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译文]  死去有什么可说的呢?不过是将自己的躯体去伴同山陵而已。

   [出典]  晋  陶渊明  《拟挽歌辞》 其三

   注:

   1、 《拟挽歌辞》 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    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    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    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    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    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    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    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2、注释:

    挽歌,哀悼死者的歌。陶渊明卒于宋文、元嘉四年(427)十一月,享年
六十三岁。《挽歌诗》和《自祭文》是作者生前最后的作品。这组自挽的《挽
歌诗》便作于逝世前的两个月,即九月。

    嶕峣:很高的样子。

    幽室:指坟穴。

  向来:刚才。

  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

    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

    山阿:山陵。


   3、译文1:

     秋天九月了,山中到处是茫茫的枯草,白杨树也已落叶萧萧,只剩秃枝。在这样的时节,送我来到遥远的郊外,四处没有人烟,只有高高的坟地突兀在荒地。马儿向着天空鸣叫,风儿也萧萧的吹来。漆黑的房间早已关闭,死后再也不会醒来。再也不会醒来,贤达之人也没有办法。如此这样来向我告别送行的人,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亲戚或许会留有悲哀,另外的人也已经歌颂过。死了有什么好说的,将身体托付给山腰。

    译文2:

    荒草白茫茫的一片,白杨也在风中萧萧。寒霜初降的九月中,亲友们把我的灵柩送到远郊安葬。野地四面没有人居住,那是坟墓耸立的坟场,非常凄凉。马也为之仰头长嘶,风也为之萧瑟作响。墓穴一旦封闭,永远也不会再见曙光。永远也不会再见太阳,贤达的人也无可奈何。先前来给我送葬的人们,已各自回到家中,把我遗忘。亲戚中有人还有些悲哀,别的人却已在欢乐歌唱,把我忘记。既然已经死去还有什么话可说,我已把身体寄托在这山峦之中了。

    译文3: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译文4:

    丁卯年九月,天气寒冷,黑夜漫长,天气凄凉,鸿雁南飞,草木渐黄而零落。陶子将要告别人世,永远地死去。老朋友凄惨悲痛,一同在今晚为我送行。进献鲜美的菜蔬和祭酒。看着我的脸色渐渐昏暗,听着我的声音越来越远去。哎!可悲啊!

     广漠的大地,渺远的天空,天地生万物,我才得以成为人。从我出生成为人的那时起,就遇到了贫贱的命运,饭碗水瓢常常是空的,冬天还穿着麻布衣服。带着欢乐去山谷里打水,背负着柴草一面走一面唱着歌。昏暗的柴门,陪伴我日日夜夜。春去秋来,在园中干活,又是耕田又是培土,又是育苗又是繁殖。有书看而高兴,又以琴声调和。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洗洗清泉。辛勤劳作,不剩下半分体力,心中常常有闲情逸致。乐从天道,安守本分。就这样终其一生。只因为人生只有这一百年,人人才爱惜它。害怕一事无成,(因而)贪爱、珍惜时光。活着被世人重视,死了还被人思念。而我却特立独行,想法竟与别人不一样。荣耀不是自己的荣耀,黑色的染料难道能使我变黑。自己傲然地住在穷庐里,痛快地饮酒写诗。了解了自己的命运,才能做到不再眷恋人生。如今我死了,可以没有遗恨。到了百岁的年龄,一心向往归隐,老有所终,还有什么再留恋的呢?寒来暑往,死了已与活着不同。亲戚们一早前来,好友们趁夜赶来。把我葬在旷野之中,让我的灵魂得以安宁。我的鬼魂在阴暗中游荡,我的坟墓前风声萧萧,宋臣造墓过于奢华让人耻之,王孙入葬过于简单,让人笑之。死了就空空如也,感慨也已遥远,不起坟,不植树,日月也就这样过去了。不看重生前的赞誉,谁还会看重死后的歌颂,人生实在很艰难,死又算得上什么呢?哎!悲哀啊!


   4、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

    陶渊明生平见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死后友朋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他在青年时代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曾经几次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官职。由于他不愿受官场的拘束,就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田,在农村中过躬耕隐居生活。陶渊明是我国着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以后,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作品,说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


   5、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而一篇最精彩处,全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悲伤,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唱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唯物观点呢。

  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6、陶潜是出世的,他的潇洒和风度千古第一,李白的《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竟不如他。陶潜个性比较收敛,希望自己能同阿于青山,却并不直接说出来。而李白则只说自比圣人。陶潜是对自己一生“吾愿已足”的终结,而李白是“壮志未酬”的感慨。

    与陶潜相比,我更喜欢李白,更向往他的生活方式。但无可否认,陶潜对生命的意义的人生比李白要高一筹。其实,李白的成就比陶潜要高,他比陶潜更有名垂青史的可能,但他没陶潜那么豁达。陶潜以为人生能得以流芳青史便已足矣,李白的心思却不仅仅在此,他想在活着的时候就一展抱负。他们心思不同,但结局却是相同的,毕竟他们是同一类人,只不过在诗歌的成就方面有高低而已。

    人生当如陶李。我们虽不求万古流芳,但亦至少要在人类历史上稍微留下一点痕迹,让后人感谢你曾经为社会的进步做了一点努力,而不妄来到这个世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如果不能同阿于青山,那么来到这个世界未免只是一种浪费,或者遗憾。


    7、“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每每有人逝去,我总会想起陶潜的这首《挽歌》。一个人活着有其活着的价值,死亦有其死去的价值,不同于“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任何人的死,对于他自己来说,都有着其独到的意义,这种意义我们无法用轻重来衡量。

    人活着,最伟大的使命就是回归自我,找到最原本的自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拥有一切物质和由物质衍生出来的东西,但倘若我们找不到自己,我们会依旧迷茫,内心依旧空虚。


    8、如皋尽管有着悠长的历史,但是乡俗不重祭,平原沙质土壤又容易被雨水冲刷流失,坟茔坚持不了多少年就会复归成一垄田地。复归的速度,似乎比汉代祭庙“三代亲尽即毁”的速度还快。回来的路上,我看见过油菜田间隆起的小土丘,既无培土的痕迹,也没有纸灰在坟前。这背后似乎有一种豁达的态度——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如皋乡间坟墓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就复归为田地,一度让我难以理解。不过,如果祖先的坟墓已经无法分辨,那么田地间任何一方土下都可能长眠着先祖——这可能是最好的纪念方式,我们永远和亲人在同一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9、在寂静的后院有几间寂静的屋子,上面标明功德堂,好奇的进去看看,满屋的小宝塔,一层一层,一架一架,摞得密密麻麻。走进一看,才发现是功德塔,就是死者的亲人花上几万块钱为他们在这寺院里买到的一个小小的位置。这么间小小的屋子,功德塔牌位是相当小的,一间屋子里差不多就有近万个。

  也就是说,在这间荒无人烟的屋子里,有我,和近万个亡魂。
  
  这么一想,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但还是强打精神走进去看这些小小的牌位。

  那些牌位上印着金字,有些还贴着照片。无关紧要的人一眼扫上去就是近万个亡魂的一生,但对亲人来说,每一个小小的牌位后面,都有很多回忆和故事。多到亡以承担。

  有些牌位,印着先父先母某某的字样,照片上却是西装革履的青年或者穿着旗袍的摩登少女。那这些照片必然照于解放前了,因为从解放后到文革后在没有那么造次的人敢拍这样的照片。这些人家必然是解放前最先进最开放的家庭,曾经灿烂辉煌过相当一段时间,才留下这样的纪念。那当初,三十四年年代的光芒,到解放后歌词运动的恐慌,他们怎么熬过这漫漫长夜?还是煎熬不过撒手西去,仅仅留下这几张标志从前的老照片?

  有些牌位上的照片居然是满脸稚气的幼童,凑近看看字,才发现是心碎的父母纪念早逝的儿女。有一张照片是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胖墩墩的,手拿宝剑。另一张是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穿着公主裙,手提裙摆下拜。这些可爱的小孩子为什么会在如花的年龄凋谢?他们的凋谢给父母带来了多少不眠的长夜?
  
  这些,都没有人知道。
  
  这些牌位后面的故事,这些曾经生活在世上的人,他们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他们身上曾经发生的故事。除了他们自己的亲人,没有别人知道,也没有别人有兴趣知道。即使他们在光孝寺捐到了一席之位,并永远留在了功德堂内。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是陶渊明的挽歌。我想,他的意思就是。

    死又何惧。生又何欢。


   10、孔夫子有云:“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我们把这个“礼”理解成“文明礼仪”,体现祭礼的文明性、人格化,也许就不会出现以下情形:大肆兴建或购买豪华墓地,与人一争高下;焚烧纸糊的存款单、小洋楼、小轿车、空调、小姐,反正越时尚越好;大请道士、风水先生作法,求得先人保佑;在草木茂盛之地长时间大量焚烧冥纸,满天烟尘飞舞。

    当然,一切折腾的归宿点是希望借机让地下的人感恩自己,庇佑自己,以及向旁人宣示:咱多孝敬。厚养薄祭,自可心安理得;薄养厚祭,注定惶恐不安。不要忘了孔夫子还有半句话:“生,事之以礼。”活着时给予的一份绵薄孝心比死后烧予的一沓厚厚冥币贵重得多。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如果真有在天之灵,逝者也不愿生者因他们而折腾。相反,他们一定希望所有活着的亲人开心幸福。借这个祭奠的时节,让平时忙于谋生疏于联系的亲人团聚,拉拉家常,给稍稍冷却的亲情增温;让拼命赚钱不顾身体的人懂得健康和生命的可贵,乘着大好的春光亲近自然,活动筋骨;让孩子后辈了解先人可资传承的感人事迹和优良品格,从中获得做人的教益;让家人一起挥锹植下一棵家庭和睦之树,来年洒下一片绿荫。

    心祭重于形祭,不拘是一束野花、一棵小树,还是一首小诗,一声称呼,相信先人绝不会嫌弃,都会欣然笑纳。至于目前渐起的新式祭奠方式诸如“家庭追思会”、“网络祭奠”、“社区公祭”,他们也一定会“与时俱进”,接受这些既文明简洁又环保低碳的纪念方式。也定然足以承载我们对逝者的思念,表达我们对亡者的感情。


   11、有了人类就有了关于死亡的论述,庄子把死亡比喻为游子回乡,陶渊明对死亡的认识是“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世界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都在不断地进行循环,形成各种循环圈。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一个个循环组成大大小小的圆,相互交叉或者包容。人类也参与在这些循环中,生命是宇宙大圆圈中的一个小圆圈,死亡便是物质转换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人的一生,犹如一条小溪,开始的时候很弱小,流淌在山间,与岩石和泥土撞击出清脆的响声。汇集之后变成了河流,也会有波涛汹涌。临近暮年,渐渐地汇入大海,深沉、广博而宁静。死亡是与自然的融合,意味着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我虽不向往,但也绝不惧怕。

    有人把死亡场景描绘成电闪雷鸣,山崩地裂的悲壮,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死去就像地球的毁灭一样,这是用来形容伟人死亡的情形的,后来连普通人葬礼上也学会了营造这种恐怖的氛围。事实上,无论你多么伟大还是多么平庸,死亡都是物质的变化,没有必要做出这种渲染造势,用死人吓唬活人。

    死亡是生命礼花的最后一次绽放,同样绚烂多彩。礼花的烟雾犹如一个人的思想与精神,化作天地之气,在宇宙间永存;燃放后的灰烬散落在野草丛中,变成了野草的生命元素。生与死,就像昼夜的更替一样,都是人生的驿站,一个昼夜的人生是生命中的小驿站,生与死是物质循环的交换站,犹如从1路公共汽车转乘2路公共汽车,进入另一个循环的圆圈。

    有没有来生?有没有鬼神?文章写到这里,再讨论这些问题就纯属多余。物质是不灭,变成杂草与变成鬼神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摘自潘习龙着《人生何处不绽放》)


    12、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一个农村的朋友,感到身上不适。开始不曾在意,过了几天,莫名其妙地疼痛。主动去看医生,检查结果出来,医生的眼光复杂起来。医生意味深长地问:家属来了吗?回去吃点好的,多玩玩。他呆了,脑海里一片空白。回到家中,胡思乱想,心情沉重,心理上开始准备后事。没想到复诊竟然一路绿灯!这位朋友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驰下来,心狂喜而跳。他的妻子喜极而泣,疲惫得如同生了一场大病。对一般人而言,怕死是正常的,没有人愿意去死。因为不愿,死才显得恐怖。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不幸;可对于别人,则不一定。还是陶渊明说得好:“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真诚地热爱生命吧!看重生命的过程和存在的美丽,珍视只属于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没必要逃避死亡,要勇于超越日常的死亡意识。有些人妄想生命永恒,求神拜佛,炼丹索药,万岁万岁万万岁,千岁千岁千千岁,自欺欺人罢了。想那雍正皇帝,不就是吃丹药死了吗,本来想多活几年,结果却更早的握手死亡。

  热爱生命,就要珍惜时间。朱自清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们的生命也是在这样的流逝中度过,然而我们并没有察觉。生命的内涵是丰富的,并不单凭生存的年月计算。有的人只活了短暂的几十年,然而在这短暂的岁月中,他一直努力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所奋斗,为社会创造着财富。

  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时间,而在质量。


    13、人一生,有生就有死,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人生下来,踏上的就是走向死亡的不归路,童年的不归,青春的不归,生命的不归。这个生长的过程,掩盖了对死亡的直接感知。人只有在看到了死亡,思考了死亡后,才能对生命万物产生敬畏和悲悯。死亡对生命来说是个终结,只有精神才能长期留存,所以野人对死亡的思考,对坟墓的感知,时时在接近人生的终极。正因为这样,他的诗歌令生者清醒的气息,不管你有多大权力,有多少财产,都难免一死,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和无用,为什么不能在偶然的存在期间,善待自然苍生呢?

大张着的墓门,生命面对死亡的脆弱是很直接的,人只有在提升精神的过程中,才能超越死亡,淡化恐惧,才能平淡地面对和接受。陶潜说过:“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种冲淡,淡化了人生痛苦,以人生的有限接近着人生的无限,让人在生存过程中体悟到生本身的欢乐和趣味。


14、有一天,闲来翻阅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末了读到这么一句话:死亡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一怔,再三诵读,忽有所悟 。“死亡”,因为是“必然降临”,我们大可以处之泰然,而又是“节日”,更需保持几分愉快的心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沙人以这样“反常”的姿态来祭奠亡灵,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吧。既然人都已经烟消云散,又何必要呼天抢地、觅死寻活呢?在美妙的歌声中送别亲朋好友,不是更好吗?让人们追忆那些曾经的美好与幸福,而不一味沉浸在眼前残酷的现实中。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难道不能换一种方式离开?陶渊明曾写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对待生命、死亡的豁达,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很积极的因素,在生的时候好好地活,在该走的时候便坦然面对死亡,所谓“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大概就是如此吧。

  人们平时说的“红白喜事”,也是就这个意义上而言。死亡,按照传统的说法,是一种解脱,是舍弃老朽的躯壳,脱离生的无尽煎熬,去到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死亡的降临,也就是重生的前奏。欧阳修曾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可见,人生四季,各有各的风景,所以,不必为老之将至而叹息。生死也一样,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安逸。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不愿意轻易去死的,但死亡既然已经降临了,又何不泰然处之呢?对待死亡,就像是与一个远行的朋友别离,虽然免不了些许的离愁别绪,却无须过度的悲伤,分离是暂时的,相逢却是永远的。

  “唐四郎”中所流露出的生命意识,让我想起韩国导演许秦豪的电影《八月照相馆》。影片中名叫永元的小照相馆老板,刚到而立之年,未曾婚娶却得了绝症。他不曾抱怨,更没有控诉命运的不公,而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静静等候死亡的降临。他依旧经营着照相馆,用影像为他人记录着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在这一过程中,他与常来冲洗照片的可爱女孩德琳产生了感情,可就在他们情谊日浓,爱情即将降临的时候,永元等不及了,他要走了。他没有将自己即将离世的事实告诉德琳,而是悄悄挥手作别。正如一篇文章中所说的,电影中“没有呼天抢地的喊叫,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只有柔美的目光与自然的情感,温馨的画面与和谐的旋律,直面死亡的洒脱态度,对待人生的悲悯情怀”。

  我希望自己哪天要跟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也能像他一样,恬静而安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现在,当我穿行于那些古朴或现代的小巷,时不时仍能听到熟悉的“唐四郎”的歌声,与先前不同,而今从这或端庄或诙谐,或忧愁或愉悦的歌唱中,我分明感受到一份从容、一份释然,一种对于生命的豁达。( 文 -高振原 )


    15、死是座神秘的烘炉,此中凝练万象所从来之神明。——徐志摩

    庄子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光阴之流逝即象征着生命的飞逝,肉体与灵魂像流水似的过去,岁月镌刻在所有无形与有形的事物之上,而死亡,必将在不可预知中降临,这是亘古不变的宿命。

    但是,你能够做的不只是为它倒数或等待着死亡的来临,而应该让生存更有意义,最终获得死亡那独特的价值。

    村上春树说过:“死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其一部分永存。”确实,生存与死亡并非似善恶是非之对立,相反,生死似两条并行的直线,共同延伸直到永恒。生存是为死亡做铺垫,而有意义的生存会留下无悔的记忆与无憾的淡定;死亡是对生存的终结与总结,有价值的死亡会留下生者的铭记与人格光辉的永存,而不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细数过往,那些悲壮之死为后人传颂,一代代人为其不断书写永不磨灭的墓志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对死亡最大气的阐释和坚贞之心真实的写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无悔的宣言和带给国人的深刻警醒。“为真理而献身”是布鲁诺于烈火中对真理不变的信念……这些坚强的赴死者把高尚节操留给时间检验,重于泰山的死不正是他们辉煌人生的升华吗?死亡的价值是为后人照亮黑暗中的道路,恰似儿时的传说,英雄们会化为夜空之繁星,光耀百姓。

    死亡的价值,同样体现在给生者以审视与思考的机会。倏忽即逝的生命让生者愈发珍惜生命的价值。面对死亡,我们才有暇驻足倾听来自生命底层的细语;面对死亡,我们才能从死亡虚无中看到生之饱满;面对死亡,我们才会让人生的光华更加灿烂。

     所以,请尊重死亡,直面人生,无数平凡者的人生与死亡也会铸就伟大。非典肆意时,医护人员与病魔的抗争让人动容,当死亡来袭,虽为不幸,却是无悔。“5.12”地震中,空降兵们从数千米的高空跃下时,早已看淡死亡,长空中书写的是最动人的生死诗篇。海地地震中,维和官兵的死亡举国同悲,但我们读出的不只是悲伤,还有平凡中的辉煌。走好人生之路,握紧手中的责任,当死亡不期而至,平凡也会化为伟大。

    《圣经》有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收藏亦有时”请尊重生存的意义,尊重死亡的价值,死亡终会来临,但不可轻信宿命,我们可以把握手中的时光创造人生的价值。


    16、“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这首诗。当年读书,读到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的这段诗,只是粗浅地理解了前两句,并且执拗地认为,谁的家人故去,只会自家人伤心,而与其他人无关。但现在看起来,真正有意义却被忽略的却是后两句,劝慰逝者亲属不要哭泣,因为逝者与青山融为一体了。虽说是《挽歌》,它却完全抛弃了失望、沮丧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了对生命个体感性的温情和对生活的鼓励。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要说的是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因为死去的人已经永远的逝去了,活着的人依然要活下去,并且要坚强的好好活下去,让死者在天堂能够安息。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沉浸在痛苦和伤悲中是很浪费时间的,因为这些东西只会让人萎迷,让人心智混乱,所以,不如忘却、不如放下,然后简单的生活,这样不是很好吗?

  诚然,好好地活下去,有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因为遭受挫折而失去生的勇气,但作为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蝼蚁尚且贪生,况乎人?有多少人在临终前想再多看亲人一眼,但那却是一种奢求。活着不容易,但只有活着才可以看到更多的精彩,享受更多的美好,所以我们才要更加珍惜自己,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天,尽量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生命如花,生命如诗,生命如棋,不要去想自己能否在世上留下炫丽的光彩,更不要祈求生命的永恒。只要我们曾经经历,就不仅能够感受到风雨兼程,而且能够感受到温暖阳光。

  请记住,这一路,你我相伴。


    17、“时间是最伟大的东西,它能让伟大变得平凡,让痛苦变成幸福,让波涛变成细浪,让一切过不去的沟沟坎坎都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成为追忆,成为往事。”这又让自己想起来那首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去的已经死去,活着的却要好好的活着。活着的在除了缅怀死者之外,是不是该深刻的思考一下,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1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年幼时背诵这首诗的时候,还颇不以为然。既然雨亦纷纷人欲断魂,怎么忽然就能豁然开朗借问酒家何处?

    及至年岁日长,对生活的体悟慢慢增加,才知道清明时节原来累积了那么多纷繁复杂的情愫在里面?听老父亲厚重依旧的说教,听老母亲爱心款款的絮叨,听心爱人温情依依的蜜语,听老朋友幽默风趣的调侃,每一次扫墓,就像是参加了一次温馨的家庭聚餐,约会了一个温情依旧的情人,偶遇了一个志同道合的老友,丝丝的亲情,淡淡的惆怅,依稀的喜悦,佛家的七苦,人生的八味,都在这里面了。何以解脱,惟有杜康,于是兵发杏花村去者。

    公墓内青松翠柏,绿树环抱,庄严肃穆。远方的亲人,你可好好休息。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无论人生曾经多么精彩与坎坷,最后都会化作清灰被安葬在这方寸之中,留给亲人无尽的思念。

    一束鲜花送给你,远方的亲人,你可闻到它的芳香?

    一个小孩,在妈妈的指导下,擦拭爸爸的石碑。那么的小心翼翼,害怕打扰爸爸的休息。我想小孩会不会在轻轻的哼着周杰伦的歌,听妈妈的话不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菊花瓣洒满方寸墓地,无尽的幽怨你能感受到么?


    19、当一个 生命离开我们,哭,也许只是代表怀念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直接的情 感表达,我们心里情感的宣泄。我们追忆那已经逝去的人,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过的快乐!

    生命是脆弱的,面对生死我们每个人也都是怯懦的,我们无法承 担失去的痛苦,也可以说我们没有勇气去承担,我们希望身边的人能好好的活着,即使贫穷,即使困苦,即使不能锦衣玉食,但是只要他们活着!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我们虽然没有那么悲壮,但是“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也许这名话用在这里并不是十分合适,但做为朋友、同事,在知道失去的瞬间也都 是那种深深的伤痛…… 与其说写给逝去的人,不如说写给活着的人! 生命原本就很短暂,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的活着?为什么还要增添那么多的不快?不要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好吗? 忘记该忘记的, 放手该放手的, 即使很难, 但是我们要学会放弃! 愿我的朋友们,在失去过后都能够体会到生命的真谛,简单而快 乐的活着,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


    20、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多数人是不想面对死亡的,陶渊明他却平缓地叙述着。这种面对死亡的心境,其实早已经超越了死亡。在他看来,我,作为一个个体,并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我是否来过,在于我是否感知过这个青山。青山还在,我感知的青山还在,那么就证明我曾经存在过。这样,便足矣,又有什么可求的呢?

     虽然欣赏,但我想我是不可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的。有时候想,有一天,我最最爱的人离开我,我该做什么呢,我有没有时间也去“组织”那样宏大的场面呢?就是这么愚蠢的问题,竟会想到落泪,然后跑到厨房去拥抱我的母亲,换来她一副“你有病”的表情。然后,觉得,你们都在我身边,真的很好了。
 
    假若有一天,你们要离去,我会告诉自己,你们爱过的我还在,你们就还在呢。

    假若有一天,你们要离去,不要选择在一个萧瑟的秋天,也不要是白雪纷飞的冬日,我希望是在一个暖风微醺的春天。那么,当我忍不住回想你们的离去而禁不住哀伤,至少,至少陪伴我的,还有一个温暖的背景。


    21、一片叶子落下来,我伸出双手,摊开掌心,他们飘落在我的手心里,轻逸而潇洒.叶背朝上,叶面朝下,我感受到了他的亲吻——凉凉的,带着潮湿;我分明听到了他的轻笑——不羁的,舒心的。

  一抹感动从我的心尖流出,带着万般柔情,我轻轻举起他,凑到我的唇边,我闻到了他身上树的味道,亲切又熟悉,碰触到他身体肌肤的细腻与清凉,让我震颤与晕眩。这小小的狭长的落叶,黄绿相间,上面有一层蜡质层,在朝阳下仍然展示着自己的油亮的生命,虽飞离了母体,但仍然有着生的欢乐,知道自己走向死亡,仍然从从容容,翩然而下,把生命的最后化作飞舞的黄蝶,衣袂飘飘,在风的欢乐颂中,在雨的葬礼曲中涅磐,融入根的怀抱,等待明年的重生。

  欣赏着掌心的秋叶,一种敬意油然而生——生命如秋叶,也会在人生的深秋枯萎陨落。我们能否如秋叶,面对离开,从容而超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生死境界能有几人?其实,人亦如叶,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既然人生如此,何不坦然面对!

  早年我也畏惧死亡,害怕死亡有一天降临于自己头顶,因而一直对儿子满怀歉疚——给了儿子生命,也将会带给儿子一个死亡的痛苦经历。既如此,何必生他!十几年,一直痛苦于这样的痛苦。可是,当今天看到叶子,看到他微笑着告别生命,我有一种释然——生命的结束未尝不是一种美,一种走向静谧安宁的美丽!降生于这个世界,享受生的绚烂,也体验死的宁静!

  叶用自己初绽到飘落的短暂经历诠释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快乐地生,灿烂地面对阳光微笑;优雅从容地离开,让精彩在生命的尾声喷薄。

  感动着叶的坦然,我虔诚地捧着他,不敢有丝毫的亵渎与怠慢,怕惊醒了他,我轻轻地放他在树根下的泥土上,让他涅盘重生吧!


22、或许,迟来的冬确实让暮秋困惑了,带着少许的忧愁与无奈,细心聆听冬日冰冷的脚步声,可是,在冬的怀抱里依然留有秋的痕迹,仿佛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崭新的现在和美好的未来都要积淀于昨日的辉煌之上——即使辉煌早已不复存在,过眼云烟中若隐若现的仅仅是些残垣断壁,于是,我们在回忆中唏嘘,在叹息后前行,纵然呐喊的声音已经嘶哑,孤寂里是有希望的光影的。

积淀于秋凉之上的冬却并不太冷,这证明温度并不像心情,没有叠加的功能,但死寂的阴沉压抑得难以喘息,我们的思想也许会冻结,如果是冬眠,那还是有些希望的,可如果就此沉寂,来年的春天还会萌发吗?或许我们本就不该思考,不该让思想活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笛卡尔说的有理。由沉寂变活跃难,需要力量导引和启蒙,由活跃进入沉寂更难,需要忘却,摒弃纪念,降生是母体的痛苦,可死亡却是自身的悲哀,而且这悲哀很多时候也并非专属于一人,悲哀是情绪的液体,会流动和曼延,也是气体,会弥漫的无止无休,悲哀的受众却有很多。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事实真的如此简单么?

……

窗外的枯枝上分散地点缀着不愿离去的叶片,绿中泛黄,冷风吹过,簌簌抖动,是在相互道别,还是在恫哭哀号?“落花辞树应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我宁愿以落花比叶,宁愿相信它们也是在互相嘱托,互相告慰,一起祝福一个明媚的春天……

眼睛突然有些湿润了,树上的枝条把我的眼前视界分离出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空间,大大小小,毫无规律,它们在旋转,一个光怪陆离的斑驳光影笼罩在心头……

其实,季节本是没有色彩的,因为有了心情,所以才充满了情绪所映射出的各种色彩,故都的秋天与他地之秋本无大异,可郁达夫偏爱甚焉;我的冬之所以孤寂,大概也缘于此吧。郁达夫面对故都之秋坦言:若留得住的话,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我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言辞,只好套而用之,愿用三分之二的生命去折换一个度过孤寂冬日的明媚春天,去亲手描绘一抹绚丽的色彩,去换得她令我怦然心动的微笑…… 


23、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种心情叫怀念,怀念已经逝去的亲人、好友是种很悠远的情怀,几千年前,在那个清冷而忧伤的日子,古人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怀人名句;怀念即将离去的自己,给自己平凡的一生写个总结,更是让人品味不尽,感慨万千,所以陶渊明在《拟挽歌词》中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生的悲哀在于到死都看不开,而能够在譬如朝露的无常人生中学会体会,安慰别人怀人的悲伤,且不说艺术创作的高度,单就人生的修养千载之下有几人能及呢?

很多时候怀念已经去世的人比怀念活着的人更容易打动人,逝去本是就意味着永远不再拥有,所以“小轩窗,正梳妆”的千年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伤,其实是所有逝去亲人的凄凉,苏轼无处诉说的寂寞,身后有着无数后人化作一股接着一股的厚重的怀人浓云在默默笼罩着他;而相比之下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和“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怀人少了点忧伤多了点回味美好的味道,更有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聚散难料的无奈!

其实怀念的对象不止是人,一种事物,一种生活状态,只要他/它曾经在我们生命里留下过深刻的记忆,激发出过人最深处或忧伤或愉悦的情感,都是值得我们怀念的!所以老知青会怀念在乡下改造时,那啃窝窝头、棒棒面和咸菜疙瘩的生活;过过苦日子的农村企业家会怀念小时候挖一下午甘草换钱舔三分钱冰棍的苦亦甜的日子;作家巴金怀念文革时候被送走的小狗包弟则更多的是痛定思痛的忏悔!

人生向前要用心经营,向后也要用心品味。时间是根线,纵贯前后,不管你愿不愿意,都穿过了你内心的最深处,所以一个人会怀念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爱人和爱己的能力!

人生有一种心情叫怀念,不为别的,只因为曾经拥有过,因为曾经爱过,可能以后依然还爱着,爱的延续在我水蓝色的梦里悄然绽放,默默的散发着爱的幽香,在我平凡的一生中永不磨灭!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55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