,并在此基础上给景物宜稍稍刷色。“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星河鸳起”,南京西南面的长江里有白鹭洲,这句是写白鹭洲的夕景。“画图难足”一句,说美景非诗笔可以描绘,表现了作者赞美嗟赏之怀。

 

词至下阕,便另换一幅笔墨,“念往昔、繁华竞逐,” 通过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腐朽生活,感叹六朝皆以荒乐而相继覆灭。其间说到了悲恨荣辱。“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想起过去那些统治者,花天酒地,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最后都免不了一个又一个地遭受象陈叔宝那样亡国的惨祸。作者引用典故“门外韩擒虎(敌已通门),楼头张丽华(犹恋美色)”,用杜牧《台城曲》句以为点染,生动简洁地表达了作者的讽喻本意。“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登高临远,凭吊这个古老的都城,感叹朝代的兴亡,实在也是必然的。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往事无痕,瞧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只看见几缕带着寒意的云烟和一片毫无生意的枯草。“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的名句,在此引用,说明直到如今,那班歌女还时常在唱那亡国之音的歌曲。嗟叹故都兴亡的情感,更增添了讥讽时事的力度。

 

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所谓《后庭》遗曲,是指由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创制的《玉树后庭花》,后人多以其为亡国之音的代称,词人在此引用唐人杜牧的句子最有深意:歌伎们何以至今伊然唱着那亡国之音呢?难道不是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的结果吗!倘若和别的感慨六朝兴亡的词来比一比,就不难发现,王安石的《桂枝香》在立意上,境界要高远的多: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消极的伤感,而是一种积极的、沉重的呐喊,这种呐喊是足以振聋发聩的,这或许也只有具备政治家品格的王安石才做的出吧!

 

王安石不仅是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还是位以天下为已任,具有矫时匡世之志的改革家、政治家。渊博的学识,使其熟稔金陵古今人物故事,可谓入乎其内;以天下为已任,矫时匡世的政治家品格,又能使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洞察是是非非,把握历史走向,跳出一般传统文人徒然感喟家国兴亡的悲情圈子。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严酷现实,借历史以警戒当世,寄寓丰富的时代内容,可谓出乎其外。这篇有着鲜明时代感的作品,被当代词学大家周汝昌先生称为“个中翘楚”,也就事出有因了。

 

9、阅读李白,敬仰他的“安能摧眉事权贵”的傲岸;阅读杜甫,感动着“大庇天下俱欢颜”的胸襟;阅读王安石,警醒着“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告诫。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12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