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rnrnrnrnrnrn
rn
 
                     挟天子以令诸侯rn

       [译文]   挟制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使诸侯服从管辖。

rn

       [出典]   南朝  范晔   《后汉书袁绍传》

rn

       注:

rn

        1、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rn

       2、出 处 :《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rn

       3、挟:挟制,用强力逼迫就范。诸侯:古代帝王统治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后也指割据称雄的军阀。挟制皇帝,借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重权威者的名义,发号施令。

rn

       4、东汉末年,董卓率兵占据洛阳,废掉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从此,他专断朝政。
        袁绍是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字本初,五官中郎将袁成之子,曾任侍御史、虎贵中郎将、司隶校尉等职。董卓占据京都独揽大权以后,袁绍得罪了董卓,逃往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号召起兵,攻讨董卓,得到各地响应,称雄北方。
        袁绍部下奋武将军沮授,向袁绍建议说:「应该把汉献帝请来,在邺都建立皇宫,这样就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对各诸侯发号施令,讨伐那些不肯服从的人。」后因有人反对,而未能迎献帝。
       后来,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昌,并在此定都,以皇帝名义号令诸侯。

rn

       5、范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范家自西晋永嘉之乱后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市),范晔是南朝刘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史学名着《后汉书》的作者。

rn

      范晔被处决时,其子范蔼、范遥、范叔蒌同时遇害。后人中只有范蔼子范鲁连,因其母为公主之女,得全性命。其侄孙范缜、范云有名于齐、梁之世。范缜继承与完善了范晔的无神论的思想,范晔生前一直未能完成的无鬼论,则为范缜所着的神灭论——这部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唯物主义论文——填补了。

rn

      6、《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

rn

      7、谈起三国时期的曹操,可以说是没有人不知道的。他自公元189年起兵,至公元220年病故,戎马一生,用自己三十多年的征战成就了自己的辉煌,成为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汉朝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大权实际上由曹操独揽,但曹操至死也没有废黜汉献帝而自己称帝,其实有如下原因的.

rn

      8、曹操实际上是想当皇帝的,曹操晚年高居魏王,独揽朝政,而汉献帝实际上以名存实亡,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没有用的皇帝和一个独揽大权的魏王同时存在,你要说这个魏王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谁信呀!何况是曹操这样一个具有超强政治野心的人,他对年幼的献帝是不放在眼里的,动不动就去耀武扬威一番,而献帝对曹操也是敢怒不敢言。曹操要废掉献帝是易如反掌,但他却至死也未称帝,为什么呢? 

rn

      9、 第一、出于全局战略的考虑。曹操自公元196年开始拥立了汉献帝,从此比其他诸侯多了一张王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使他很快取得了军事、人才、经济等各方面的领先,因此在初期,有远见的曹操是不会废掉献帝的。而到了后期,曹操统一了北方,天下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势,此时曹操自立为皇帝似乎是可以的,其实不然,敏锐的曹操知道,汉朝虽然名存实亡,但献帝的威望还在,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拥立汉献帝会对吴、蜀有牵制作用,而一旦自己废掉了献帝,就会给他们起兵的借口,并且会使自己陷入政治上的被动。因此,当孙权上书称臣,劝曹操称帝时,曹操说:“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邪!”。

rn

     10、第二、鉴于袁术等人的前车之鉴。三国时期想打皇帝主意的人很多,但最后都身败名裂,这对于曹操来说是前车之鉴。例如袁术在寿春自立为帝,却遭到了天下共讨,最终丧命。而在早年间,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计划废掉汉灵帝,而改立合肥侯,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包括袁绍也曾想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同样得到失败的结局。因此,曹操知道,当皇帝虽然是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也将自己至于“众矢之的”的处境,有袁术这样的前车之鉴,他自然会小心行事。

rn

     11、第三、维护自己的忠臣形象。在公元210年,汉献帝封给曹操10万人口作为魏国封国人口,曹操拒绝了,并写下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解释自己无代汉之意,还提到“三分天下有其二”还能侍奉陛下的周文王,以标榜自己的忠臣之心。因此,曹操不可能出尔反尔废掉汉献帝,即使出于维护自己的历史形象,他也会一直拥立汉献帝的。

rn

     12、 第四、为了稳定本国的局势。我们知道,在曹魏集团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向着名的谋士荀彧就死于曹操进位魏公的事情上,虽然汉朝将亡,但还有相当多的人是拥汉的,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魏国内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曹操对此是不可能没有考虑的。

rn

      13、 因此,曹操虽然控制了汉朝政权,大权独揽,却始终维持着汉献帝,没有称帝,直到他死后,曹丕当了皇帝,才追认他为“武帝”。曹操在陈群等人劝其称帝时,曾经回了一句饶有深意的话:“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这实际上也就说明了曹操的想法,虽然皇帝是傀儡,但他仍然要为国家的稳定而充当“文王”,至于改朝换代的时期,他将前期工作都准备妥当,就交给后人去作吧。 (江上齐锋)

rn

      14、如果曹操不姓曹,而是姓刘的话,历史就要重写,因为汉光武帝的中兴大业,深刻人心,求稳定以排纷乱。

rn

rn


rn




 

rn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47

[新一篇]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舊一篇] 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