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酣睡了一宵,还是余醉未消。

  [出典]   李清照   《如梦令》

   注:

   1、《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注释】:

  ①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②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③卷帘人:侍女。

  ④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

 

   3、【译文】1:

  昨天夜里,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酣睡了一宵,还是余醉未消。试探地问那卷帘的侍女,她却告诉我说,海棠花还跟原先一样。唉,你知道吗,知道吗?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译文2:

       一阵急风,大雨点疏疏落落地掉下。一夜好觉,两颊的残余酒意还没有消。走进来卷帘的侍女,我问她:“院里的海棠怎么样了?”她竟说:“海棠还和以前一样。”“你哪里知道?你哪里知道?绿叶儿准是挺大挺肥,红花儿可怜又瘦又少》”

    4、李清照生平可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 、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6、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对于首二句,论者往往言之泛泛。记得少时初读此词便觉奇怪:“这个女词人居然饮酒?”后陆续接触易安词,便知易安嗜酒,她的好多词可以为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易安不似妇人,倒似刘伶、陶潜之弟子,于此可见女词人真率自然的个性,有着敏感的对自然感悟的心灵。词中云“残酒”,能“残”就是饮得不少,为何饮这么多酒?要么心情舒畅,要么心情不佳,就此词而言,似后者无疑。为何心情不佳,只能是“雨疏风骤”了,词人心情因屋外风雨交加而不佳。一夜风雨,百花凋零,春日也将随风雨而逝,词人对此已心知肚明,故生伤感意绪,故欲多饮浓睡忘却风雨,忘却因风雨而生的愁绪。其实“浓睡”云云,只是虚语,若非如此,既多饮“浓睡”又何以知“雨疏风骤”?若清晨因风雨声乍醒,又何能谓“昨夜”?故此二句中已曲折道出词人心中愁情。

 

    8、 晚上没喝多少酒,觉却睡的很香很沉,只是因为你出现在我梦里了!梦里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亲切却又宛如隔世般遥远。 
   有些事,有些情,奈何桥下的水也不能冲洗干净,忘的彻底。安慰别人时,什么话都想的出来,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却只能安静地躲在角落里哭泣,任何东西都听不进去,不相信任何人,也包括我自己。 
   早就不敢在人面前拼命喝酒,因为不知道那压抑太久的哀伤,是否会在酒精的麻醉下继续乖乖的被我压抑着,不想有人看到,我的哀伤,没有勇气,何等悲哀,很少有人体会的到。 
   昨夜的梦,我依稀记得,到现在我的心还是暖暖的,你在听我倾诉,你想让我尽情宣泄,呵呵,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是我自己的梦,不过是梦又有何妨,我宁愿相信梦里才是最真实的世界,只为在梦里有你,有久违的幸福。 
   梦里,秋风的萧瑟,树叶的轻颤,花朵的微摇,伴着低低的鸟虫啁啾。我静静地陶醉在梦的浪漫中,长发很自然的被吹起,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所有的哀愁都被风吹散。我们彼此相依相偎,耳鬓厮磨,难舍难离。茫茫的夜空,没有一丝的云彩,有无数的星星闪烁,漂亮的月亮就低低的挂在我们头顶,仿佛只属于我们两个人,却又好似随时都会掉下,砸醒我的梦! 
   心里微微酸楚,我知道这只是个梦,但是梦怎么可以如此真实,独自伤怀,别样的哀愁,这梦再一次生硬,撕开我那粘连在一起的心,把心的碎片用来熬梦的美羹……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有侍女可问,我能去问谁?就算问了又有什么用!! 

 

      9、  四十岁的男人处处品尝着自酿的水酒,或艰辛苦涩,或回味悠长。四十岁的女人时时追忆着自家的闺秀,或温馨浪漫,或惆怅迷茫。

     四十岁的男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了些自责,少了些浮躁。四十岁的女人在家庭的环境中多了些成熟,少了些幻想。

 四十岁的男人常常被脉脉温情、娇啧和真诚的关心所迷惑。四十岁的女人容易为温文尔雅、活力和缠绵的情感所牵连。

难挡诱惑,是四十岁男人的荣耀还是弱点?情感牵连,是四十岁女人的欣慰还是悲怜?

    四十岁的男人是长不大的孩子,喜欢在妻子温暖的怀抱里沉默和陶醉。四十岁的女人像温室里的蓓蕾,容易在丈夫无意的冷落下枯萎和伤悲。

酒,是四十岁的男人排泄苦闷的良药。泪,是四十岁的女人消解忧愁的宝贝。

男人四十,最想得到的是社会和家庭的完全认可。女人四十,最喜欢营造的是家庭和亲人的和睦氛围。

四十岁的男人,常常暗中叹息,留恋失去的精力。四十岁的女人,每每对镜顾盼,感叹面容的憔悴。

四十岁的男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四十岁的女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为了事业,四十岁的男人宁可抛家弃子,证明自己一流。为了家庭,四十岁的女人甘愿落为人后,放弃自己的追求,营造理想中的海市蜃楼。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18

[新一篇]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舊一篇]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